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产甲烷同时反硝化体系中功能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解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2:17
热度:

产甲烷同时反硝化体系中功能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解析【摘要】:产甲烷同时反硝化(Simultaneous Denitrification and Methanogensis, SDM)

【摘要】:产甲烷同时反硝化(Simultaneous Denitrification and Methanogensis, SDM)由生理生化特性显著不同的两类功能微生物共同完成,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其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研究这些因子(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等)对SDM体系效能、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间歇实验和连续流实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即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单一碳源条件下,COD/NO3--N、有机负荷(Organic Loading Rate, OLR)和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 NLR)、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底物种类、NOx-N种类(NO3-N或NO2--N)、培养方式对SDM体系运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间歇SDM体系中,探究不同NOx-N种类对SDM体系运行及产甲烷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NO3--N和NO2--N对产甲烷菌种群结构的影响趋势相同。随反应体系中NOx-N浓度增加,产甲烷反应被抑制的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2)连续SDM体系中,研究了COD/NO3--N、HRT、OLR及NLR对SDM体系和产甲烷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分析证实,耐受性方面,蔗糖为碳源的SDM体系比乙酸钠体系更强;在产甲烷菌种群结构稳定方面,蔗糖为碳源的SDM体系比乙酸钠体系稳定。(3)利用蔗糖和乙酸钠为碳源,保持碳源浓度不变,探究COD/NO3--N对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随着COD/NO3--N的降低细菌数量逐渐增加,古菌数量逐渐降低。(4)研究了HRT对单一碳源条件下SDM体系中古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RT降低,古菌总数量升高,不同种属产甲烷菌在古菌总数量中相对丰度变化很小。 【关键词】:产甲烷 反硝化 产甲烷菌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6
  • 1.1 SDM中脱氮和甲烷化8-9
  • 1.1.1 生物脱氮8-9
  • 1.1.2 甲烷化过程9
  • 1.2 SDM体系的影响因子9-11
  • 1.2.1 碳源种类对SDM的影响9-10
  • 1.2.2 COD/NO_3~--N对SDM的影响10-11
  • 1.2.3 氮氧化物对产甲烷活性的抑制11
  • 1.3 SDM中的微生物11-12
  • 1.3.1 SDM中主要微生物种群11-12
  • 1.3.2 SDM中不同微生物的空间分布12
  • 1.4 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分析方法12-14
  • 1.4.1 微生物的定性分析方法12-13
  • 1.4.2 微生物的定量分析方法13-14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14-16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 1.5.2 研究内容14-15
  • 1.5.3 技术路线15-16
  • 第二章 不同氮氧化物对SDM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16-29
  • 2.1 材料与方法16-20
  • 2.1.1 接种污泥16
  • 2.1.2 合成废水16
  • 2.1.3 间歇实验16-17
  •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17
  • 2.1.5 产甲烷菌的定性分析17-18
  • 2.1.6 产甲烷菌的定量分析18-19
  • 2.1.7 理化指标的测定19
  • 2.1.8 统计分析方法19-20
  • 2.2 结果20-26
  • 2.2.1 不同氮氧化物对SDM运行的影响20-23
  • 2.2.2 不同氮氧化物对古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23-24
  • 2.2.3 不同氮氧化物影响下古菌数量变化24-26
  • 2.2.4 不同氮氧化物影响下产甲烷菌种群结构的变化26
  • 2.3 讨论26-28
  • 2.3.1 NO_3~--N和NO_2~--N对产甲烷活性的抑制26-27
  • 2.3.2 NO_3~--N和NO_2~--N对产甲烷菌变化的影响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不同碳源下COD/NO_3~--N对SDM体系中功能微生物的影响29-40
  • 3.1 材料和方法29-32
  • 3.1.1 反应器的运行29-30
  • 3.1.2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30-31
  • 3.1.3 理化指标的测定31
  • 3.1.4 统计分析方法31-32
  • 3.2 结果32-38
  • 3.2.1 不同碳源条件下COD/NO_3~--N对SDM运行的影响32-34
  • 3.2.2 不同碳源条件下COD/NO_3~--N对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34-35
  • 3.2.3 不同碳源条件下COD/NO_3~--N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35-36
  • 3.2.4 不同碳源条件下COD/NO_3~--N对产甲烷菌种群结构的影响36-37
  • 3.2.5 微生物的空间分布37-38
  • 3.3 讨论38-39
  • 3.3.1 不同碳源条件下COD/NNO_3~--N对SDM运行的影响38
  • 3.3.2 微生物的变化与运行条件的关系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OLR及NLR对SDM中功能微生物的影响40-47
  • 4.1 材料与方法40-41
  • 4.1.1 反应器的运行40
  • 4.1.2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40-41
  • 4.1.3 理化指标的测定41
  • 4.1.4 统计分析方法41
  • 4.2 结果41-45
  • 4.2.1 不同负荷影响下反应器的运行41-43
  • 4.2.2 不同负荷对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43
  • 4.2.3 不同负荷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43-44
  • 4.2.4 不同负荷影响下产甲烷菌种群结构的变化44-45
  • 4.3 讨论45-46
  • 4.3.1 不同负荷对SDM的影响45
  • 4.3.2 运行条件和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关系45-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HRT对SDM中产甲烷菌的影响47-52
  • 5.1 材料和方法47-48
  • 5.1.1 反应器的运行47
  • 5.1.2 分子生物学分析47
  • 5.1.3 理化指标的测定47-48
  • 5.1.4 统计分析方法48
  • 5.2 结果48-50
  • 5.2.1 HRT影响下产甲烷菌种群多样性的变化48
  • 5.2.2 HRT影响下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48-50
  • 5.3 讨论50-51
  • 5.3.1 HRT对产甲烷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50
  • 5.3.2 HRT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影响50-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第六章 培养方式对产甲烷菌的影响52-57
  • 6.1 材料和方法52-53
  • 6.1.1 反应器的运行52-53
  • 6.1.2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53
  • 6.1.3 统计分析方法53
  • 6.2 结果53-55
  • 6.2.1 不同培养方式影响下产甲烷菌种群多样性的变化53
  • 6.2.2 不同培养方式影响下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变化53-55
  • 6.3 讨论55-56
  • 6.3.1 培养方式对产甲烷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55-56
  • 6.3.2 培养方式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影响56
  • 6.4 本章小结56-57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57-58
  • 7.1 总结57
  • 7.2 前景展望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4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UASB厌氧反硝化耦合产甲烷的研究    谢实涛;张传雷;孙南南;祝社民;沈树宝;陈英文;

