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关键字 现状 )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1:31:17
热度: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关键字 现状 )【专家解说】:  孝义“枯竭”!3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的榜单上,赫然出现了山西省孝义市。尽管这是第一次有

【专家解说】:  孝义“枯竭”!   3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的榜单上,赫然出现了山西省孝义市。   尽管这是第一次有山西城市上榜,但这个曾经在山西省创造经济神话、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县级市的上榜,并不出人意料。同时,这个榜单也再次将山西舆论的目光聚集到“资源枯竭城市”这个名词上。   两天后的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在今年“两会”上建议,把山西省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试点省份。   其实早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如何让本省资源枯竭城市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就已经被山西代表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山西来说,转型迫在眉睫而且已经上路。   山西还有“很多”孝义   众所周知,煤焦是孝义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7年8月24日,孝义市凭借煤焦优势在当年2002个参评县(市)中跻身全国百强,名列第96位,成为山西省继河津市之后第二个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   一年以后,孝义市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由2007年的96位前移到88位。   金融危机风暴再猛烈,也会随时间慢慢退却。而随着孝义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缺失焦、煤后,其对孝义市的冲击可能远比金融危机来的猛烈。   据了解,2008年3月17日公布的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并没有山西城市的身影,但这并不意味着山西的资源城市储备丰富,无后顾之忧。相反,由于山西省目前的特殊情况,更多的“孝义”上榜只是时间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入重点始终集中在资源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生产部门,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支柱产业严重单一化,而且产业结构初级、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   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之一,山西省境内约有11座资源型城市,119个县(市、区)中94个有煤炭资源分布。经过长期大规模开采,这些县、市已经越来越靠近“资源枯竭城市”这个概念。   资料显示,在“十五”期间,由于山西部分重点煤矿出现衰老造成矿井关闭,其衰减生产能力达1600万吨。而据预测,在“十五”以后的15年内,山西省还将有更多的矿区出现资源枯竭。其中包括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其减少的生产能力将达1亿吨。   同样面临严重资源枯竭问题的山西城市还有大同和阳泉。有数字显示,同煤集团本部的15个主产矿井中,有4个已经关闭,两个正在实施关闭破产;而位于阳泉市境内的盂县煤矿的“服役”年限最多为16年、郊区煤矿不到10年,平定煤矿稍好,剩余“服役”年限为30年。   山西转型应提速   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辽宁省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显然,山西也需要这样的“眷顾”。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向《山西青年报》记者表示,山西现在十分需要这样的“试点政策”支持。   “经过长期且粗放的煤炭开采,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已经出现枯竭。”潘云表示,针对目前山西的实际情况,需要向国家建议将山西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试点省份。“这不仅仅关系到山西这个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省份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   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结构,煤炭在资源使用上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而据了解,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后,将获得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资源税负调整,国家专项资金、贷款扶持等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处处长陈国伟向《山西青年报》记者透露,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将是发展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重点工作。   “张复明代表在提案中所提及的四大建议,已经比较全面地将山西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表达出来。”潘云表示,不过还可以考虑在煤炭以外的领域来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乃至整个山西的转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拷贝德国鲁尔区的转型模式,争取国家在教育等基层领域的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工业人才,延伸煤焦行业,将山西省打造成新型工业省份。”潘云说。   转型规划完毕   据了解,山西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在2008年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曾表示,根据“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统筹煤炭及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加非煤产品销售收入,“力争今年煤炭行业非煤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50亿元以上。”   全省煤炭工作会议后不到半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就通过文件形式,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在2010年前,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步建立接续替代产业,11个市及重点产煤县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初步形成采矿权市场化机制和市场化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而到2015年,计划全省资源型城市非煤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以上。并且每个相关资源型城市要培育两到三个新的支柱产业,因资源枯竭关闭矿井职工和企业冗员基本实现转岗就业。   在这“一揽子”的规划中,矿区员工再就业一直被认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夏冰介绍,矿区员工的职业技能往往过于专业,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成功转型,必须先解决好这部分人群的再培训,“而不是简单地听之任之”。   而在全国十届两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朱礼厚也曾经就员工再就业问题表态,“一定要高度关注煤矿工人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   转型发展已上路   据数据显示,2007年,山西省临汾市的财政收入就已经突破120亿元,其中资源性产业的贡献占很大一部分。不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山西临汾更被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全球首屈一指的污染,并被称之为是“居民不能穿白衬衣的城市”。   环保代价不容忽视。2006年6月15日,山西获准成为全国唯一的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   随后,2007年3月10日山西省政府便开始征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   根据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基金的来源标准主要为动力煤5元至15元/吨、无烟煤10元至20元/吨、焦煤15元至20元/吨。   据了解,基金使用将以5∶3∶2的比例来分配,即50%用于环境治理、30%用于煤矿转产、20%用于社会稳定。   陈国伟介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制度的设立就是对资源型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支持。而由于山西省在很早就开始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的探索,“山西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规划发展处处长苗还利表示,张复明代表所提及的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和探索,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四大领域,“山西省转型早已上路。”   “例如煤炭资源费的征收正在实施进行中。”苗还利介绍,包括建立与煤炭稳定基金制度类似的煤炭转产基金制度。   据悉,早在2003年,山西省就提出了构建煤炭开采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