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中国有自主研发的巡航导弹吗?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08:30:49
热度:

中国有自主研发的巡航导弹吗?【专家解说】:国最早获得的飞航式导弹技术是来自于苏联的544和542导弹,数年后仿制544型导弹成功,遂放弃了对542导弹的仿制工作。542导弹苏联海军

【专家解说】:国最早获得的飞航式导弹技术是来自于苏联的544和542导弹,数年后仿制544型导弹成功,遂放弃了对542导弹的仿制工作。542导弹苏联海军代号为КС-1,系统代号为4К87,采用指令驾束制导,不适合舰艇使用,而当时中国仅有能力发展一种导弹,因此仿制遭到否决。但这种导弹最为可取的是采用РД-20涡轮喷气发动机,不仅具有比火箭发动机远得多的射程,而且燃料为航空煤油,贮存性能较当时544导弹的红烟硝酸氧化剂和煤油安全简单。放弃仿制542导弹并没有使中国获得远程飞航式导弹技术受到影响,因为544导弹同样具备完善的自控和自导装置。仿制的意义在于使中国得到了飞航导弹惯性制导技术、飞行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末端主动雷达自导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打下了飞航导弹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如果当时苏联没有转让这种导弹,中国可能需要多花费10至20年时间。   544导弹主要技术局限是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尽管这类发动机推力大,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氧化剂,射程很难超过100千米。542导弹虽然射程可达100千米以上,并有增程潜力,但是发动机并不是专用的飞航导弹发动机,而是米格-15战斗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造成导弹体积较大。542导弹发动机制造技术主要来源于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因为当时中国空军大量装备米格-15战斗机,并在苏联帮助下建设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而544火箭发动机技术则是在544导弹仿制中获得的。两种导弹惯性导航、舵机、自动驾驶仪和高度控制装置相同,这些装置和系统的资料以及发动机和弹体结构技术,使中国很快从单纯的仿制走向深入研究。其中544导弹对中国影响最深远,国产主要型号飞航导弹结构和外形有近20年沿用苏联设计。70年代中国自行设计冲压喷气发动机,并开始设计使用这种发动机的舰射“海鹰”-3及空射“鹰击”-1超音速反舰导弹。但是“海鹰”-3导弹并未成功,而“鹰击”-1进行试验后也没有大量装备。   空射远程飞航式导弹是巡航导弹远程打击体系中的重要技术。中国在研制空射反舰导弹中获得了这项技术。空射型的“鹰击”6导弹是由舰射和岸舰型“海鹰”-1、“海鹰”-2导弹发展而来。直到80年代初,中国才完成了空射反舰导弹的定型。“鹰击”-16导弹系统的研制,解决了载机相关系统的配套以及对投射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储备。从1970年到1980年期间,中国完成了单脉冲末制导雷达红外导引头和电视导引头的研制,精密的无线电高度表也在70年代末期定型。中国在80年代已经具备了研制打击陆地目标的巡航导弹技术储备。 70年代印巴战争期间,一个中国顾问小组曾经考察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遭袭击的情况。印度海军用导弹快艇袭击了港口储油设施,造成了巴基斯坦方面重大损失,所用的导弹是苏联П-15反舰导弹,也就是中国仿制的544导弹。不久后,中国开始探索对陆地目标攻击的飞航式导弹技术。7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巡航导弹”这一称呼来源于当时美苏裁军谈判,将美国对陆攻击远程飞航式导弹称为巡航导弹,将短程的战术飞航式导弹依旧称为飞航导弹。因此,中国在1977年提出的规划中,巡航导弹明确定义为对陆地目标实施远程打击的飞航式导弹。1976年初,正式展开战术型巡航导弹的技术研究,先后组织多次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相继对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地形匹配技术、气动外形、回收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展开了预研,同时也对小型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景象匹配技术进行初步探索。项目工程代号为“鲲鹏”5型地地战术巡航导弹。   “鲲鹏”5型导弹是以“海鹰”-2岸舰导弹为基础,改装涡喷发动机,增加进气道。当时制约中国巡航导弹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不可能满足高亚音速和长航时要求,必须采用喷气发动机,而当时中国唯一可以使用的小型发动机是涡喷11。