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如何认识与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3:37:12
热度:

如何认识与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态势【专家解说】: 世界经济有哪些规律性的现象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第一,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作用。 科学技术

【专家解说】:

 

世界经济有哪些规律性的现象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第一,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无论世界经济还是国别经济,都与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态势有着密切的关联度。

 

科学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有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比如,电脑的发明和完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特别是90年代中期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信息产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全球信息产业总值为6786亿美元,到2000年底则达到近1万亿美元。在许多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美国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1995至1999年期间已经达到1/3以上。据认为,现在以及未来,生命科学的突破和发展,又将形成一个新的巨大的产业,进而对国民经济的结构及其规模产生新的重大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还会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经济质量,从而增加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二次大战以来的50多年中,世界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重组和调整。第一次调整主要是集中发展半导体、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二次调整主要是集中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耗能低、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次调整主要是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中心的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建立起知识密集型产业。每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由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和突破所引起。高科技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使一些夕阳产业焕发青春;也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链,使经济结构向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使经济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而对科技、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因而,科学技术的水准也就成为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谁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谁拥有灵活高效的研发机制,谁掌握了最先进最实用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成果,谁就能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换言之,谁想在新世纪的经济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谁就必须占据高科技这个综合国力的制高点。

 

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得科学技术的进展和突破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新格局和新结构;一个国家掌握何种类型的高科技及其实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也能够预示它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地位和竞争力的大小。所以,中国经济要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就必须首先关注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瞄准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阵地,把握科技成果向经济生活转移的态势,及时捕捉最新、最具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转化到经济活动中去。把握了科技革命的最新态势,就抓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从而也就能够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

 

世界市场是连接世界经济的纽带,也是世界各种资源流动、交换的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际分工和交换规模的扩大,世界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当代世界,一个国家的实力越强、经济规模越大,所需要通过世界市场实现的价值也就越多,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也就越高。如世界出口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950年大约为6%,1973年上升到12%,1997年达到20%。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系数增长更快,香港和新加坡都超过了50%。这意味着,各国国内生产总值越来越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才能实现其价值。

 

世界市场的主要载体是世界贸易。世界贸易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直接结果之一。世界贸易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世界贸易的增长;世界贸易的增长也必然会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战后以来,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一般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1—1.5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越来越领先于经济的增长速度,1990—1995年达到了3倍。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函数关系,如果国际贸易下

降,必然也就表示或引起世界经济的下降。如2001年世界货物贸易量下降了0.7%,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就仅为2.5%,其中发达国家仅为1.2%。

贸易的结构也反映着世界经济的质量和水准。传统的货物贸易构成世界贸易的主体。1986年世界贸易量为21370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34380亿美元,1998年扩大为52250亿美元。这是量的扩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现在已扩展到服务以及要素。据世贸组织

 

1998/1999年的年度报告,1986年的国际商业服务出口额为4496亿美元,1994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550亿美元规模,2000年达到14350亿美元。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约占20%。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不断增多。这类组织,既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国际贸易水平的一个积极因素。

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晴雨表。长期以来,美国经济的2/3是由消费需求支撑的。如果消费需求旺盛,就会带动国际贸易进而世界经济的增长。反之,就会使国际贸易进而世界经济萎缩。

 

就一些重要的原材料来说,世界市场上供求关系或者价格的变动,也会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生产和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石油,是各国工业、制造业乃至服务业的必需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血液”,石油供求关系及其价格一直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73-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经合组织测算,油价每上涨10美元,世界经济增速就下降0.25%。日本野村证券研究所测算,油价每涨1%,中国、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分别下降0.01—0.03%。

 

由此可见,把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就必须把握世界贸易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态势。世界贸易的规模、结构、增长速度,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变化以及价格水准,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这种影响,既有全球性环境、条件变动的影响,也会有区域性因素的影响。既有全局性的影响,也会有单个因素的影响。只有认真研究世界贸易的运行规律,掌握世界市场的准确行情,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对外贸易,才能够使我们的经济借助于世界贸易的发动机得到不断的增长。

 

