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下乡活动的通知
大众看到了比亚迪的尾灯?
大众看到了比亚迪的尾灯?新王接替旧王的故事,为时尚早。新王崛起,旧王迟暮的故事不绝于耳。当然,小鹏还没有成为新王,就被旧王大众执起了双手,这是大众在中国的“第四婚&rd
新王接替旧王的故事,为时尚早。
新王崛起,旧王迟暮的故事不绝于耳。
当然,小鹏还没有成为新王,就被旧王大众执起了双手,这是大众在中国的“第四婚”。“从卖技术,到买技术”,有小鹏的欣喜,有大众的无奈。
在燃油车时代,拿市场换技术,市场没了,技术也没学到。后来,随着领克和WEY打破15万元这条由合资品牌划下的分水岭,“远战丰田,近逼大众”的论调冒出头,不信的人很多。
当还在苦恼,多品牌运营的吉利又该如何做到像大众那样好,奥迪就对大众表达了不满,“因为软件问题,不得不推迟令人兴奋的电动车规划”,奥迪没有耐心等了,保时捷也恨不得甩掉大众,自己单干。
在两年亏损250亿元之后,旗下品牌因为电动平台和软件技术被耽搁了转型,意见越来越大,大众无奈解散了软件部门,和小鹏合作,称之为“大鹏”。奥迪迫不及待和上汽签订合作协议。
大鹏还未展翅,但我们知道,时代确实变了。
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拿着50%以上的市场份额,拿着电动化时代的话语权,让旧王也不得不低下高昂了多年的头颅。
皇冠会掉,旧王服气吗?
不服的。
底特律不服马斯克,希望继续当美系车的王。通用掌门人玛丽•博拉立下“军令状”,到2025年在美国电动车销量赶超特斯拉,赶超的时间不多了,“让通用成为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还是一句口号。
大众不服的是,在电动化智能化上All in了那么久,最后还要拿着85年的荣耀,向造车才七八年的门外汉们低头。和小鹏的合作,谈判只用了8个月,大众很急迫。
还有很多不服,被掩盖了。不过,不重要。只有销量好了,“不服”才会被抬上台面。不被看到的那些,裁员了,停产了,退出了,死掉了……
But,Who don't care?
下半年的故事要来了。
他们对中国车市的统治,结束了
“下一个十年,市场将进行一场‘32进8’的淘汰赛,只有少数主流品牌能够存活,300万-500万辆的规模是晋级门槛。”
几个月前,小鹏发布扶摇架构,销量跌跌不休,没有多少人相信小鹏会成为那个“进8”的。
但是,何小鹏信。
7月26日,何小鹏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和大众中国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的合照,说“这张照片拍了很久了,一直没有放出来……”与此同时,大众集团发布公告,表示是自己主动和小鹏牵手的,并拿出7亿美元,获得小鹏小约4.99%的股权。
资本市场也体会到了何小鹏的开心,以每股涨幅32.73%表示庆贺。此次合作,业内给出四个字,“软硬互补”。大众求的是小鹏的整车平台和智能化能力,大众给的是规模化和制造能力。
何小鹏被频频夸赞,给中国品牌扬眉吐气了,成了跨国大巨头的技术提供商。有评论认为,“大鹏配”,也意味着大众承认ID.系列在中国市场不成功。此前,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公开表示,“目前纯电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
德国《明镜周刊》发表文章,用词略显沮丧,“德国高管只看到了尾灯,中国制造商正在用电动汽车庆祝成功”。担忧露出,大众为代表的巨头,没有在电动化实现统治,还落后了。
采用All in姿态转型的大众,折腾了几年,旧平台等待着淘汰,新平台技术尚未成熟,不得不借助中国车企的技术帮忙,小鹏的优势,是大众没有预料到的能力短板。和大众在全球掰手腕的丰田,同样迫切希望补足短板,甚至比大众还更早低头。
主打一个“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
丰田和比亚迪的故事算得上“你来我往”,虽然丰田不一定承认。让比亚迪拿到汽车行业第一桶金,“起家”车型F3,就是逆向研发的丰田花冠。逆向研发,这个词,很久没有听到了。
当时,“用市场换技术”,逆向研发是个常见的词,换不来,只能模仿咯。但是,中国没有为昨天的技术哭泣,而是聚焦电动车。
用不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8年后,丰田“求救”比亚迪,王传福摇身一变,从丰田的推崇者,变成了技术供应商,联手开发了丰田bZ3,由比亚迪旗下弗迪提供动力电池和电机系统,成为丰田在中国市场展示电动化的“决心”。不过,出师不利,上市三个月,就宣布召回。
说到这,突然想到当初在技术上一穷二白,“没酒没故事”的吉利,购买了“有故事没钱”的沃尔沃。通过一场蛇吞象的并购,吉利和沃尔沃分别实现了最辉煌的十年。
依托与沃尔沃的技术合作,在全球多地设立研发和造型中心,实现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十年后的吉利,先帮奔驰,再牵雷诺,“卖技术上瘾”。
三十年前,数千吨的图纸资料,从奥迪总部英戈尔斯塔特运到长春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中国汽车向“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告别了,由中国品牌主导的以“技术换市场”的时代,正在来临。
大众入股小鹏,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外资品牌像大众一般,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屋顶着火。上海车展时,满目的电动车和智能化技术,欧洲媒体发文《中国人让欧洲人“望尘莫及”》。
其中写道:欧洲对中国车市的统治已经结束。
“油电同价”,能暂缓颠覆吗?
