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资料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09:11:21
热度:
关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资料【专家解说】: 姓 名: 杨利伟 民 族:汉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 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主义
【专家解说】: 姓 名: 杨利伟
民 族:汉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 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身 高:168厘米
体 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国的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编辑本段]【简历】
1983年,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4年后毕业。
1996年,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1998年01月,他和其它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由于航天员大队隶属总装,在当时改为陆军。
2003年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晋升上校军衔。
2004年春节前后,晋升大校军衔。
2004年12月09日,杨利伟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小行星21064是以杨利伟来命名的。
2005年,杨利伟出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2008年07月22日,晋升少将军衔。
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一次伟大出征。这是杨利伟历经磨练征服太空之旅。
43岁的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靠近渤海湾。大海养育了杨利伟,同时也塑造了他刚毅质朴、沉静温雅的性格。儿时,面对蓝色的大海,他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了空军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儿时的梦想成了现实。
从此,他尽情地飞翔在蓝天。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上,处处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6年的初夏,杨利伟接到通知,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杨利伟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蓝天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
杨利伟为这个梦想而激动。他说:“航天员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自己特别希望能走进这支队伍。”
初检通过了,杨利伟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提前三天就去了。护士还和我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杨利伟回忆说:“我当时太想加入这个队伍了!”
然而,加入这个队伍并不是容易的。航天员的选拔近乎“苛刻”,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航天生理功能检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特检”: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几个月下来,886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从来没有一次飞行,像杨利伟那样,振奋着亿万人的心。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76次/分。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航天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达到140次/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事后,这位老专家向记者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杨利伟敬礼向大家致意告别,心里想的是大家,惟独没有他自己。这不仅体现了杨利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展现了杨利伟的人格魅力。
那还是1992年的夏天。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
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他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按平时训练的要领作出一系列动作,进行妥善处置。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飞船起飞了。飞向了太空。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杨利伟看到了深邃而美丽的太空。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
这时,大家想起了一个故事。发射前,杨利伟参加飞船模拟发射演练。按照飞行程序,飞船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看见舷窗外的天空。但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专家们惊讶地问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为了这个“都知道”,杨利伟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巨大的努力。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飞船模拟器”成了杨利伟的“家”。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100多个。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于是,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放来看。
他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后来,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取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正因为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在21小时23分钟的飞天之旅中,他的全部操作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飞船进入了太空轨道。这时,杨利伟突然感觉到身体似乎要飘了起来,他清醒地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来到了太空。在他还来不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受时,就觉得好像头朝下脚朝上,十分难受。他意识到这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出现的一种错觉,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很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他用平时训练的方法,凭着顽强的意志,强迫自己在意识上去对抗和战胜这种错觉,很快就调整过来,恢复了正常。
飞船在飞行。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的美丽家园。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
飞船绕着地球90分钟一圈高速飞行。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杨利伟拿起摄像机,赶紧把这壮观的景色拍摄下来。他不由得从心里腾升起从未有过的强烈自豪感,为中国人飞上太空感到骄傲。他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下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飞船飞行到第七圈时,他又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飞船总设计师高度评价杨利伟的太空飞行:“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非常成功;不是一般的完美,而是特别完美。”
国外媒体和航天员同行也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完美的飞行。
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中的杰出表现,让世界再次对中国及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
他于2003年10月15日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
[编辑本段]【祖国至上:情切切天地间】
“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这是杨利伟返回地面后向欢迎的人们说出的肺腑之言。
因此,在太空飞行中,他的心和战友们一直紧紧相连。按照预定的太空飞行计划,杨利伟在太空有5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他只睡了半小时。他说,首次太空飞行,机会太难得了,我要尽可能地体验太空飞行,为战友们将来上太空做准备。
回来后,杨利伟成为了公众人物,有许多活动需要他参加,但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战友们在一起,交流太空飞行心得。回来后不久,他就主动要求参加航天员例行的体能训练。
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时已是晚上。21小时太空之旅的极度疲劳尚未消除,他就给训练航天员的教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向教员们汇报自己在太空的情况。而此时电视里已全是他的新闻和形象,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位老教员感叹地说:“难得啊,难得。能在巨大荣耀面前,保持如此平常心态,正是优秀航天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是的,面对巨大的荣誉,杨利伟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忘记航天员的神圣使命,犹如平时,淡然置之。
他的亲人成为了新闻人物,甚至儿子小宁康也被众多媒体包围,他要求媒体不要宣传,一再希望以平常人对待。
他在空军时的战友还记得,1997年,当杨利伟通过体检,回到部队等待通知的那一年里,他仍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飞行训练中。那年他飞了150多小时,大大超过当时部队规定的飞行时间。尽管体检耽误了许多时间,但在这一年的考评中,杨利伟的飞行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这就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记者曾问杨利伟,你对航天员的职业怎么看?他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11月7日,当祖国和人民给予航天英雄杨利伟以最高荣誉时,杨利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编辑本段]【杨利伟语录】
1、“我有信心完成中国载人航天的首飞任务。”
--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2、“学习远比大学时严得多,而训练强度也比当飞行员时高得多。”
--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回忆长达5年的航天员学习、训练经历。
3、“我要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出征前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时的激动语言。
4、“我感觉良好。”
--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对地面说的第一句话。
5、“我一定努力工作,把后续工作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5日下午,在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天地对话”时说。
6、“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从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发出问候。他同时在飞船舱内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
7、“景色非常美!”
