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对于今年这么严重的沙尘暴如何解决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2:32:14
热度:

对于今年这么严重的沙尘暴如何解决【专家解说】:古往今来一提到春天,我们首先会想到绿草,然后会想到春风,最后会想到杨柳依依。但是近来一些年,我们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能首先想到春

【专家解说】:古往今来一提到春天,我们首先会想到绿草,然后会想到春风,最后会想到杨柳依依。但是近来一些年,我们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能首先想到春游去处的拥挤,想到一些草不再因为春天而绿,也会想到沙尘暴。     为什么要提“怎样理解沙尘暴及其治理问题”这个题目,还是现在这两年,国家面临着很严重的一个生态安全问题。就是我们内蒙古草原,包括更西部的新疆地区大规模的生态退化,造成了很多的这种生态的危机。使它每年的沙尘物质光临我们北京。现在各个部门也在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治理,我们这个项目,也是中国科学院启动的一个西部行动计划之一,这个总投资是1000万元的一个项目,我和另外一个同事负责正蓝旗的项目。是在浑善达克沙地,所以我介绍的大部分背景,都是在浑善达克沙地做的。我现在演讲只是以几个问题的形式,把它放在这,让大家来判断。     第一个问题,就是沙尘暴的物质到底是国外的,还是国内来的?也就是说它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吧,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因为这方面还是有争议的。比方说在国家气象中心,它说遥感卫星数据显示,66%的沙尘暴物质,它认为是来自蒙古国,或者更远的地方。当然中国科学院风洞实验显示,60%沙尘暴来自中国的草原,20%来自中国的农牧交错区。你看这两个60%左右,就是一个矛盾的数据。那么,现场测定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在刮沙尘暴的时候,我们是在现场做这种实验。在2002年的时候,沙尘暴吹过,我们观察到锡林郭勒盟草原的土层损失量在0.2~1厘米之间的一个厚度,另外沙尘暴刮得很严重的时候,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土损失量在3厘米-21厘米之间。也就是说很多土壤物质被吹跑了。另外还有可能更重的物质,会使沙地扩大它的规模,也就是它向南侵移。     还有个别严重的例子,都是些极端的例子,更加触目惊心。比如说2001年5月2号这一天的时候,大风使白音锡勒牧场近2万亩耕种的小麦种子、化肥、还有8厘米的表土都给吹跑了,那么这些物质都哪去了呢?我们自然会问,它跑得还很远,跑到北京来变成危害,跨到太平洋,它可能会跑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了就是所谓的沙尘暴。     这张片子就是在2001年5月2号这一天的沙尘暴,那天你可以看出来汽车是白天也需要开着大灯,如果你不开灯的话,两辆车就会撞到一起。前白横杠这一块是我们的车,两辆车非常近,能见度在5米左右。我们那天的一个感觉是世界的末日到了,因为呼吸还是很难的,都是一些尘土吸在肺里。这是我的一个博士后,他在测这个风速,1.8米的一个小伙子,他站立不住,你看风速达到20米每秒钟,在他2米左右的位置上,风非常大。     所以我们感觉,沙尘暴的来源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是用事实来说话,这个事实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不容推卸和乐观的事实是,我们自己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草地在大规模的退化。根据动态的观测,在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1970年前后的时候,中国的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是1500平方公里/年。80年代的时候,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的前5年就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年,后5年达到3400平方公里/年,加了1倍多了。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跟沙尘暴斗争,可是我们越治理越多。可以看出来这种沙漠化在扩大。沙地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它是诱发的最直接的环境灾难,就是我们现在能够感觉到的这种沙尘暴问题。      近百年我国共发生沙尘暴70次。