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广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3:36:25
热度:

广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专家解说】: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
A.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B.水藻需要的养分

【专家解说】: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 A.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 B.水藻需要的养分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 C.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D.水藻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提炼出燃油。 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植物燃油,都是专家倡导使用的绿色能源。 B.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的经验,已经被成功推广。 C.水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植物油,可直接为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D.用绿色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均可使用冷压法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 答案:13.【关键信息理解】(3分) D (这种提炼方法会影响土地和水的使用,并不环保,不“绿色”,因而不是它的优势。) 14.【信息筛选辨析】(3分) A (B文中只说“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还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并未推广;C植物油要“转化成‘生物柴油’,才可以为任何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D文中说“水藻却不像大豆、油菜那样有那么多的纤维,不能使用冷压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 ) 论 美 培根 15.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 B.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 C.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 D.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 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 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 理? ⑵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 答案:15.【内容理解】(3分) D (文中没有说老人一定比年轻人更有阅历。) 16.题(1) (一) 参考答案: 外貌美:形貌的美是难以保持长久的。 (二) 评分标准: 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说明: 第一问1分,回答“外貌美、面貌美、外表美、外在美、形象美、形体美、美貌、样貌的美丽”均可。 (三) 评分示例: 满分答案: ①指的是人的外貌。外貌的美只是暂时的,心灵折射出的美才是永恒。 ②“美”指的是外表的美。道理:外在美是短暂的,时间过去就难以保持。 ③指的是外在美,形貌的美。道理:外貌的美丽随着岁月的流逝总有一天会消失,外貌的美丽并不是永恒的。 ④这个“美”指的是美貌,形貌上的美。说明美貌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⑤句中的“美”指的是外在美。阐明了外在美只是一时的,难保持的。 2分答案: ① 指外貌的美。 这句话阐明了人不可能永远年轻,总会有变老的一天。(句意理解不全面。) ②美的形貌。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是短暂的。(理解片面) ③外在美。这句话说明外在的美很容易被摧毁。(“摧毁”用词不准确。) ④年轻。年轻时的美是不恒久的,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流逝的,只有心灵上的美才可以恒久。(第一问理解错误,美不是指“年轻”。) ⑤内在修养和外在美貌。样貌不重要,因为它会老,只有优雅的作风和文明的举止才能将美保持。(这里的“美”专指外在美,不包括内在美。) 1分答案: ①“美”指的是外在美。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后一问答非所问) ②“美”指仪容之美。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照抄原文,而文中的前后两句并不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③“美”指内在美。保持形貌美和保持内心美是困难的。(前一句判断错误。后一句提到了保持形貌美是困难的得1分,但没提到形貌美的保持不是长久的) 0分答案: ①是指内在美。如果一个人不注重内在美,美而只注重外在美,始终也不会。 (理解错误。) ②指的是水果。道理:这句话阐明了美不是在外表看得出的,真正的美是在心上。 (理解错误,没有抓住比喻的喻意来理解。) ③“美”指的是美德。这句话阐明了人生更需要的是保持美德才是美这道理。 (理解错误,没有抓住外在美来理解分析。) 16.题(2) (一) 参考答案: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把徳行比喻成宝石,形象贴切,深刻说明内在美就象宝石一样,不但不会受普通的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反而更能放射自身的光芒。 (二) 评分标准: 4分。摘录1分(须体现语言生动或说理深刻)。 推荐理由3分,其中对摘录句的句意理解正确2分,分析合理1分。 说明:①摘录划线句子“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没分。 ②摘录拉丁谚语没分(不是培根语录)。 ③注意推荐理由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的区别。 (三) 评分示例: 满分答案: 语言生动示例: ①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美德比喻成宝石,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一个有内在美的人即使形貌不美,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引出下文。 ②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生动形象地比作宝石,深刻地说理,阐明了美的德行不需要美的形貌去修饰,在朴素的形貌下,美的品德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更显华丽。 ③ 培根语录: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 之美。 推荐理由:这句话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说出了自然而生的东西往往比服饰的衬托更好,而举止端庄又更胜于外表的单纯劝勉人们不要单单追求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 说理深刻示例: ① 培根语录: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推荐理由:这句话很实在地表达了作者的想法,美德比美丽更为可贵。有时,美德比美丽更美,经自内在的东西才是最真的,最美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外在美诚可贵,内在美价更高。 ② 培根语录: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推荐理由:此句告诉我们:外在美并不是不重要,而应是在拥有内在美的同时拥有外在美,此时,外在美起衬托作用,让人更加的美。很有道理。 ③ 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这句话一方面批评了部分人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没有好好地培养自己的情操,老了才知道后悔,另一方面则劝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培养内在美。 3分答案: 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个句子利用了比喻手法,把”美德”比着”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德的价值与华丽(“美德的价值与华丽”如何体现未具体分析)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培根的语言总是简练而富有内涵,这句话把美德比作宝石,表达了美德不需要任何修饰,他会在朴素中发射出灿烂的光辉。 (本题从语言生动方面分析,但分析时没有点明比喻修辞,并且没有紧扣比喻特点分析。因此只得3分。) ③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比作宝石,突出了美德不一定表现在外表,而在于内涵。 (没有结合“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进行 分析,因此只得3分。) 说理深刻示例: ① 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 辉。 推荐理由:这句话生动的写出,只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才是最终的美。(如何将两种美结合分析、欠深刻) ② 培根语录: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也应该追求修养,这种才能体现真正的美。(没说清楚“过于”) ③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推荐理由:希望我的朋友能够有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样生活才更加灿烂,更充实,更美好。 (本题从语言深刻方面分析,但对于“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两者结合方面没有进行分析,不够深刻,因此只得3分。) 2分答案: 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用了比喻手法,告诉我们内在美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衬托.(未具体说明比喻手法的作用) ②培根语录: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句优美,用词准确.就”未必”似乎”两词用的十分准确,并无一概的肯定或者否定,只是大概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未具体分析为什么语句优美,用词准确) 说理深刻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在我的人生来说,这句话说得很正确,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对原句理解欠具体,分析不准确)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因为这句话说明了其实美德也是美的一部分,也在教我们要注重认识美德.(对原句理解错误) ③培根语录:世界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青春和外表之美总是短暂的,只有美的德行才能永存.(未直接分析原句的意思) ④培根语录: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推荐理由:因为我们不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那么就做不到真正的美.(未对原句具体分析理解) 1分答案: ①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它可以告诉我们做人应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不要为了放荡的青春而放弃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②培根语录: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 推荐理由: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0分答案: ①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 分析:凡是选此句,均不得分。原因此句不是培根名言,而是拉丁谚语。 ②知识就是力量。 分析:没有从原文摘抄,因此不得分。 ③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分析:没有审清题,此句是题中明确规定不允许选择用来分析。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① 铁凝 17.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6分) 18.