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历史问题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0:58:34
热度:

历史问题【专家解说】:一、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扩大 18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起源于1543

【专家解说】:一、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扩大   18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起源于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以牛顿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及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为标志。科学革命直接导致18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这次技术革命的直接后果就是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大量采用机器生产,从棉纺织业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运输部门。到19世纪30年代末,机器大工业在英国占绝对优势,使其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强国。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以及一些欧美国家,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前后都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给近代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工业革命是一次大规模的生产技术变革,使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生产领域各个环节的革新环环相连,相互促进;由纺织业革新开始,引起系列变革,促使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棉纺织业的相关部门如梳棉、漂白、整染等也相继实现机械化;工作机的变革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引发动力机的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起工业生产的一系列巨大变革,如英国的冶金业、机器制造业以及以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为动力的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起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引起人们对热现象的极大兴趣,推动热学、热力学和能量及其转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从而开辟近代科学技术的新纪元。1860年,法国工程师雷诺制成第一台实用内燃机。1859年,美国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汽油、柴油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新燃料。内燃机的发明,产生动力机的新革命。它不仅效率高,而且种类多,用途广泛,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引起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变革。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飞跃又带动农业技术革新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兴起与发展。由于农业广泛吸收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从19世纪上半叶起,开始采用脱粒机、马拉播种机、收割机、割草机等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化学肥料也在农业中广泛使用,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所引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火车以及汽车、飞机先后发明,更加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有助于国际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本流通;扩大分工的规模和新兴工业世界的范围,带动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1)由濒临大西洋的英国开始的这场技术革新,冲破种种阻力,打破国界、洲界,越过大西洋向欧、美和亚洲扩展。工业革命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就是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不断传播发展的过程。(2)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进一步强化国际分工。例如:美国南方生产的大量优质棉花是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后盾。该地区又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广阔销售市场,美国棉花与英国工业晶的相互流通,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两地经济休戚相关。工业革命促进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通。外国移民大量涌人美国,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且带来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人力资源。(3)到19世纪中叶,英国凭借它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而独占鳌头,成为“世界工厂”,这意味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亚非拉的多数国家则在列强的炮舰下失去抵御能力,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成为他们投资的场所、牟利的乐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对亚非拉国家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列强的血腥侵略和残酷的殖民掠夺,使当地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造成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另一方面,列强在经济侵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把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思想观念一并带人这些国家和地区。亚非拉各国原有的以农本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受到强烈冲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发展;尽管前进的路程多坎坷,发展的速度很缓慢,但前进和发展仍是主流。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为资本主义列强提供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的同时,本国的某些产品或半成品也流入国际市场,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组成部分。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发展   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蒸汽动力机械得到广泛采用,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扩大,作为工业用动力的蒸汽机动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生产的需要,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蒸汽动力的传输不便、损耗大等,与资本主义生产对动力提出的需求发生尖锐的矛盾。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从 19世纪后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与发端于纺织机的发明、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为基本动因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不同,第二次科技革命不是直接来源于工场或其它生产实践领域,而是以科学理论为先导,来源于科学实验室。作为第二次技术革命前提的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20--60年代,即从1819年奥斯特实验开始,到 1860年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建立电磁场结构为止。这些发现导致以电力为中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发生。适应机器工业和生产发展对新能源和动力的要求,电力在这一时期逐步取代蒸汽动力占据统治地位,为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大量廉价的新动力。以电力为中心,科技革命还在内燃机、炼钢技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等其它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人类物质生产的领域被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人类生活的方向也被进一步改变。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铁路交通事业得到大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内的铁路干线已大部分建成。美国的铁路建设从5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不仅铁路线路越来越长,而且还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体化趋势,即铁路建筑的重点转向发展联运线路,以便于远距离的运送货物和旅客,同时也便于对铁路交通流量和收费标准的管理。到1870年,美国的铁路体系已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是地区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的体系。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修筑连接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铁路干线。然而,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最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国际铁路联运已经形成体系和亚、非、拉美各洲,尤其是在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铁路的迅速发展。当然,这些资本主义强国在亚、非、拉美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铁路建设,绝不是为帮助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人民发展经济,而是为满足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这些地区和国家铁路建设的分布极不合理。在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其主要铁路线的修筑都是从各大海港通向内地原料产地,而不是用来联结印度内陆各个地区的。从港口通往原料产地的主要线路用的是宽轨,而联结各主要线路的一些辅助线路,用的却是中轨或窄轨。这样,在内地各地区之间的货物运送,就必须转运好几次。同时,对从港口起运或运往港口的货物的运价规定得很低,而对于内地各地区之间转运的货物运价规定得很高,造成内陆各地区之间运输的双重障碍,使印度出现许多地区往往从英国输入煤比从邻省运人还要便宜的怪现象,从而限制印度自身经济的联系和发展。在拉丁美洲,铁路大都是通向近海的商埠,内地交通不发达,拉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不密切,并且铁路建设几乎完全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里,铁路成了外国资本进行扩张和掠夺的工具。”   除铁路外,公路运输也发展很快。公路运输的主要工具是汽车,它不需要轨道,对道路条件要求不高,并具有灵活、轻便的优点。汽车工业的兴起,弥补铁路交通运输的不足。尤其是汽车生产改用流水线作业,价格大幅度下降后,使人可以以车代步,农村与都市的距离缩短,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间的互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频繁,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除铁路建设大发展、汽车工业展宏图外,水上运输和航空事业更是将几大洲联系起来。   第二次科技革命除了提供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联系在一起的交通运输手段以外,还引发通讯革命,大大缩短各国各地区跨国界经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持。为把意向传达到远方去,人类自古以来就发明各种通讯技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的飞跃发展、活动范围的骤然扩大,迫切需要通讯技术满足快速、大量、准确和远距离传递信息的要求。于是,早在19世纪就有一大批科学家从事通讯方面的研究工作。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1844年,该电报系统获得实际运用。1866年,横跨大西洋的永久性电报电缆铺设成功;1869年,从英国横跨欧洲到达印度的又一个电缆工程完成。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后,人类的通讯技术和手段又有了革命性的进展。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电话,并获得世界上第一个电话专利;1877年,爱迪生又独立地发明电话。电话问世以后,很快在欧洲、北美的一些主要城市得到应用。~1896年,意大利青年发明家马可尼在自己的花园里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波传递实验,获得无线电报专利。1898年,英吉利海峡两岸无线电报跨海试验成功。接着,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试验也获得成功,无线电报、电话的出现,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技术条件大为改善,国内、国际间的互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内所有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社会生活无木沐浴着科学的阳光,无不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正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完成从农业到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重大转变,并实现经济的腾飞。也正是由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在世界经济结构牛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确立主导地位。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的进一步扩大,因为“新技术促进了资本的流动。生产流向新的地区、欠发达的地区,在那里,企业建立新的生产系统将更容易 (更廉价),并摆脱了诸如既定法律和社会责任,包括税收和工资等旧的限制”。 见 http://www.cyjy.com/bbs/Dispbbs.asp?boardid=50&ID=2187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