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帮助找些环保作品的图片和材料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5:17:39
热度:

帮助找些环保作品的图片和材料热心网友:最近,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剑桥大学和设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的文章。科学家们认为,全球每年应该拿出3000亿美元用于保护野生动植物,这个价格其实

热心网友:最近,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剑桥大学和设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的文章。科学家们认为,全球每年应该拿出3000亿美元用于保护野生动植物,这个价格其实很划算。科学家有说:"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3000亿美元同各国政府'不恰当'的补贴相比,其实是个小数目。'不恰当'的补贴占用于鼓励各国农业生产、能源利用、道路运输、淡水消费、商业捕鱼等,这些补贴每年在9500―14500亿美元之间。'不恰当'的补贴使资源的价格低于市场经济水平,淡化了人们'资源有价'的意识,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现在,科学家、环境专家和一些国家政府越来越对自然资源估价感兴趣。环境保护、社会安全、教育和国防等诸领域,经常在财政上争饭吃,令政府首脑们头痛。而自然资源估价正被看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检验政府投资的正确性,以及确定最应优先保护的环境领域。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淡水资源,过滤和吸附污染物质,消纳温室气体,提供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其价值应为33万亿美元。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的亚历山大?詹姆斯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每年为保护地球野生动植物仅投入60亿美元,真是大少了。"摘自《中国环境报》 记者:严 文 1999-10-20第四版 21世纪的绿色革命李忠东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大家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而且只有这样一个地球。时至今日,由于人类对资源掠夺性地开发,地球已不堪重负,正向我们敲起"警钟",亮出"黄牌":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40%;过量的紫外线损害人的免疫系统,危及人类健康;全球气温上升0.3℃~0.6℃;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已灭绝的动植物可能有100万种。照目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美丽的大自然已不复存在,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绿色已成为大自然的象征。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是人类共关心的课题。在未来的21世纪,绿色革命必将席卷全球。 崭露头角的绿色电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使用日趋普及。如何使用电脑节能,不污染环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科学家展望说,绿色电脑将在下一世纪唱"主角"。 绿色电脑是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新型电脑,享有盛名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率先开发出这种新产品。与现有广泛使用的普通电脑相比,它有三方面的明显优势。 首先,绿色电脑能大幅度地节能。科学家经过多方研究,规定未来的桌上型电脑和监视器的耗电功率应该分别低于30W和15W。最新研制的绿色电脑需要能量少,实际耗电 量仅为现在个人电脑的四分之一。美国电脑专家出一种"能源之星计算机绿色保护盒",普通电脑装上它之后能显著地降低能耗,马上变成节能的绿色电脑,这种新发明引人注目,被誉为"绿色之星"》 其次,绿色电脑在用旧变废之后回收起来十分简便可行,利用率高。