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干旱区温度带界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3:41
热度:

中国干旱区温度带界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变与温度带界线的动态变化将会影响到干旱区天然植被的生长与分布,而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将对干旱区农业生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变与温度带界线的动态变化将会影响到干旱区天然植被的生长与分布,而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将对干旱区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种植制度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采用1961-2007年均一化气温数据与MPI_ECHAM5模式输出的21世纪上半叶A1B情景下的区域降尺度格点数据,选取保证率为80%的日均温≥10℃持续日数等值线和日均温≥10℃等积温线为干旱区温度带北界指标,探讨了过去近50年及21世纪上半叶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区温度带界线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1961-2007年,干旱区夏、冬半年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冬半年较夏半年增温幅度要大;各年代日均温≥10℃积温与≥10℃持续日数的等值线动态变化一致,均表现为显著向北或向高海拔推移;(2)通过对温度带北界指标变化的判断,1961-2007年干旱区暖温带和中温带北界普遍北移,北移幅度最大者为阿拉善地区,超过1个纬度;21世纪上半叶,暖温带和中温带北界将继续北移,且暖温带移动趋势更为显著;无论是过去近50年,还是21世纪上半叶,干旱区暖温带和中温带北界均有向高海拔区域移动趋势;(3)与温度带北界的变动相对应,干旱区生长期起始日期和终霜日等气候指标显著提早,天然植被与作物种植北界向北向西推移,并呈现向高海拔区域扩展的态势。因此,综合考虑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确定气候条件与农业生产种植之间的反馈关系,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暖 温度带 界线动态变化 中国干旱区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300)~~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下,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区域系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1]。自然地域分异是自然区域系统最基本的特征,而综合自然区划是认识自然界自然地域差异的具体方法之一[2-3]。自然地域界线是区域划分的具体表现,与地域体系的划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何凡能,吴绍洪,杨勤业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    刘燕华,郑度,葛全胜,吴绍洪,张雪芹,戴尔阜,张镱锂,杨勤业

中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与气候的关系    王襄平,张玲,方精云

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郑度,傅小锋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气候带的影响    赵昕奕,张惠远,万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沙万英,邵雪梅,黄玫

人类活动对20世纪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检测和21世纪预测    赵宗慈,丁一汇,徐影,张锦

近40年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任国玉

近百年中国亚热带地区农业气候带界限动态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杨柏,李世奎,霍治国

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张弢;范建红;雷汝林;

安徽省综合地理区划初步研究    万荣荣,贾宏俊

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分析    徐影,丁一汇,赵宗慈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    鲍艳;吕世华;陆登荣;侯瑞卿;

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新方法探讨──以湖南怀化市为例    胡宝清,刘顺生,木士春,李旭

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段学军,陈雯

河北省生态区划研究    “河北省生态与灾害研究”课题组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叶庆华,刘高焕,陆洲,龚争辉,Marco

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可能影响评述    吕新苗,吴绍洪,杨勤业

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与测度    彭少麟;周婷;

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分区    周兴;童新华;秦成;

近45a佳木斯地区作物温度生长期的变化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晓群;

河北省近40年气候生长期的变化    李元华;刘学锋;秦莉;谷永利;

区域气候模式RegCM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应用性能研究—对2001年西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    鲍艳;吕世华;左洪超;

黔东南近40年水稻安全生长期的变化    梁平;田楠;

近40年佳木斯地区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王晓群;付仲沛;

中国华北地区近40年物候春季变化    韩超;丁德平;郑景云;

中国西北气候模拟及未来干旱情景预估    张英娟;董文杰;

国际标准气候变化指数简介及其温度指数在中国的应用    王大钧;张运福;赵连伟;

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    田光进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灾风险区划研究    白景昌

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林线乔木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张桥英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森林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杨小林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    李鸣骥

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常建国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    杨永梅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    杜黎明

新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袁榴艳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基于GIS的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    肖燕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    赵东升

地块的研究    翟晓芳

新疆节水灌溉分区与工程优化设计    史晓楠

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史玉品

热红外遥感技术在亚东—格尔木—锡铁山热环境中的应用    杨金香

青藏高原热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耿艳

浙江省竹林生态区划及区域竹业发展研究    祝国民

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尚会建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徐斌,辛晓平,唐华俊,周清波,陈佑启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河北省近50年0℃界限温度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李元华;刘学锋;刘莉;张梅;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候变暖的初步分析    潘华盛,张桂华,徐南平

黄河兰州以上气候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    赵芳芳;徐宗学;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孙凤华,杨素英,陈鹏狮

华北、东北地区积温的变化    毛恒青,万晖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袁玉江,李江风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区域积温插值的GIS方法    甄计国,赵军

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植被的生态气候学研究    靳英华,吴正方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徐斌,辛晓平,唐华俊,周清波,陈佑启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与生态建设战略初步研究    吴绍洪,郑度,杨勤业

气候增暖背景下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郝志新,郑景云,陶向新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

基于GIS的定位观测数据空间化    廖顺宝,李泽辉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    倪绍祥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    赵东升

试论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刘军;牟晓新;

近期气候变暖对全球生物代谢的影响    李立峰;

浅谈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亓化俭;高凤杰;

它们即将消失……——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地理大变化    高峰;

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    郭庆春;何振芳;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

别用阴谋论观点看待气候变化    冯昭奎;

沈阳沈北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吴克;

云南冰雹的变化特征    陶云;段旭;段长春;段玮;

干旱、洪水和寒冬:适应气候变化和地球工程    丁一汇;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王鹤龄;王润元;张强;牛俊义;吕晓东;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气候变暖加速土中碳进入大气    钱铮

起用“减排”代言人,显新政府重视气候变暖    韩建军

本世纪末全球半数人或因气候变暖忍饥挨饿    记者 任海军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应对气候变暖 需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记者 李禾

气候变暖改变海鱼生态    巧云

应对气候变暖 碳捕获技术受追捧    本报记者 纪爱玲

气候变暖使鱼类身体变小    记者 顾钢

气候变暖将使美国农业产量骤降    辛华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杨凤海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    宋佃星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原

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彭黎明

局部人为热释放效应与气温变化关联的研究    牛强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武汉城市气候变化对用电用水的影响研究    王珂

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甘恢运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主要干旱区的干旱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李强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康淑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