“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4分) 19.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问题。(6分) 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 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20.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 (6分) 21.下面不属于孙犁作品的一项是(2分) A.《芦花荡》 B.《荷花淀》 C.《铁木前传》 D.《哦,香雪》 答案:17题评分细则 第一次:满分2分。 “捡黄豆”、“询问‘我’的工作、写作情况”各1分(按采分点给分)。 2分答案(答齐两个采分点)示例: 孙犁戴着袖套在捡黄豆,见了我,与我交谈 孙犁在捡豆,看见我,与我握手,并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给我一种亲切感 1分答案(只答对一个采分点)示例: 捡豆子去施肥 孙犁先生在拔豆秸和捡黄豆 孙犁在院子里捡豆,并亲切地招“我”进屋 0分答案(没答到任何一个采分点)示例: 1979年秋日的一个下午,我与孙犁初次见面(这是以我为主的事情) 写了孙犁先生的外貌与衣着(非事情) 我看见孙犁先生正在采(应该时捡)豆子,而且看见他戴着袖套,让我有一份亲切感。 第二次:满分2分 “准备糊窗缝”和“向‘我’证实自己的衰老”各1分(按采分点给分)。 2分答案(答齐两个采分点)示例: 准备糊窗缝,向我证实自己的衰老 孙犁在糊窗缝,他说他老了,我承认了 1分答案(只答对一个采分点)示例: 准备糊窗缝 他说他老了,我就应了一句:“您是见老。” 0分答案(没答到任何一个采分点,或所答内容不属于事情)示例: 孙犁先生老了很多 孙犁先生每次都会戴着袖套工作 孙犁先生虽老但不服老的情绪,和他的衣着 第三次:满分2分 “写作”和“与众人聊天”各1分(按采分点给分)。 2分答案(答齐两个采分点)示例: 写作和与众人聊天。 孙犁坐在桌台前写作,见到“我们”后立刻热情招呼客人。 1分答案(只答对一个采分点)示例: 我注意到他大约在写作,他戴着一副袖套。 在摊着纸和笔,可能在写作。 写作时仍戴着袖套。 认真工作。 写了孙犁在写作时看到我们的反应。 与我们交谈。 招呼客人。 0分答案(没答到任何一个采分点,或所答内容不属于事情)示例: 孙犁的那副套袖到哪里都不会脱下,有深刻的含意 孙犁先生珍重劳动的尊严和德行 18题评分细则 评分总则:本题满分4分。评分要点:考生的答案须紧扣“为什么要寄”和 “为何寄给孙犁”两点回答。得分点如下 : 不认同省内长者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2分)相信孙犁能给出公正的评价(4分。答对一点得2分) 或者 :省内的长者不认可《灶火的故事》;(1分)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1分)第一次见面孙犁给了“我”亲近感;(1分)我对孙犁的信任(1分),我希望得到孙犁的肯定(支持、帮助、指导、赞赏……)。(1分)答中其中四点即满分。 4分(满分)答案示例: 例一:①“我” 知道孙犁先生是当时中国作家的代表之一,我信任他(1分);②孙犁先生亲切、友好(1分);③“我”不服省内几位老师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2分)。 例二:因为看过的长者都劝我不要这样写,我心里不服(2分),孙犁先生是富有文学天赋的人,我认为他会给我正确的指示,赞同我的写法,才斗胆寄给他(2分)。 例三: ①省里老师不让发(1分);②自己很看重(1分),想找孙犁老师,认为他值得信任 (1分);③想得到孙犁老师的认可(1分)。 3分答案示例: 例一: “我”挺看重自己的这篇文章(1分);孙犁先生在“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分),“我”想让他评价一下自己的文章(1分)。 例二 : ①“我”想看看孙犁先生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靠“信任”点)(1分);②“我”想证明给省内几位老师看《灶火的故事》是一本很好的小说。(2分,这里隐含两个得分点) 例三: ①自己很看重这篇小说;②有看过的长者对文章持否定意见,“我”不服(2分);③希望参考孙犁先生的意见,并能得到他的认可(1分)。 例四:《灶火的故事》我自己挺看重的,而当时连续几次被批说写作路子有问题,心中又偷偷不服(2分),所以将它寄给孙犁。“我”想得到孙犁先生的赞赏(2分) 。 例五:因为有好几位看过先生在自己辛勤努力下写出的竟会被批评,“我”心中不服(2分)。“我”想得到孙犁先生的支持(2分)。 例六:①因为“我”要把我的故事给孙犁先生品味,并希望得到孙犁先生的赞同(1分);②“我”并不认为自己的故事“路子”不对,并且希望得到孙犁先生的赏识(2分)。 2分答案示例: 例一:①见过孙犁这位先生之后,对孙犁有亲切感(1分);②孙犁先生在“我”心里地位很高(1分)。 例二:因为①他拿给省内的老师看,劝他不要这样写,他不服气(2分);②他想给孙犁看了我写的有什么不好。(说明:人称表述不清。) 例三:因为孙犁待人亲近,是“戴着袖套”的作家,使作者有另样的亲近感(1分),而且孙犁在作者的心目中犹为重要(1分),十六岁就能背诵他的作品。 例四:孙犁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作家(1分),是我的写作启蒙师,他与常人看待文章有所不同,有助于我修改(1分)。 例五:“我”心里不服(1分);“我”想让他评价我的文章(1分) 。 1分答案示例: 例一:因为“我”想让孙犁先生评价“我”所写的文章(1分)。 例二:因为“我”不服气所以想给孙犁先生看(1分)。 例三:①因为“我”认为孙犁先生是一个不会不苟言笑的人;②“我”觉得孙犁先生待人亲和、很慈的人(1分),所以我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 0分答案示例: 例一:因为孙犁先生是爸爸喜欢的作家。 19小题评分细则 19.【词语鉴赏】(6分)评分标准 : (1)写出了“我 ”期盼、兴奋、敬仰的心情。 [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得分点:期盼(期待、如愿以偿等) 兴奋(激动、愉快、高兴、快乐等) 敬仰(崇敬、敬佩等) (2)表现出孙犁珍惜纸张、小心谨慎、害怕糟蹋纸张的心理。[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得分点:珍惜纸张、小心谨慎(小心翼翼、慎重落笔)、害怕糟蹋纸张 评分示例:第(1)小题: 满分答案示例: 例1 写出我激动、期待已久的心情。 例2 写出我渴望见到孙犁先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 例3 写出我急迫以及兴奋的心情。 2分答案示例: 例1:写出我对孙犁先生的敬仰之情。 例2:写出我见到孙犁时兴奋、坚强、勤奋的心情。 例3:写出我期待走进高墙大院和希望与孙犁见面的心情。 0分答案示例: 例1:写出我见到孙犁时感到紧张的心情。 例2:写出我对孙犁先生的好奇的心情。 例3:写出我对会见孙犁先生的舒坦的心情。 第(2)小题:满分答案示例: 例1:表现孙犁先生爱惜纸张、害怕造成浪费。 例2:表现孙犁先生珍惜纸张、担心糟蹋了纸张。 2分答案示例: 例1 表现孙犁先生爱惜纸张。 