由于它的机身采用的再生塑料,在电脑不能使用而被废弃后仍然可以制作成其他物品。 第三,在制造绿色电脑的各种元器件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悄然兴起的绿色冰箱 研究结果表明,地球的臭氧层每减少1%,会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危险增大2%。如果能够防止一个氯氟烃(简称CFC)分子进入大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分子免遭破坏。CFC的商业用名称叫作"氟利昂"。正因为如此,国际上正在采取保护大气臭氧层的统一行动,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是要求1997年在世界范围内停止生产CFC。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氢碳氟化合物(简称HFC0是CFC最理想的代用品,将成为绿色冰箱的最佳致冷剂。 美国惠尼普公司研制出一种不用CFC的绿色冰箱,制冷剂用RB4d 代替,使用模糊逻辑计算机自动除霜,箱门具有特殊的隔热功能,能耗降低30%。由于各项指标优良,它荣获了美国冰箱设计大赛奖。 英国科技人员另辟蹊径,发明了一种太阳能冰箱。箱体内安装地9片面积为0.9×0.6m的光电板,通过太阳光的照射能发出12伏2安培的电流,为冰箱制冷提供能量。它设计独特,不产生污染,很有发展前途。 符合环保的绿色汽车 过去,研究人员总是想方设法将汽车设计得时髦豪华。但现在这一观念已经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把符合环保、小巧玲珑、节省燃料和适合家作作为新的指导思想。这意味着世界汽车制造业将出现"绿化"行动,致力于绿色汽车的开发。专家们指出,绿色汽车必须具备两个标志。 首先,要求汽车能够重新回收利用。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由于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废弃的阳汽车成为一大污染源。由于汽车使用了几年或十几年后终究要报废,因此利用它们循环再生是下一世纪对汽车发展提出的战略要求。 一些国家已经着手执行有远见卓识的"回收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研制汽车的零部件时,务必标明具体材料的代号。这样日后废旧汽车回收时,拆卸分类起来就便利得多,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为再生利用创造条件。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清除塑料零件表面油漆的新技术,可以让外表涂了油漆的塑料零件得到重要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总回收率。 其次,作为绿色汽车还必须努力改进燃料。在当今世界上,汽车引起的尾气污染(占污染总量的70%以上)和噪声污染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科技人员已经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研究开发节能以及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新型汽车上,其中最理想的汽车能源是太阳能和氢能。 日本已发明了较为实用的太阳能汽车,它有6m长,内装晶体太阳能电池1900个,重量仅为140kg。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其电能消耗与一般洗衣机不相上下,最快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20km,行驶时无废气排出,很难听到机器发动的声音。德国奔驰公司的科技人员也加快了用氢作为汽车燃料的研究,氢能小型客一和货车风驰电掣般地行驶在柏林和斯图加特的大街上,试车结果令人满意。 别具一格的绿色建筑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大都市里那喧闹嘈杂的生活节奏,返朴归真的意识日趋强烈,渴求在"绿色"中度过田园牧歌的美好时光,在朴素无华的大自然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绿色建设以"联想自然、表现自然"为基调,符合人们的心态要求,必将成为21世纪房屋建筑的目标。 美国科学家独具匠心,巧妙构思,设计出一种旋转房屋。它里面安装了一种如同雷达的红外线跟踪器,屋内的马达在天一亮时就会启动。整座房子便像向日葵似地迎着太阳缓缓转动,一直与太阳保持着最佳地角度,从而确保屋内能够照射到更多的阳光。在太阳下山后,房屋又能慢慢地复回到原位。