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进展    谢丽;陈金荣;周琪;

Eubacteria and Archaea community of simultaneous methanogenesis and denitrification granular sludge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孙寓姣;左剑恶;陈莉莉;

单一反应器中甲烷化同时反硝化作用研究    彭冲

基于快速压缩机的甲烷着火延迟期的研究    张红光;石智成;卢海涛;刘昊;

碳氮比对高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张彩杰;黄晓艳;金春姬;赵阳国;高孟春;

2种载体对厌氧同步消化、反硝化的影响    冉春秋;邹学军;范立明;崔玉波;周集体;

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张小妹;岳秀萍;王国英;王孝维;宋佳萍;

碳源对同时反硝化产甲烷体系的影响    彭冲;石先阳;

活性炭颗粒载体厌氧同步去除COD和含氮污染物    冉春秋;王晓雯;邹学军;崔玉波;周集体;

污水处理厂尾水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徐爱玲;任杰;宋志文;吴等等;夏岩;

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工艺的影响    尹志轩;谢丽;王蕊;周琪;

连续流砂过滤器深度处理市政污水的中试研究    严显超;郭洪骁;张国宇;孙德智;

EGSB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    党岩;张瑞;叶杰旭;艾晗;孙德智;

产甲烷同时反硝化体系中功能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解析    李真真

产甲烷改良UASB启动试验及最优水力条件研究    黄健平;邵玉敏;宋宏杰;肖岭;