2002年3月18日到21日这几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到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这次沙尘天气席卷中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它的范围之广,几乎使长江以北所有地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的影响。所以沙尘暴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这种经济损失。国家为治理投资的巨额费用也在逐年增加。据说国家环保局给的数据,中国已经投入或者正在投入的资金是600个亿来治理沙尘暴问题。由此看来,暂时我们承认33%沙尘暴物质是我们自己产的,我们国产33%按照国家气象中心的这个数据,但是我们没有沾沾自喜的理由,我们没有这个理由,为什么?因为地面上实际发生的情况是,这个干旱、半干旱区域发生大规模的沙漠、沙地、草地这种生态系统的退化。     现在看起来就地起沙也引起了当地牧民生存的危险。可以看这张片子上,沙漠的沙子已经把他的房子顶都堆上了,你看窗户,沙都堆积和那个屋脊是平的了。另外老百姓说严重的时候,每天要出门的时候要扫很多的沙才能出得去。另外,他为了挡这个沙,因为他很贫困,他把很好的泥炭都给挖来,挖来挡这个墙,所以这个风沙一大,墙也高。所以有时候我们下去调查的时候,人都往下俯视,高出两三米了。所以这种危机是相当严重的,家园慢慢在失去。     我刚才介绍沙漠、沙尘暴来源问题。我下一个(介绍)就是怎么诱发沙尘暴。也就是说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一方面大家也是在争的,科学界也是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看自然原因。我们知道,可能学过生态学的都知道,影响生态系统,生长发育是六大环境因子。     第一,是太阳光,没有光照地球上没有任何的生命。另外生态系统能够利用的能量,是通过绿色植被来转化的。这个过程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叫做光合作用。第二,温度是正常波动的。这两个原因近期四五十年不会变化的。氧气的含量也没有变化,氧气含量我们知道21%的含量很稳定。这个含量也是与绿色植被的贡献(有关)。假如地球没有绿色植物,不可能有目前那么稳定的氧气含量。第四点就是二氧化碳的浓度,这一点我们知道,它是增加了,是从290ppm,增加到目前的350ppm,但是这个值增加完全是由我们人类造成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叫全球变化。但从我们做的大量实验来讲,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那么植物应该长得更好。这一点是正向的。第五方面水分的变化,这个是有争议的。因为大部分认为是天旱造成了现在的生态退化。比如说1999年到2001年3年是连续大旱的。旱的时候一般是往年降雨量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但是我们从长期观察,自然界这种雨量的波动它应该是正常的。     这是我们显示的一些数据,年均的温度,浑善达克地区是在0度左右,是没变化的。7月份的温度是20度左右,1月份的时候是负20度左右。另外我们知道在草原地区,雨热同期,也就是说植物能够生长的季节,不存在这种自然胁迫的问题,光照照得比较好。另外,水分当时在7月份供应也比较好了,还有温度也是比较正常这个阶段。另外,有效的积温是在2400左右,可以看出来是比较平稳的一条线。     那么天然因素中这六个因素我们分析了五个了。植物生长的气象因素还存在着,植物生长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呢?我们认为是在第六条,就是土壤物质的变化,土壤物质恰恰和我们的这个沙尘暴就联系起来了。我们知道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物质的生根发芽肯定都在土里面,土是哪儿来的?是在长期进化的一个结果,刚才介绍那个例子,8厘米的土,假如1000年形成1厘米的话,那需要8000年的过程,可是一场风就能吹走了。另外,长期按照46亿年的地球演化来讲,我们这个土1000年也形成不了1厘米,你可以算一算。这种土壤的损失不能弥补,它刮到海里去了,谁(也不能)再把它运回来,运到草原上去,这个是比较难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认为土壤和矿物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被人为中断了。土壤损失严重,在草原上,植被所依托的土层充其量只有1米多厚。所以他们说每刮一次沙尘暴,在内蒙古地区,在荒漠地区,就是刮一层地皮,一层层给刮掉了。另外,你看在这个草丛下面,植被下面是几百米的通体沙,我们想象一下,内蒙古高原比我们这个地方高1500米。我们北京的海拔只有三四十米。北京香山顶上只有200米,这边高你1000多米,它那沙子有几百米的通体沙,如果这个不能挡住的话,它来填北京是绰绰有余的。