它一方面充分地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确保了房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另一方面能够储存宝贵的光能,以便阴雨天和晚间使用。 下一世纪的第一个奥运会将于2000年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主办者迎合现代人返朴归真的心态,组织科技人员精心设计,推出第一个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它另辟蹊径,别具特色,人们在这座与众不同的体育馆里处处都能感到环保的气息:供电照明由设在馆顶上的1000组太阳能电池解决,观众席上的座椅90%用废料制作而成,入场卷和海报全部用再生纸印刷,建筑的造型、墙壁的装饰和厅道的雕塑全部以地球、阳光、年轮、藤蔓、叶脉、波浪、水草和珍奇动物为原型。 在德国的汉诺威市,建筑工程人中几生态学家联手合作,共同规划设计,建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住宅区,叫作"莱尔草场"。69套院落式的两层楼的楼房错浇有致地排开,每一套楼房外表各有特色,内部结构不尽相同,布局也不一样。房屋是木砖骨架,四壁所用的全部为木材,并保持着木材的本色,可称得上是"植物生态建筑"的样板。北京今天再遭沙尘袭击 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所减弱的沙尘今天上午再一次袭击了北京。整个城市上空弥漫着黄色的尘土,行人普遍感觉胸闷,呼吸不畅。据悉,这是北京今年入春以来遭遇的第8次沙尘天气。 据北京市气象局负责气象预报的郭先生介绍,此次沙尘天气同过去几次略有不同,风力不大但浮尘现象严重,能见度很差。据他介绍,此次沙尘天气严格来说应该称为浮尘天气,主要成因是上游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昨天下午发生的沙尘天气今天移至北京。预计今天的浮尘天气会持续整个被天白天,夜晚时分会有所减弱。 据介绍,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大多出现在我国北方的春季。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资料:近50年我国的强沙尘暴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 50年代共发生过5次; 60年代共发生过8次; 70年代共发生过13次; 80年代共发生过14次; 90年代共发生过23次! 1979年,塔里木盆地在4至6月间先后刮了3场沙尘暴,其中的一次,仅尉犁县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 5600吨; 1983年,新疆石河子垦区遭受沙尘暴的袭击,25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986年5月,一场10级大风席卷和田,农作物受灾2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1993年5月,发生在西北地区的一场强沙尘暴,造成12万头(只)牲畜死亡丢失,505万亩农作物受灾,3 8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1995年5月15日,甘肃省一场特大沙尘暴使降尘量高达1243.1万吨,相当于省内最大水泥厂15年的产量; 1998年4月,西北12个地、州遭受沙尘暴袭击,46.1万亩农作物受灾,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 15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我国沙尘暴频起与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50至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 70至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 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而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结论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而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美丽的生灵啊,我为你血洒可可西里--------天津一位研究生保护藏羚羊的经历 <张海桥口述 杨雪屏整理> 从青藏高原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走在天津繁华的街道上,手忙脚乱的穿梭于实验室和宿舍之间,脑子里却始终有一种恍惚飘荡的感觉,一种身与心分离的茫然无措,一种魂无所系的惶恐和不安。"