首页 > 学术论文

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汽油和甲烷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5:28
热度:

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汽油和甲烷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稀薄燃烧技术被提出。稀薄燃烧技术能够提高燃油的转化效率、节约能源;同时能够降低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稀薄燃烧技术被提出。稀薄燃烧技术能够提高燃油的转化效率、节约能源;同时能够降低废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它的缺点在于,随着空燃比的增大,预混燃气越来越接近其可燃极限,这会导致预混燃气不能正常燃烧。为了保证稀燃条件下的可靠点火和正常燃烧,必须采取针对稀薄燃烧的特殊点火措施,强化燃烧,提高燃烧速度。目前,非平衡等离子体由于能够同时提高温度和增加活性基的浓度而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助燃方法。 本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汽油和甲烷燃烧的影响。由于气体放电过程在纳秒量级内完成,而气体燃烧过程在毫秒内完成,它们之间数量级相差较大,因此本文将放电过程和燃烧过程分别进行计算。运用耦合了组分浓度方程、能量传递方程和电子玻尔兹曼方程的程序包ZDPlasKin,通过导入空气以及空气/甲烷混合气碰撞、电离、复合等的机理,编写气体放电的Fortran计算程序,通过求解动力学模型得到特定约化场强、气体压力、温度以及当量比下各类粒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运用汽油和甲烷燃烧的多区模型,将气体放电产生的自由基作为燃烧计算的初始条件,分别探讨了放电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对汽油和甲烷燃烧的影响,并从燃烧过程中主要粒子的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方面深入分析了等离子体助燃的本质原因。 结果表明:在汽油燃烧过程中,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能够促进汽油的燃烧,使燃烧10%的燃料所用的时间缩短。随着当量比的增加,等离子体的助燃作用减弱,即在稀薄燃烧的情况下等离子体助燃效果更强。 在甲烷/空气的燃烧过程中,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能够促进甲烷的燃烧,使燃烧10%的燃料所用时间缩短,开始燃烧的时刻提前,间接说明了非平衡等离子体能够促进甲烷的稀薄燃烧。 【关键词】:稀薄燃烧 非平衡等离子助燃 汽油 甲烷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K407;TQ038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3
  • 插图清单13-15
  • 表格清单15-16
  • 第一章 绪论16-23
  • 1.1 引言16-17
  • 1.2 传统火花塞点火过程17-18
  • 1.3 非平衡等离子体助燃介绍18-22
  • 1.3.1 非平衡等离子体助燃的基础理论研究18-19
  • 1.3.2 非平衡等离子体助燃的实验研究19-21
  • 1.3.3 非平衡等离子体助燃的数值模拟研究21-22
  • 1.4 本文研究内容22-23
  • 第二章 动力学模型介绍23-36
  • 2.1 放电过程动力学模型23-30
  • 2.1.1 ZDPlasKin 程序包23-25
  • 2.1.2 控制方程25-30
  • 2.2 燃烧过程动力学模型30-36
  • 2.2.1 化学气相动力学模型的组成和应用31-32
  • 2.2.2 多区模型的计算方法32-34
  • 2.2.3 传热模型34-36
  • 第三章 放电条件对空气放电情况的影响36-43
  • 3.1 约化场强对粒子数浓度的影响37-39
  • 3.2 气体压力对粒子数浓度的影响39-42
  • 3.3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非平衡等离子体促进汽油燃烧的模拟研究43-58
  • 4.1 引言43-44
  • 4.2 空气放电的动力学模型44-45
  • 4.3 放电过程的计算结果45-48
  • 4.4 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模型48-49
  • 4.5 燃烧过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49-57
  • 4.5.1 不同自由基对缸内温度和燃料燃烧比的影响50-51
  • 4.5.2 不同自由基对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的影响51-56
  • 4.5.3 不同当量比下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汽油燃烧的影响56-57
  • 4.6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非平衡等离子体促进甲烷燃烧的模拟研究58-75
  • 5.1 引言58-59
  • 5.2 甲烷空气放电的动力学模型59
  • 5.3 放电过程的计算结果59-60
  • 5.4 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模型60-62
  • 5.5 燃烧过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62-74
  • 5.5.1 不同自由基对缸内温度和燃料燃烧比的影响63-64
  • 5.5.2 自由基加入量对缸内温度和燃料燃烧比的影响64-67
  • 5.5.3 不同自由基对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的影响67-74
  • 5.6 本章小结74-7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8
  • 6.1 全文总结75-76
  • 6.2 工作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83-8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冷等离子体作用下CO_2-CO的转化    代斌,宫为民,张秀玲,张琳,何仁

