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3:46
热度: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摘要】:【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

【摘要】:【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指标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指标,采用经典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分析与1950s—1980年相比,未来30年(2011—2040年)及本世纪中叶(2041—2050年)全国种植制度界限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北界的变化。【结果】(1)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一年两熟带和一年三熟带种植北界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其中一年一熟区和一年二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省(市)为陕西省和辽宁省,且2041—2050年种植北界北移情况更为明显;一年两熟区和一年三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区域在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且2041—2050年种植北移情况更为明显。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于气温升高种植制度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由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区域内单位面积周年粮食产量可不同程度提高。(2)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在辽宁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青海省冬小麦种植界限为西扩明显。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由于冬小麦替代春小麦可带来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在广西省和广东省境内北移情况比较明显。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结论】到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气候变化将会造成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北移。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未来气候情景 气候变化 种植制度北界 冬小麦 热带作物
【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2010CB95150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8,200903003)
【分类号】:S344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过去100年中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气温普遍升高,尤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明显[1]。气候条件是限制多熟种植制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将会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已成为中国农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敬强;瓦哈甫·哈力克;哈斯穆·阿比孜;党建华;邓宝山;张玉萍;

1951—2008年西辽河平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梁怀宇;杨恒山;刘晶;李媛媛;

Climate Change Modelling and Its Roles to Chinese Crops Yield    JU Hui;LIN Er-da;Tim Wheeler;Andrew Challinor;JIANG Shuai;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Ⅷ——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的影响    李克南;杨晓光;慕臣英;徐华军;陈阜;

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唐鹏钦;李志鹏;余强毅;夏天;唐华俊;

长江中游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双季稻适应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艾治勇

地表大气CO_2浓度数值模拟及碳通量反演研究    冯涛

气候增暖背景下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郝志新,郑景云,陶向新

关于中国热带的北界    丘宝剑;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    黄秉维

论我国热带亚热带气候带的划分    江爱良

The Change of North China Climate in Transient Simulations Using the IPCC SRES A2 and B2 Scenarios with a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布和朝鲁,Ulrich CUBASCH,林永辉,纪立人

A Daily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lidating a RCM Simulation    徐影;高学杰;沈艳;许崇海;石英;F.GIORGI;

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林学椿,于淑秋,唐国利

Simulation of the future change of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using the IPCC SRES A2 and B2 scenarios    

中国的亚热带    竺可桢;

辽宁冬小麦北移热量资源分析及区划    纪瑞鹏,班显秀,张淑杰

播种期对周麦18号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李丰;周宏美;赵秀峰;卢红芳;

丽水市2004年以来气象灾害分析    郑建飞;

台州市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    周剑能;

气候变化对江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蔡哲;李迎春;

内蒙古东北部森林可燃物条件分析    代海燕;那顺;李兴华;娜日苏;

商丘市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洪霞;余卫东;

气候变化对植物春季物候影响分析及模拟——以河南郑州为例    郑有飞;陈彬彬;赵国强;陈怀亮;吴荣军;

盘锦春季旱涝特征分析    曹士民;江和文;员影;杨文艳;迟春艳;钟莉;

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价    郑建飞;

2006~2007年泰安暖冬成因分析及其影响    康桂红;郝兰春;杨宗波;杨瑞峰;徐学义;

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安阳南阳近57年降水变化异同分析    刘燕;张春云;郭文远;

近50年来三门峡市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及极端气候分析    张燕燕;吉志红;安晋森;

2011年6月7~8日南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李海;李颂华;

信阳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冯庆合;付桂萍;吴世安;康红飙;

气候变暖背景下豫北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刘晓迎;杨娜娜;卢学锋;王长坤;罗长青;

郑州市近60年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赵海青;李社宗;赵艳梅;冯慧敏;

气候变暖背景下无锡地区降水的变化    陈潇潇;彭华青;

昆山市50年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汪婷;

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刘佳

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润元

西部地区纹层湖泊高分辨率孢粉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变化    张科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及实例研究    仕玉治

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模拟研究    马玉平

环南极企鹅海豹的有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黄婧

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殷杰

基于MODIS反演重构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黎治华

潮白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    郑江坤

中国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周丽艳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张金峰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潜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洪军

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    陈秀峰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李志军

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    韩世刚

石家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    卞韬

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田艳

不同炭质多孔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比较    葛明

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白彩云

森林火灾现场指挥扑救决策研究    张平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尚英;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为例    陈国燕;葛幼松;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杜娟;关泽群;

调整小麦生长发育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培育可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品种    孙道杰;宋仁刚;王辉;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郑有飞;牛鲁燕;

氮肥运筹对超级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世峰;刘蓉蓉;朱从海;吴九林;陈慧;

春季冬小麦冻害气候及生理生化原因分析    仝文伟;鲁建立;张玉娟;张春红;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高明超;杨伟光;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    李奕松,黄丕生,黄仲青,丁艳锋

新疆近50a来的气温和蒸发变化    苏宏超,魏文寿,韩萍

春小麦新品种产量特性及其气候适应性分析    官景得;王小亮;李剑萍;李福生;陈东升;杜宏娟;吕巡均;

双季稻高产群体株型指标及调控对策研究    曾勇军

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    敖和军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及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霍中洋

不同类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及其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    朱春生

籼型超级杂交稻Ⅱ优084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黄跃

超级杂交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吴合洲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张强

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    吴桂成

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分析    徐影,丁一汇,赵宗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变暖前后亚非夏季风特征分析    宋燕;季劲钧;朱临洪;张世英;

中国北方人口、粮食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周俊菊,王静爱,毛睿

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对策    秦大河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现状与趋势    杨重一;庞士力;孙彦坤;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利弊分析    金之庆,葛道阔,陈华,郑喜莲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徐斌,辛晓平,唐华俊,周清波,陈佑启

气候增暖背景下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郝志新,郑景云,陶向新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    张雪芹,葛全胜

关于中国热带的北界    丘宝剑;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现状与方向    任国玉;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张智;林莉;梁培;

介休县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栗锡令;

山东气候变化与农业对策    郝云理;

气候变化及对我国小麦生产影响的研究动态    江敏

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农业经济评价问题探讨    丑洁明,封国林,董文杰,叶笃正,陈会芝

全球变暖将引发冲突 CO_2储存从容应对    宋燕波;

湖北省气候变化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响应    冯明;刘可群;毛飞;

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    王建兵;李晓媛;王振国;

孙政才出席“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    

气候变化对全球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影响    Jean-Luc BERGER;

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    胡菊芳;

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

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    李茜;张绍恢;陈敏;

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

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

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唐湘玲;吕新;

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    王淑香;

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赵秀兰;

以科学发展观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    陈昌平(作者系州气象局局长)

气候变化牵动经济脉搏    本报记者 朱隽

地球正接近气候变化的转折点    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前高级研究员 郭久亦

金融危机:减缓气候变化的机遇    本报记者 华凌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歧依旧    记者 刘向 魏建华 马世骏

二〇〇八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记者 刘向 马世骏

“风云”太空遨游 关注气候变化    本报记者 王菡娟

气候变化的危局与中国对策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将在京举行    记者 李韶辉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农业适应能力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林而达 采访人 王丽 单丽静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马丽娟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郭冬梅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    郭井学

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丽娜

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    杨慧

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纪道柱

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马杰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    李爽

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    孟丹丹

河南省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及适应度评价    苏坤慧

高山林线树种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婧辉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熊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