第三,世界范围的资本流动和股票、证券市场的起伏变动。

 

随着经济交流的扩大,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199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达3490亿美元,相当于1985—1990年间平均投资额1420亿美元的两倍多。1991—2000年,全球净

私人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大大超过全球GDP年均增长率和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2000年,全球跨国投资总额达1.1万亿美元,为7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3149亿美元,1997年底已增加到88272亿美元。

资本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3个成员国中,2000年底已有149个国家承诺实现货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有37个国家已经实行或承诺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本币自由兑换。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1999年,全世界共有48家证券交易所,股价总市值超过31.7万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世界生产总值。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猛增至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万亿美元。目前达到2万亿美元。

 

由于通讯卫星、计算机编程交易、图文传真机、自动转帐支付机、电子销售点、电话银行、对谈通讯屏幕、互联网等电讯技术的发展,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部门通过一个通讯系统保持着24小时的联系,全天候进行运营。全球的资金调拨可以在瞬间完成。到80年代中期,即有60%的跨太平洋外汇交易、50%的跨大西洋外汇交易通过卫星进行。由于资金在全球的快速流动,十几秒的差别往往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美元交易的成败。

 

资本的国际流动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其利弊得失显而易见。一方面,它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筹措资本,适应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经济规模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给世界经济和各有关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空前的风险。股市的变动,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证券交易的风云,掩藏着不少投机的黑幕。20世纪90年代,世界接连爆发三次因货币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第一次是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第二次是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第三次是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国际游资高达8万亿美元。它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动员数十倍于自身的资金,攻击某个国家,人为地制造出金融危机和政府危机

第四,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和世界经济的规则、秩序。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经济主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的状态。每个国家或其他经济主体,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要以各种方式,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博弈,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游泳。这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主观活动,也会反过来影响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动方向。按照恩格斯所描述的“合力论”思想,每个主体都在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但又受着其他因素的制约。各方不断进行着复杂的博弈游戏。这种博弈,使整个世界经济处在一种无限发展的运动过程之中。要认识和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就不能不注意这种博弈的关系和态势。

 

在世界经济的大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传统的民族国家,作为有着紧密的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等联系的利益共同体,是当然的经济主体。每个国家都要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当代世界,这种争取和维护利

益的方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一是它自己的利益已经不像过去,仅限于自己的国土范围之内,而是越来越多地越出国境线,体现在不同主体的相互联系和交往当中;二是因此,它不可能单方面获取自己最大的利益,而是必须以同时承认别人的利益为前提,在顾及别人利益的情况下获得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得到的往往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三是利益的分配及其磨合,总是必须建立在规则和秩序的基础之上。没有秩序,不守规则,就会破坏各方面的利益,也会失去自己的利益。因此,遵守规则,建立秩序,是现代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各国博弈的过程中,世界经济逐步形成了或正在形成着某种格局。这种格局,首先是南方与北方,差不多即穷国与富国的两极。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1950年为24.3倍,而到20世纪末,已经达到67.1倍。按世界经济学者张伯里教授的说法,这是一种“域格局”。另外还有一种“极格局”。这是在多极化发展中而呈现的一种以“极”相联系的格局。从目前来看,经济上能称为“极”的,恐怕只有美国、欧盟和日本。随着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如果抓住机遇,抓紧发展,有可能在未来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形成不是三极、而是真正多极的状态。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据联合国的统计,1999年全球跨国公司达到6.3万家,海外子公司70多万家,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60%,所控制的国际技术贸易占全球技术贸易的70%,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5%,境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可以说,哪里有生产与经营活动,哪里就有跨国公司的存在。许多大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比大部分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还大。以1997年为例,在发达国家中,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有51个,而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国家仅49个。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沃尔玛零售集团的销售额达1400多亿美元,超过菲律宾的国内生产总值。通用汽车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销售额要比整个萨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生产总值还多500多亿美元。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本质和条件使然,一些跨国公司也会从事各种投机和违规活动。一旦败露和发生危机,就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冲击。美国接连发生的安然公司、世界电信公司、施乐公司假账事件,突出反映了这方面的危险性。

 

