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官方版下载

华为造车要做特斯拉做不到的

来源: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网
时间:2021-05-05 12:04:56
热度:

华为造车要做特斯拉做不到的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导读 /2019年4月,任正非还在对外表态不会造车,今天看,“不造车”是为了造更多的车;除了打上自己品牌的汽外,其余造车条件,包括卖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 导读 /

2019年4月,任正非还在对外表态不会造车,今天看,“不造车”是为了造更多的车;除了打上自己品牌的汽外,其余造车条件,包括卖车渠道已是万事俱备。表面上看,华为俨然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还是最关键的那种。

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就是瞄着电动汽车去的,车还没有,话先放出去了,不过到2007年还没有结果。当然,现在的特斯拉今非昔比了,是全球第一大电动车主机厂。

迥异的企业DNA

企业好比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有自己的遗传基因(DNA)。正是这个基因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稳定形态和发展,乃至变异的种种特征。根据企业DNA的不同特征,美国管理大师、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Noel Tichy于1993年提出了企业DNA概念,并将企业其分成7类:韧力调节型企业、随机应变型企业、军队型企业、消极进取型企业、时停时进型企业、过度膨胀型企业、过度管理型企业。其中,前3类企业被认为是健康的企业DNA,赢家DNA。

华为尊崇“猛将必发于行伍”的信条,坚持必须有实际工作业绩才能层层提拔。这样的内部DNA是激发活力的一个关键战略。研发活动中,华为从来不靠单兵作战,强调的是团队攻坚。进入某一领域后,一旦找到了突破点,都是千军万马齐上阵,以优势兵力攻克堡垒。从管理层面看,华为更像是“军队型企业”。

特斯拉完全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多是靠人格魅力,而非控制力,有点像苹果的乔布斯。这样的公司,一言不合可以拔腿就走。2008年马斯克全面介入公司日常管理,迎来12年高速发展之前,特斯拉创始人有5个,最早的创始人是Martin Eberhard和Marc Tarpenning,还有Ian Wright,都是工程背景。而借融资机会进入特斯拉的马斯克实际上是一个资本包装出来的“商人”。2004年,因理念不合,Wright离开。2008年,因为与马斯克的矛盾,Eberhard被董事会解雇,Tarpenning随后也离开了特斯拉。2019年,技术研发灵魂人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J.B. Straubel离开,只留得马斯克孤家寡人,当然也是“正合吾意”。

马斯克是特斯拉的灵魂人物,其超乎常人的天马行空想法、独特的个人行事风格也是一种创业力基因。尽管会被人误解为疯子、骗子,或做的事不靠谱、不可能,但这种人善于发现问题,潜心琢磨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同时以顽强意志顶住外界压力,将压力转变为动力。

到2019年,特斯拉向马斯克汇报的高管年辞职率高达44%,比其他科技公司高4倍。即使如此,特斯拉仍是一个韧力调节型企业,当然也是烧钱型企业。

·2004年开始造车时,马斯克A轮投资750万美元,并出任董事长。

·2005年2月,再次为研发第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Roadster注资1300万美元。

·2007年,马斯克领投C轮募集到了4000万美元。

·2008年,发布后来市场证明并不成功的Roadster。

有钱能让“磨推鬼”

同为科技企业的华为和特斯拉都属于钻研技术的公司,搞技术就要投钱,两者资金的来源却根本不同。2019年华为收入为8500亿元人民币,全年手机出货量2.4亿部,全球排名第二;其研发投入1317亿元,包括“造车”方方面面的投入。

1987年成立的华为没有资本驱动基因,都是靠自己成长阶段的积累,是从代理商开始的“贸工技”发展路径,期间通过学习、模仿做出自己的产品,挣了钱,还要投在研发。研发上舍得投入是其一以贯之的基因之一。而成立于1984年的联想也是从“贸工技”起步,后来把倪光南院士垫好的底子吃完了,最后还是“贸工技”,技术都在别人手里,利润越来越低。

作为一家民企老总,任正非是个很务实的人,一定不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会轻易做决策,更不轻易动手,而是先去看,先去调研,到一定程度,甚至这个领域已经杀红眼了,看明白了,想清楚了,才把大部队压上去。之后,靠技术研发把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挖得越来越深,钱足够多了,涵盖的面也越来越宽。

