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燃烧冰能解决能源危机吗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3:16:56
热度:

燃烧冰能解决能源危机吗【专家解说】:『科学论坛』 [有此一说]水能成为新的能源吗?作者: profshen 提交日期:2007-8-28 21:56:38  在全球“能源危机”

【专家解说】:『科学论坛』 [有此一说]水能成为新的能源吗?作者: profshen 提交日期:2007-8-28 21:56:38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急如焚,渴望找到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新能源,如:核裂变能、核聚变能、燃料电池、氢能(储氢材料)、煤的液化、生物燃料、可燃冰、纤维素(麦杆和稻杆)转化成酒精、纯永磁发电机(perendev motor/kohei minato motor)、各种overunity device、宇宙引力能的提取、水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等,特别是水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据我所知,美国和日本等国一直在大力研究“水作为燃料的可能性”,美国在90年代出报道了A55燃料,日本学者船井辛雄曾亲自跟我们谈起日本在研究水作为新能源的情况。当1993年经济日报报道中国东北哈尔滨王洪成的发明和鉴定情况后,很快就引起了国外(美国、日本和中东产油国)的密切关注,派了很多记者来刺探情报。除了涉及机密的配方和研究进展我们不需了解,也不宜公布外,究竟应当抱什么态度对待这类的研究和从纯科学技术角度探索解决的方向还是应当鼓励的。实际上,网上关于ZPE(真空零点能)和Torsion field以及overunity device的资料竟达数百万篇之多,我们难道不应当关注吗?大学生、研究生和专家和教授们难道不应当鼓励他们重视这些信息资源和情报吗?有些反伪斗士们热衷于给别人“扣帽子”、“打棍子”,急于扼杀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实在让人怀疑他们的动机。这里会公布一些资料和发表一些看法,目的是希望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如果事实有误,希望有人指出和纠正。希望大家都抱有理性的态度,在一个宽松的气氛下摆事实,讲道理对大家都有好处。作者: profshen 回复日期:2007-8-29 0:15:00  水真能变成油吗?(1)     一记民营企业家王洪成与他的发明    摘自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吴红博、刘东华文     引 子     1992年11月22日,一家私营企业一洪成新能源膨化剂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宣告成立,法人代表就是王洪成,那个据说能把水变成油的传奇人物。    关于王洪成惊世骇俗的发明,大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到哈尔滨日报、大连晚报,已有不下十几家新闻单位进行过或多或少的报道。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记者特地在北京灌了一些自来水,于1月16日专程飞往哈尔滨采访、验证此事,下面是记者的采访实录。     “中国第五大发明”     由于带着水,在北京登机前还遇到点小小的麻烦,通过安全检查时,包中的那瓶自来水安然过关,单提着的塑料桶却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因为他们怀疑是酒精之类的危险物品。直到打趣说桶中水是为了应付初到异地的“水土不服”,安检人员才一脸困惑地挥手放行。     最要紧的当然是作试验。尽管我们来之前已经看过许多    二、三手资料,不得不相信王洪成那离奇的发明是真的,但    毕竟还是想“眼见为买”.第二天上午10点多,王洪成带我们来到他简陋的实验室。见我们拿出从北京带来的水,王洪成笑了笑,先给我们上了一课:“自来水密封后四小时就变质.你们带的水过了夜,水质已经开始发粘,出现杂质了”,说着接过装水的酒瓶摇了几下,我们凑近一看果然不像刚灌上时那样清纯。“不过没关系,燃烧是没问题的”王洪成让记者把水倒在一个刚刚洗净的烧杯里,从桌上的瓶瓶罐罐中拿出一个盛着黑色液体的葡萄糖瓶子,小心翼翼地往烧杯里滴了一小滴,只见那滴粘液迅速沉人水底,并变成紫色在水中上升。王洪成让记者拿根筷子进去搅拌几下,待那滴粘液完全溶解后把水倒进了一个擦拭干净的脸盆,点燃火柴往里面一扔,只听“噗”的一声燃烧起来,桔红色的火焰从盆底升腾到半米多高,无烟无味。