车用燃料发展和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展望    姚春德;许汉君;

等离子法转化CO_2为CO研究进展    文岳中,姜玄珍,刘维屏

乙醇/柴油不同掺醇途径的性能对比    申立中;颜文胜;毕玉华;雷基林;

直喷式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掺氢混合燃料放热规律与燃烧特征参数分析    王金华;方宇;黄佐华;刘兵;曾科;苗海燕;蒋德明;

柴油机燃用含甲醇的柴油混合燃料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李方成;宋崇林;刘成;吕刚;裴毅强;

如何预防柴油机曲轴提前断裂    刘旭;

如何预防柴油机曲轴断裂    刘旭;

降低CF4108T型柴油机振动方法及效果    余国平;卢瑞军;谢志富;卞伟伟;

喷油器的匹配计算    丁技峰;付海燕;强永平;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碳烟排放模型    姚春德;王洪夫;宋金瓯;

旋转冲压压气机压缩转子技术分析及展望    韩吉昂;钟兢军;

废气中不完全氧化产物对汽油HCCI着火的影响    卢俊;谢辉;陈韬;李乐;李成;

Plasma Characteristic of Lightning Discharge Channel    ZHANG Huaming;YUAN Ping;ZHANG Yijun;WAN Jianjie;OUYANG Yuhua;WANG Dongfang;

采用电子节温器发动机节油潜力研究及热负荷评估    马为;詹樟松;徐发扬;

动力涡轮复合增压柴油机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邬平;李雷;王锡斌;

喷雾夹角对柴油机燃烧排放及反应组分的影响    石玲;刘建房;

基于有限元法的曲轴扭振模态分析    孙闯;杜发荣;

加装颗粒捕集器的国Ⅲ柴油机性能特性研究    邱君;阮旭;

汽油机进、排气道的CFD分析及改进    杜爱民;段亮;田永祥;

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的研究    韩琪;王德福;陈威;

典型危险废物在两段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内的热处置和结渣特性研究及其应用    李春雨

旋转冲压压缩转子结构与性能研究    杨凌

非平衡等离子体助燃低热值气体燃料的实验研究    胡宏斌

支持向量回归机及其在智能航空发动机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赵永平

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失效机理及模型研究    张鸿

三元流闭式叶轮组合电加工技术研究    刘辰

等离子体催化共活化CH_4-CO_2制C_2烃反应研究    张秀玲

等离子体催化二氧化碳经甲烷化制C_2烃反应的研究    代斌

边界条件对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燃烧的影响及数值模拟    王忠恕

电控汽油机智能控制策略及故障诊断的研究    李国勇

氧化硅基陶瓷型芯的粒度准备及强化工艺    韩向楠

氧化球团矿在微波场中的还原行为研究    吴锴

硅基陶瓷型芯烧结工艺及成分设计    龙永成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助燃CH_4/O_2/N_2燃烧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    杨鹏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压气机内部流动模拟    李鑫

射流等离子体作用下火焰特性及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罗昌金

DBD下甲烷燃烧强化的实验研究    邹鑫

航空发动机组件化建模及性能参数估计    李业波

氧化环境下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王振剑

某重型燃机第一级动叶冷却结构设计及优化    杨博超

电容放电连续多次点火装置的研究    刘永庄,刘杰,赵宜,张倩

电容放电点火装置参数的选择研究    邹开凤;李勋章;殷合香;

等离子发生器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    张明昌,包吉威,刘敏,陈晓红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夏勇德,赵维君,张书笈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汽车尾气的实验研究    叶丽华,施爱平,吴春笃,储金宇,陈松玲

CO_2催化合成C_2~+烃新进展    索掌怀,寇元,王弘立

等离子法天然气重整制备高值燃料的技术(英文)    姜玄珍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    齐冰

等离子发生器化学反应流场数值模拟    李智明

汽油发动机点火能量控制模块研究    吴静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