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为什麽印度的计算机软键和原子能 航天业发达???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09:21:46
热度:

为什麽印度的计算机软键和原子能 航天业发达???【专家解说】:二、激励青年人献身科技的“青年科学家研究项目”印度的科学技术主要由科工研究委员会(CSIR)和科技部(DST)这两个国

【专家解说】:二、激励青年人献身科技的“青年科学家研究项目”   印度的科学技术主要由科工研究委员会(CSIR)和科技部(DST)这两个国家机关管理。DST负责审批研究所及大学的研究项目和预算。印度青年曾一度存在着疏远科学技术倾向,针对这种状况,DST特别设立了以35岁以下青年研究人员为对象的“青年科学家研究项目”,以此激发青年人献身于科技发展。 三、保障妇女完全平等地参与各种科技活动   女性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度8.44亿人口中有4.06亿女性,占总人口的48.6%。而印度女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被忽视的。女孩,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女孩,有无数的家庭琐事要做。她们不得不代替在田间工作的母亲照顾在家的弟弟妹妹和老人、清洗牛群、准备饭菜,婚后则必须到夫家做同样繁杂的家务。   印度《2003年科技政策》中,就提出了向妇女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以适应她们的特殊需要,并使她们能够从事研发职业的目标。政府决定进一步提高妇女对于各种科技活动的热情,保障妇女完全平等地参与各种科技活动。这样,印度妇女们不仅能参与管理国家,参与工农业生产,还可以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等,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高等教育为印度培养出了大批精英人才 印度政府尤其注重高等教育,且高等教育相当发达。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尼赫鲁政府就曾效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模式先后建立了6所被视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瑰宝的印度“MIT”,以此拉开了印度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培养和造就高新技术人才、并以此来发展本国高新技术的序幕。印度还在全国所有邦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以印度理工学院为鉴,专门培养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 经过历届政府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印度已有国立大学250多所,各种公立学院1万多所。此外,全国还有私立理工学院1100多所。德里大学、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大学、孟买大学、亚格拉大学更是享誉世界。印度每年正规高等院校的入学人数高达350多万,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众多的一流大学为印度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为印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和输送了大批一流的高级人才,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大国。印度的大学教育,几乎全部与国际接轨。除保留其本土的语言文字、历史等专业之外,其他专业,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几乎同欧美国家一致。这也使它在全球教育界的地位也日益提高。1998年,印度在校大学生已超过中国,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而位居全球第二。 五、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推动   印度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制定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体制,除了改革中等教育体制、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以外,还有许多职业训练学校。主要有这样几类:工业训练学校:招收受过8年教育或11年教育的学生,制定各种教育计划,培养半熟练与熟练工人以及各种水平的手工艺工人和工匠。技术高中:招收学完两年普通初中的学生,修业3年,培养手工艺工人。多科技术学校或正规技术学校:招收10年制中学(初中)毕业生,修业3年,发给技术员证书。在高中顺利完成工业科目的职业科学生也可以提前毕业,直接进入多科技术学校的最后学年学习。   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职业技术教育是印度迅速成为世界软件出口大国的快捷之道。目前,印度大约每年有50万新生信息技术人才,其中通过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只有7万人,其余的是通过职业教育或其它培训模式培养的。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定位。在接受了IT职业教育后,学生成为合格的软件技术人员,就可以负责任何一个大型软件的某个具体环节的工作。印度千人规模的软件工厂中,每一个人基本具备完成独立单元设计的能力,多人配合就可进行大型软件的设计开发,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印度的IT职业教育培训为印度的软件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在印度的100多万软件行业从业人员中,约有50%以上是通过非学历的IT培训进入软件行业的。而作为印度规模最大的IT职业教育机构之一,约有“1/3的印度软件工程师接受过NIIT的软件培训”。 六、人才流动和选用的国际化   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人才无疑是第一大要素。目前,印度有410万技术工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印度的软件人才有35万,并有320万专业人员服务于计算机软件公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人看来,科技人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去工作,不是人才外流,而是去积累知识和财富,是“智囊银行”,随时可以去提取,即在条件成熟时,这些人就会回国投资和创业。