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中国航天工程新发展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0:04:15
热度:

中国航天工程新发展【专家解说】:下面N段文章你可自选一截!!!!!!!!!!!!!!!!!!!!!!!!!!!!!!!<<航天产业面发展良机>>1.1 国际航天产业发展动态作为一个

【专家解说】:下面N段文章你可自选一截!!!!!!!!!!!!!!!!!!!!!!!!!!!!!!! <<航天产业面发展良机>> 1.1 国际航天产业发展动态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产业,航天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2005年8月10日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统计: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预测到201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 伴随着上述转变的是航天产业从研发制造向应用服务转移。卫星定位导航、卫星电视直播等服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卫星运营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比例也逐步提高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1996-2004年间,全球航天产业的总收入以年均13%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在航天产业中,卫星应用产业规模更是大幅度扩大。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1030亿美元的总规模中,卫星应用占整个产业总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而在2001年至2006年,全球卫星产业的平均增长为10.5%,其中运营服务平均增长达14%,增速最为明显。其次才是以宽带、网络等业务为主的固定卫星业务。2006年卫星应用产业规模达1061亿美元。 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卫星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元的水平,而卫星服务业将占到70%以上。 1.2 我国航天产业关键时期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航天工业成功研制了多种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应用卫星。历经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的研制、北斗导航卫星体系的发展、多种遥感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探月计划的逐步开展,我国航天产业初具规模。随着中国航天经验的积累,我国航天产业已经开始进入研制试验向研制应用的转型阶段。在应用卫星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与技术试验、地球资源、导航定位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当前我国的航天产业规模在1200亿人民币左右,占GDP的比例还不足1%。相比之下,美国航天产业占GDP的8-10%。我国航天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1.3 “十一五”规划助推航天业新发展 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因此,“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一些关键技术可能成为我国重点突破的目标,包括:力争在小卫星、微小卫星、天基组网等方面有所突破;建造空间站以及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载人飞船与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宇航员太空行走技术;以及实施“嫦娥”探月工程,并为逐步开展深空探测研究作好准备等。 2.“神七”发射带来的投资机会 2.1 “神七”发射--中国航天产业新发展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仅仅6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走过的路。回顾历史,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此后3年里,神舟二号至四号3艘无人飞船试验飞行连续获得成功。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也在神舟四号飞船上得到了彻底解决。2003年10月15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完美升空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次升空。从神五的一人一天到神六的两人多天,费俊龙、聂海胜115个小时的航程不仅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的突破,而且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而“神舟七号”的发射表明我国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和其他一系列关键技术,成为国际航天界的第二军团,虽然和美、俄还有一定差距,但短短50年时间已经显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将实现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突破,并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而回顾我国近年来航天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家对航天科技发展的极力投入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投入对市场经济会到来什么呢?,一般来讲,航天技术开发将会带动民用高科技产业的振兴,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开路。在国际上,据估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比2,而相关产业的辐射则可达到1比8至1比14。也就是说,投入15亿元,就可以直接获得30亿元的收益。有人士估计中国航天产业所辐射出的产业链已达到人民币1200亿元的规模。“神七”是众多关键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带动相关合作企业在新材料、电子、机械制造、纺织、通信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形成巨大的产业链,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当然,除了“神七”的发射,08年也是航天业活动较频繁的一年,总共发射15箭17星1船。针对减灾,我国将再发射3颗减灾卫星,形成8颗减灾卫星的布局,除此之外未来10年再发射10多颗陆地观测卫星,与海洋、气象卫星一起形成对地观测体系、将继续fash北斗卫星,08年将满足中国周边地区的导航,最终形成35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此外,在08年6月,我国已经发射了中国首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号”,计划在2010年前再发射2颗广播电视卫星。而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研制100颗空间飞行器,并建立由60至70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 因此,在“神七”上天带动下,中国航天产业将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在国家推动下,政府采购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航天业由军用向民用、由试验到应用的转变,整个行业的商机将显现。 2.2 神七发射带来的投资机会 我国航天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军方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及其下属国家航天局在内的管理体系。目前,航天产业有较强的军用和政府背景。研发和制造的主体是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两大集团有所分工。两大集团旗下均有多家上市公司,因此,从航天产业发展和投资的角度来看,可以关注“神七”发射带给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中国航天工程新发展>> 前言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攀高峰;中国航天人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以一腔热血谱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振奋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弦。 序章 1955年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后,作为运载工具的导弹(火箭)成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术等新兴技术成为发展重点。全国掀起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热潮。 一、艰苦创业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正式成立,聂荣臻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和一批军政干部、15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陆续集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习消化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苏联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1956年10月原苏联先提供了两发供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1957年12月又提供了两发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P-2及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我国提供了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纸,派遣了技术专家和导弹操作使用人员。 在原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建设,还组建了教导大队,学习导弹操作使用技术。 这期间,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也毫不动摇。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己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近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小结,开局成功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设10个研究室,1957年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部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了科研体系,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1958年成立,1963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国防部五院归口管理)、通信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1958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国防部五院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具有独立研究、研制、试验能力和条件的研究院体系。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设及其成绩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开局成功,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配套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发展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由七机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事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关于地地导弹发展规划》获得批准。这就是“八年四弹”的发展规划,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改进的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一规划在执行中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进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实现。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号甲中近程导弹携带着自己制造的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主义核垄断作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业 六十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后方基地建设。广大航天职工从一线大城市来到三线深山僻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风雨坎坷的努力奋斗,建成了航天三线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卫星研制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建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喜悦。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测控技术,这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4、小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制建设继续充实,技术体系继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仍然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了西方强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飞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两极世界格局下,航天事业作为国防事业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国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处于和平和发展的进程环境里,航天事业面临转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