为了使各经济主体的博弈限定在秩序范围之内,惟一的办法就是制定规则,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加以实施和监督。目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三大组织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运行有着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三大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制定的规则,构成当代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部分之一。研究和认识世界经济的规律,不能不把这三大经济组织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在当今世界经济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成员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95%。在世贸组织中,可以通过正式成员的身份,享受多边谈判的成果;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开放自身市场,吸收境外投资,并获得进入外部市场的机会;通过多边的争端解决机制,公正、平等地解决贸易纠纷。

 

与此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不断增多。据世贸组织统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的各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有100多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世贸组织成员95%以上参加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组织。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推动下,其135个成员及要求加入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贸易自由化。

 

第五,世界经济周期性起伏变动的状况和态势。

 

经济周期,是世界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是指世界范围经济活动交替出现的活跃、繁荣与呆滞、衰退的波动过程。学者们认为,世界经济周期有两种,一种是为期1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主周期;另一种是为期5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长周期。

 

经济运动的周期性,是由各种宏观经济指标上升和下降的轨迹表现出来的。在上升期,总产量、就业率和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趋于活跃,表现为经济的繁荣和扩张。在下降期,各种指标趋于呆滞,表现为经济的萧条和收缩。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决定的。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同时,它还与科学技术从发现发明到转化应用再到淘汰更新的周期,与固定资本更新换代的周期,与世界市场扩大收缩的周期等等密切相关。

 

关于世界经济的主周期,有的专家认为,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已经先后发生了4次世界经济危机(另有几次局部性危机)。第一次,1957—1958年;第二次,1973—1975年;第三次,1979—1982年;第四次,1990—1993年。与战前相比,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动的阶段性差别较小、长度不同、危机的程度也较轻,因此,所造成的波动幅度及其破坏性都不是很大,因此给普通人们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刻。

 

长波理论是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发表的论文《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中首先提出来的。从世界经济的长周期或长波来说,有的专家认为,迄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比较完整的长周期。1945年至目前属于第三个长周期。而当前,世界经济正由第三个长周期的下降阶段向第四个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转变。这些年来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教育改革等等,都预示着一个世界经济长周期的新高涨正在到来。

 

应该承认,我们对世界经济周期性运动的规律研究得还不够。目前对各种周期的描述和解释还不尽准确和科学,大量问题还有待于探讨。但不管如何,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动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而这种周期性变动的现象,正是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集中表现。更加准确地揭示这种周期性,是我们发现世界经济规律的一个入口。从这里出发,我们也许能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加自如地把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过程,预见其发展的前景和趋势,从而

使我们掌握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中国经济的主动权。

 

三、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趋利避害,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新世纪,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也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形势喜人,形势更逼人。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我们要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就不能不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认真研究和努力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做到趋利避害。

第一,拓展视野,从战略上把握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依存度的提高,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更加直接地受到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制约和影响。能不能自觉地认识和驾驭这方面的规律,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至关紧要。

 

适应这一新的情况、新的变化,我们的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思想上、措施上、战略上也应该有所转变。要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把握,全面审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时发现世界经济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情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的内在规律,科学地预见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注意中国经济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同时也注意世界经济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制定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时,注意测算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其所能提供的条件。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和动荡时,准确估计对于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迅速地采取防范的措施。在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有更加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地改变那种被动处置、撞击反射的处置方式,做到统揽全局,自觉谋划,胸有成竹,沉着应对。使我们的战略决策能够更好地建立在对世界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之上,使我们的各种应对措施能够建立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之上。

 

第二,瞄准前沿,紧紧抓住引领世界经济跨越发展的最新亮点。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动,特别是高速强劲的发展,都是由一系列关键的因素引起和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科学技术的某个重大突破及其应用,国际市场的开辟或扩大,新的大规模消费需求的出现,国际资本的大量供给??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亮点或增长点。

 

这些亮点,都可能促成世界经济发生新的变化,或者出现某种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这些亮点,不是谁都能敏锐地发现的,也不是谁都能及时地抓住的。谁走在前面,谁就能赢得主动。因此,中国经济要能够逐步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逐步走到时代的前列,就得瞄准前沿,抓住亮点,占据主动有利的制高点。

