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碳达峰到碳中和 还要跨过哪些坎儿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4-25 10:07:03
热度:64

碳达峰到碳中和 还要跨过哪些坎儿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强调,中方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强调,中方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习近平说。

中国向碳达峰、碳中和迈进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如何构建气候投融资体系、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4月23日,全球化智库系列研讨会在全球化智库CCG会议室举办,会上专家和企业对此进行了讨论。

需构建多元化清洁供应体系

碳中和对能源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全指出,我国用电需求的达峰可能在2030年之后,虽然碳达峰做到了,但电力增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电力增长到2040年才会进入到相对饱和的状态。所以,电力系统未来承担碳中和、碳达峰的任务非常重。现在能够看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主要是加快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

因此,要强调构建多元化的清洁供应体系。新能源主要是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它们的随机性、波动性、不确定性非常大,对电力系统的特性、稳定机理、平衡控制都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张全介绍,“电力系统常说‘双峰’,即上午的高峰和晚上的高峰。到晚上的高峰时没有太阳,光伏发电没有了;或者半夜低用电的时候,风电要发,不让它发也不行。所以,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发电侧要构建多元化的清洁供应体系,以新能源为主体,同时还要发展包括水电、抽水蓄能、化学储能、核电等在内的清洁能源。

在张全看来,未来的电网一定是能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大电网和微电网共同融合的状态。未来微电网在配电侧会有大量分布式新能源上来,包括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都会接在配电网上。所以,电网形态一定是集中式、分布式并举,大电网和微电网并存,共同融合发展的局面。

大量资金需求问题待解

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资金从哪儿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主任柴麒敏表示,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300家企业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特别是碳中和,对远期的展望,这带来了非常多可合作的因素。碳中和越来越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产业投资、国际贸易新的标准,甚至是进入新的?壁垒。

柴麒敏指出,气候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中国的资金需求在每年3.5万亿元,占到2020年GDP的3.5%左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7%左右,这需要市场开放,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更多的国际资本能够参与到投资过程中来。

“政府需要创造相应的市场。”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傅莎也指出,“碳和很多问题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传统的要素,如果能让它进入到企业的决策过程当中去,它就需要有相应的价格体现,相应的价格体现是需要通过相应的市场来实现的。”她同时强调,除了碳市场,还有一些隐形的价格,比如标准、补贴或者税收都可以形成影子价格。如果能够营造这个市场,也可以改变要素的比价和竞争优势。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能源首席研究员左前明认为,金融领域在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怎么认定绿色低碳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二是要强化信息的披露,包括一些金融机构存量资产如何做好信披,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三是在构建激励机制上,除了碳市场之外,在其他评级上,包括存款的保证金利用率上,抵押品的纳入上,要把这些机制建立起来,共同推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攀高峰”“一刀切”不可取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逐渐“破圈”,在通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取的问题和倾向。

“在碳达峰问题上,有些地方出现了‘攀高峰’的状况,把想上的一些重点项目抓紧时间先上。”傅莎指出这一现象,对此她表示,“其实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事儿是联合在一起看的,不能孤立地看,不是为了达峰而达峰,达峰的最后目的是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碳中和。”

一家相关企业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苦恼,“我们有个比较大的生产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达到了现在国家的排放标准,但因为政策要求,要上一个新的排放减排设备。然而,这样我们不但没有降低减排,反而因为重新运营这台设备,不仅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台设备还要通过燃烧天然气达到减排的效果,实际结果是增加了碳排放。”

“希望政府的政策能够更加科学,并且应该能做到,不能因为某一个指标来‘一刀切’,而要把事情做在更实在的地方。”上述负责人表示。

“减排还是要遵循经济规律的,换句话说在整个减排利益链中,每个环节都应该有利润空间,这样企业可以去做,这一点一定是在初期要有很好的政府导向和政策支持。”该负责人同时建议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