单一缺氧/厌氧UASB同步反硝化产甲烷与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晚期渗滤液    孙洪伟;王淑莹;时晓宁;张树军;杨庆;彭永臻;

UASB-A/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的实现    孙洪伟;彭永臻;时晓宁;张树军;杨庆;侯红勋;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与硝化串联工艺处理淀粉废水    袁志丹;左剑恶;甘海南;黄占斌;

Eubacteria and Archaea community of simultaneous methanogenesis and denitrification granular sludge    

水中硝酸盐氮的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测定法    孙仕萍;邢大荣;张岚;艾有年;付学红;张庆娟;

HRT对发酵产氢厌氧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李建政;张妮;李楠;王兴祖;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在UASB反应器中的实现    陈莉莉;左剑恶;楼俞;缪冬塬;

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郝建东,贾仕儒

缺氧—厌氧反硝化/产甲烷工艺实验研究与动力学分析    宋佳萍

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控制及动力学研究    章文菁

反硝化脱氮补充碳源选择与研究    蔡碧婧

沼泽产甲烷能力和途径差异的机制    丁维新,蔡祖聪

采用微氧产甲烷技术降解水中的毒性物质    董春娟,吕炳南,马立,吕岩松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规律的模拟研究    吴泽;王海燕;程水源;

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祖波;祖建;周富春;汪林;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李美群;邓洁红;熊兴耀;谭兴和;周红丽;李清明;苏小军;张喻;唐艳红;彭丹;张艳艳;

天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刘德燕;丁维新;

一种产甲烷优势菌群的筛选方法    张云茹;刘逸轩;沈庆涛;王永忠;

一株耐冷产甲烷菌的分离及其生长特性初步研究    李军;张雅南;邓娴;张文文;杨宏宇;

一株低温产甲烷菌的分离和鉴定    李会;马骏;崔薇薇;肇莹;王金艳;张淼;杨涛;

温度降低对产甲烷效能的影响    张冰;孔德勇;路阳;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蔗糖发酵产氢与产甲烷能源转换效率的研究    李秋敏;杨斌;张无敌;马煜;李建昌;刘士清;徐锐;尹芳;陈玉保;

不同pH缓冲液对乙酸降解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麻婷婷;郑珍珍;代莉蓉;承磊;张辉;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硫酸盐对中温厌氧乙酸产甲烷的影响    杨森林;周琦颖;苟敏;汤岳琴;木田建次;江霞;

高压胁迫对原油降解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黎霞;承磊;张辉;

糖蜜废水产氢-产甲烷耦合工艺启动特性研究    刘晓刚;丁杰;王豹;刘先树;

厌氧真菌活力及传代频率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代谢与菌群的影响    成艳芬;毛胜勇;MK Theodorou;朱伟云;

有机负荷对厨余垃圾常温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郭燕锋;孔晓英;刘婉玉;李东;王德汉;袁振宏;孙永明;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农业资源快速再生模式    李新明 李瑛

以含氮杂环化合物为碳源短程反硝化厌氧产甲烷及复合工艺的特征分析与性能研究    张小妹

铵影响厌氧反应器污泥丙酸和丁酸互营氧化产甲烷过程的机理    张琛

烷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王立影

基于代谢网络的产甲烷菌的耐热性研究    陈璟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挥发酸积累对干式厌氧产甲烷发酵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研究    李红丽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孙兴福

两相乙醇型厌氧的实现途径及其启动运行研究    刘光瑞

提高两相厌氧处理养猪废水产甲烷量的方法研究    张群

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产甲烷分离物的获得及其电化学特征    李莹

产甲烷同时反硝化体系中功能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解析    李真真

产甲烷条件下高效烃降解菌群的人工构建    刘海昌

不同生境产甲烷古菌分离鉴定及初步应用研究    仇天雷

温度降低对产甲烷效能的影响及培养条件优化    张冰

低温产甲烷条件下微生物的群落特征    刘全全

低温对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以及产甲烷菌的分离    杨光

电化学辅助微生物厌氧系统产甲烷性能研究    解明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