--15日晚间与家人通电话,对妻子张玉梅发出的航天感慨。
8、“味道好极了!”
--在与家人通话中,对8岁儿子杨宁康发表自己对航天食品的意见。
9、“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
--在通话中向家人描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感受。
10、“我在这里想对祖国说,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我一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15日凌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度公开亮相时说。
11、“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我们无论是谁去执行这次任务,都代表着祖国和人民去实现这一理想。我们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飞行程序和操作,以及如何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次任务。”
--在谁将担任首飞航天员的谜底尚未最后揭开时,回答记者“你们现在想得最多的是什么”的提问时表示。
12、“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我会发扬我们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军旗增彩。”
--回答《解放军报》记者提问时说。
13、“我很有力!”
--16日早晨,“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返回着陆后,与温家宝总理通话时,对总理关切问候的回应。
14、“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一天。”
--迈出舱门面对欢呼的迎接人群时说的第一句话。
15、“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接受完身体检查、即将登上前往北京的飞机时,用三句话总结自己的21小时“太空之旅”。
16、杨利伟点评“三剑客”
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都是1966年出生,又是同期入伍上航校的同学。在杨利伟眼中,3名入选乘组航天员各有特点。
神五、神六中,翟志刚都入选了候补梯队,神七任务终于入选飞行乘组。杨利伟说,翟志刚人很聪明,性格也很好,经过几次历练,不断总结,更加成熟,掌握的知识更加扎实。
他说,刘伯明学习有方法,扎实,性格直率,做事认真,神六任务进入第一候选梯队,这次从训练心理和身体都很好。
对于景海鹏,杨利伟说,他是非常用功的人,经常在训练之余,召集大家训练,协调能力强,主动自觉,体育方面很优秀。
杨利伟说,航天员没有谁是更优秀的问题,而是谁去更适合任务,更能完成好任务。每次任务我们都是选择最适合这次任务的航天员,而且我们也常说,由谁去完成任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完成任务。 对大家关心的神七乘组选拔为什么没有之前猜测的以老带新的问题,杨利伟说,没有执行过太空任务的航天员除了没有真正上过太空,大家所经受的各种负荷没有区别。再者,每一次执行任务后,对所有航天员来说,都是从零开始,重新洗牌,选拔也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神七任务无论对于谁,都是全新的,不存在以老带新的经验问题。
对于三位战友完成神七任务,杨利伟充满信心。他说,我相信我们的战友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因为他们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优秀,从现在的情况和我们前一段对他们的考核情况看,他们的成绩都很好,我相信他们能圆满完成任务.
[编辑本段]【获得的荣誉】
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公民。不过,在他之前,美国有四位华裔航天员曾进入太空,他们分别为王赣骏(1975年获得美国国籍,1985年执行了STS-51-B任务)、张福林、焦立中和卢杰。此外,曾执行阿波罗8号的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在香港出生,美国女航天员珊农·露茜德也出生于中国上海。
2003年10月31日,杨利伟访问了香港,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访问。11月5日上午,杨利伟又前往澳门继续访问。
2003年11月07日,杨利伟从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手中接受了“航天英雄”称号,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奖章和证书。
2004年12月09日,杨利伟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小行星21064以杨利伟命名。
2008年07月22日,被授予少将军衔。
2008年08月06日,奥运火炬开始北京市传递航天英雄杨利伟跑首棒。
2008年10月7日下午杨利伟携手《我为祖国骄傲》出席大型公益活动。
2008年11月第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获得月桂奖特别奖。
2008年11月17日在海南省文昌中学的百年庆典上担任文昌中学荣誉校长。
聂海胜
与费俊龙并称“神六英雄”——聂海胜
聂海胜,1964年出生于湖北枣阳杨荡镇一个小村庄里。儿时贫困的生活常常让父母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时代替学费交到老师手中的竟是一只兔子。
“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当杨利伟登上“神舟”五号飞船之际,他的战友、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梯队成员聂海胜,满怀激情为记者写下这句话。聂海胜,目送战友飞上太空,心中充满了对自己事业的崇敬和自豪。他说:“九天揽月,我们盼望那一天!”
对待学习,聂海胜自觉而刻苦。尽管没钱买学习资料,但课本上的内容,在哪页哪个位置,他都清清楚楚。
初中毕业考试,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整个杨荡镇只有两个学生考上。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每次放假,他还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十几块钱。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聂海胜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
有一天,家中来人,说是县武装部搞政审的,他才知道自己真的要去飞翔了。
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是怕母亲难过。
来到航校,聂海胜好似鸟儿上了天。他觉得自己与飞行有缘,要不儿时为何会做那个无缘无故长翅膀的梦?为何摸着操纵杆就熟悉得像老朋友一样操作自如?