例2 表现孙犁先生担心浪费纸张。 例3 表现了对纸的珍惜,但更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和德行。 0分答案示例: 例1:写出孙犁爱好纸张,对好纸的尊敬。 例2:写出对写作的爱好。 例3:“深恐”表现了他对《天津日报》的纸的憎恨、愤怒之情。 例4:表现当时社会对文人的压迫,孙犁先生的谦逊以及对社会的无奈。 20小题评分细则 20.【写作手法、形象分析】(6分) 评分标准 : 好处:①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大师品质的高尚。(2分) ②这里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终如一的质朴形象。(2分) ③多次点题,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2分) [2分。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④起到线索作用,它将作者与孙犁先生的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层次鲜明,内容逐步深入。 [ 0分。因为线索是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这里没有,所以不能作为线索;对好处的解释空洞,所以0分。] 品质:表现了孙犁先生平易近人,勤劳,珍重劳动,以及质朴美丽的人格品质。 [4分。其中“平易近人”1分,“勤劳”1分,“珍重劳动”1分,“质朴美丽的人格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平易近人(有亲切感等) 勤劳(热爱工作等) 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等) 质朴美丽(淳朴等) 评分示例: 满分6分答案示例: 例1: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终如一的质朴形象,突出孙犁先生的性格特点,(2分)写孙犁先生这样的品质:亲切和蔼、活力十足、不停工作、朴素、自谦、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4分) 例2:它的好处:以戴着套袖贯穿了全文,点明了主题,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2分)它表现了孙犁先生的质朴、勤劳、珍惜东西,易于人和谐相处,且珍重劳动尊严与德行的品质。(4分) 5分答案示例: 例1:多次点题,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2分)表现了他对棉布的珍惜之情和热爱劳动,和他珍惜纸张相呼应。同时也写出他的质朴和不拘小节。(3分) 例2:与题目相照应,深化主题,表现孙犁品质的高尚,(2分)表现了孙犁在作者眼中的亲切,更表现了孙犁热爱劳动,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品质,更表现了他质朴的生活态度。(3分) 例3:这样写能紧紧与题目相结合,不走题,其点明中心扣紧题意的作用。(1分)表现出孙犁先生平时质朴、节约、友好待人 、勤劳、珍重劳动的优秀品质。(4分) 4分答案示例: 例1:这样写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渲染出孙犁先生的美好品质,使文章更严谨,(2分)表现了孙犁先生的热爱劳动、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的品质。(2分) 例2:从细节来反映孙犁先生对物品的珍惜之情,以小见大。(2分)它表现了孙犁先生质朴和尊重劳动的品质。(2分) 例3:这样写就可以把主题渗透到文章中,并且能起到强调的作用。(1分)表现了孙犁先生待人和蔼、质朴的品质,表现了孙犁先生珍重劳动的尊严的品质。(3分) 3分答案示例: 例1:这样写的好处是让读者们能感受到孙犁先生亲近感,还有对棉布、对衣服的珍惜之情。表现了孙犁先生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的质朴和美丽的品质。(3分) (把“好处”和“品质”两个问题混淆一起回答,实际只回答了后一问,品质的得分点缺“勤劳”) 例2: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孙犁先生的形象一下子跃于纸上,使人物更真实,回应题目,点题。(1分)表现了孙犁先生尊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的高尚品质,和他人生质朴和美丽。(2分) 例3:仔细描述孙犁先生的套袖,能从孙犁先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先生的品质,(0分)反衬出孙犁先生多年如一戴着套袖的质朴,勤俭等品质,表现他质朴、尊重劳动与德行,节约的品质。(3分) 2分答案示例: 例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并表现了孙犁先生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使人生的质朴和美丽。(前问0分,后问2分) 例2:好处是突出了作者对孙犁先生细心观察及孙犁先生对物品珍惜之情;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于德行,使人生的质朴和美丽的品质。(前问0分,后问2分) 例3:细致描写孙犁先生朴素的衣着,表现了孙犁先生质朴,珍重劳动 的品质。(前问0分,后问2分) 1分答案示例: 例1:这样写可以体现孙犁先生的套袖并不是临时“武装”,对外表的重视,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做到,让别人对他有一种亲近感,表现了孙犁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重视仪表。 (前问0分,后问1分) 例2:告诉读者孙犁先生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表现了孙犁先生崇高,不放弃的品质,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很质朴的人。(前问0分,后问1分) 例3:表示孙犁先生套袖并不是临时“武装”,表现他珍惜纸的特点;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前问0分,后问1分) 0分答案示例: 例1:说明孙犁先生爱护棉布、衣服,套袖戴上,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认为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衰老。 例2:说明孙犁先生的套袖是孙犁先生的习惯,也是他身为作家的标志。好处是突出文章主题,表现了孙犁先生尊重写作热爱写作的性格。 例3: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出了孙犁先生的喜爱。 21小题评分细则 21.【文学常识】(2分) D(《哦,香雪》是铁凝的作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