张海桥,讲讲你和'野牦牛'队的故事吧!"不断的有人来找我。可可西里,我的心为你而痛! <进藏科考的我决定加入"野牦牛"队> 我是南开大学能源系98级研究生,酷爱旅游及生态环境的调查,曾经孤身走过云南、青海、敦煌、新疆等地。对西藏,我向往已久,后来又看了影片《红河谷》,更对那片纯洁美丽、野性神秘的土地心驰神往。走进西藏,成了我年轻的心中最强烈的愿望。我开始寻找进藏的机会。 1998年夏天,我在新疆搞生态环境调查时结识了几位旅游的藏族朋友,他们告诉我,如果我单身进藏,最好先去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好心热情的藏族朋友还帮我弄到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电话号码。我不禁欣喜若狂。我打定了主意,决定利用1999年暑假去一趟魂牵梦萦的西藏。 1999年7月中旬,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天津于远在数千公里之外、海拔4000米以上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取得了电话联系,说明了我的身份和意向。当保护站的同志听说我是能源系的研究生时,不禁喜出望外的说:"嘿!你来了就太好了,我们的供电设施出了问题,你正好帮我们修修。"兴奋不已的我当即与保护站的同志约定,一放假便去西藏。 1999年7月26日,我出发了。我先坐火车到成都,再从成都搭汽车走青藏公路。纯净的蓝天,亲切的阳光,无尽的公路,你知道我有多兴奋吗?我真的行驶在青藏公路上了,我真的独立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了,面对幽深、宁静、如蓝缎般的湖水,眺望此起彼伏的皑皑雪山,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羊群在不远处缓缓移动,牧羊女红色的藏袍如燃烧的草原之魂----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心颤抖、我情奔涌、我泪悄然! 7月30日傍晚时分,我到达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站长旦正扎西热情的迎接了我。第二天,我在轻度的高原反应下修好了照明设施,保护站晚上终于有了电。此后两天,我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和最简陋的工具,终于修好了全套风光互补逆向控制设备,恢复了通讯、了望、取暖用电。我的工作赢得了藏民和探险家们的信任和尊敬。平生第一次有人把哈达挂在我的脖子上,那一天我们狂欢到了深夜。 我没想到,保护站虽然很简陋,却有一个小小的展览室,里面陈列着为保护藏羚羊而作出贡献的人们的事迹和图片,那血淋淋的被屠杀的藏羚羊触目惊心,为保护可可西里而献身的勇士们的事迹,字字句句读来令人热泪盈眶。在这里,我见到了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反偷猎英雄杰桑.索南达杰的名字。他是索加治多县的县委书记,在1994年1月18日追捕偷猎分子的战斗中,不幸英勇牺牲。 索南达杰的死使他的好友、"长江第一漂"的主力队员杨欣受到巨大震动,他多方游说集资,把自己著作《长江魂》的所有收入加在一起,于1997年在可可西里的必经之路建立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索南达杰壮烈牺牲后,他的妹夫扎巴多杰毅然要求调离青海省公安厅的要职,组建了后来令偷猎分字闻风丧胆的"野牦牛"反偷猎队,但他也于己于1997年不幸离世。 英雄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为生命的价值而震撼!我忽然有了强烈的渴望,目的再也不是旅游和考察那么简单了。我决定改变行程,和下一批进山巡逻的"野牦牛"队员去进行反偷猎行动。我没想到,这一去,我竟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生死战斗! 8月初,我如愿以偿的加入了"野牦牛"队。 <我想为这悲哀的胜利仰天长啸> 8月4日,我们从格尔木出发。一路上,我不停的向"野牦牛"队的弟兄们询问神秘的可可西里,我从他们的叙述中得知:可可西里位于从青藏高原腹地,与青海、新疆、西藏相接,平均海拔5000多米,面积约80000平方公里。这里有20多种国家珍稀动物种的集中栖息地。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半荒漠草甸地带,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之一,其绒毛可以抵御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盗猎分子多取藏羚羊皮上的绒,以每公斤3000--5000美元的价格卖给境外走私贩子,这些走私贩子将生绒加工后,再以更高的价格转卖给国际非法贸易团伙。 