印度的人才为发达国家进入新经济时代所作的贡献,同样也教育了自已的国家,大大提高了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和软件开发能力,同时也使印度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因此,印度把跨国就业作为一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从1980年开始,印度政府对软件产业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优惠,为海外留学或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及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大开“绿灯”。几十年来,印度的大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到国外去求职,尤其是6所完全与国际接轨的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每年都有80%左右到国外就业;学生学成之后也不回国,而是在国外发展。正是这几十年的积累,印度有大量高科技人才在西方工作,美国“硅谷”的工作人员中有 38%是印度裔。美国的软件工程师中,印度人约占1/3。如今在美国“硅谷”新崛起的2100家公司中,有820家是由印度年轻工程师创立的,还有数以千计的印度高级人才进入了美国公司的高级领导层。正是这些所谓的“外流”人才,为印度的软件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之中,有的给印度介绍客户,有的为印度提供信息,有的直接在印度投资,有的则回印度开公司、办工厂,这些已在西方国家经受过锻炼的高级人才,在印度的软件业发展中起到了国内人才无法起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虽然印度对于人才外流问题持一种“国际化”的态度,但并不表示他们赞成外流越多越好。印度的信息技术公司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来吸引和留住自已的职工,如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创造发展机会等。印度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率先为它的职工提供了优先认股权。印度的所有大型信息技术公司都有自已的现代化研究中心,工程师们可以在那里试验他们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另外,印度领导人也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吸引国外人才到印度来创业和发展,以及吸引外流人才回国工作。由于从美国“硅谷”归来的科技人才的努力,印度在计算机芯片、电脑设备和无线电话等方面的设计、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回国人员在国内信息技术领域创业成功的范例也比比皆是。许多在美国“硅谷”和西方国家高科技企业工作的印度人,响应政府号召,纷纷回国,把在国外赚来的钱投资于印度的高科技领域。印度成功地吸引外流科技人才回归,为印度软件业的开发研究和生产营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七、鼓励研、学、产合作   为了实现发展信息技术的长远目标,提高科技的质量和生产率,必须保证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在产业、学术机构和研究实验室之间的流动。印度政府采取增加对国内著名高校的投资、大力鼓励民间及著名软件公司办学等多种措施来加速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国家、企业、私人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印度理工科大学12.2万名毕业生中,就有一半以上为信息技术人才。   印度大力鼓励国家实验室、企业和学术界合作,尤其是促使产业界发展与大学研究基础结构及国家实验室的牢固关系。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控制着 40个国家实验室,并负责这些实验室成果在印度工业开发中的应用。该委员会负责人强调,“研究与开发是一种提高利润的商业”,因此号召其下属的各个国家研究实验室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为使研究与开发活动更为有效,政府还定期组织召开全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大会。这个由科技部下属的科技和工业研究署召集的大会自1987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提供对话场所,加强企业机构与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以及金融和其他机构的联系,促进研、学、产的合作与交流。   在印度政府的引导下,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外资都大量地流入计算机教育,这使印度逐步形成了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在印度,计算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遍布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一般的中等城市也有上百家,每家机构的学员都在800人以上,每年能培养出数万IT技术人才。另外,印度政府还特别鼓励和支持著名信息技术业公司办学。如印度著名软件业公司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信息系统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大学。以开发教育软件为主的全国信息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在印度和世界30多个国家设立了上千个培训中心,每年培养20万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八、继续教育和再培训计划   为了跟上科技迅速进步的步伐,印度也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为了加强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当代的研究方法和了解新兴科学领域,印度在电台和电视台开辟专门供各类学校教师继续学习的专题节目。为了加强在职人员的新知识培训,印度政府各部都建有本部门的技术培训学校或技术培训中心。主要是对本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在必要的情况下,印度还依托国外培训来迅速加强熟练人力资源的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