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
怎样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讯】“能源安全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近中期应置顶优先。”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如是说。能源安全是近来关注度和讨论度很高
【讯】“能源安全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近中期应置顶优先。”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如是说。能源安全是近来关注度和讨论度很高的热点话题。“双碳”目标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正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如何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6月24日,“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挑战及发展路径展望”主题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此次会议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主办。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能源市场当下难题,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建言献策。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如果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就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
能源安全指的是什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术语表中,能源安全指一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目标,即维持能源供应充足稳定、供应量可预测。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看来,谈到能源安全问题时,不应仅局限在经济层面,还应关注环境问题。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是以供应安全为核心,以绿色(环境、低碳、生态)、经济要素为约束的整体。“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在我国,“清洁”主要指的是对污染排放的控制,充分体现了能源战略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高效”主要注重能源战略的经济投入和效益的关系,体现出能源战略在经济层面的考虑。
“从大国能源结构演进分析发现,美、英、德退出煤炭,并不是因为煤炭资源的匮乏、枯竭,或者不可获得,而是因为他们都开发了更加清洁、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这是能源发展的历史趋势。”李宁表示,虽然我国在能源体系优化方面取得成效,但也应认识到,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为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比重达56%。
“能源消耗不会突然下降或者突然升高,能源结构的转变也不会一蹴而就。”王志轩表示,保障能源安全需要确保能源供应,要采用多目标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应。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的基本国情,实现碳达峰也必须立足于此。如果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就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
怎样让我国煤炭供应回归平稳?
要重视煤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的作用,但也不能因为其重要就无限制建设。
王志轩说,大家现在感觉到缺煤,主要是因为去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影响比较大。从电力角度来看,造成拉闸限电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煤炭不足,另一方面是煤炭价格高。
拉闸限电的根本原因是能源投资结构的巨变。比如,自2006年起,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全国火电投资(主要是煤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由70%下降到2018年不足30%。但是煤电的增长并不只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电能的需求,还要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支撑消纳随机性、波动性、不稳定性的新能源电能。尤其是在新型储能设施还不能到位的情况下,煤电机组要承担起灵活性调节任务。当煤炭投资下降较快,并且叠加了煤炭产量等各方面原因时,就造成了局部地区供应不足的现象。
“一般而言,电力系统较大面积和系统性缺电,都不是短时产生,而是问题的积累。”王志轩说,煤电建设周期较长,从开始建设到投产周期一般在两年及以上,加上前期大量基础工作,一个电厂建设周期约需七八年。因此,对于煤电建设的决策也应当有一个较长时期的规划和安排。
“我们对煤电的看法应有准确的定位,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王志轩认为,虽然我国新型储能的建设正在兴起,但是和煤电的作用不能完全等同。同时,也要明确,不能因为煤电是目前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就认为需要无限制的建设煤电,而是要严格控制煤电的新建。
全球能源局势变化对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会加快整个能源行业从煤、油、气向矿产资源的转变。
在捷诚能源(Fidelity Energy)公司执行董事闫建涛看来,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第一个大的趋势是石油公司回归本土,聚焦有限资源。第二个趋势是,世界各国减少了对油气的依赖,加大了对新能源的投资。以德国为例,德国正在积极建设液化天然气,石油公司和加油站不仅进口天然气,也进口液氨和氢气。第三个趋势是,虽然长期以来行业特别重视重资产对公司盈利的贡献,但未来企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企业的影响力和自然垄断上,体现在企业的市场话语权上,也体现在国家的定价权上。
闫建涛表示,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会加快整个能源行业从煤、油、气向矿产资源的转变。长期以来,煤、油、气主要是作为燃料来使用,尤其是在交通行业,未来煤、油、气会越来越多地用于化工材料和原料。
“如果从1850到2100年,地表升温不超过2℃,那么到2050年,石油需求会从今天的1亿桶每天,降到4000万桶每天,这其实是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天然气的需求也会降到2009年的水平。其实油气资源还会与所有的能源共存,至少到2050年还会具有相当规模。”闫建涛说。
-
2022年5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2-06-27
-
人民日报:新能源如何才能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2022-06-27
-
新能源何时取代传统能源?2022-06-24
-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宜宾召开,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下乡热”来袭2022-06-22
-
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车辆购置税优惠2022-06-15
-
共筑生态文明之基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石油发布《2021年环境保护公报》2022-06-13
-
亚洲新首富再度拥抱新能源,欧盟、美国新计划利好光伏出口2022-06-13
-
关于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听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怎么说2022-06-13
-
新能源领域政策如此密集发布为哪般?2022-06-13
-
两大电网年内投资6000多亿 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并网服务2022-06-06
-
四部门关于开展2022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下乡活动的通知,比亚迪六款车型入选2022-06-02
-
想通关“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主线,绕不开四个支线任务!2022-05-31
-
2022年4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2-05-31
-
两部门发布实施方案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022-05-31
-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