在巨额暴利的驱使下,自1984年以来,疯狂的盗猎分子涌进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地区,大肆猎杀藏羚羊。过去这些地区的藏羚羊数量至少在50万只以上,现在,已不10万只。在短短的15年时间里,仅在可可西里地区,至少有20多万只野生动物被捕杀。尤其是藏羚羊,每年有20000多只惨遭猎杀,已成为濒危物种。 在进入可可西里的途中,我们见到沿途散落着许多藏羚羊尸骸。过去在湖畔、河边、滩涂成千上万只野生动物结群嬉戏的壮观场面如今看到了,甚至很少见到成群的藏羚羊、野牦牛。很远处发现几十只,但它们一见尘起草动,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 一天夜里,我们心痛的看到一处被偷猎者洗劫过的场面,成百只被剥了皮的藏羚羊的尸体赤裸裸的躺在草地上。当我们的车灯晃过,突然,有一只藏羚羊从死羊堆里腾空而起,冲着我们的车就飞奔过来。它浑身上下已经没了皮,偷猎分子的枪声只是震晕了它。也就是说它是被活活剥皮的。我看到了它的眼神,惊恐、绝望。但是它已经没有眼皮了,想闭一下都是不可能的。我当时坐在驾驶室里都有些发抖了。我眼看着它从车边奔过去,没有500米,就又倒在地上,抽慉着,我们实在不忍目睹这样惨烈的场面,赶快开走了。然而这幕惨景已经如烙印般刻进我心里,让我时时颤抖。 我们经过的路上,是藏羚羊的鲜血染红的土地,如鲜红的落英,在地上零乱的铺开,凝固成一首无声悲壮的诗。驻足凝视,我怕踏碎那些坠落的小花。在它们刚刚长成的时候,就默默离开了大地,却又在大地上不忍离去,只能用死来书写着对世界的眷恋......我想,人的一生经历得实在太多,轰轰烈烈、凄凄惨惨、五彩缤纷,而这些犹如高原上的风,瞬息而来瞬息而去。可偏偏这个镜头永远的留在我的生命里。只要眼前浮现出这个场景,我的泪就会无声落下...... 藏羚羊本来很平静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可随着它们数量的减少,旱獭、兔子、田鼠就增多了,这些动物在浅表地层挖洞,把草的根基吃掉,草皮被风吹走,就变成了沙漠。当沙漠一步步把草甸占领后,雪山的融水再也流不到长江,看着一片片的沙漠,我的心里一阵阵悲凉。 起程之前,我还以为抓偷猎者是件很威风的事情,你只要拿枪对着他,说"不许动"就完了,可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7日,我们碰到了一辆偷猎者的车,还没等到我们上前,他们射来的子弹就把我们的车窗震碎了,再抬头找他们时,已经逃出了射程。没有办法,他们的"沙漠王子"的速度是我们这辆北京吉普的好几倍。我就想,要是我们也有"沙漠王子"就好了。 9日,没有费劲,我们抓了几个零星的偷猎者,而且还缴获了他们的备用裤子,这样可以把我们自己弄得舒服暖和一些。 10日,我们越过布喀达坂峰侧的巍雪山口,来到沙流河边。此河宽500米,中间有一滩涂距两岸各约200米,而滩上竟赫然停着3辆偷猎车。这些偷猎车都是越野东,偷猎者为方便偷猎,还对这些车进行了特殊改装:前盖绑于车顶以利发动机散热,有的车窗上还开了射击孔......河太深,无论我们还是偷猎者的车都过不去,只有有履带的车可通过,但战机不可延误,必须马上派人淌水去滩涂上抓捕偷猎者。我向同行的西部工委现任书记梁银权请缨,说我是二级散打队员,我父亲是飞行员,我的身体绝对没问题。看梁书记没有说什么,我就和几名队员脱下裤子,只穿着短裤,走进齐腰深的河流。此时天上下着绿豆大的冰碴,冰冷的河水一沾身便令人呼吸急促,拳头大的石头被湍急的河水卷起打在人的腿上,生疼生疼。我们的一个队员被水卷走了,他不会游泳,后面有两个人去救他,等我们到达对岸,只剩下5个人,且只有3枝枪和一把大藏刀。而我们完全暴露在偷猎者的射程内,只靠岸上的几支大射程枪威慑对方。 借着昏暗的光线的掩护,我们顺利的登上滩涂。一声口令,我们杀声忽起,11个偷猎者顿时惊慌失措。对岸响起枪声助威,我们5个人像疯子般扑向偷猎者。由于人少,只能制服一个算一个。等我开枪时才发现,手枪的弹簧已经被水浸湿了,只能肉搏。我打倒一个偷猎者,绑住;另一个欲淌水逃向对岸,我又一个虎扑将其扑倒。两人在浅水里滚打,我的散打功底发挥了作用,眼看占了上风,忽然刀的白光一闪,我的右肘一凉,血染红了半条衣袖。我趁他回刀不及全力打出一记左拳,终于将其击晕,把他绑好扔到岸上。这时局面已被我方控制,我才感觉心跳200多次,几乎要冲破喉咙。我只好坐下来,想给自己根烟,却怎么也按不住打火机,原来最后一击让我折断了一根掌骨。幸亏队里有个正骨的队员,用一些简单的材料给我做了个夹板。这次战斗我虽然受伤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畅快,因为,这毕竟是我平生参加的第一场正义之战啊! 第二天,我们根据偷猎者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又抓了14人,缴获了8支枪,10000多发子弹,1061张藏羚羊皮。