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谁有800字以上,有关于“低炭家庭,时尚生活”为主题的美文?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3:22:34
热度:

谁有800字以上,有关于“低炭家庭,时尚生活”为主题的美文?热心网友:当“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节能减排话“低碳” ·[引言]自然是人类的摇篮,然而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

热心网友:

当“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节能减排话“低碳”

·[引言]

自然是人类的摇篮,然而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碳”却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008年,“低碳”刚一进入人们的视野便以其健康、自然、安全成为时代潮流;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聚焦导致气候变化的元凶——“碳”,“低碳”再领风骚,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热点聚焦]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12月19日,在美人鱼的故乡,一纸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人类进入了“后哥本哈根时代”,在这个时代,政治博弈将以更微妙的形式展开,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对绿色低碳经济制高点的争夺,都将成为博弈的变量和条件。不论我们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结果作何感想,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将是一种必然。

虽然气候问题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公论,但冰川仍在融化、海平面还在上升却是不争的现实。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人们,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意识与伦理道德,重建和谐平衡的自然法则与社会秩序。

随着全球变暖以及能源紧张、污染加剧等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环保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低碳不是口号,减碳政策需要长期贯彻执行。本着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从容应对:积极参与,稳妥推进,正视并担当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哥本哈根的争吵结束了,但围绕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争论还会继续,而且会愈演愈烈。

·[视点一]

当地球不堪重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和谐被愚昧毁灭,当平衡被无知打破,地球便不堪重负——

母亲的眼泪

我们知道,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我们明白,气候变化的元凶就是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然而正是我们对碳基能源的依赖,使大气中充斥着温室气体。

我们燃烧的碳基能源正在控制我们的世界。在热带地区,宝贵的森林遭到砍伐,茂密的林地沦为牧场和耕地……我们的碳嗜好不仅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还破坏了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宝贵资源,进而使气候恶化更为严重。低地城市将被淹没,沃土正在变成荒漠,天气规律愈加不可预测。从高山到海洋,从极地到热带,生态系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发达国家依靠煤炭和石油实现了工业进步。为追求平等的生活条件,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重蹈覆辙。而与此同时,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却仍然只能把木炭这种持续性更差的能源作为唯一选择。

“戒除嗜好,走向低碳经济。”要减缓气候变化,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和政治稳定,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戒除对碳的嗜好。

·[点拨]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危机才能使人幡然醒悟,正视现实。尊重自然,戒除碳嗜好,人类才能打赢这场仗。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影响着地球的冷暖,每一个人的低碳生活共同构建了低碳的世界,让我们行动起来。

“丧钟”为谁而鸣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意大利威尼斯海平面上升、人口下降,昔日兴盛的“水城”正在“走向死亡”。2009年11月14日,当地人为威尼斯城提前举行“葬礼”,希望借此警醒世人,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不要让威尼斯城“真的死去”。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和内阁成员身着潜水服、背起氧气瓶在水下召开的内阁会议,警示人们: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生态恶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两个看似“别出心裁”的举动,虽然来自地中海、印度洋,却向全世界传递出同一个信息:人类不惜破坏生态的发展与繁荣,已令美丽的地球不堪重负,“温室效应”造成极地冰川的加速融化,正将一个个岛屿淹没,而干旱带来的饮水和粮食安全的隐患也日益加重,东非一些国家近3年旱魔肆虐、粮食产量锐减,全球10亿人口面临饥饿。

·[点拨]

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保护自然,刻不容缓。低碳生活从我开始,减碳从现在做起,只要你愿意约束自己。

·[视点二]

当环保成为常识

“面临全球气候系统崩溃的危险,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想当气候难民,就要当气候公民。只要我们践行‘低碳生活’,注意节能减排,就能产生巨大的节碳效应。”当环保成为共识,低碳成为常态,世界才充满希望——

凛然面对,“减碳”彰显责任

应对全球变暖,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在寻找新方法、降低排放量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现在,在瑞典的杂货店和餐馆菜单中,从全麦面食到汉堡包快餐都会贴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标签。其实,早在2005年,瑞典国家环保部门就研究了个人消费和排放之间的关系,指出全国25%的排放量和吃有关。政府认识到,鼓励居民多吃鸡和蔬菜,教育农场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逐渐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在维护健康的同时兼顾环节保护,瑞典称将在2020年前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来发电,在2030年前汽车停止使用汽油。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的班达农小镇日前也宣布了一条法令,禁止饮用瓶装水,外地人来镇上也不准带瓶装水。班达农镇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州长瑞斯说,饮用自来水,不仅环保,而且节约。他要求全州政府部门不再购买瓶装水,所有公务员不再饮用瓶装水,同时在办公区设置自来水过滤饮水机,鼓励人们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研究人员指出,生产和运输塑料瓶是制造瓶装水最耗能量的两个环节,全世界每年仅生产塑料瓶就消耗掉5000万桶石油。仅在美国,每年制造装水的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而且,一瓶水几分钟就能喝完,但装水的塑料瓶却需要掩埋1000年才能完成生物降解。如以焚烧方式处理废弃的塑料瓶,则会产生大量的氯气和含有重金属的残留物等有毒物质。

·[点拨]

“低碳”是一种境界,“减碳”是一种责任。明智的瑞典人和班达农镇居民放眼长远利益,通过行动告诉大家,节约资源,珍爱环境,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倘若没有节制的生活毁掉了文明的母土,断送了未来发展的根基,人类将何去何从?