面对这“无名之火”,我们恍如在梦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水”面有无数细密的小泡泡在轻轻爆破,直到19分钟后,脸盆里烧得干干净净;烧黑的盆壁,用抹布轻轻一擦又变得鲜亮如初。     据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记载,王洪成自1984    年开始公开作过的示范表演已有数百次。仅现场看过乃至亲手操作过试验的省部级以上领导者就不下十余人。试验表明,他以100000:1的比例配制的水基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于汽车驾驶和燃烧。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    而且没有污染,一氧比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分别比国家要求降低98.3%和83%,他用类似方法配制的柴油、重油膨化燃料,使用亦优于传统的柴油和重油。     原哈尔滨市公安局负责王洪成安全的曲锡明同志告诉记者,1985年夏天,王洪成自开一辆“蓝鸟”轿车,拉上哈尔滨市科委工业处处长兰公白等人作了哈尔滨一大连一北京一山东—哈尔滨纵横数千公里的行车试验,他们不备汽油,只带一点水基燃料母液,随用随配。在旅顺,王洪成借用驻军某部的摩托车快艇和自带的汽车进行了海水试验,结果不但证明了海水照样可以配制水基燃料,还意外地发现了其“魔液”淡化海水的功能。     这种说法在王洪成和兰公白处得到了证实。兰公白补充道:摩托快艇用“海水”在海上兜了两个小时,驾驶摩托快艇的战士直夸奖新燃料有劲。     鉴于以前所有试验车都是事先备好的车辆,记者冒昧地向王洪成提出配好燃料后到大街上随便截辆车,说服车主当即试验,想不到王洪成很痛快地答应了。     1月18日下午3点多,王洪成把记者拉到他的试验室,让记者亲手给一个容量10公斤的塑料桶注水,注入约9公斤左右,他又坚持让记者俯在自来水管上喝两口,然后,王洪成拿起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瓶子,各向塑料桶里滴了一滴,让记者捂住桶口使劲摇晃,约摇了十来下就见桶中半桶泡沫,右手离开桶口时,一股淡淡的柴油味冒了出来。原来他配制的是柴油。泡沫很快消失,王洪成指着桶中比自来水颜色略深的液体问:“见过这样的柴油吗?只要喜欢,要什么颜色都可以”。见记者有些疑惑,他撕个纸条到桶里蘸了蘸,一点果然柴油般着了起来。     时已4点,哈尔滨下午4点半黑天。王洪成亲自开车,拉着记者出去寻找可用作试验的拖拉机,好容易找到一辆,一问说没有电瓶,熄火后用车拉才能发动,只好寻找新的目标。     4点30分,暮色苍茫,只见松花江大桥方面迎面开来一辆40马力拖拉机,我们赶紧停车拦住。车主是呼兰县梁花乡农民申洪军,车号是“08—哈市04565”,车上还坐着两个装卸工,他们是进城去黑龙江日报拉煤渣。经再三商量并略施小惠,车主终于同意试用我们的“最新进口柴油”,我们把自己的塑料桶绑在拖拉机驾驶室外的脚踏板上,让车主把油管从油箱里拔出来直接插进塑料桶里。在,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哈尔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几乎把我们冻僵了。     一切准备停当记者与两位装卸工互换了个位置,坐在拖拉机驾驶室里的后座上,未等我们反应过来,车主已平稳启动发动机,载重5吨的大拖拉机轻快地向城里驶去。    记者看了一下表,当时已是5点零2分。     开始车主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他的拖拉机是花两万多元买的,刚跑了35天。开起来后,我们让他比较现在使用的“柴油”与原来的柴油有何不同,车主越来越纳闷、也越来越兴奋了:“这油怎么没味啊?一点不呛。接着,车主先后比较出“用这油噪音低”、“有冲劲”、“挂同样的档比原来快”。走到路灯明亮的地区,开车走在前面的王洪成让我们停下,下来观察一下排烟筒令车主大惑不解的是,他轰了一下油门回来,排烟筒里仍不见排出烟。5点30分,我们驶进车主的目的地经过28分钟的行驶,塑料桶里的“油”只耗下去一两公分。临别,车主看着我们解下塑料桶呼喊自语道:“这油怎么不冻啊?”          作者: profshen 回复日期:2007-8-29 0:16:00  水真能变成油吗?(2)     两天多的采访加深了记者与王洪成的相互信任和了解,王洪成趁着夜色的掩护,破例让记者参观了他的核心机密厂。