它南侵这个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我们不主张因天气的破坏,而造成沙地、草地的退化,尽管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这种干旱化。我们来看看内蒙古草原的土层到底有多厚呢?这个土层看来也就是不到30厘米,如果你这个植被破坏了以后,这个土保不住,保不住的土就跑到北京是变成有害的东西,在当地就是很宝贝的一些土壤物质。这是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北部,我们做这种实验,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把它固定一些标尺一类铁杆,来看每年损失的量,刚才我介绍那些值都是对土的办法做出来的,实际上非常说明问题。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轻的物质都刮得不能再刮了,都跑掉了,现在只剩下重的物质。给刮了好多层地皮了。     那么人为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比方我们再举两个事实,第一个在中国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草原的退化,草场,咱们这个地方草是不到20厘米,人家(蒙古国)那边草在1米左右,我们这边的黄羊只有几只,他们的黄羊上万只。那就可以显示生态环境谁好谁坏的问题。另外,动物是很聪明的,它会选择哪更好。如果我们这边退化很严重的时候,它没草吃就越过国界跑到那边去了。另外,在中俄这个边界上,有10公里左右的边境线上,我们也去做过调查,那的草留到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这就否定这种天灾引起的,因为不可能降雨给你这降,给那儿不降,边境线上很简单,解放军在站岗,没有人敢上那放牧去,所以它那草能够维持高度。这两个例子更反映另外两个观点,好多人认为这个草长不起来,是天旱造成,我们可以反驳他。第二很多人认为牲口不啃食草原,草原反而长得不好,就是不啃它,它不长,我们认为这个例子可以反驳他。     另外,人口的增加,无疑是造成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沙尘暴的产生是人为的结果。这是建国初的时候,1947年左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人口数量只有20多万人,到目前它增加了93万人。可以看出这黑点是总人口,这蓝点的是汉民。所以它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内地的汉民往那边增加,而且内地的汉民到这以后,他带来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是定居,是开辟耕地,蒙古族是游牧,所以绿色文明和黄色文明在这个地方冲突。可以看出来牲口的数量使原来的100多万头,增加到了目前的2000多万头。     我们来看看它历史政策的变化过程,在元代的时候,它这个地方,也就是离现在800年前的时候,那个地方是天然放牧,没有农业。原忽必烈的时候才增加户口,开辟田野,召集逃亡的犯人。另外,还有些军民在那屯田,也就是说把内地的农业过程带过来。明嘉靖33年的时候招纳汉民,开荒耕种、建室定居,也就是定居。     “大跃进”运动期间第一次草地垦植高潮,在那个时段大炼钢铁的时候,不光是砍草,很多森林在那个时候也破坏比较严重,都给烧掉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第二次的草地开垦高潮,那个时候提出一个口号是不适宜的。比如说“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也就是说我们不吃返乡(调运)的粮食,不要内地来运,我们自己种,可是那时候种了好多地,连种都收不回来,但是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把土壤扰动了,给搞松了,变成了沙尘暴。最近这几年严重的情况是1978年以来,又提出了一个“上台阶,达小康”。所以就变成了很多的牲口拼命养,养畜突破了2000万头。这2000万头当然上了一个(台阶)。这2000万头政府实际上也起了很多引导的作用。     这些片子可以显示一下草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这完全是游牧的。这种游牧的情景现在草原上见得比较少,因为大部分蒙古包取而代之是砖房,是定居的一些房子。我们可以看到一户如果在这定居的话,因为这个地方有饮水点,牲口有水的地方,他才能放牧。这些流沙带,就在他们村边开始形成。这一片明晃晃的流沙。     另外一个嘎查都定居下来以后,牲口的数量也比较多,这片白的都是山羊,使得周围轻物质都给吹跑了,留下了非常硬的硬梁,这种硬梁的地方,恢复这种草原就相当难了。到春季的时候,牲口饿了一个冬天,到了春天绿草显然就是争食的对象。看这张片子,它的粪便,黑的地方比这个绿的地方还要多,所以可以想象这个强度是相当大的。另外刚长出来的羊草,这时候光合器官刚要形成的时候,不给它长,就把它命要掉了,就开始啃食了,你跟踪这一只羊,它到底啃了有多少呢?鲜重也就是5、6克左右,合成干重1克左右。如果这个叫沙米的植物,长到8月份的时候,它可以长到150多克干物质,也就是它利用草原潜力的不到1%。