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急求一篇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临邑”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3:10:48
热度:

急求一篇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临邑”【专家解说】:走好新农村建设这着“活棋” 实现“全省三十强”奋斗目标 中共临邑县委书记 杨 军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是解决

【专家解说】:走好新农村建设这着“活棋” 实现“全省三十强”奋斗目标 中共临邑县委书记 杨 军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理性分析、正确把握中央精神,结合临邑实际,搞好新农村建设,走好这着“活棋”,是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全省30强”奋斗目标的有利机遇,也是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打算。 一、认清形势,不辱使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它是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向,为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提出的战略举措。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也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这次新农村建设不同以往之处在于:以前是提出一个奋斗方向,现在更注重建设过程;以前着眼于目标,现在更着眼于手段;以前往往是一般性要求,现在更注重实际举措;以前是农业支持工业,现在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体现了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是一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转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县实现“全省30强”奋斗目标的有利契机。我县已连续5年取得全市综合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是临邑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农业抓招商、上项目,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落地达产,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强劲拉力;始终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村村通公路、通公交车、通有线电视等民心工程相继实施;始终抓住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不放松,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合组织不断涌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启动,搭起了企业带农户、农民闯市场的桥梁。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相一致,是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一次机遇,也是实现“全省三十强”奋斗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全面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肩负起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时代福音,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多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农村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坚持实行干部驻村、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加大帮扶力度,有效解决了一批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得到了最直接的实惠。特别通过农村先进性教育和小康村建设,各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立足本职抓结合、搞帮扶,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盼,找准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形成了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帮助农民的良好氛围。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先进性教育和小康村的示范,对加快致富奔康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强烈的愿望和期盼,对村内各项事业建设的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只要有效调动和把握好两个方面的积极,新农村建设这项合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就会办实办好,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握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 今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县的初步思路和打算是: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有关要求部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以“百千万工程”(百村示范带动、千名干部帮扶、万家农户受益)为载体,以“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构建新机制、创建好班子)为目标,全面建设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发展新产业。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否则,再整齐的乡镇、漂亮的村庄也缺乏生命力。要以乡村主导产业的培植为重点,按照产品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区域特色化、生产多元化、组织现代化的要求,抓好龙头企业的引进,发展壮大金锣、新大新、福润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字号”企业,发挥好支撑作用;抓好特色基地的建设,以生猪、奶牛、家禽、小麦、辣椒、鱼鸭混养、食用菌、果品等八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的形成;抓好经合组织的发展,以合作社、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形成龙头企业延伸到村、基地建设辐射到户、经合组织联结到人的农村产业体系,加快订单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今年重点抓好100个经济特色示范村的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村村都有主导产业,逐步发展起一批工业主导、城镇驻地、专业市场辐射、特色经济等形式的专业村。 (二)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础。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彰显田园风格”的美好家园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搞好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村庄规划、产业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今年计划完成100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5年内完成所有建制村的规划编制。同时,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五改三治一管”和户户通沼气为重点,开展好村庄环境整治。在保持自然生态风貌的前提下,抓好五改(改路、改水、改圈、改厕、改厨)、三治(治脏、治乱、治差)、一管(日常管理),力争早日实现沼气户户通,让广大农户用上清洁能源,使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每个乡镇(街道)都遴选10个左右示范村,通过村容环境整治,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等“五化”标准。计划3-5年的时间,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环境整治。 (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要以农民素质“百千万”(百户民企富民示范、千名科技带头人评选、万名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以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为依托,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用2-3年时间,全县实现“户均一名务工者,10万大军闯全国”,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对“留守”农民,强化培训,力争使他们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或门路。同时,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做到“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减少因学因病返贫的机率。 (四)以和谐农村为载体,塑造新风貌。坚持贴近农村、农民实际,以“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为重点,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和搞好移风易俗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塑造农村新风貌。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通讯和远程教育等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五)以民主管理为抓手,构建新机制。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体制保障。以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目标,进一步完善“3+4+X”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和村民“一事一议”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村级事务管理,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以民主化管理凝聚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众的力量,建立起投身新农村建设、建设美好家园的长效机制。 (六)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创建好班子。村级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素质和能力的强弱至关重要。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践行先进性,建设新农村。要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快职能和思路转变步伐,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新所作为。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带模范”、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党支部议事规则》、《村干部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增强农村基层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好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通过开展设岗评星管理,发挥他们在经济发展和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在工作中把握好以下原则: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产业相对集聚、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要求,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坚持典型示范,整村推进。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镇村先行试点。在此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类型,梯次推进。坚持分级负责,分类考核。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乡村组织、农民参与的要求来推进实施。并把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视任务完成、职责履行情况实施分类考核。 三、强化措施,合力共建,构筑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也需要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工作体制做保障。 一是抓认识,形成人人有责、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县乡村各级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加力造势,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常抓不懈的宣传工作机制,在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全面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整合社会资源,搞好正面引导,形成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家乡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领导,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党委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指挥、调度和协调。实行县乡村配套联动、分工作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规划建设、农民教育培训、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包村帮扶)的办法,层层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办事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主要精力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抓帮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县领导干部联系点、县直各部门结对共建和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指导等制度的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本职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签订具体的近期和长期目标责任书,实行“县指导、乡主抓、村实施”的原则,建立逐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搭建载体,畅通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渠道。 四是抓考核,切实把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把新农村建设列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直部门“一岗五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目标考核机制。通过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调度、定期巡视督促检查、每半年进行考核通过,年底依据考核情况严格进行奖惩等形式加大推进力度。建立在新农村建设一线识人、选人、用人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 五是抓示范,确保新农村建设全面有序推进。认真搞好示范村的选择、建设工作,培植借鉴作用大、启示效果明显的典型样板,率先建成一批“走在前面”的新农村。不断强化示范村在制定规划、推进工作、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培育典型、挖掘典型、推介典型,以典型带动全局,全力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