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加入格力!跨界副总裁能为格力带来什么?
王自如加入格力!跨界副总裁能为格力带来什么?员工持股计划风波未平,又曝出王自如加入格力,再次引发市场争议,这背后或是格力空调业务进入瓶颈期……文丨AWM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格
员工持股计划风波未平,又曝出王自如加入格力,再次引发市场争议,这背后或是格力空调业务进入瓶颈期……
文丨AWM
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格力官微
7月1日,有媒体曝料,ZEALER(载乐网络科技)创始人王自如加入格力电器,并担任副总裁一职,主管市场营销。有知情人士透露,关于任职的文件还没有发,但基本上是定了。根据格力内部管理系统的图片显示,王自如目前归属于格力总裁办及文化培训传播中心组织下。
不过,截至目前,格力和王自如都未对此做出明确回应。
实际上,董明珠和王自如曾有过多次交集。2020年7月,董明珠联手王自如在京东直播,带货金额超过7亿元,创下家电行业直播带货史上最高成交金额。2021年3月,格力超级品牌日直播活动中,董明珠和王自如再度联手直播带货。由此,有市场人士推断,王自如归属格力文化培训传播中心组织框架,或是从事与直播相关工作。
不过,王自如加入格力的消息传开后,并未得到网友及股吧投资者的肯定,质疑声音不断。
此前,格力刚刚因为员工持股计划格力遭受市场暴击,王自如的加入,再次让市场负面情绪不断。自2020年12月,格力股价达到最高69.79以后,一直处于阴跌走势,如今的股价已跌至只有不到51元,相比最高价已跌近30%。
王自如何许人也?
王自如此前因自创的网站ZEALAR测评数码产品被一些人所熟知,但真正让王自如大火则是因2014年与罗永浩的“舌战”。
在这场“舌战”中,王自如质疑锤子手机易碎、散热性差、有静电等。因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都投资过ZEALAR,罗永浩认为ZEALAR并非独立第三方,评测手机有失公允。罗永浩还抨击ZEALAR通过灰色渠道购买维修配件,并表示,去买来源有问题的产品就是耍流氓。
全场“舌战”,王自如几乎没有还击之力,事件结束后,王自如多次被网友质疑其不专业。
此后,王自如的手机测评还出现多次翻车事件。
2019年,三星折叠屏手机发布不久,王自如发布测评视频,在视频中,王自如多次对三星折叠屏手机赞不绝口,且使用夸张用语。视频发布不久,多个测评媒体和机构发布测评称,三星折叠屏手机出现闪屏、黑屏、折痕等问题。没多久三星便召回了测评手机,并推迟了中国区的新机发布会。
王自如测评手机的专业性再次遭到质疑,并有网友将王自如夸赞三星折叠屏的测评视频制成了鬼畜视频。
2020年,一加8手机发布预热时,王自如在未拿到测评机的情况下发布视频质疑一加8手机120Hz屏幕用户无感等问题。
当时有网友怀疑,王自如之所以抨击一加8手机,是因为一加选择与罗永浩合作而未与王自如合作。随后,王自如再次翻车,一加8系列直接成为当年手机市场的黑马。这一次不止专业度,连王自如的职业操守也遭受网友质疑。
总的来说,近些年王自如的风评的确不是很好,能否为格力作出贡献还要看日后的成果。对格力来说,2021年可谓是多事之秋。
员工持股计划引争议
6月21日,格力公布员工持股计划,格力计划将第一期回购的股票,以27.68元/股的价格出售给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相当于当时股价的一半,其中董明珠认购金额达8亿元。董明珠对此表示,员工持股计划直到退休才能兑换。
一时之间,该计划引起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不满,有投资者认为,半卖半送有利益输送之嫌。
格力的董监高共8人,且都在50-60岁,董明珠已经67岁,已超过了退休的年纪,所以到退休兑现并不难达到。在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中,董监高的总份额为31.08%,其中董明珠的占比为27.68%。因此,员工持股计划被市场质疑董明珠在为管理层尤其是自己筹备退休金。
并且,该计划实施的业绩考核目标也不高,只要2021年和2022年的业绩能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10%和20%的增长,参与的员工就可以获得对应的股权激励。该目标在市场看来并不难完成。2020年受疫情影响,格力业绩受到严重波及,2021年和2022年10%和20%的增速,业绩只不过分别回到2018年和2019年,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难点。
因此,员工持股计划公布后投资者用脚投票,格力股价第一天大跌4.8%,第二天又跌去2.52%。
为了稳住市场情绪,格力称,第二期回购的股票,合计60亿元将被注销。本是利好消息,但格力股价只是以微涨收尾。
到6月30日格力股东大会上,员工持股计划以75.7%的票数通过,再次引发投资者不满。7月1日,在美的、海尔涨超2%的情况下,格力电器以下跌0.46%收盘,7月2日又大跌近2%。
此外,在高瓴收购格力电器股份时,曾承诺格力管理层和员工可获得格力电器4%股权激励。也就是说,这次员工持股计划仅是开始。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已开启第三次回购,金额超过前两期之和,共计150亿元,是否用于股权激励就不得而知了。
家电市场早进入存量市场,格力主业瓶颈期也早已到来,通过股权激励留住员工本是好事,但激励规则或应该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上一篇:曾经的黑死病,其实不致命?
-
手机厂商成“鲶鱼”,电脑产业链迎来第二春2021-07-02
-
二维码扫描头是如何实现手机屏幕条码识别的?2021-07-01
-
布局3D打印电池领域,黑石科技计划赴美上市2021-06-30
-
药明康德计划在美建含原料药与制剂生产基地2021-06-29
-
新型3D打印适配器,将手机变成内窥镜,用于声带疾病诊断!2021-06-29
-
海尔7.98亿元员工持股计划获批,新布局有效解决同业竞争2021-06-28
-
长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背后是激励还是压力?2021-06-28
-
持股计划引发股价震荡,格力电器直接注销1亿股!2021-06-28
-
重磅计划引来争议,董明珠一人赚走8亿元?2021-06-25
-
上汽大众为供应商员工购车补贴8万元,但不是长久之计2021-06-24
-
跟随“双碳”计划,连接器行业布局新能源发电和储能产领域2021-06-24
-
格力史上最大员工持股计划是在奖励董明珠?2021-06-24
-
英特尔“AI赋能”大学计划落地首站,推动产教融合与AI人才培养2021-06-23
-
格力员工持股计划,真的是在割韭菜?2021-06-23
-
格力推出史上最大规模员工持股计划,董明珠被指“吃相”难看?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