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蓄力加速推动城市能源革命
“十三五”蓄力加速推动城市能源革命城市能源高占比、高密度、高标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能源是能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是能源转型变革的主战场,“十三五”注定是我国
城市能源高占比、高密度、高标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能源是能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是能源转型变革的主战场,“十三五”注定是我国推动城市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
抓住“牛鼻子”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能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形态特殊但容易被忽视,具备转型变革的优良条件,是撬动能源革命的重要着力点。
城市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费中具有“高占比”的典型特征。城市居住着全球54%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球82%以上的GDP,同时也消耗了全球70%以上的能源。
城市能源具有“高密度”的典型特征。城市人口密度大,全球 50 万以上人口城市的人口密度平均达到4400人/平方公里,人口集聚伴随着产业和资源消耗的集聚,城市单位土地面积的能源消费量巨大。
城市能源具有“高标准”的典型特征。城市快速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全等挑战。城市能源发展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用能需求,还要满足更高标准的生态环保和战略安全要求。
城市能源高占比、高密度、高标准等特征,决定了城市能源是能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是能源转型变革的主战场,是能源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先行先试的主力军。抓好城市能源革命,也就抓住了能源革命的“牛鼻子”。同时,以城市为主阵地的能源变革也有利于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人居、生态等全面发展。
把握“新要求”
能源革命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城市和能源发展的内在融合,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能源发展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因此,未来城市能源的发展趋势及对能源体系的新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清洁低碳。生态文明、循环发展、以人为本等城市发展理念要求能源生产和消费要更加清洁、低碳。城市能源消费中,电力、天然气、新能源将进一步替代煤炭和石油,建筑、交通和工业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将显著提升。
集约高效。城市将构建交通、建筑、工业和居民生活全面节能格局,通过一体化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等方式,减少土地和空间资源占用,采用集约高效的供用能模式,大力提升能效水平。
安全可靠。城市能源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城市能源将统筹本地能源开发和外部能源输入,实现多元供应,建设安全、稳定的城市能源保障系统,有效应对极端气候和自然灾难、市场风险等挑战。
经济普惠。价格是调节能源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全社会综合用能成本较低是城市能源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衡量标准。城市能源将借助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能源价格机制更趋灵活合理,着力打造低价能源优势,同时为全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能源普遍服务。
分散灵活。未来城市“去大工业化、去中心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将产生更多分散式、模块化、个性化的用能需求。与之相适应,供能系统也将向贴近用户、就地取材、就地消纳的分散形态发展。能源集中供应模式与分散式个性化供能服务将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智能共享。互联网和信息、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在城市能源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能源生产和消费信息将实现便捷互联互通。能源供应侧与需求侧互动响应增强,信息共享程度更高,供用能方式将更加丰富、智能,用能体验更加友好。
找准“切入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结合城市能源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十三五”时期城市能源革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
首先,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和智慧能源系统。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进程中,未来还会建设一大批新城镇、新产业园区、物流及服务业中心以及居民社区,新增用能需求还很大,终端用能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为推广先进的清洁高效供用能方式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三五”时期,要发挥好城市能源负荷集中、各类能源可耦合集成、一体化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等优势,统筹规划能源系统,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加强热、电、冷、气协同供应和集成优化,同时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鼓励城市用户主动参与能源系统供需调节,将能源生产和消费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能源效率。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应同步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工程,在多能互补的基础上推动泛在灵活的市场交易和智能化管理,为城市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智能的能源增值服务。
其次,加强能源与城市建筑、交通体系的紧密结合。随着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一步推进,城市建筑、交通领域用能将逐渐取代工业用能,成为新增能源消费的主要拉动力量。从理念、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能源与建筑、交通体系的深度融合,将会产生巨大的节能和生态环保效益,也是推动城市能源革命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建设“被动式房屋”等节能建筑,实施清洁节能设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氢能汽车等新能源交通方式,加快研发应用高性能动力电池和储能技术等,推动形成城市绿色用能新模式。
最后,加快城市能源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能源转型变革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和政策环境。城市不应仅是能源技术创新应用的示范区,更应成为能源体制、政策、管理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在“十三五”期间,应将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示范与管理体制、市场建设、价格机制等改革工作相结合,通过机制创新营造更加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试点示范加快探索城市能源革命的有效模式和路径。(文·何勇健 作者系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
生物质颗粒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向前发展2024-08-16
-
农业部1亿美元投资推动美国生物质能发展2024-08-16
-
石定寰:储能技术推动能源革命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2024-08-16
-
2016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补贴标准公布 2.5万起2024-08-16
-
七方面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2024-08-16
-
4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年内面世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Maxwell畅谈超级电容行业未来5年发展前景2024-08-16
-
杜克能源采用Maxwell超级电容器推出新一代电网储能系统2024-08-16
-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2024-08-16
-
地热能是几次能源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