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苗带深松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土壤水温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58:33
热度:

苗带深松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土壤水温及产量的影响【摘要】:免耕秸秆覆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明确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条件下覆盖带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和

【摘要】:免耕秸秆覆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明确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条件下覆盖带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方式,2012—2013年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了春玉米的田间试验。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80 cm+40 cm宽窄行种植,宽行间覆盖秸秆,窄行间进行苗带深松,设置8.42 t hm–2覆盖量下粉碎覆盖(100SC)、整秆覆盖(100SP)、4.21 t hm–2覆盖量下粉碎覆盖(50SC)、整秆覆盖(50SP)和不覆盖(CK)处理,测定土壤水分和温度、出苗状况、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深松结合条件下,4种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其中50SC处理在花前0~15 cm土壤降温幅度最小,其他覆盖处理显著降低花前土壤温度。各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苗期整齐度,秸秆覆盖对苗期的生育期天数略有推迟。与CK相比,50SC提高了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千粒重和穗粒重分别提高10.9%(P0.05)和6.5%(P0.05),产量提高4.78%,达12243 kg hm–2。50SC条件下产量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DMA)、花后/花前DMA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有利于缓和秸秆覆盖对出苗的物理阻碍,其中秸秆以4.21 t hm–2的覆盖量粉碎覆盖效果最好,该处理可为玉米提供稳定有利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提高了生育后期的物质积累以及籽粒产量。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 秸秆覆盖量 秸秆覆盖方式 土壤水温 产量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02)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14)资助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免耕秸秆覆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合理的覆盖量和秸秆处理方法,可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3]。目前,研究认为秸秆覆盖与深松耕作相结合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玉米产量,但关于两者在空间上和效益上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影响玉米整齐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隋存良,田虎,邱立刚

秸秆覆盖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刘超;汪有科;湛景武;杨直毅;

华北残茬覆盖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生长分析    付国占,王俊忠,李潮海,曹鸿鸣,王振林,焦念元,李春霞

半干旱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昕;贾志宽;韩清芳;杨保平;聂俊峰;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Ⅰ.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蔡太义;贾志宽;黄耀威;黄会娟;杨宝平;张睿;韩清芳;聂俊峰;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Ⅱ.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作物生理效应及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蔡太义;黄会娟;黄耀威;贾志宽;杨宝平;张睿;韩清芳;聂俊峰;

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利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飞;贾志宽;韩清芳;李永平;杨宝平;侯贤清;路文涛;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体系及其评价    籍增顺,张乃生,刘杰

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爽;孙占祥;张莹;杨宁;冯良山;刘洋;白伟;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凤;孙占祥;白伟;郑家明;刘洋;冯良山;杨宁;侯志研;

少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吕美蓉;宁堂原;张涛;赵建波;李洪杰;李增嘉;

浅议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姜玉美;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温和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宇;刘恩才;于海秋;张丽娟;衣莹;

农田秸秆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王维;郑曙峰;路曦结;徐道青;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吴延华;黄正来;吴安昌;张长春;吴红星;

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方式种植玉米和花生效果比较    韦本辉;甘秀芹;陈保善;申章佑;俞建;宁秀呈;陆柳英;韦广泼;胡泊;莫润秀;李艳英;吴延勇;

黄土丘陵区旱作梯田土壤环境调控的技术研究    赵芹珍;蔡继清;

杂交玉米种冬暖式大棚种植鉴定方法    赵秀各;樊祥勇;朱叶;付咏梅;徐淑梅;

不同施氮方式对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朝巍;张恩和;谢瑞芝;刘武仁;李少昆;

黄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官情;王俊;宋淑亚;刘文兆;

UV-B辐射增强对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江晓东;黄小梅;李永秀;

麦稻轮作制下耕作措施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张祥明;王允青;

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综述    柴守玺;黄彩霞;

不同用量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    杜金钟;孙美然;赵志兰;邢素丽;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抑制效应研究    刘宪臣;丁伟;崔伟伟;郑世燕;程小龙;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    李成芳;寇志奎;张枝盛;曹凑贵;吴海亚;翟中兵;梅少华;