厂长李功法指着厂房内仅有的一台简陋设备说:“水基燃料”的母液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只要这台设备运转起来,每22分钟就能生产1吨,而这1吨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万吨……”     王洪成的发明对奔小康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对被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所困扰的整个人类意味着什么?有专家说“无论用什么溢美之词都不过分”,而其中情绪较冷静的人的声音,则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了。     平凡与伟大之间     最初听说王洪成的发明,真是“傻瓜才信”;而等到了解了足够的情况;就知道’‘不信才是傻瓜”了.但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王洪成是否‘神”得有些过头,他是“超人”还是“天外来客”?     王洪成的家庭实在太平凡;父亲是粮库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祖孙三代没出过文化人.说到王洪成自己,也是从小不像个有出息的孩子。因为淘气和考试不及格,总共上了四年小学却被开除了两次。唯一能证明学历的初中毕业证书,还是他辍学养猪用猪肉在老师那换来的,目的是上班时派个用场。他学过木匠当过兵,后来分配工作成了公共汽车上乘务员,几年后又考上了驾驶员。     小时候的“淘气鬼’,长大后往往变得很“乖”;王洪成上班后就特别本分,不但经常受表彰,还被评为市级劳模;然而,这些只能使他显得更加平凡。使王洪成由平凡走向伟大的,是他性格的另一面: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哪怕是源于无知的执著;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把接近真理的火炬一代代传下去,并不断有所突破、扩大人类文明的成果;人类的不幸之处在于只承认已经熟悉的接近真理的路线,从而认为只有踩在所有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获得成功。逼迫自己背上越来越重的包袱。     王洪成是幸运的,由于“淘气”,他避免了在毫无分辨能力的情况下接受过多填鸭式的灌输;由于“无知”,他的思维没有不能跨越的“雷池”,因而保留了“异想天开”的自由,比如,他认为石油不是有机物常年累月堆积而成,而是地下水与某种物质在特定情况一下发生反应形成的;他认为”永动机”的奥秘也是可以最终解开的.因为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永动机”上—地球虽无外力推动,仍在永不停息地旋转,直到它毁灭的那一天。     他从书本上得知.构成水的氢是可以燃烧的,而氧又可助燃。那么,为什么不能让二者在不分解的情况下直接燃烧呢?只有王洪成会为这种令所有“聪明人”嗤之以鼻的假设着迷。他从垃圾堆里捡回一堆堆旧电池,剥下锌皮泡在盐水里,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一点就炸,这一炸又炸出了他更大的好奇和自信。他把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钱变成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9平米的小卧室成了他堆满瓶瓶罐罐的实验室,每天利用业余时间作几十上百次试验,在那“噼噼啪啪”的爆炸声中痴迷、陶醉。     妻子王麒麟,幸亏也是一个知识不多但通情达理的人,    否则就会把他当成一个“疯于”,而不会在家里三天两头着火爆炸的情况下,仍全力支持王洪成的荒唐试验了。     王洪成记不清自己作过多少万次试验,小手指头炸掉了一截,他不在乎;头盖骨炸裂了,头上缝了107针,伤势稍有好转,他便缠着绷带逃出医院,回去继续作他的试验,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1983年11月7日,正是他可爱的儿子子龙的4岁生日。晚上10点钟,王洪成按照上一次偶然着火的所有细节重新操作了一遍,一点火“嘭”的一声,只见淡红色的火苗灿然而起,他成功了。     他的成功,不但可以使由于人类的摧残迅速衰老的地球重新年轻起来.而且启发人们。冥冥之中有无数条通向真理的道路,而长期以来我们正在跋涉和正在开拓的这条路,未必是最近的一条。     1月19日清晨,王洪成亲自开车,在哈尔滨结冰的马路上把我们送到机场。在进入二楼的登机通道之前,我们回过头来,用目光搜寻一楼大厅里的王洪成并与之挥手告别。这时候,人群中的王洪成依然显得那样平凡,平凡得认不出来。周围的人大概谁也不会意识到,一个给人类带来福音、甚至将把人类文明史向前推动成百上千年的奇人就站在他们中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