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暖池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海表热力和动力强迫的敏感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03:38
热度:

暖池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海表热力和动力强迫的敏感性【摘要】:对比3套不同来源的海表热通量和风应力资料在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的差异,然后把这些海表强迫场作为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摘要】:对比3套不同来源的海表热通量和风应力资料在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的差异,然后把这些海表强迫场作为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的上边界条件,进行动力和热力强迫的敏感性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评估了LICOM对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模拟能力,探讨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对动力和热力强迫的敏感性。首先,模式结果表明LICOM能较真实地模拟出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面积和强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两海区暖池季节变化的差异,而且上层海洋垂向分层的加密能有效改善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的模拟。其次,模式中暖池的季节变化基本由海表净热通量和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共同决定,但是试验结果中难以反映垂向挾卷和湍流混合对暖池区混合层深度的影响,可能原因是气候态月平均强迫场时间分辨率较粗,不能真实反映一些重要的天气尺度过程对混合层动力过程的影响,故有必要增加强迫场时间分辨率做进一步研究。最后,不同强迫场的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洋暖池对海表动力和热力强迫场的差异均较为敏感,而西太平洋暖池则只对海表热量强迫场的差异较为敏感,对动力强迫场的差异不敏感。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暖池 海洋模式 热通量 混合层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65,40821092)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2006CB400506)
【分类号】:P731.11
【正文快照】: temporal resolution of the external forcing in future.Finally,inter-comparison among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forced with different heat and momentum fluxes shows that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warm pool is sensitive to differences in both the heat an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印度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研究    周天军,张学洪

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中的耦合器研制问题    周天军,俞永强,宇如聪,刘海龙,李薇,张学洪

海洋环流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Ⅰ.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张学洪,俞永强,刘海龙

一个气候系统模式FGCM0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的模拟    张耀存;况雪源;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模拟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李志强,俞永强,王谦谦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张振国;

FGCM-1.0耦合模式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模拟    李东辉,俞永强,刘海龙,谭言科,王学忠

波致混合对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模式中冷舌模拟的改进    宋振亚;乔方利;杨永增;袁业立;

印度洋对ENSO事件的响应:观测与模拟    周天军,俞永强,宇如聪,张学洪,李肇新

中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1998-2002)    蒲书箴,赵进平,于卫东,赵永平,杨波

太平洋海气界面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刘衍韫,刘秦玉,潘爱军

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环流模式中的应用    肖潺;俞永强;宇如聪;

FGOALS_g耦合模式对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模拟    朱益民;俞永强;赵珊珊;李东辉;谭言科;

东北亚冷夏的诊断研究    陈莉;郭家林;李帅;朱锦红;

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和暖池的变化特征与机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混沌特性研究    孟祥凤

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变化及其数值模拟    蒋国荣

协同地球科学计算环境的协同与共享研究    文元桥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的中国农田化学氮源N_2O直接排放量估计    卢燕宇

热带印度洋热收支与经向环流的研究    胡瑞金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面高度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李雁领

一个耦合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李志强

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部分统计特征    温娜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石英

多模式对中国地区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研究    许崇海

南海湍流热能量的质量分析和季节变化研究    张增海

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I.数值模拟    孟文,吴国雄

海洋环流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Ⅰ.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张学洪,俞永强,刘海龙

一个大洋环流模式和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的评估 I.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张学洪,俞永强,宇如聪,刘海龙,周天军,李薇

北半球高纬海冰主要气候特征的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数值模拟    刘喜迎,张学洪,俞永强

我国短期气候动力预测模式系统的研究及试验    丁一汇,刘一鸣,宋永加,李清泉

冬季北太平洋海表热通量异常和海气相互作用——基于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的诊断分析    张学洪,俞永强,刘辉

LASG全球海洋-大气-陆面系统模式(GOALS/LASG)及其模拟研究    吴国雄,张学洪,刘辉,俞永强,金向泽,郭裕福,孙菽芬,李伟平,王标,石广玉

渤黄海潮汐潮流精细化数值模拟及可视化预报系统    冯兴如;尹宝树;杨德周;

ADCIRC模式在渤海M2分潮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陈海军;姜绍材;王飞;

    

    

    

    

    

    

    

    

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海洋模式简介    赵其庚;李清泉;

LAS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2.0及其耦合模式的基本性能评估    俞永强;王斌;刘海龙;包庆;李立娟;林鹏飞;郑伟鹏;

关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研究    张启龙;翁学传;

南海暖池对台湾海峡SST时间变动的影响初探    李娜;商少平;张彩云;商少凌;

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海洋模式研发进展及初步试验结果    赵其庚;李清泉;张祖强;李江龙;魏敏;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黄菲;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黄菲;

东印度洋暖池变异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的关系    张启龙;齐庆华;郑冬梅;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变化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吴迪生;

强风条件下海洋对大气响应特征的数值研究    林惠娟;

科考大洋队展开深海温度观测    本报特约前方记者 杨威

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为研究重点    甲丁

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研究获成果    潘锋

西太平洋暖池导致全球气候演变    海涵

我科学家将为深海号脉    刘军

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大规模国际合作调查研究计划启动    记者 唐少曼 通讯员 刘洋

海洋——气候的调节器    本报记者 李丹

海上的流动哨兵    本报记者 王娅莉

全球海洋观测机遇难求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许建平

厄尔尼诺今年重现太平洋?    本报记者 李欣

IPCC模式对印太暖池模拟的研究    孙燕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岳彩军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陈光华

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邓健

显式表征次表层上卷海温的ENSO模拟/预测研究    朱杰顺

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降维方法及在海洋资料同化中的应用    曹艳华

热带海洋海温变率预报及可预报性研究    唐晓晖

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冯琳

西北太平洋年际和季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郑建秋

北极海冰气候变率的模拟研究    王学忠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分布型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张增信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郑冬梅

热带太平洋地区大气对海洋强迫作用的诊断、模拟以及SSTA预报试验    雷永荟

ENSO振荡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及不同风应力强迫海洋的数值试验    黄海英

基于HAMSOM模式的夏威夷海域M_2内潮能通量研究    姚晓萍

太平洋暖池三维海温异常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立峰

通过POM模式对胶州湾纳潮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乔贯宇

印度尼西亚通道对西太平洋海温及大气影响的数值模拟    周波涛

东亚冬季风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秦正坤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    袁绍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