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秸秆-煤混燃物的秸秆含量(英文)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4:23
热度: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秸秆-煤混燃物的秸秆含量(英文)【摘要】:快速检测秸秆-煤混燃物对生物质混燃发电中补贴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定性判别秸秆、煤和秸秆

【摘要】:快速检测秸秆-煤混燃物对生物质混燃发电中补贴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定性判别秸秆、煤和秸秆-煤混燃物,定量分析秸秆-煤混燃物中秸秆含量。收集并制备秸秆样品 80 个(粒径小于 80 mm)、煤样品 9个(粒径小于 10 mm),制备秸秆质量分数为 70%~99%的秸秆-煤混燃物样品 120 个(混燃物 1)、秸秆分数含量为 1%~30%的秸秆-煤混燃物样品 120 个(混燃物 2)。使用 FOSS NIRS DS 2500 型光谱仪获取样品光谱。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建立定性分析模型,使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在秸秆和混燃物 1之间进行判别,使用 1100~2 500 nm 谱区,正确判别率为 90.00%;在煤和混燃物 2 之间进行判别,使用 400~2 500 nm 谱区,正确判别率为 71.88%;定量分析混燃物 1 和混燃物 2 中秸秆含量,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 2.32(400~2 500 nm 谱区)和1.48(400~1 100 nm 谱区)。研究结果表明,1 100~2 500 nm 谱区较适合秸秆和混燃物 1 之间的判别,该谱区同样适合定量分析混燃物 1 中秸秆含量。400~1 100 nm 谱区较适合煤和混燃物 2 之间的判别,该谱区同样适合定量分析混燃物 2 中秸秆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是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大粒度秸秆-煤混燃物的可行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混燃 生物质 秸秆
【基金】:Special Fund for Agro-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1003063)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101072)
【分类号】:TK6
【正文快照】: 0 Introduction Biomass-coal co-fir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CO 2 emission. The substitution of coal with biomass leads to zero net emission of CO 2 . Biomass-coal co-firing can also reduce traditional pollutants (SO x , NO x , etc.) and the other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和煤混燃物中秸秆含量近红外光谱测定    贺城;杨增玲;黄光群;廖娜;韩鲁佳;

生物质混燃发电政策研究    胡润青;秦世平;樊京春;Rachel Child;Mike Bess;

The effect of biomass pyrolysis gas reburning on N_2O emission in a coal-fired fluidized bed boiler    

生物质热解气流化床再燃过程中N_2O排放特性研究    胡笑颖;董长青;杨勇平;张俊姣;

基于中国国情的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    李静;余美玲;方朝君;杨宏军;

秸秆和煤混燃物中秸秆含量近红外光谱测定    贺城;杨增玲;黄光群;廖娜;韩鲁佳;

电站煤粉炉生物质混燃技术及关键设备分析    陆王琳;刘炳池;

亚热带主要树种细根归属识别与形态构型特征分析    刘佳

流化床气化生物质成型燃料实验研究与模拟    裘啸

煤与生物质混燃中生物质识别技术和混燃比校核模型研究    徐金苗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近红外煤质分析    肖锋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异常值的判别与定量模型优化    闵顺耕,李宁,张明祥

遗传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无损评价西洋梨糖度    王加华;潘璐;孙谦;李鹏飞;韩东海;

基于遗传算法和间隔偏最小二乘的苹果硬度特征波长分析研究    屠振华;籍保平;孟超英;朱大洲;史波林;庆兆珅;

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中SO_2释放规律研究    徐金苗;吕子安;李定凯;

燃煤电站混燃秸秆技术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    郝倬跃;王彦佳;

生物质热加工液化技术评述    陈于勤,汪华林

生物质与煤混燃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王玉召;李江鹏;

生物质气化及集中供气系统──提高生物质转换效率的新技术    李胜,蔺金印

生物质气化过程的混合神经网络模拟    郭兵,唐松涛,吕子安,李定凯,沈幼庭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发展    廖艳芬,王树荣,谭洪,方航宇,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生物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方真;曾德超;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技术    闫桂焕,孙立,许敏,孙荣峰

生物质与煤的可持续性共燃    邵本逑

我国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生产线及设备研制成功    

近红外光谱法在线检测秸秆和煤混燃物中秸秆含量    贺城;韩鲁佳;杨增玲;陈龙健;黄光群;

生物质热解制炭制气系统研究    李在峰;雷廷宙;丁鸣;崔峻贞;胡建军;

马褂木群体的生物质变异及早期预测研究    李斌;顾万春;

毛竹原生生物质中各组分的溶剂热分步热解转化    胡立斌;许勇;解思卓;胡常伟;

组合工艺处理高COD生物质废水    刘伟杰;袁红莉;杨金水;

生物质催化裂解实验研究    吕鹏梅;常杰;付严;吴创之;

生物质中热值气化技术实验研究    张晓东;郑接林;周劲松;许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生物质催化制氢机理研究    常杰;吕鹏梅;王铁军;付严;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取合成气的研究    王铁军;常杰;崔小勤;张琦;付严;

生物质气化需走综合利用之路    田晓东;陆军;

生物质制气炉 把秸秆变成优质燃气    本报记者  蒋建科

武城“生物煤”畅销日韩    董志强 尹元渤

蚌埠生物质产业将成新亮点    记者 陈敬农

云南打造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    杨云锦

我区开展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试点工作    记者 周明江

九三学社中央考察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    戴红

省柴火 升温快 功能多    记者 韩倩

对农村使用生物质燃气炉的几点建议    州委政研室 曲应华

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在广西形成产业    记者 齐芳

看我怎样把太阳能装入油箱    记者  顾钢

生物质发酵制氢过程基础研究    李涛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行为特性和工程化研究    蒋剑春

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建模及锥式闪速热解装置设计理论研究    王述洋

    张晓东

超滤及电化学技术在冶金及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    杨富国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研制及试验研究    刘圣勇

煤热解和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    李世光

农作物秸秆的热解及在水中的液化研究    宋春财

直链淀粉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    张巧杰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机理与工业应用研究    陈平

生物质热解实验及转锥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设计理论研究    李滨

生物质中热值热解制气技术试验与应用研究    许明

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的研制    何鸿玉

生物质热解释氢过程的实验研究    王天岗

生物质热裂解实验研究及热裂解产物利用    王栋

以蒸汽为气化剂的生物质热解和完全气化技术研究    钟浩

农作物废弃物液化的实验研究    于树峰

生物质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研究    陈森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试验装置的研制    李玉柱

生物油及相关生物质原料的特性分析    王晓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