奔驰前任舵手蔡澈曾说,康林松的接任,能够带领奔驰“从一个成功带向另一个成功”,然而25%的汽车在同一时期被电气化,将会严重打击利润。
这是欧洲车企对全面电气化摇摆不定的原因。不想让钱袋子受损,也让奥迪在保持辉煌的道路上,变得力不从心。不得已,放下身段,与上汽智己合作“核心技术”。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与落寞,是合资品牌和中国汽车品牌攻防互换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笼罩着奥迪,笼罩着大众,也笼罩着丰田与日产,通用与福特……
几年前,格局还是另一番光景。
那时,德系、日系、美系、韩系之间的争夺,东风压倒西风的故事,从来没有自主品牌做主角。一种叫“尊严”的压力,让李书福、魏建军、王传福频频许下诺言,“让中国汽车跑遍世界”。那时,中国汽车被合资品牌压制,难觅突破。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在2019年尾端,仍然在说,“2020年是到分水岭,能活下去的是英雄,上汽想做英雄,不做被淘汰的历史”。彼时,蔚来和小鹏还在ICU躺着,差一点就出不来了。
不到一年,新能源大势,超越了预测。特斯拉突破了传统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极限,电动化的需求被马斯克点燃,但被比亚迪成熟供应链之下的成本优势,拿走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第一个百万辆新能源达成花了 13 年,第二个用了一年,六个月后达到第三个一百万。这个速度,比亚迪始料未及,“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即便如此,王传福仍旧凡尔赛,“我们收着点,不给对手太大压力,今年干到300万辆就行了!”上半年比亚迪完成了125.6万辆。
大众也好,丰田也罢,明明有着成熟的体系,为何不能像比亚迪那样找到解题的答案?
升任丰田汽车社长之后,佐藤恒治第一次来华才明白,丰田的问题是路线的偏离。“针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呈现出来的新趋势,丰田需要改变目前PHEV技术路线偏向发动机驱动为主的模式。”
至此,在全球市场奔腾的巨头们,才发现在中国的路,已经进入了一道窄门。
这几年,分水岭确实来了,成为历史的不是中国汽车。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故事,层出不穷,后劲乏力的车企们,悄无声息地退出。从开始的惊讶,到现在的麻木,比如刚刚宣布停产裁员,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广汽三菱,并未惊起任何波澜,和听到铃木退出时,已经是不一样的心境。
合资车企被唱衰的声音,愈演愈烈。但是,“拱手相让”,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所以,在燃油车占比销量七成的情况下,想到了一个办法,守住燃油车,进攻电动车,采用“油电同价”的方式,以油车的成本,来打电动车的价格战,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合资车企纷纷跟进。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曾吐槽,增长的电动车不赚钱,赚钱的燃油车不增长。没有燃油车业务盈利的支撑,电动化难以长期。油电同价,是不是意味着电动车与燃油车的成本竞争开始胜出?全面颠覆的故事,真的要开始了吗?
在比亚迪看来,是的。比亚迪秦PLUS打出“油电同价”策略,夺回A轿销冠,“油电同价、颠覆燃油”,也是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的野心。
问题也曾给到奔驰,奔驰说,“油电同价不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只是一个现象。”言外之意,成本做不到。2021年,沃尔沃推出XC40纯电版时,曾提出“油电双生 智享同价”战略。当时,由于研发成本较高,并没有引起效仿。
电动车低成本的定价模式,要依靠庞大的规模才能达到盈利边际。比亚迪能做到,合资品牌也有机会,凭的是什么?成熟的造车体系,全球市场的大体量,以及垂直整合的产业链。
一旦,合资车企全面电动化的步伐越迈越大,配速是蔚小理们无法比肩的。成本控制、利润分配、产品布局……如何实现平衡,说到底,是一份长期主义。这份长期主义,得管饱,得赚钱。在电动化上打头阵的蔚小理,苦恼就在赚钱上。这也是为什么合资品牌仍执着于燃油车的盈利。
上半年,新能源总体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三分之一,传统豪华阵营的新能源渗透率也不高,还是BBA说了算。整体规模未到5:5,新王接替旧王的故事,仍旧为时尚早。
目前,能够采取油电同价,是不是说明合资品牌找到了机会,市场也给了这个机会?
