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下乡活动的通知
本田中国化,是否仅仅是无奈之举?
本田中国化,是否仅仅是无奈之举?电动汽车是什么?在传统车企眼中,它就是一辆电驱的凯美瑞、哈弗H6,也就是我们亲眼所见的,北汽、吉利和红旗等品牌的网约车,这些车型只是动力的变化,甚至
电动汽车是什么?
在传统车企眼中,它就是一辆电驱的凯美瑞、哈弗H6,也就是我们亲眼所见的,北汽、吉利和红旗等品牌的网约车,这些车型只是动力的变化,甚至400公里的续航就足够了。
在新造车势力口中,它是全新物种,电驱只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整车电气化和智能化,是全新的纯电平台,是越级的轴距和车身内部空间,更是面向未来的OTA升级迭代。
仅仅数年的发展,在新造车势力的带动下,传统车企也放弃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油改电”,陆续推出全新平台和产品系列,以大众的MEB平台和ID.系列为代表力作。
在全球市场收缩战线、削减车型的本田,在小型车“Honda e”之后,终于在中国推出了e:N纯电品牌,并推出了首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它就是东风本田的e:NS1,我们也在预售的第一时间进行了预定。
在小程序完成车辆配置,并支付意向金完成预订后,一个区号为027的厂家电话来确认信息,随后是广州当地的4S店来电,需要我提供订单信息进行系统录入,他们没有收到订单的相关信息,只有联系方式。
然而,我们最终取消了这一辆本田纯电动SUV的订单。
通过对日本新一代缤智和e:NS1的数据对比,e:NS1实际上就是一辆与全新缤智同平台的车型。除了电动汽车的封闭式前脸、一个中国市场专属的超大尺寸纵置中控屏和中央扶手的电子按键,两款车型从外观到内饰几乎一模一样。
信不信由你,本田说这是一辆“e:N Architecture F”智能高效纯电架构打造的车型,却不是纯电专属平台出品。
这一辆有望是中国专属车型的e:NS1,就是本田给中国汽车市场给出的本土化解决方案,这也是本田跟上中国市场节奏,最快也是最现实可行的方法。
题外话,在北美市场,基于通用的全新纯电动平台——Ultium奥特能,本田将与通用共同研发本田和讴歌品牌的全新纯电动汽车,这些全新车型或许将无缘中国市场。
电动汽车的话题更多是安全、续航里程和智能中控屏,对于这一辆e:NS1来说,这三项内容位于合格线以上的水平。
然而,一辆值得购买的电动汽车,我们更加希望它是一辆纯电平台的车型,不仅仅因为其电气化设计更加贴合车型实际,也是因为其越级的内部空间,而这是一辆e:NS1所无法实现的。
在此之外,也有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口位置的讨论,是放在车身前方还是后方更方便?这一辆e:NS1却放在了车辆正前方,这是电动汽车满载历史感的设计。
这也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下定决心取消订单。当一大块充电盖板缓慢升起,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的设计比这种充电口更具“历史感”了。
本田的“Honda e”和日产的Leaf,充电口都是与这辆·e:NS1一样,设置在车辆正前方。
从丰田刚刚预售的bZ4X,到日产即将亮相的Ariya,日本车企的全新纯电动汽车,统一将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设计在车辆前方的左右两侧。
本田在发布会中都提到这辆e:NS1身上的中国元素,或许更多的仅仅是说,这是一辆中国市场专属的车型,而并不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车型。
或许这就是日本汽车的特色设计,却也同时意味着的这一辆e:NS1仅仅是只是中控屏背后系统的中国化,除此之外,它就是一辆原汁原味的日本汽车,简单如方向盘的按键布局也是适配日本右舵的设计。
曾经我们说本田是买发动机送汽车,没有发动机的本田,是否失去了灵魂,最终让用户失去了购买的兴趣?
本田在未来的路上稍显迷茫,你会不会因为e:NS1的充电口位置而放弃这辆本田的“纯电XR-V”?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
— END —
原文标题 : 本田中国化,是否仅仅是无奈之举?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缺点2023-11-30
-
常州纯电动汽车:重大利好 高速电动出行2023-11-30
-
一文看懂电动汽车是否能全部取代燃油车?2023-11-30
-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孰好孰坏2023-11-30
-
补贴下坡 限行助推电动汽车销量2023-11-30
-
电动汽车增程 甩掉里程忧虑2023-11-30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工作原理2023-11-30
-
“十三五”电动汽车展望 电池决定发展重点2023-11-30
-
后补贴时代 电动汽车零部件出路在哪?2023-11-30
-
今年将引进换购纯电动汽车1230台2023-11-30
-
2018年纯电动汽车强势来袭 你准备好了么2023-11-30
-
电动汽车变革加速 外媒:中国有机会成为新中心2022-07-04
-
特来电于德翔:超充、换电难以支撑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2022-07-04
-
苏州推出全国首个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2022-07-04
-
约4成电动汽车销往欧洲!中国电动汽车全球出口量同比增长超一倍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