怎样抓住亮点?不是靠一时的聪明和本能,根本上还是靠对世界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靠掌握和遵循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敏锐地辨别确认科技革命的前沿问题、辨别确认消费需求的新的台阶、辨别确认国际资本的投资热点等等。不仅是想一步,干一步,而且是要干一步,往前想一步,还要再超前看一步。从而做到步步超前看,步步能领先。

第三,防患未然,设置趋利避害、保障经济安全的防火墙。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联系,我们不能割断。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们必须勇敢进入。但是,经济全球化毕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所以,在谋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必须防患于未然,设置必要的防火墙,以抵御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任何伤害。

 

比如,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本来是两种带有矛盾性的趋势。但为什么能同时存在和发展呢?其原因就在于经济全球化固有的风险。就像一艘巨大的油轮,假如中间没有任何隔舱。只要船身有一处漏水,必然全船倾覆,葬身海底。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就采取建立隔舱的办法。哪怕有一处甚至几处漏水,因为有隔舱保护,就不至于全船倾覆。同样道理,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防范全球化的风险,往往在一定的区域之内建立某种贸易区,采取互相优惠的政策和自我保护的措施,既获取了扩大经济联系的益处,又防范了在太大范围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

 

再比如,对于人民币的可兑换,我们历来采取稳步前进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民币过快地自由流通所可能带来的风险。试想,对于1997到1998年间的东亚金融危机,如果没有这种客观的情况,我们的风险也许就更大一些了。对于国外资本的流入,也应该有恰当的比例结构。不能光用一家的钱。长期、短期都要有恰当的比重。遇到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我们才能从容应对。

第四,见微知著,密切关注世界商品、资本、金融、股票、证券等市场的起伏变化。日晕而风,础晕而雨。世界经济的规律性变动,是通过一系列现象表现出来的。要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就要善于认识现象,洞察现象,敏锐地把握现象,透过现象抓取本质。现象有假象有真相,有表面的无关大局的现象,也有重大的反映本质的现象。只有抓住具有真实和全局意义的现象,才能发现世界经济发展的真实态势或问题。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商品、资本的流动,股票、证券、外汇市场的变化,都是世界经济基本态势最真实、最敏捷的反映。只有及时地把握这些市场征兆性标志的变化,我们才能掌握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和趋势,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的措施。

 

由于这些市场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初步开拓和认识的领域。我们的知识不够,经验也不够,甚至研究的也不够。所以,为了能够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能够有效地驾驭世界经济的变动规律,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世界上的各种大型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的状况,掌握最新的动态,

预见变化的趋势,因势利导,以可能有的最快速度作出反应。只有增加了对世界这类市场的认识,我们才有可能走到经济全球化的大门之内,比较科学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

 

第五,有序运行,认真研究和熟练掌握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则。

 

世界经济需要有序运行。中国经济也要有序运行。有序,就要有规则,而且守规则。世贸组织就是以完整的多边贸易法律体系为基础来处理国家或地区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它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如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开放市场等等,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很多是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需要采纳和借鉴的。处理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研究规则,遵守规则,参与制定规则,通过规则来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

 

作为一个讲信用、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必须全面遵守WTO以及其他的有关规则,认真履行有关的义务,兑现我们的各项承诺。就像在十字路口,国际通行绿灯行、红灯停,那我们就不能反过来,搞个红灯行、绿灯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处理好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从充分、全面地享受应有权利的角度,认真研究世界经济各种规则的内容和范围,把它们用足、用好。在我们自己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求其他成员遵守涉及我们的有关规则,尊重我们的权益,不得违反规则侵害我们的权益。一旦发生这种状况,要学会运用规则和权利来维护我们的利益。

 

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反映和要求。研究规则,掌握规则,也就是从一个角度研究和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当然,现有的经济规则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也就是与客观规律不相符的地方。研究它们,可以更好地参与修改这些规则的过程,经过努力,使它们逐步走向合理化,从而建立起新的国际经济的新秩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