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一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的论文或报告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09:25:28
热度:

一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的论文或报告【专家解说】:遵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8年,遵义县按照 “突出重点区域、集中连片建设、着力打造精品”的思路,以基础设

【专家解说】:遵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2008年,遵义县按照 “突出重点区域、集中连片建设、着力打造精品”的思路,以基础设施、黔北民居、沼气池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制发了《关于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部门职责的通知》,明确各工作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责。(二)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县新农办制定了县境内210(贵遵高速路)国道线、326国道线西线(遵茅高速路)和326国道线东线共11个镇(乡)39个村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县委组织部制定了10个镇的基层组织建设3年工作规划,明确28个村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带村。县农办牵头邀请贵州大学相关学科专家制定的《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顺利通过评审,对全县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作了战略性的系统规划,在贵州省内开创了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先河。(三)突出抓好政策落实。一是按照《中共遵义县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所确定的“发展壮大畜牧、辣椒主导产业,巩固提升粮油、烤烟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蔬菜、水产、花卉、花椒、中药材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关于突出结构调整、突出科技推广、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土地流转、突出市场体系建设、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机制体制创新的一系列原则和政策措施。二是出台《关于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快黔北民居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通知》,就黔北民居建设明确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的原则,并作了具体工作安排。三是落实好《遵义县鼓励干部职工领办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试行办法》,鼓励和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薪留职领办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带动农户在种养方面发展现代农业。(四)强化挂帮共建。根据《遵义县关于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明确了县四大班子每个领导和91个县直各职能部门的挂帮目标。每个挂帮工作组都有一名副科级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驻村帮助开展工作,并将挂帮工作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考核,各挂帮部门全年投入或协调挂帮资金共35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五)加强督促检查。每月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已集中督促检查14次,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向县委领导作汇报。同时,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镇(乡)书记、镇(乡)长由县委领导进行谈话诫勉或通报批评。 二、工作成效(一)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东部)辣椒红色产业、(中部)观光农业和蔬菜绿色产业、(东南部和西北部)烤烟金色产业、畜牧水产生态养殖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采取五方面措施狠抓现代农业。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资源,推广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技术。其中,全县下派的30名科技特派员共建立辣椒、烤烟、水产等各类高规格示范基地30个,示范面积6600多亩,辣椒示范基地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44项、新品种110个。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品种改良,努力发展规模养殖,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鼓励干部职工领办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今年,县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整合各涉农部门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全县投入现代农业资金达3.9个亿。全县已有238名干部参与领办发展现代农业。其中:领办种植业136人,总投资达1882.75万元,带动群众2661户;领办养殖业项目22人,总投资达520.28万元,带动群众108户。在实践探索中,干部领办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初步形成了“带薪留职项目带动型、带薪留职资金扶持型、在岗在职入股参与型、干部农户入股合作型”等四种模式。三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8年全县共流转土地9575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0%,涉及农户14990余户。流转土地80%集中在42个试点村,流转土地集中规模经营达49968亩,涉及大户240余户,其中种养等产业规模在50-100亩的40户,100-200亩的75户,200亩以上的54户。初步形成了“能人大户租赁、股份制开发、干部领办带动、反租倒包、合作社联动、项目拉动”等六种土地流转模式。四是探索新的种养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新型的套种模式、轮作模式、反季节模式和循环模式。如永乐镇山堡村的椒套蒜套大头菜模式、虾子镇清坪村的菜——瓜——菜模式以及正在形成的菜——沼——菜、猪——沼——果等模式。五是加强对外推介招商找市场。今年5月,县委、政府还组织30余人的无公害蔬菜招商引资推介团,到重庆最大的盘溪市场、广州最大的江南市场、东莞最大的出口型润丰市场等地成功举行了招商推介会,为遵义县蔬菜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和市场。一年来,在抓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中,42个试点村取得的成效尤为明显。在种植业发展上,42个试点村共种植蔬菜49035亩,投入3251万元,实现产值5590万元。其中:100亩以上蔬菜基地52个15738亩,产值3246万元;瓜果种植面积2768亩,100亩以上瓜果基地6个1400亩,产值350余万元。种植辣椒34329亩,投入893万元,实现产值4088万元。其中100亩以上辣椒基地69个7967.5亩,实现产值983.5万元。种植烤烟14266亩,投入1026.4万元,其中100亩以上烤烟基地19个7522亩。此外还建成经济林基地77个5445亩,茶叶基地3个960亩。在养殖业方面,42个试点村共出栏生猪178384头,总产值30682.4万元;有养殖场(小区)314个,实现产值3150万元。共出栏牛羊25463(只),总产值1955.6万元;新增牛羊养殖场(小区)4个。出栏家禽1123500羽,总产值5600万元;此外还出售水产品379吨,产值405万元。(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树立防灾夺丰收的思想,以实施雪凝灾害恢复重建、病险水库治理、烟水配套工程和兴水治旱、防洪保安、水保生态及基本农田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2个试点村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882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146万元,群众投入2466万元。修建、改造通村公路114.4公里、通组公路2807公里、机耕道52公里;维修水库29座、山塘20口、沟渠97800米、排洪道、河道4504米,修建提灌设施37个,完成人饮工程10处,解决近6786人饮水难题;改造中低产田55亩,硬化田坎47176米;投入补贴资金3328.73万元,完成烟水配套工程23个,覆盖面积达44325.76亩,受益农户达5237户;实施退耕还林5699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8223亩。(三)狠抓沼气池建设,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之路。全年建成沼气池30000口,改厕15628间,改圈12446间,改灶15867间。其中:42个试点村建成沼气池5338口,改厕4223间、改圈3685间、改灶4708户。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推进立体种养,养殖科学化、畜粪无害化,农作物生产无公害化的循环模式正在形成。