华为和有风投基因的特斯拉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喜欢自研。华为很早就已经在考虑涉足汽车领域,但却一直在否认。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华为的可怕之处,也是一些初创公司不愿意跟华为合作的原因。一开始没有技术时,华为会找别人合作,整明白后,就会自建团队去做。

马斯克呢?他是东西还没做出来先发布,一定要做引领者,做改变世界的人。特斯拉员工关手册有云:

“我们是特斯拉,我们正在改变世界。我们愿意重新思考一切……

我们与众不同,我们长于如此。与众不同让我们去做没人能做的事,做别人告诉我们不可能的事……

我们不会因为少数让我们失望的人而改变我们的方式,相反,我们让他们离开……

每个人的第一工作——让特斯拉成功。”

这简直就是马斯克自己的写照!

马斯克一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异想天开,引领世界潮流。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疯狂的想法,最后靠资本砸钱,靠他的执着还真搞成了。

华为不想干掉特斯拉

上海车展后,一些人在说:干掉特斯拉的只有华为。有没有希望呢?多年前,任正非三令五申不做手机,可后来成为了大品牌。华为的体量已经大到想干啥干啥的程度,但又不是盲目去干,不像搞房地产的企业,为了转型、炒概念拉高市值而造车。这次华为是有备而来,合作卖车绝非本意,而是为了将受制于中西方对抗、扩张受限的业务融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平台)创新产品,为主机厂提供最新的智能汽车部件和解决方案。

自己造车一年能卖多少辆?特斯拉2020年销量还不到50万辆,那么多供应商给它提供零部件。华为呢?是一家企业为一系列主机厂提供零部件,如果华为的东西能做成通用的(并不难),跟各路主机厂合作,面前就是汪洋大海,这样的战略注定是要成功的。

况且,华为做的都是车辆中高附加值的产品,有没有华为的车标又有何妨,不就是一个个性化的外壳吗!话说回来,干掉了特斯拉又有什么意思呢?

华为的精明在于

前车之鉴,博世(Bosch)为什么不做整车?2020年,博世汽车业务板块全年销售总额为423亿欧元,奥迪集团在总共交付169万辆整车及几十万动力总成的情况下,也才完成499亿欧元营收。后者内部生产环节非常繁复,终端销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率很低。

如果华为能够为整个汽车行业提供附加价值很高的零部件,趟了制造整车的浑水,势必会影响与其他汽车品牌的合作关系,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很可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在造车浪潮中,可以笃定的是,有些事情不会像互联网企业或造车新势力想象的那么美好,比如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就像一个新的信息高速公路收费站。主机厂与百度合作,要把所有传感器数据都放在这个平台上,是一种“雁过拨毛”的互联网模式。蚂蚁金服也是这个模式,结果呢?

故事看起来非常美好,事实是百度跟很多传统主机厂都签了约,但真正达到很深程度的寥寥无几。传统主机厂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都是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主儿,在没技术的时候,肯定想合作,互相了解,试试看;同时,他们也在建自己的研发中心(如上汽、一汽、长城),甚至投资了初创公司。最后,经过优胜劣汰,技术会出现趋同,传统主机厂会逐渐觉得自己也能做,上面的合作就成了泡影。

与百度跟主机厂合作不同,华为不是老大自居,而是把自己包装成一家供应商,合作双方面举案齐眉,主机厂还是一副老大的形象。

醉翁之意不在酒!华为的胃口在于,未来把车变成计算机的一个外设,还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四个轮子上的计算机”,华为是是核心计算机,车只相当于会跑的打印机和扫描仪。

华为想做特斯拉做不到的

华为和特斯拉都是伟大的公司,任正非和马斯克也都将是载入史册的领军人物,相同之余各有各的特质。这两种人是世界都需要的,都是有情怀、想干事儿的人,但马斯克这种人更难复制。

任正非曾说:“华为是一家钻研技术的公司”,而当今最需要的就是潜心研究技术的科技公司,而不是那些炒房、卖菜的,如果国内出现更多这样的公司,特斯拉也就没有霸屏的机会了。

实际上,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研发、制造,包括设备层面的基础技术研究,与互联网企业不同。与车相关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5G通信、路侧设备、操作系统、激光雷达传感器、汽车芯片等华为都涉及了,所有事情都是在延伸核心竞争力。

若干年后,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车领域一定会出现没有车标的隐形冠军。未来这十年,有很多热闹可以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