聂海胜觉得自己是为飞行而生的。当年,作为同行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他就遇上了事故。
那天,正当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
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
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了稻田里,飞机摔在了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爆炸了。
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
聂海胜有个温馨的家,这个家的日常生活,也是紧紧围绕着“航天”二字运转的。
当初接受航天员选拔时,聂海胜的体重就稍稍有点超标。于是,如何帮他“减重”成为整个家庭十分关注的课题。航天员在训练中身体消耗很大,不吃东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减重?只有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实现。妻子聂捷琳说:“这几年,他在体能训练上的付出,比别人要大得多。我们全家跟着他都成了‘运动员’。”
平时聂海胜住在航天员公寓,双休日才回一趟家。这两天里,聂捷琳一到晚饭后,就动员女儿陪聂海胜去广场转圈散步,不转上两小时不回来。饮食上,这两天她就瞄着豆制品往家买,最多是买点牛肉,高脂肪的食品坚决不买。以至于女儿常常抱怨:“爸爸一回家我就没好吃的了。”
5年内,聂海胜把自己的体重减了5公斤,并一直保持着67公斤的标准。
女儿今年11岁了,夫妇俩给她起名聂天翔是一个十足“航天”味的名字。双休日她除了完成自己的课外作业,重要的责任是担任父亲的“英语辅导员”。聂海胜过去英语基础较差,而小小年纪的女儿在这方面却颇有天赋。家里常见的情景是,女儿煞有介事地提问,父亲认认真真地回答;或是父亲老老实实地背课文,女儿在一边扯着嗓子叫唤:“不对,不对,重来一遍!”
航天员大队领导说:“我们每一个航天员的身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妻子,聂海胜爱人对他事业的支持,更是全心全意。他的训练成绩始终在往前走,家人的支持是重要精神因素。”
费俊龙:1965年出生于江苏昆山阳澄湖畔巴城镇,1982年,17岁的费俊龙在部队“招飞”中脱颖而出,1986年从长春航校毕业,1991年与同为航校毕业的妻子喜结连理,此后先后被调往甘肃、北京等地。1998年,费俊龙被选调到北京航天城,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集训队员。
从军23年回家才6次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费俊龙的家乡位于江苏昆山巴城,这个阳澄湖边的小镇眼下正热闹地举办大闸蟹文化节。每年这个时候,费妈妈就格外思念爱吃大闸蟹的儿子。据了解,费俊龙从军23年,才回过家6次,每次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几乎从不出门。周边许多人家也都不知道,二十多年前那个名叫“三囡囡”的老实孩子,现在可能成为执飞“神舟六号”的航天员。
做事细心吃苦耐劳
费俊龙的家是一栋灰色水泥楼房,是个典型的江南农家,已经有点破旧,但简朴而干净。说起费俊龙,他的大姐费美琴一脸骄傲。“那时家里穷,弟弟10多岁就边上学边挣工分了,背麦子背稻穗,甚至还去背河泥,一天下来才挣3个工分。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体力活繁重,也从没摔过跤,全身上下一条疤痕都没有,这才通过了招飞。”
1982年,17岁的费俊龙通过空军招飞成为一名飞行员,1991年与同为航校毕业的妻子喜结连理。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宇航员集训队员。如今,费俊龙一家三口生活在北京,14岁的儿子正在外语学校念书。
在费家人眼里,费俊龙是个孝子,从小就很乖。参军后,虽然与父母天各一方,但每周总要打电话回家问候,每年还寄四五千元回家,要父母多吃多穿。每4年才能回家探一次亲的他,一到家就忙这忙那,操持家务,下厨做菜孝敬父母。但对于他的工作细节,则从未向父母提起。在数度赴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前后,费俊龙回过两次家,家人也只是知道他出过国。直到2003年2月,费俊龙一家三口再回昆山看望亲人时,费家二老听说儿子和他的战友均被要求回家探亲时,才意识到他们将开始一项重要的任务。
上一篇:合肥哪家白癜风治疗医院比较合理?
-
2015有什么值得投资的股票,最好带有这只股票的资料信息,求大神们指教指教2024-08-17
-
环卫工人的资料2024-08-17
-
求风电防雷产品的相关资料。现在市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风电防雷器的选取有什么准则?2024-08-17
-
常州市奥体中心 资料2024-08-17
-
从古到今太阳能的资料2024-08-17
-
高考文科综合复习资料!急!2024-08-17
-
有关星星的资料2024-08-17
-
求高三文综系统复习资料!2024-08-17
-
本人要写一篇论文,关于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的,有谁能提供一些资料,将万分感谢~!!2024-08-17
-
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的科学小报。(要有文字资料,有图片更好)2024-08-17
-
关于星空的资料2024-08-17
-
月球的资料2024-08-17
-
有关于月球的资料2024-08-17
-
关于月球的资料2024-08-17
-
月球资料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