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国际油价还将低位徘徊 巨头未来在哪里?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7-06-21 09:30:44
热度:

国际油价还将低位徘徊 巨头未来在哪里?国际油价预计还将在低位徘徊,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转型愈加深入,无论是国际石油巨头,还是国内石油公司,其发展都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要想继续傲视

  国际油价预计还将在低位徘徊,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转型愈加深入,无论是国际石油巨头,还是国内石油公司,其发展都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要想继续傲视同业,只得如履薄冰般地积极应对。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暴跌,2016年布伦特原油年平均价格与2014年相比下跌了55.8%。受油价及世界经济环境影响,2016年,国际五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的营业收入合计相比于2014年下降了44.3%,净利润下降74.8%;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合计分别下降了30.5%和46.8%。

  恶劣的经营环境,正在迫使石油公司在各环节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导致油气项目盈亏平衡点价格大幅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油价下跌带来的损失。但迫于现金流压力,大幅削减投资与支出成为各公司在近期应对困境的主要手段。与2014年相比,国际五大石油公司的投资与经营支出合计下降了40%左右。各大公司均严控上游业务成本,大都将油气操作成本控制到了10美元/桶以下,业绩表现最好的道达尔,油气操作成本2016年只有5.9美元/桶,而经营亏损的雪佛龙,油气操作成本也是五家公司中最高的,在13.15美元/桶高位。同时,各公司掀起裁员潮,截至目前,裁员幅度最大的雪佛龙和BP,最近两年合计减员分别达到了15.5%和11.8%。

  与2014年相比,国内两大石油公司的投资与经营支出也在下降,合计分别下降了44.2%和29.9%,中国石油的油气操作成本下降了15.1%,2016年为11.67美元/桶,略高于国际同行的平均水平,中国石化的油气操作成本下降了5.4%,约16.1美元/桶。

  可以说,为了保盈利,各大石油公司都已经使出浑身解数,采取了一些“应急性”的举措。不过,很多短期举措并不具备长期性的实施空间,如果想要谋求并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石油公司需要采取更多长视角策略。

  公司结构均衡防“折戟”

  从最近几年的经营情况看,低油价环境对中小石油公司的影响更为严重,部分中小公司被迫缩减支出或出售资产,而埃克森美孚、BP、道达尔等国际大石油公司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纷纷出手,以期在此次低油价周期中通过并购获得优质资产。造成这种经营差异的原因在于,大石油公司在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方面占据优势,可以通过各业务板块之间的“相互救济”,保持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2015年,在国际五大石油公司中,除埃克森美孚外,其他四家公司的上游业务均出现了亏损,但它们的下游利润大幅上升,较2014年增加了1~2倍,为公司整体业绩的下滑提供了缓冲,最终,除BP因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支出117.09亿美元致使总利润为负值外,其他四家公司均因下游利润大幅增加而保证了公司的整体盈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菲、安纳达科等多家以上游业务为主的独立石油公司在2015年均未实现盈利。到了2016年,境况发生反转,多数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恢复盈利,而下游的炼油毛利却在下降,上下游平衡后,除雪佛龙外,其他四家公司均保持盈利,其中壳牌和道达尔的利润还比2015年分别增长了117.1%和29.7%。雪佛龙的“折戟”,原因是其近年来一直在处置下游资产,2010年以来炼油能力下降了17.0%,2016年该公司下游业务虽有盈利,但上游亏损严重,因此成为了国际五大石油公司中唯一一家亏损的公司。

  这种上下游利润互补情况在我国同样存在,近两年,中国石油上游利润下滑幅度较大,但持续保持盈利,下游扭亏为盈;中国石化虽然上游亏损严重,但下游业务保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2016年下游利润达到了2014年的4倍左右。因此,两家公司不仅实现了总体盈利,且业绩下滑幅度小于多数国际石油公司。

  以一体化经营为特点的石油公司在业绩表现上要好于独立石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这说明公司结构的均衡与稳定在抵御低油价冲击以及经营风险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战略方向。