快乐成长,低碳灿烂童年

“……骑单车、坐公交、购绿电、认绿标……”在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这首节能三字经已经和校歌、校训一样,成为孩子们传唱的歌谣之一。

每天临睡前,关好所有电器,断开电源;每天起床后,洗脸刷牙用过的水都收集到一个桶里,留着冲马桶……一年多来,这些连成年人都难以坚持的生活习惯,六年级小学生高歌执行得一丝不苟。

“让每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让一个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活动的最终目的。”从2008年开始,辽宁团省委联合BP(英国石油)公司、清华大学等部门开展“辽宁省百万青少年手拉手减碳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创建1000个减碳环保绿色学校、10000个青少年减碳行动小队,覆盖全省350万名中小学生。

“虽然我现在做的只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计算家用电器、采暖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知道了世界水日、无车日等环保节日,他们开始经营身边的每一份资源,包括水、电、粮食、纸笔……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带领下,减少了私家车出行的次数,家里换上了节能灯泡,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的习惯已经养成。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环保袋和可循环使用的餐具,购买本地的时令果蔬等。

·[点评]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低碳教育更应从他们抓起。举手之劳做环保,小习惯改变大地球。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拒绝浪费、抵制污染,低碳生活其实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辽宁“手拉手减碳行动”化繁为简,在培养一代人树立环保价值观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健康、快乐的童年。

[视点三]

当低碳成为时尚

“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低碳代表着健康、自然、安全的进步,低碳生活,不仅可以减少我们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地球的压力。“低碳”是种境界,低碳代表时尚。为了地球的未来,我们的生活需要“低碳式”——

时尚转型,“低碳”演绎奇迹

古典而又现代,繁荣而不浮华,哥本喝根镶嵌在蓝色和绿色之间,以生活质量高和重视环保等书写着“低碳童话”。

丹麦人均GDP达6万多美元,世界排名第六。但是,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丹麦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碳减排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因为崇尚环保,注重健康,丹麦500多万人口就有自行车420多万辆。在哥本哈根,1/3以上的市民骑车上下班。就连首相也经常骑车参加外事活动。有趣的是,在哥本哈根市内,所有交通红绿灯变化的频率是按照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

“我们一起沉浮”,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曾经,林立的烟囱是株洲重镇的荣耀,但林立的烟囱排出的大量废气也让这里成为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如今,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减碳”渐成共识,株洲不仅要治污,还要“减碳”。2007年,株洲与长沙、湘潭被确定为中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验区,三城市计划要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首个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城市群”。

目前,低碳转型正在中国各地悄悄发生:一种新型的电动或“油——电”混合动力巴士已经驶上长沙、株洲街头;广东省中山市益达服装公司入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举办的低碳制造认证计划,成为广东省四家低碳制造试点企业之一;长春一家燃烧农作物秸秆的生物质热电厂投产发电,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成片的巨型“风车阵”要开始供电。

从“高碳崇拜”到“低碳时尚”,从粗放型经济发展向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迈进,这种转型即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更是基于对未来如何应对能源、资源、环境挑战的考虑。

[点拨]

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潮流,是眼界开阔、思想进步和作为“地球村”一员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履行义务的体现。

[针刺文]

低碳生活 创新生活廖先旺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爆发,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后,人们开始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进行反思并且关注“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因着眼于人类未来,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而为人瞩目。

世界被气候问题而困扰,但世界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共同行动,达成共识。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我们还必须面对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来看,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

“高碳”笼罩下的地球将无宁日,未来的战争,也许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碳”之间的博弈。“低碳”是一种目标和理想,对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人来说,“高调”投身到低碳建设中去,是机遇,是时尚,也是创新潮流。

“低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关系着国家的责任担当,关系着人类的未来。“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

立即行动,从小事做起!高质量的创新生活必须以“低碳”来保证!

“低碳”生活,就是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低碳”地球村添砖加瓦,就是为自己谋健康,为子孙后代谋幸福。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12月7日,有删改)

[点拨]

“低碳生活”首先提倡的是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就全球环境现状而言,“低碳生活”势在必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

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度电……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 2010 4  10~14

###

热心网友:抄的不好吧。还是自己总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