被价格战掀开的事实
机会的卡点,在哪?
宝马集团高管曾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未来15年会淘汰燃油车,全面电动化不现实,而且很危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认为,中国全面电动化转型仍需10年。
虽然,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和智能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50%份额,但是从市场来看,除了比亚迪销量一骑绝尘外,其他品牌并没有呈现出绝对优势。尤其是在10-20元主流市场,仍旧是合资品牌占比大头。
意味着什么?机会。一个让合资品牌喘息的空间。
这个空间,BC认为,会有两到三年。
根据各大车企的战略来看,基本上也认为2025年会是一个分水岭,划分“英雄还是历史”的分水岭。一旦,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实现5:5的占比,也就到了合资车企吃完燃油车最后红利的时候。王传福也深知这一点,他说,“革命就三五年的事,再累也要亲自指挥打仗”。
能给合资品牌留下空间的原因,还因为由特斯拉打响的价格战,掀开了一些事实,许多品牌被搞得手忙脚乱,恨不得堵在马斯克门口,大喊一句“别打了”。
价格战之后,油电同价的概念被盛传,定价就等于降价。中间的逻辑关系,除了电动化的成本可控之外,智能化的成本,也走到了一个固定期。由于L4的前景不够明朗,为了生存,自动驾驶经历了一场从L4到L2的降维之战。
“特斯拉真正挣钱的环节,并不是自动驾驶,而是智能制造。很多人都没get到这一点。”此前,马斯克嘲讽,用激光雷达的都是傻子。价格战之后,激光雷达的重要级往后排了,走特斯拉视觉路线的开始增多。
去年,王传福还放出PPT,大写“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到今年就变成,“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硬件太硬,软件跟不上”,硬件太硬,激光雷达、大算力导致成本太贵,软件跟不上,导致多项功能无法落地,消费者买单的意愿降低。体验过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阿维塔11,都说不错,但是阿维塔11的销量,还需再努力,为“华为智驾”这个最大卖点买单的不如预期。
大众在赶走迪斯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花太多钱搞软件,全栈自研难度大,花钱多。有钱的上汽,很早布局智能化,但山头众多,难以彻底改革,至今智能化还在亏钱。
一个是技术发展桎梏,一个是堆配置搞自研太花钱,吃力不讨好。于是,车企把视线锁定在了自动驾驶L2市场,安全,且成本可控。新的问题又来了,配置方案同质化严重,形成新的内卷,还没有卷出新意。没有新意,就没有差异化卖点,这为合资品牌提供了追赶的窗口。
此外,经过几年探索,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认清能力边界。“只能做自己擅长的事”,传统车企擅长什么?“管理”供应商,掌握灵魂。当智能化技术不再大包大揽突破之时,传统车企掌控灵魂的时候到了。
在《轩辕之学》的演讲里,长城汽车智能驾驶高级总监姜海鹏的观点是,不要什么都做,但要懂怎么做。产业链重塑,做好四个字,“垂直整合”,把该掌握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垂直整合门槛谁也迈不过去”。
“垂直整合最大的风险是规模,没有规模,做垂直整合必死无疑。”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的观点,同样来自《轩辕之学》。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成功是垂直整合的答案,为规模苦恼的蔚来和小鹏也是答案。
从L4到L2的降维之战,给了传统车企重新进行垂直整合的时间,就像沃尔沃说的,“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如果全面电动化开启,合资品牌赶了上来,供应商的技术和产品,会因为是谁有所偏斜吗?如在中国市场抢份额,小鹏、大鹏胜算几何?
就看谁规模大了。
原文标题 : 大众看到了比亚迪的尾灯?
上一篇:卖一辆亏1亿,恒大荒诞造车往事
-
什么是新能源牌照?2023-11-30
-
为什么要推出新能源牌照?2023-11-30
-
新能源牌照申请资质条件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专用号牌2023-11-30
-
成本压力增大 新能源物流车补贴呼声起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健康发展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动力终极方案走向燃料电池 上海坤艾新成果或推动行业飞跃发展2023-11-30
-
研究称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占比或达12%2023-11-30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频繁起火警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2023-11-30
-
习近平向2019世界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大会致贺信2023-11-30
-
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积分情况公布2023-11-30
-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引人关注2023-11-30
-
平安银行 电动车起火事件频发 工信部:正牵头编写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安全指南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