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如何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充分利用新能源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3:05:16
热度:

如何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充分利用新能源【专家解说】:1.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15%的发达国家,在20

【专家解说】:1.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15%的发达国家,在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近50%的石化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促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和矿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我国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也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量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据测算,如果单位产值能耗不变,今后20年GDP实现翻两番,一次能源消耗将从13亿吨增加到52亿吨,这将很难得到保障。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1992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并已经实施。有47个城市(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区)称号,166个地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79个乡镇成为环境优美的乡镇。与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相比,我国的循环经济涵盖范围有所增加。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静脉产业,而我国的循环经济不仅包括静脉产业,而且包括动脉产业。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投资率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必须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相应地削减废物的产生量。因此,我国的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当然,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的系统实践时间较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在观念认识、制度环境、法律与政策、管理体制、技术支撑和外部推动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 4.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有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预测,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23年。 5.我国是一个严重的贫水国,但是水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75%~85%,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3~0.4,灌溉用水的生产效率不足1kg/立方米,而这两个指标在发达国家分别是0.7~0.8和2kg/立方米。从石油来看,现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30%,而且呈现不断加大之势。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石油有效利用率只有10%,90%的石油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等环节浪费掉了。从粮食来看,我国目前人均粮食仅400公斤左右,刚过联合国提示的粮食安全警戒线。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在产后从收割、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到消费诸环节的损失高达18.125%,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5%的标准。 6.2003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占世界的9.2%,而创造的GDP不到世界总量的4%,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7.“鸡粪肥田喂鱼,果林提供土鸡栖息地,鱼塘蓄水抗旱……”新洲李集镇高中村村民江帧干承包的50余亩土地,各种资源循环利用,家庭年收入十万元以上,远近闻名。 走进江老汉的果园,排排果树上挂着串串梨子,树阴下的土鸡悠闲进食,鱼塘在阳光下泛着层层波光,好一幅田园风光。 1994年,江桢干用自家的好田好地换来缺水的荒山荒滩,种植以桃梨为主的经济林。荒山缺少水源,江老汉挖了3个鱼塘蓄水。养鱼要买饲料,投入大,果林头几年也不见效益,几年下来,老汉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点本。 2000年,江老汉开始在果林中放养土鸡。数千只土鸡啄草啄虫,帮助果林生长,大量鸡粪可肥地,又可作鱼饲料,每年省下近万元的肥料和饲料钱。果林为土鸡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栖息地,天然放养,江家的土鸡不愁销路,去年的收购价高达每斤8.5元。林——鱼——鸡,三者互相利用,果子长得好,土鸡卖价高,鱼塘不但能抗旱,还有经济效益,同样是这几十亩地,资源一循环,效益惊人。 眼下,江老汉一家已住进了二层小洋楼,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齐全,儿子也骑上了新摩托车,日子一天天地红火起来。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高中村1.4万多农户,过去很少人搞林业,以种粮植棉为主,效益不太好,江家循环利用资源的成功,在当地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8.美国重视实施包装废弃物处理收费和重复使用。据美国《包装文摘》介绍,佛罗里达州政府正积极推行《废弃物处理预收费法》,简称ADF,把处理包装废弃物的费用让自由选择商品的消费者承担。为了鼓励包装容器生产商的回收利用,支持该法律实施,ADF法规定只要达到一定回收再利用水平,即可申请免除废弃物税收。如根据美国环保局(DEP)每年公布的各种材料回收率,凡回收率达50%以上的容器可以免除预收费,以鼓励所有生产商保证他们的产品至少有一半可回收利用。 欧盟“绿色计划”的成员国计划在二三年内把各种废玻璃回收量增加一倍,估计这一措施可节约石油2500万升,节约原料200万吨,节约垃圾处理费2000万马克,使垃圾中废玻璃减少20%。 荷兰包装业代表与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该合同书不仅包括国内产品,也包括荷兰市场上流通的外国产品,合同书明确规定:自1997年7月1日起,65%的包装材料必须可重复使用,45%包装材料要回收,其余20%以再生方法焚化(即焚化时产生新能源)。 瑞士正执行一个关于PET和玻璃瓶回收利用计划,1988年瑞士国内包装再循环率已达80%,目前仍执行每个罐头盒、每个饮料容器预付0.5法郎押金制度,以利于包装容器的回收利用。 日本致力于人们的环保意识。通产省公布了一套有关产品包装的建议。内容涉及消费品包装废弃物处理方法、减少废弃物数量及鼓励循环再造等。建议提出,如出售用发泡胶碟等污染环境的包装盛装商品时应向顾客收押金,待顾客把胶碟交回时退回押金,或者完全不用胶碟。为了配合这套建议,日本百货业协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研究有关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并与供应商和包装商紧密配合。该委员会定出了两套百货业商品包装标准。两套标准的环保要点是:包装原料或容器必须不危害人体健康,应尽量少用废弃后难于处理的包装原料,尽量缩小包装体积,甚至完全不加包装,即使产品自选也应采取最简单的包装方式。 9.我国已经成为一次性筷子生产大国。早在2001年,我国筷子生产企业就达到3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人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一次性筷子年出口量一直在14万吨至16.4万吨之间,出口值在1.2亿美元至1.6亿美元之间。其中,每年向日、韩出口的一次性筷子就达150亿双以上。 日本有居世界前列、高达69%的森林覆盖率,但每年消耗的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而且他们还把用过的筷子回收制成纸浆。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却“吝啬”到全靠进口解决一次性筷子生产的程度;而森林资源紧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排世界第121位)的国家,却大量砍伐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换取外汇,这实在值得反思。 10.目前我国资源浪费现象很严重,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约在30%,比发达国家低20%。有统计显示,我国仅在城市供水方面,漏损率在20%以上。在建筑能耗方面,我国的单位面积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每年新增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大于各发达国家新增建筑面积之和,但节能型住宅仅占总量的3.5%。