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分布式目标“落地难”——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光伏分布式目标“落地难”——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装机目标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2014年光伏装机目标为14GW,其
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装机目标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2014年光伏装机目标为14GW,其中6GW为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剩余的8GW则要通过分布式发电实现。业内甚至将2014年称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元年。不过,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要真正落地,仍然面临较多待解难题。
李俊峰在近日举办的光伏论坛上表示,去年业内预计有较多的分布式发电,但实际分布式占比不到四分之一。他坦言,今年8G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目标较难实现,融资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中还涉及电网的机制问题。李俊峰强调,除非国家出台新政策,否则很难完成分布式既定目标。
8GW难成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今年国家制定的8GW的分布式发展目标?推进分布式还存在那些难度?
李俊峰:从去年和今年年初的情况来看,国内分布式的发展不是特别理想。去年国内分布式完成3GW的装机容量,这主要归功于财政部的金太阳工程,2014年国家规划8GW的分布式发展目标,这其中大部分是要通过自发自用的方式来完成,完成起来是有难度的。实际上在资金流、现金流的透明度与可活动性方面,分布式都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银行现在与分布式电站接触并不是很多,这就造成企业要想融资比较困难。虽然有关部门连续提出来要国家开发行和地方政府打造一个融资平台,但是这个不是短期内能够做成的事情。其实最关键的是要看项目的盈利情况,如果项目不盈利,打造任何一个融资平台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何盈利、如何融资是当前分布式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两年大型的光伏电站工程建设与发展情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大型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是确定的,而分布式的投资回报不确定,电价政策透明度不够,是导致分布式难以大规模推广的症结所在。
众筹模式难治本
记者:现在面临着光伏的融资问题,所以有的企业推出了众筹模式。您如何看待这种模式?
李俊峰:不论怎样的融资模式,必须赚钱才可行,而且盈利必须是透明的。对于众筹模式来说,投资者重视的是投资回报率,这就要求投入到光伏电站资金的回报要比银行存款利率要高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回报水平,投资者不赚钱,众筹这种模式也未必是解决分布式融资难题的好方案。我个人认为在银行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众筹融资模式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一般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是5~10年,这其中面临的风险是不可控的,所以众筹模式并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融资方式。
记者:既然众筹模式的风险比较大,那么业内有没有在探索怎么解决分布式融资的问题?
李俊峰:解决融资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能够让投资者赚钱,别无他法。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嫌贫爱富的,举个例子,两个不同地方的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分别是7%和5%,绝大多人会选择7%投资回报率高的光伏电站。除非在投资回报率为7%的光伏电站的风险很大,5%的风险很小的情况下,投资者才会做一个权衡,否者都会选择前者。要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要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就要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只有这两种途径,靠创新是做不出来的。
产业基金并不明智
记者:从政府的角度,应该怎么来支持分布式项目的融资?据媒体报道,国家相关部门将成立产业基金来支持项目投资,对此您怎么看?
李俊峰: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特别反对用产业基金来支持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因为产业基金本身是一个扭曲市场的行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市场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对于产业基础很薄弱的新兴产业,我们需要扶持,国家设立专门的产业基金以引导产业的发展。但是像光伏、风电这样每年装机容量上千万千瓦的产业,国家还需要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来扶持,是难以理解的。我是这么理解产业基金,比如说我们家里有个婴儿需要请个保姆,1~2个月的小孩子请个保姆是应该的,2~3岁请个小阿姨来照顾小孩也无可厚非,但是孩子都18岁了,该上大学了,还需要保姆,那就丢死人了。所以我认为,建立产业基金是一个比较愚蠢的想法,因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是不需要产业基金来扶持的。
光伏和风电产业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业,他应该"毕业"了,"毕业"的产业不应该由产业基金来扶持,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从政府角度来说,既然认定发展分布式是一件好事,也已经制定出发展目标,那就不能修改这个目标,而更应该调整政策,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分布式光伏发展不起来,不是发展目标定的过高,而是因为政策没有到位。德国就是分布式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德国几乎没有动辄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兆瓦级的光伏电站在德国很少见。德国更多开发的是分布式屋顶电站,基本上都是几十千瓦的光伏电站,在德国几百千瓦算是很大的光伏电站了。截至目前,德国建设完成三千多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德国的分布式经验。
记者:国家能源局确定2014年分布式光伏增幅为8000千瓦,您觉得这样的目标有无下调的可能性?
