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是怎么产生的?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08:25:08
热度:
潮汐是怎么产生的?【专家解说】:潮汐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
【专家解说】:潮汐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spring tides);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neap tides)。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根据平衡潮理论,如果地球完全由等深海水覆盖,用万有引力计算,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0.246m,夏威夷等大洋处观测的潮差约1m,与平衡潮理论比较接近,近海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6m。这种实际与计算的差别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一般认为当海洋潮汐波冲击大陆架和海岸线时,通过上升、收聚和共振等运动,使潮差增大。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
-
潮汐形成的原因?2024-08-17
-
不属于新能源的有 A. 核能 B. 太阳能 C. 天然气 D. 潮汐能2024-08-17
-
太阳能和潮汐能哪个成本高?2024-08-17
-
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出路在于大力开发什么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还是核能?2024-08-17
-
潮汐的应用前景有哪些?2024-08-17
-
潮汐能的特点及作用2024-08-17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新能源,根据联合国1981年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的定义,包括太阳能、水力发电、风能、生物质能、薪柴、木炭2024-08-17
-
月球绕着地球转,参与引起了地球上的潮涨潮落,而我们可以利用潮汐能,但我想知道:日复一日,年2024-08-17
-
1.煤2.水能3.核能4.石油5.太阳能6.天然气7.风能8.电能9.潮汐能10.内能2024-08-17
-
以你对潮汐能的了解?2024-08-17
-
沼气有气而不燃烧是什么原因2024-08-17
-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风能 B核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2024-08-17
-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的水位差来工作的.潮差越大,海水流量越大,发电功率也越大.我国潮汐能可供开发的总2024-08-17
-
什么是潮汐力2024-08-17
-
此题讲解哪个全是自然资源A.水稻、家禽、潮汐能、森林B、地热、自然金、铁矿石 C.工矿用地、地震波能、太阳能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