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河南周口项城市王明口什么时候规划新农村?有哪位高人知道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4:11:06
热度:

河南周口项城市王明口什么时候规划新农村?有哪位高人知道【专家解说】:  估计还得几年呢这是国家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你看下~项城市2008—2010年分类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

【专家解说】:  估计还得几年呢   这是国家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你看下~   项城市2008—2010年分类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为全面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08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项城具体实际,特制订2008—2010年分类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重点扩权市。全市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万亩,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4万人。2007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6 元。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方针,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努力保证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基础上,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村庄布局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工作目标   从2008年到2010年,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46个一类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配套,村庄区划科学合理,建筑美观有序,绿化美化水平较高,居住环境良好,村庄管理水平较高,推动有条件的村庄发展成为农村新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2008、2009、2010年分别实施34个、3个、1个行政村,占一类村的92%、6%、2%。人均纯收入在3000—5000元的283个二类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村庄区划合理,建筑整齐有序,绿化水平较高,环境卫生状况较好,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一大批整洁、优美的村庄.2008、2009、2010年分别实施94个、124个、72个行政村,占二类村的31%、44%、25%。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132个三类村庄,急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对其中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及异地迁建扶贫,使基础设施状况整体明显改善,并做到村庄建筑切实按规划建设,土地利用节约合理,绿化、 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村庄管理加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08 、2009、2010年分别实施26个 、26个、81个行政村,占三类村的19%、20% 、61 % 。通过分类实施 、整体推进,使全市农村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观,实现一类村庄上水平、二类村庄上台阶、三类村庄变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严重存在的房屋乱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等问题,使广大农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新农村。   要抓紧做好推进村庄建设和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工作走在前列,为村庄建设和整治工作创造条件。2008年,要将21个乡镇政府、办事处所在地的行政村、农村集市所在地行政村及纳入城乡一体化试点的行政村作为首批村庄建设和整治村,率先达到规定要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主要任务   (一)乡村道路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乡村道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2007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并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验收。为进一步提高市乡公路质量,构建农村交通良好的骨干网架,进一步提高县乡公路通行能力,2008年计划对市区到新桥镇段、水贾路东段等三个路段66公里进行标准化改建,建桥3座,渡口改造项目2个。2009年计划改造县乡公路56公里,改造危桥项目4个。2010年新改建县乡公路30公里以上,改造危桥5座。2008年、2009年、2010年,对分别实施村庄建设和整治的行政村,实现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自然村之间通柏油路或水泥路,要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达到“村内通”。对于一类村,2008年全部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群众积极性高,资金筹集有保障的二类村,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根据目标要求,具有国家扶贫资金支持条件的三类村,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   (二)农村饮水   近年来,我市部分行政村纳入了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在国家支持下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部分农民饮水安全得以解决。但下余农村饮水仍存在隐患,根据村庄建设和整治要求,用三年的时间,集中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对当年实施整治的行政村,不分一类、二类或三类,当年实现农民安全饮水100%。   (三)农村沼气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建设农村生态示范村,促进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整治双重效果。2008—2010年,在现有规模化养殖场中每年新建大中型沼气池10座,全市每年新增小型沼气池13000个,至2010年底,全市大中型沼气工程达100处,沼气用户10万户,占农村户数的40%。2008年,整体推进的一类村,建池总户数占适宜建池户数的80%以上,二类村建池户数汇款单适宜建池户数的50%以上,三类村建池户数占适宜建池户数的30%以上。同时,积极抓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至2010年,在现有280个乡村沼气服务点基础上,服务网点总数达到355处,占行政村总数的76%。   (四)农村电力   近年来,我市电力部门,对绝大部分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农村供电质量有很大提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对剩余的32个盲点村,在2008年村庄建设和综合整治工作中,要全部改造完毕。2008年对经济发展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一类村,全部实现村内主干道亮化,对情况一般,纳入建设和整治的二类村,村内主干道亮化的村不低于50%。2008年,建成1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4个农村排灌电网建设试点工程。   (五)连锁超市   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加大经营网点建设力度和配送中心建设。在目前全市已建302家连锁超市的基础上,2008年新建136家,建设6家乡镇级店,建设1家市级商品配送中心,覆盖85%以上的行政村,至2010年达100%的行政村,形成市、乡、村三级配套的商品配送服务体系,实现农民购买生活生产资料不出村。   (六)垃圾污水处理   以治理村内垃圾、秸秆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为中心任务,重点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逐步实现集中收集垃圾、汇中汇集污水、集中进行处理。组织清理积存垃圾,积极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村要建设垃圾站,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其他村庄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设施,就地进行分类,能利用的进行资源化处理,不能利用的进行安全填埋。2008年至2010年,市属的六个办事处按照分类推进的整体要求,逐村建设垃圾中转站。其它乡镇每年选择3—5个行政村建设垃圾中转站,每乡镇、办事处建一垃圾处理场,垃圾无害化处理达80%以上。积极对散养畜禽进行管理,变散养为圈养,圈舍卫生,并做好防疫工作。至2010年,农村改厕率达100%。农村秸秆,粪便及其它杂物无占道堆放。2008年至2010年,6个办事处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污水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排水管道11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在分类推进的行政村中,逐村建设污水排水管网,疏通河道、沟渠、坑塘,清除垃圾,保证排污畅通。   (七)卫生设施   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和改善农村医疗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从2008年开始,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大力推进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每村一室,对整体推进的行政村,每村的标准化卫生室必须达标,到2010年,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达100%。全面普及新型合作医疗,至2008年底,参与新农合的人数比例达95%以上。   (八)文化设施   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发展农村文化事业,重点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网络和农村体育设施。2008年,完成6个乡镇标准文化站建设和13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2009—2010年,完成其余9个乡镇文化站和331个村文化活动室及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全市全部实现乡有文化站,村有活动室。2008年,力争全市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达100%,宽带“村村通”达100%。一类村、二类村有公共的体育健身场所。   (九)村庄绿化   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村镇街道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对不同类型的村镇采用不同的绿化布局和绿化模式,采用混交、多层的树种配置模式,形成多样化、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俱佳的村镇生态植被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系统性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文明的社会风气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有利于建设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农民群众既是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的主要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要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农民思想认识,赢得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把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贯穿工作的全过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政府各部门的认识和工作主动性,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做好这项惠及亿万百姓的系统工程。   (二)科学制订村庄发展整体规划   农村建设与发展,必须把规划走在前面,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由党委、政府组织,指令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合理编制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镇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统筹规划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文化、卫生、商业、垃圾收集等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等布局,强化规划的基础性地位。规划工作既要考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又要考虑规划的科学性;既要考虑人居环境优美,又要考虑基本农田保护;既考虑规划的合理科学性,又要考虑所需资金筹集渠道符合政策。2008年3月底以前,要将当年整体整治村庄的规划全部做好,年底以前,将下余行政村的规划全部做完。市财政全额保证规划所需经费。要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空心村”治理办法,清理一户多宅,总结经验,保证土地合理利用。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模式   村庄规划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是一项资金投入型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障。一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现有各部门、各专项涉农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渠道和投向的前提下由市政府统筹协调,集中用于整村推进的相关项目建设。二是用好省市拨“以奖代补”支持我市的资金。三是市本级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量要高于上年,提高市政府出让土地收入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重,调整我市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四是积极发动农民群众、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群众踊跃投工投劳,广开筹资渠道。   (四)改革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加快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设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对于受益人口相对分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可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经营权与工程管护责任相统一;对于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的管护,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积极探索实行村民自主管理,使群众广泛参与农村各项管理工作,巩固建设和整治效果。五是市政府组织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队,驻村驻点,为行政村提供资金、物力支持。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制订方案,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和整治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市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包到村,抓点带面,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尽快打开工作局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