这种发动机是60年代中期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的“火蜂”无人机J85-100发动机的仿制品。在被中国空军击落的“火蜂”高空无人机中,至少有一架基本完好,只有机翼和控制设备受损,从而使中国获得了完整的小型发动机样品。1971年试制成功,并于1978年定型。由于“鲲鹏”-5号项目进度缓慢,这种发动机最早安装在“海鹰”-4号岸舰导弹上,该型导弹是“海鹰”-2型导弹试飞器SFQ-1的战斗型,射程有了很大提高。   1978年底,飞航导弹研究院正式接受了射程300千米的“风雷”5号巡航导弹研制任务,该项目的最终结果不得而知。研制的成果可能就是SFQ-1试飞器和改进涡喷-11而来的FW-41发动机。据1987年简氏防务周刊报道,1983年中国完成了“鹰击”-41号战术巡航导弹论证和“鹰击”-42号战略巡航导弹研究报告,该刊物称“鹰击”-41号被选中作为三军通用型战术导弹。   90年代,一种被外电称为“红鸟一号”的巡航导弹试射成功。该型导弹目前没有正式公开的数据,而且与以前型号存在何种联系还不得而知。据称该弹外形上类似于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弹体中部有两个可收放式梯形平直弹翼,尾部为可折叠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舵安装在水平尾翼上。发动机安装位置与“战斧”相似,折叠进气口同样在弹体下方。自控飞行段为惯性制导,具有高程地形匹配修正。《国际舰队》杂志推测该导弹末端制导为景象匹配或主动雷达自导,在攻击陆地目标时,采用红外景象匹配自导,而攻击舰船、储油罐以及大型桥梁等目标时,采用主动雷达自导。1991年,美国在伊拉克缴获一批中国制造的C-201导弹,对该型导弹研究后,得知中国无线电高度表精度已经足够控制导弹在5米超低空飞行,而C-201导弹是“海鹰”-2导弹的出口型。中国自用无线电高度表和定高装置精度具有相当先进的水平,这些技术完全可以用于巡航导弹。   1999年美国圣迭戈海军研究机构报告指出,90年代末期中国已经有一种正式编号为DH-10的巡航导弹系统。据美国海军研究中心推测,这就是早先的“鹰击”-42型巡航导弹的正式装备型号,而所谓的“红鸟”-2巡航导弹很可能就是该型导弹的增程型号。2000年6月至7月,中国首次试射一种称为“红鸟”-2B的空射型巡航导弹,射程达到1500至2000千米。外电报道中国正在研发中的“红鸟”-3射程增加到了2500千米。姑且不论美国研究资料是否准确,至少可以说明中国已经拥有远程巡航导弹武器系统。 中国台湾的《中国时报》引述美国《华盛顿时报》报导,据美国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称,近几年大陆在发展巡航导弹上有较大进展。虽然其言论主要是为美国媒体营造“中国威胁论”,但从侧面反映中国巡航导弹系统确有进展。美国《空军》杂志指出,陆上发射巡航导弹的技术不难,但海上、空中及潜射技术难度就非常高,而中国已经在这些发射平台技术上取得成就。有报告称,中国新型核攻击潜艇也将配备远射程潜对地巡航导弹,由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西方人士指出,中国发展巡航导弹的过程与其他国家不同,先从陆射跨越到水上和潜射,如早期的“鹰击”-42等型号。中国在70年代末已经具备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而水下潜射巡航导弹技术与此有相容性。中国具备鱼雷设计制造技术,有雄厚的基础,同时完全掌握和自行发展了飞航导弹技术,两者结合是水下潜射导弹的技术基础。   空中发射是巡航导弹发射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快速打击远程目标。中国空军装备的是图-16轰炸机的仿制型号轰-6,是普通轰炸型,不具备投射飞航式导弹的能力。中国虽然从苏联进口的542导弹能够用于空中发射,却并没有相应机载火控系统。直到80年代初期,中国才拥有空射平台投放的反舰导弹,解决了空射火控系统和投放技术问题。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局限,采取了相应的办法来弥补不足,使国产空射导弹武器系统独树一帜。   目前,中国空军的巡航导弹发射平台依旧是轰-6轰炸机。这种飞机舱内载弹量约为3000千克,大约能挂载相当于2至3枚美国BGM-109巡航导弹的重量,两侧机翼各可挂载2枚BGM-109弹,但没有特殊挂架的话只能挂载1枚,因此推测中国轰-6每架最大载弹数量为4至5枚。很多观点认为诸如图-16和轰-6这类老式亚音速中程轰炸机的主要问题是突防能力不足,但巡航导弹本身就是远程防区外的精确攻击武器,因此并不需要空射平台具备突防能力。据香港《成报》2004年7月2日报道,中国空军将打算组建战略空军。此外,俄罗斯方面传出中国有关方面考察TU-22M“逆火”轰炸机。这说明中国军方一直在寻找替代轰-6的作战平台。 在捍卫领土、领空和领海完整的行动中,海空军以及陆基巡航导弹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打击手段,尤其是空射巡航导弹系统能够迅速部署到海外和边远疆界地区,立即形成战术精确打击威慑能力。强大的国家以及有效的远程打击手段常常可以瓦解对手挑衅的决心和意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