这是一场悲哀的胜利。我望着那张张血迹未干的皮毛,再也止不住泪。这时一杯青稞酒递在了我面前,队员东珠才仁吃力的说了一句汉语:"男子汉把这杯酒喝下去。"我一饮而尽,然后想仰天长啸...... 回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大沙暴。车在前面玩命的开,后面的一大片乌云紧追不舍,这是以前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镜头......等沙暴停了,我们的一辆车却不见了,只能判断出它的大概位置。我们开始挖车,可挖了很久也没有结果,吃了6天方便面的我挖着挖着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再醒过来已经是深夜,车里的另外两人也休克了。我觉得我真有些挺不住了...... 清晨起来,我走出车,才发现天上下起了雪。偷猎者的帐篷外直挺挺的躺着个同伴,我以为他死了,走过去一看,他睡得正香。这种看守偷猎者的方法很古老,这是种只有一个出口的三角形帐篷,我们的队员将出口卷起来当作枕头,枪握在手里,偷猎者要逃跑,一动帐篷就会被发现。 18日,我们终于回到了格尔木。那时我觉得自己都快崩溃了,好像生命已到了极限...... 生与死的豪迈,血与泪的悲壮,在狂风怒吼的青藏高原,在流逝的时光中闪烁。 <谁帮我送他们一辆"沙漠王子"> 从可可西里归来,我以保护站为根据地进行了风餐露宿的黄河源考察,由于长江源已在夏天变成沼海泽国,未能到达格拉丹东。以前大群上千只的野生动物不再有了,代之的是疯狂繁殖的鼠兔,他们在底下打洞,专吃草皮的根茎,死掉的草被风吹走形成了黑霉土地,不久即是沙漠。还有非法淘金者,他们挖起的沙字盖死了植被,用来析金的氰化物,又使大片的草场和水源被污染而形成无生命地带,上面只有中毒动物的尸骨。而且淘金者的肉食也来源于打猎,且什么都打,连幼崽、野牦牛都不放过。夕阳西下,我在唐古拉山看到一处风景,脚下踏着草甸,眼前立着雪峰,草甸旁是起伏的沙漠,雪白、金黄、碧绿,光影交错,很美。但那沙漠的皱褶里蕴涵着凶残的欲望,也许不到一年,脚下的土地就将被吞噬。想到此景,我新一阵绞痛,黄河已断流了,假如哪一天长江也干了,中华民族将何处安身呢?古楼兰水尽国亡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 在离开青藏高原之前,我站在布达拉宫,感觉一鼓汉唐雄风从岁月的纵深处吹来,化而为歌,在草原上回荡,望着在我眼前展现的一切,我猛然明白,这一切便是活的历史。在经历了一番洗礼之后,古老的原野恢复了古老的秩序,如同千百年来一如既往的平静。风,又开始复活;寒冷,又开始升腾...... 1999年9月,我又重新坐在了南开大学的新开湖畔,一对对年轻人从我身边走过,他们的欢乐并没有感染我,我的心像活了两千年一样沉重。在西藏的旅行中,我修过电站,用我的知识修好了卫星电话,用汽车电池给摄像机设计了充电电路......我尝到了脑力劳动的快乐。我救过藏羚羊,与偷猎分子浴血拼搏,能活着回到都市,回到校园,活着的快乐让我感动!这是坐在大学课堂里的莘莘学子永远无法体会的快乐。 回校5个多月来,"野牦牛"队队员的面孔总是不停的在我眼前浮现:他们的血液是鲜红的,他们的笑容是灿烂的,他们的声音是雄浑的,他们的心灵是透明的,他们的头发是冲冠的......然而,他们的生存又是如此艰难。"野牦牛"队只有6个正式编制,每人每月600元左右的工资,其余十几人都是招聘的,每月只有210元的收入,窘迫的经济条件使"野牦牛"队的生存举步维艰。现任书记梁银权上任的时候,所有的队员都给他跪下,泪流满面的对他说:"梁书记,不能拆伙呀!咱们得继续干下去,得对得起索南达杰书记他们呀!"然而有谁知道,梁书记也是重病在身...... 等我从西藏回来,妈妈才知道这件事,她每天都在替我担心,担心那些偷猎分子找到我.可我所做的这些比起那些"野牦牛"队的兄弟们又算得了什么呢?经过许多生死磨难的人,往往会具有广博的同情心和广博的善良.我面对可可西里的方向,衷心的为我的野牦牛"队的兄弟们祈祷! 从可可西里回来以后,我在写毕业论文的同时,在校园里发起了向"野牦牛"反偷猎队捐款的倡议,我要为他们捐献一辆"沙漠王子",每人发10000元的奖金。我知道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但我必须这么做,宿舍里的舍友们正在叮叮咚咚的弹着吉他,准备开春在南开大学为我举办一场义演,呼吁更多的人来捐款。令我倍感欣慰的是,在天津的新闻媒体为"野牦牛"队举办的捐献仪式上,一位中国旅行社的女孩送了1000元钱,另一位小男孩对我说:"张海桥大哥哥,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去保护可可西里,去保护藏羚羊。"这就是希望!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已决心尽我所能,哪怕杯水车薪!我的血曾滴洒在可可西里的雪地上,我已融入那片纯净的高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