另外,冬天的时候,这些羊还要赶出去啃,可以看出来在居民点附近这个柳条都给啃得差不多。另外,羊冬天它没有吃的饲料,它刨根吃。刨根当时我们认为是山羊调皮,山羊会挖根。绵羊不刨,实际上绵羊饿了,它照样刨,我们当时拿录像机拍摄了很多片子。     另外,刚才说了没有任何这种防护措施的农田开垦。是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造成沙尘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看出这一大片农田,开垦了以后,粮食没产出来,给撂荒了。但是几场大风以后,就把很多土给吹跑。这样会把活化的土层给吹走。可以看出来,原来是草原嘛,另外把很多的草根裸露出来,这种叫沙鞭的植物,它是一种克隆的植物,有几百米长,你可以跟着追踪。     但这个时候是那个大风把它那个根一层层剥,使它风干,面临的命运,这个草原开始死掉了。另外可以看这些灌木也是一层层剥开,就是根系全露开,就风干死亡了。这个过程听起来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原因,但是这个现实是非常严峻的,我们不得不认真的思考。大量的矿物质都被分出来,被风给吹走了。留下来了这些都是很坚硬砾石类的物质。严重的地方什么草都不长,寸草不生。另外沙尘暴频起,2001年的时候我们拍的一场沙尘暴,白天到下午4点多钟,这隐隐约约看到电线杆子,真是暗无天日了,风沙都给起来了。     前面介绍了是两个过程,一个沙尘暴来源问题,第二个是原因问题。在原因问题上,我们现在也有我们的想法,我们认为国家应该非常及时地针对这种退化的原因,采取一些主动的措施,而不是在这方面,科学家在这里面争论不休。所以在这方面,到底是提人进沙退,还是提人退沙退这个过程。因为在50年代的时候,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叫做“向沙漠进军”。当时我们中国人也非常豪情满怀,拿着铁锹开始了人类征服沙漠的壮举。但是这50多年过去了,我们反思一下,我们成功了多少?我们认为除了很少量的样板,这些样板是花了大量的金钱来堆积出来,给大家看的,可是实际的效果呢,没有太好,而且呈加速的趋势。因此,要治理生态系统退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的措施我们认为是治末。      看看这张片子可以看出来人跟沙子在较量。沙子来得多了,我就堆一堵墙,再来多我再堆,你公家有钱的话,可以堆高,牧民他没有钱怎么办?他就那些挖泥炭来堆,所以把另外一片沼泽湿地的生态环境又搞得退化,因为沼泽下面还是沙子,这种过程。所以,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让自然界去修复它自己的创伤,但是前提条件是减少人的压力。所以我们认为在那些治理难,而且成效不显的“硬骨头”的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     那么既然承认“人退”有助于“沙退”或至少“沙止”,怎么做才能有效呢?这个需要更多的学者跟政府部门认真研究。实际上内蒙古政府正在实施的“围封转移”,或者“转移发展”的战略,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地恢复的。但是一个问题是,转移出来的人怎么安置?如果你没有把他后路解决好的话,他会在新的土地上产生新的破坏。这个我在这提出更深刻的一个思考,就是该不该在治理过程中用种树和飞播的措施。我想种树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我们曾经见过了比较大的防护林工程,我不提这个防护林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的。事实上国家很多的经费,也是用于造林花得多,我们在调查内蒙古锡盟的时候,它2002年得到5个亿的治理费用,这些费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种树、二是飞播,三是打井舍饲。我们认为第三条打井舍饲是主动以外,其他两项经费支出,它花的钱和它收到的效果来讲,是比较小的。     另外,种树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争论很久了。比如说,在北京起了沙尘暴,我想同学可能也有这种想法,到底怎么来治呢,很多人建议,应该是到那地方多种树,实际上种了树到底能有好的效果,不见得。为什么在草原上种树有问题呢?第一这是铁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在年降水量不到300毫米的地方,天然分布的就是草原灌木,树木生长的雨量或者有效积温都不能满足,那么树木很难成活,即使成活了,它还会长成“小老头树”。     第二呢,它加重了土壤的干旱。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蒸发量它是大于降水量的,一般是它的7-10倍,这个非常强大的蒸发量。如果地面上没有草本层有效覆盖的话,它会加重干旱。我们看到内蒙古草原上,好多种的人工林下面,底下有很少的灌木层,很少的草本层,就是这个原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