  专注于优势业务

  为确保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国际五大石油公司开始对业务进行聚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所擅长的业务当中,借此巩固差异化优势,保障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这些公司近几年来持续进行非核心、非战略性资产的剥离活动。壳牌原计划在2014年和2015年剥离150亿美元资产,但因收购BG需要巨额资金,实际剥离了206亿美元资产,并计划在2016~2018年间继续剥离300亿美元资产。BP在2014~2016年共剥离了132亿美元的资产,并计划2017年继续剥离45亿~55亿美元资产。雪佛龙曾在2014年宣布了一个三年内剥离100亿美元资产的计划,而实际操作中剥离的资产达到了142亿美元。

  另一方面,它们在朝着自身的优势领域进军。壳牌在收缩了非核心的油砂业务后,以529亿美元收购BG,扩大了天然气业务,巩固了其在深水油气开发与化工领域的优势。BP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将北美陆上非常规业务部门独立出来,通过与小公司合作的方式,积极适应北美非常规油气项目作业特点,集中优势,主攻深水、勘探、大项目、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埃克森美孚计划未来10年在美国的墨西哥湾地区投资200亿美元,开发和升级当地的炼油与化工业务。

  此外,确保核心业务优势长期存在的基础,在于持续的技术改进,在这方面,国际五大石油公司从来没有吝啬过。虽然普遍面临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各家公司依然想尽办法保证研发投入,为公司的竞争实力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2014~2016年,埃克森美孚的研发投入呈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4年增加了9.0%;其他四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近三年虽然有所下降,但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

  国内方面,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全球油气资产配置情况与国际五大石油公司相比差距较大,资产处置方面的空间与余地不足,因此在油价下跌之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油气资产处置交易,但受国家政策及其他因素影响,近两年,中国石油整合管道资产并进行股权处置交易,中国石化对部分管道与销售资产进行了股权处置交易,对缓解两家公司利润下滑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研发投入方面,两家公司和国际同行一样,虽然研发费用总额有所下降,但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对新能源看法不一

  从高碳向低碳、从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变的能源革命,已经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化石能源领域的巨头,石油公司面临的转型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发展新能源业务,各大石油公司目前尚未做出一致性的选择,对待新能源的态度也未能取得一致。

  埃克森美孚坚持认为,各国政府针对新能源的补贴不会持续太久,而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江南app 基本上无法盈利,因此该公司多年来少有对新能源业务的投资。

  其他四家国际大石油公司介入的新能源领域主要集中于风能(美国)、太阳能(欧洲、中国)、地热(东南亚)和生物燃料(巴西),且各有侧重。BP进入新能源领域最早,目前的规模也最大,但在2011年宣布退出经营已达40年之久的太阳能领域后,BP的新能源业务集中到了生物燃料和风电领域,目前该公司在巴西拥有3个生物燃料厂,在北美拥有14个风电厂,它还是欧洲和美国两个全球最大氢示范项目的能源合作伙伴。2016年,壳牌在天然气板块成立了新能源业务部门,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生物燃料和氢能等新型交通燃料,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相结合的能源解决方案,面向客户的、新的能源商业模式。道达尔近年来加大了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每年投资约5亿美元,重点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并在2017年1月份成立了天然气、可能生能源和电力业务板块。雪佛龙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地热资源开发。

  国内两大石油公司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相对谨慎,目前主要涉足了生物燃料领域。

  总体来看,油价新常态下,国内两大石油公司和国际五大石油公司通过调整发展策略,降本增效、多方应对,经营业绩相对稳定,优于同业其他公司。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于,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困境中应对措施更为主动,通过长期策略与短期策略的结合,一方面在应对危机,另一方面也在为长远发展做准备;而国内石油公司在近期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长远发展策略方面有一定欠缺。在未来一段时期,国际油价预计还将在低位徘徊,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转型愈加深入,无论是国际石油巨头,还是国内石油公司,其发展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不确定性,要想继续傲视同业,只得如履薄冰般地积极应对。(文·岳小文 韩景宽 作者分别系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