李俊峰:如果8GW的目标任务完不成的话,那下调到7GW还是完不成,甚至下调到1GW还是完不成,因为不赚钱,很少有人去投资。如果觉得今年8GW的目标完不成,那我们应该考虑调整政策,而不是简单地下调指标。
所以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让它的资金、现金流是透明的,并且让银行或者让投资者认为它是可以赚钱的。刚才说的,像什么众筹融资也是必须赚钱的。如果众筹不赚钱,那么众筹模式也是融不到资的,也就是说,必须让这个项目在某种条件下是赚钱的。我认为国家政策必须到位,国内分布式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目标是调不出来的,要调就得调政策。如果觉得目标大了,这就说明我们应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如果觉得定的目标小了,我们可以把目标提上去。当然,这个大前提是没有人认为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是错误的。
借鉴德国模式
记者: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不确定,您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电网方面应该如何做?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模式?
李俊峰:一方面,电网必须为分布式发展提供支持。光伏发电的消纳、转供必须通过电网来完成。在这其中,电网的态度很关键。另一方面,要保证现金流的透明度。电费还是通过电网来结算比较好一些,因为两个用户之间一结算,很容易造成纠纷。特别是在光伏发电与电量消纳结合不是特别好的条件下,光伏发电量并不能全部自己用完,剩余的电量无法输送出去、没法消纳,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通过电网转送,所以所以电网的这种作用还是特别重要的。即使是在德国用户实现了分布式平价上网的条件下,电网的这种作用还是很大的。若没有电网的参与,分布式做起来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现金流方面,用电网来保证现它的资金透明度。
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最好的德国为例,起初采取的商业模式就是"上网电价"(Feed-inTariff,简称"FIT)"。FIT商业模式比较简单易行,由政策强制执行分布式光伏的上网补贴电价,补贴额度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的扩大而逐年降低,电网按照规定的价格收购光伏用户所发电量,定期结算。在多年的补贴努力下,2010年以后,德国的光伏发电开始进入"平价时代",光伏电价普遍降到20欧分/度,低于欧洲居民平均电价25欧分/度。2012年,德国的光伏电价下降至平均19欧分/度,政府开始鼓励居民"自发自用"。由于目前德国的居民电价高于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居民光伏发电并入电网,也不从电网买电,这样势必侵犯电网的利益,但是这是得到电网公司容许的。这样就不会出现我们这种情况,如果是分布式电站,只有0.42元的上网电价政策。但是如果是集中式光伏电站,则享受1块钱的上网电价。我们善于划定成分,而国外则比较简单。
上一篇:太阳能——新能源充电突破口?
-
君阳太阳能今早停牌2024-08-16
-
太阳能动力进军传统运输行业2024-08-16
-
非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建2024-08-16
-
欧盟光伏出招有利有弊2024-08-16
-
日或成今年全球最大光伏市场2024-08-16
-
光伏度电补贴起航2024-08-16
-
君阳太阳能开市前停牌未悉原因2024-08-16
-
台湾旭晶太阳能日本广岛光伏电站并网发电2024-08-16
-
欧洲最大光伏企业“暴亡” 6年内市值仅剩约1/442024-08-16
-
投资者对中国光伏保持谨慎2024-08-16
-
光伏企业的6大矛盾心理2024-08-16
-
南网分布式光伏态度冷热两重天2024-08-16
-
中国出台新的光伏政策抵消欧盟壁垒2024-08-16
-
下游光伏产品价格有望止跌回升2024-08-16
-
中欧达成价格承诺 光伏概念股迎机遇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