秸秆覆盖对玉米和青花生长特征、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祖艳群;杨静;李元;湛方栋;李博;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旱作微垄覆膜沟播马铃薯生长发育及营养规律    张子义

渭北旱原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农田环境及春玉米生理生态的影响    蔡太义

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    王成己

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径流与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试验研究    王晓燕

保护性耕作防治土壤风蚀的试验研究    臧英

土壤风蚀及保护性耕作减轻沙尘暴的试验研究    周建忠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综合效应研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    郑华平

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研究    李全起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适应秸秆还田的多功能菌剂对冬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还田效应    李珊

行间耕整机通用刀辊设计与试验    庄维林

保护性施肥对洱海北部农田氮素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培财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碳平衡的影响    崔凤娟

秸秆覆盖深松对土壤肥力及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郭书亚

不同材料覆盖对黄土高原旱地春玉米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王敏

不同沟垄覆盖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李儒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杜璇

不同措施对高寒旱地莜麦土壤水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肖凯,王殿武,褚达华

秸秆覆盖的作用与机理    李富宽,姜慧新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付国占,李潮海,王俊忠,王振林,曹鸿鸣,焦念元,王小东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洪勋;吴伯志;

中国塑料薄膜覆盖农业    陈奇恩

袁庄麦田秸秆覆盖保墒措施的研究    王玉坤,赵勇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许翠平,刘洪禄,车建明,赵立新

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需水量及作物系数的试验研究    陈凤,蔡焕杰,王健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田棵间蒸发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陈素英,张喜英,裴冬,孙宏勇

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段爱旺

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高亚军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杜璇

渗水地膜对旱作玉米的生态效应研究    王军

小麦秸秆覆盖对玉米幼苗和马唐等杂草的化感效应研究    贾春虹

红壤旱地深松对提高晚大豆抗旱能力的效果试验    何小金,徐宏,潘松,曹晓林,聂文

覆盖深松及地表处理在旱地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古润生,李增宏

深松覆盖少耕有机增产法的试验与研究    蒋炜,李其昀

浅谈保护性耕作现状及有关技术的推广    翟红;张衍林;

实施保护性耕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侯丽秀;于丁一;

旱地小麦深松覆盖沟种栽培体系研究    南殿杰;冯正龙;赵海祯;李燕娥;解红娥;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牟善积,何明华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四)──试验结果与分析(对土壤物理性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牟善积,何明华,臧凤艳,马继贤,黄民权

试述深松灭茬联合整地技术    赵东宏;徐维强;

深松和尿素类型对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胡恒宇;李增嘉;宁堂原;王瑜;田慎重;仲惟磊;张总正;

阴山北麓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李立军;王林;刘馨;刘景辉;

新型节能降耗栽培技术及配套机械改进技术研究    冯延江;孙羽;王麒;肖佳雷;曾宪楠;来永才;

后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    张天骄;佟明国;李凯华;

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迫在眉睫    邵立民;

秋整地和深松的意义    胡文河

专家建议增加中耕深松作业    记者 袁达

深松免耕有哪些优点    胡文河

旱魔肆虐 科技急动员    

专家发布——黑龙江部分地区玉米早熟技术措施    黑龙江科技入户首席专家 王振华

打破“铁律”    韩友 金涛 本报记者 翟劲涛

秋季农田保护性作业全面展开    记者 刘利民

大旱之年 收成喜人    车丹萍 记者 高大伟

保护性耕作助农增收    实习记者 郭剑霆

大旱之年显成效 推广尚有三难题    本报记者 马小林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灌溉和雨养条件下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王红光

农作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影响机制研究    赵海超

免耕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中的可行性及效益的研究    王延好

控释肥和深松对玉米氮水利用、生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胡恒宇

深松深度对高产春玉米花粒期根冠特性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尹斌

渭北旱塬麦玉轮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研究    张丽华

深松和控释尿素对玉米氮素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张总正

深松与控释尿素对夏玉米氮水利用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机理    秦淑俊

深松镇压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桑晓光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土壤水分和耕作方式对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志强

保护性土壤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顾顺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