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距离我第一次驾驶纯电动汽车已经过去了快两年。2015年春节,赶上某家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活动,免费使用了一周纯电动汽车,开启了我的第一次纯电动之旅。由于是免费使用,自己也没有充电桩,当时也不知道如何飞线,一切充电都是靠公共充电桩。当初离我身边最近的公共快充桩也有1公里之遥,而全北京,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两百个充电站。可以说,那时充电桩在京的覆盖率就是零,五环内使用都很难。如今我自己的北汽ev160已经使用将近两年,距离第一次驾驶电动汽车也过去了2年。作为一名老车主,深刻感受到了公共充电桩的变化。
一、充电桩从0至多如牛毛
这两年,如果说电动汽车发展很快,那么充电桩行业可以说是飞快。记得2015年春节第一次驾驶ev150的时候,全北京一共有不超过200个公共充电站,1000台公共快充桩,而且还不是全部开放的。实际可用的充电站不超过100个,充电桩不超过500台。而今,2017年3月的北京,至少有两三千个充电站,充电桩少说几十万台。即使是驾车从北京最北的怀柔喇嘛沟门至最南的大兴新机场区域,亦或是从最西的房山十渡开到最东的密云雾灵山,只要是你能把车子开到那里,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公共充电桩充上电。
遥想当初,去一趟怀柔密云是几乎不可能的。而现在,莫说北京,就是京津冀,也有很多车友驾驶电动汽车进行自驾游。再往远一点,开上一辆电动汽车去上海,去深圳,也是没有问题的。
2015年春少之又少的充电站
可以说,公共充电桩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我对于新兴行业的认知,最近这两年,能够比充电桩发展更快的行业,可能只有滴滴与小黄车了。
二、从国网一家独大向多运营商发展
2015年春,北京只有三家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分别是国家电网(国网)、普天新能源、北汽特来电,后来逐步出现了聚电,富电,小易,依威,星星,中国石油等等各式各样的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在2015年如果一家充电桩公司新开了一个充电站点,是能够引起市级媒体高度重视的,电视报纸通篇报道。记得富电在华贸新开充电站,北京新闻,北京晚报上轮番报道了一周。而今,如果不是开出什么花样来,再也没有什么媒体会提及一个新建的充电站。这并非是因为媒体不再关心充电桩,恰恰是因为公共充电站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非新鲜事物了。
国网充电桩是当初车主唯一的选择
与汽油车所需要的加油站相比,建一个充电桩的成本显然低太多。几台充电机,一套管理程序,一块能接入380V电的场地,就足够建立一个充电站了。随着入场玩家的增多,各种充电站的建设也被玩出了花样。最常见的充电站就是各个地库的充电站,还有建立在地铁站旁P+R停车场的。现今各个风景区如果没有充电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郊区的农家乐也和充电桩运营商合作建起了充电桩。如果你想上高速去趟天津,没问题,高速上的充电桩也能完全满足你的需求。可以说,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都可以见到插在地上、挂在墙上的充电桩。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