(四)推进村庄整治,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黔北民居建设和整治村庄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坚持联片创建和整体推进,集中打造210(贵遵高速路)、326国道和209省道沿线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带。县财政安排700万元及各级投入的3400万元,已创建32294户,12.9万人受益;建成黔北民居2660户,硬化进寨路207千米,硬化连户路254千米。其中: 42个试点村建成黔北民居1605户,硬化进寨路59499米、连户路69371米,建图书室29个、文体场所48处、垃圾池115个、公示栏144个。(五)注重农村民生问题,推进社会事业发展。42个试点村共投入235万元,修建改造教学楼14栋9400平方米,场地12080 平方米,教学设备配置投入达90.5万元;修建改造村卫生室39间2410平方米,卫生设备投入5072.8万元,培训村医270 人(次);农网改造投入356万元,涉及村民组5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4‰以下,农村合医参保率达94.23%。(六)抓农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共计培训农民23万人次,占试点村劳动力的21.3%。其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绿色证书等项目培训农民6200多人次。今年,42个试点村共有39852人外出务工。同时,县文明办、县远教办、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单位与各试点村通过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万村书库”和远程教育建设,深入开展“三下乡”、“平安村寨”创建和“三关”工程、“除陋习、树新风”、“整脏治乱”活动,把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贯彻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中,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增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得以弘扬,乡风文明不断提高。(七)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一是抓阵地建设。目前42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186.6万元,修建、改造村综合办公楼14栋、4583.14平方米;投入资金11万元,为12个试点村统一购置了办公设备,试点村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狠抓村干部培训。把农业适用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经营方面的知识作为村干部培训的重点,全县共培训村干部598人,其中,试点村村干部158人。积极实施“双千培养”(在致富能手中培养1000名党员,在党员中扶持1000名致富能手)和“万名农村党员培训”工程,有2028名农村党员成为农村经济带头人,并带动980名农村经济能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832名致富能手加入了党组织。三是扎实推进新一轮“三级联创”工作。推广“支部+协会+远教+站所活动,锻造一批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村级领头班子。四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推进村务公开,建立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龙坑、松林、三合等镇开展了村务点题公开等活动,把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切实解决在基层。 (八)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总结推广试点村的经验、做法和模式,向面上推广,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一是编印宣传资料。编印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给各乡镇。二是开展农村政教工作。今年,全县开展了两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300名机关党员干部到村指导开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全年出动宣传车辆1500多次,张贴宣传标语1200多条(幅)。各级出新农村建设简报840多期,刊发信息3600多条。其中,《遵义县:大学生基层服务成为新农村建设好帮手》等100余篇新农村建设信息被《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情》、《贵州党建网》、《贵州新农村网》、《贵州日报》、《遵义日报》以及省、市、县广播电视等媒体采用。三、存在的问题遵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个别镇(乡)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认识不足,领导督促指导不力,导致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村发展较快,己初具新农村景象,一些村进展较慢,差距拉大。二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一些试点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单纯等靠上级建设资金投入,没有形成“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的投入机制。同时,县职能部门在整合项目、捆绑资金上力度还不够大,配合须进一步加强。个别村资金安排使用脱离客观实际和群众需要,镇(乡)干预过多,资金使用效果不好。三是规划有侍进一步完善。一是个别村规划过于庞大,脱离实际,没有体现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二是有的村规划又过于粗糙,可操作性不强。三是由于镇(乡)缺乏技术力量,村庄整治规划几乎空白,需建设部门尽快组织力量编制。四是支柱产业还未真正形成。个别村产业发展的思路不明晰,建设目标不明确,资金使用没有突出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个重点上。虽然多数试点村正在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选择了不少项目在做,但要在一个村发展1——2个能使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并培育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3至5年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实现的;所以,试点村现在真正形成支柱产业的还不多,如何引导农民培育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仍是今后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五是农民培训工作较为薄弱。由于多数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基础设施等硬件,而轻视提高农民素质这一软件,加之各培训单位的资源未进行有效整合,导致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抓得不实,效果不好。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抓牢产业发展重心。对辣椒、烤烟、畜牧等传统主导产业具有优势的试点村,要进一步做优这些产业,并总结推广新的种养模式,提高产出率。对不具传统产业优势的试点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为此,一要选好特色项目,抓好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二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要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走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之路;四要充分利用农业农头企业的作用,增加产品附加值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五要加强招商推介、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壮大经纪人队伍,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二、加强三项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攻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实现物质装备新突破;二是加强以“黔北民居”为主的村庄整治建设,打造新型的村容村貌示范带;三是加强以村党支部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三、着力两个提高。一是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人才保障的突破;二是着力提高农村的乡风文明程度,通过开展各种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平安村寨和强化村民自治管理,使文明风气进入千家万户。四、加大四个方面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通过项目整合捆绑资金,发挥项目资金的积聚效应;二是加大挂帮力度,把挂帮纳入对各部门的考核;三是加大创新力度,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出台有力措施;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使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使试点村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