所以说,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如果每年都在大量造成高耗能的建筑,而且它们的使用期限一般都是七八十年,不仅对当前的能源造成更大的压力,而且将贻害子孙。现在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旦高耗能的建筑大量建成,将来再改成本和代价更加巨大。 11.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尚有297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污水需要处理,而是因为“没钱”。据说,一些花钱建了污水处理厂的地方,也因为“运行成本太高”而最终沦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钱多与钱少,有时是个相对的概念。特别对于一级政府而言,如果认为某事非办不可,就是砸锅卖铁也是要办的。近10年来迅速铺延的高速公路,大多是举债修筑的。同样是对待水的问题,从没有听说哪个城市因没钱而不建自来水厂的。在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水污染已经开始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仍有近300座城市对污水处理无动于衷,从根本上来说,只能证明这些城市的决策者们的思想认识严重不到位。 措施: 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能源和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资源约束矛盾日渐凸显,近年出现的电力、石油、煤炭紧张状况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预警:现有资源已经难以承受经济快速发展之重。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是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而且是解决当前能源紧缺的最好途径。 2. 做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应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科技投入、技术创新、绿色环保和绿色GDP的核算及宣传教育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 (1)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工程技术能将天然资源转化成物质财富,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制造。 (2)在关键领域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一是重化工产业领域。在这些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既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能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更具节约的技术经济优势,因而有着更为紧迫的优先性。二是“城市废弃物回收”领域。 (3)搞好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建设。其指标一是单位GDP消耗多少能源;二是单位GDP消耗多少水资源;三是单位GDP消耗多少原材料;四是单位GDP释放多少污染物;五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六是单位国土面积上能够承担多少经济总量。与此同时,要制定出衡量干部是否具有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相适应的综合指数。 (4)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循环经济。一是制定工业废弃物和社会废弃物回收名录;二是建立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体系;三是制定驱使循环经济进入市场的激励机制和违规惩罚制度;四是制订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跨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行政区的合作机制和制度;五是建立为循环经济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制度;六是建立为循环经济服务的社会与社区制度。 3.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遵循生态学规律,同时又要遵循经济学规律。违背生态规律的经济增长,必将失去环境资源的支撑;而偏离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也同样难以持久。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推动: 第一,发挥政府优势,从上到下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西方国家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而我们是在从粗放到集约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目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考虑经济效益,或迫于环保、公众、国际市场的压力;不少地方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出于提升城市或地区形象,往往缺少实质性政策措施。因此,需要各级党政官员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二,既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我国有许多环境法律、资源管理法律与循环经济有关,但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并没有完全到位,在不同的地方,执行情况也不一样。要通过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生态市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整个国家的需要,有必要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使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加快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逐步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在许多地方,对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仍然过于看重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以致对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成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现象。现行的GDP不能反映为使经济增长而使环境资源付出的代价,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还有很多技术和观念的障碍,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当务之急是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一套能够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考核标准。对环保考核,特别是各级政府签订的环保责任书,要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以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第四,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的行政推动是重要的,但关键是建立市场机制。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和对循环经济企业的激励制度等等。 现阶段为鼓励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应该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财政补贴方面,政府可以考虑给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补贴、税前还贷补贴等形式。购买支出方面,政府可通过实际的绿色购买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生产方向。对资源税收制度和资源价格要系统研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五,国家要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建设,创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研环境。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国家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鼓励和帮助企业投入循环经济技术研究。 第六,鼓励公众参与,推动生态循环型社会建设。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鼓励支持公众参与,许多企业也是在公众环境意识、社会道德和国家环境法律的压力下,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在对公众、官员和企业领导加强各种环保教育的同时,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鼓励支持社会公众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模式。 引自http://blog.hi.mop.com/GetEntry.do?id=3893512&owner=1283795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