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低温地热能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热力学优化与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17:26
热度:

中低温地热能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热力学优化与实验研究【摘要】: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其中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ganic Rankine Cyc

【摘要】: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其中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和Kalina循环系统为代表的双循环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中低温热能,由于氨水工质的变温相变特性使得Kalina循环的性能优于ORC循环。在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中,Kalina发电循环系统的排水温度(高于80℃)较高,热源未被充分利用。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发电后地热尾水的热量,可以降低地热尾水的排放温度并相应提高系统净发电功率,故将Kalina循环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形成双吸收Kalina循环发电系统。 本文针对Kalina (KCS34和KCS11)、ORC等循环模式,在确立以系统的净发电功率、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作为发电系统的技术目标函数的基础上,以实现中低温地热资源充分利用为目的。采用了参数优化分析方法,对不同系统的循环形式与循环参数进行热力学优化,得出适用范围内的最佳性能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技术经济性。 此外,着眼于拓展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适用范围,改进中低温发电循环系统的循环形式,并提出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以单位地热水发电功率为性能评价指标,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和参数分析法分别对热源温度、冷源温度、氨水浓度、流量、循环倍率等参数对吸收升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吸收升温实验装置,对循环系统关键部件性能和系统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其中,主要从系统的传热特性和吸收升温性能,对不同工况下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得出的循环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的可行性,并为双吸收Kalina循环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优化分析基础。主要结论: (1)在Kalina发电循环系统中,氨水浓度和汽轮机入口压力在一定冷、热源条件下存在最佳匹配关系。循环系统净发电功率与热源温度和冷源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冷凝温度升高使得汽轮机出口压力呈指数关系增长。当冷却水温度较高时,Kalina循环中的低温回热器作用并不明显。 (2)对于ORC发电循环,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工质的最佳蒸发温度逐步提高,对应的蒸发压力也随之升高。热源温度高于100℃时,KCS34循环发电性能优于ORC循环,而KCS34循环的工作压力是ORC循环的3.5倍左右。 (3)双吸收Kalina发电循环净发电功率比Kalina循环高8%。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和净发电功率都随着发生压力的变化而存在最优值。当热源温度为122℃,冷源温度为25℃时,最佳浓度和汽轮机入口压力分别为0.7和46bar。吸收升温中的蒸发压力在10~20bar范围内对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的发电性能影响较小。 (4)在吸收升温装置中,冷、热源温度的变化对于吸收升温装置的影响程度分别为10%、9.8%和6%。吸收器管内流体的流态为湍流时,吸收器的吸收能力较好。根据吸收升温实验数据分析,冷凝器火用损失最大,依次是蒸发器、吸收器,火用损失最小的是发生器。 (5)吸收升温装置中吸收器的传热系数要低于理论设计值,在260~340W/m2·K之间。吸收升温系统的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温升能力相差6℃左右,且实验系统内高压和低压部分的压差要比模拟结果小3bar左右。 【关键词】:双吸收Kalina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热力学优化 敏感性分析 火用分析 有机朗肯循环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K5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中低温地热发电技术发展13-14
  • 1.3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研究现状14-20
  • 1.3.1 Kalina 循环系统的优势14-15
  • 1.3.2 Kalina 地热发电技术发展概况15-17
  • 1.3.3 中低温地热发电循环系统比较17-19
  • 1.3.4 Kalina 循环系统的改进方向19-20
  • 1.4 采用氨水工质的制冷/制热系统应用现状20-21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21-23
  • 第二章 Kalina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优化23-41
  • 2.1 Kalina 循环发电系统介绍23-27
  • 2.1.1 Kalina 循环原理23-24
  • 2.1.2 Kalina 循环优点24-27
  • 2.2 Kalina 循环发电系统仿真模型27-31
  • 2.2.1 基本控制方程27-29
  • 2.2.2 循环参数29-30
  • 2.2.3 仿真计算流程30-31
  • 2.3 Kalina 循环系统性能分析31-40
  • 2.3.1 动态环境工况对系统性能影响32-35
  • 2.3.2 氨质量浓度对系统性能影响35-36
  • 2.3.3 汽轮机入口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36-38
  • 2.3.4 汽轮机出口干度对系统性能影响38-39
  • 2.3.5 部件不可逆损失对系统性能影响39-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地热发电不同循环系统优化及对比分析41-55
  • 3.1 KCS34 与 ORC 循环性能对比分析41-47
  • 3.1.1 ORC 系统原理41-42
  • 3.1.2 ORC 系统仿真模型42
  • 3.1.3 KCS34 与 ORC 系统性能的对比42-47
  • 3.2 KCS34 与 KCS11 循环性能对比分析47-53
  • 3.2.1 KCS11 系统原理47-48
  • 3.2.2 KCS11 系统仿真模型48-49
  • 3.2.3 KCS34 与 KCS11 系统性能的对比49-53
  • 3.3 本章小结53-55
  • 第四章 双吸收Kalina循环热力学性能优化55-75
  • 4.1 双吸收 Kalina 循环55-58
  • 4.2 双吸收 Kalina 循环仿真模型58-60
  • 4.3 双吸收 Kalina 循环系统性能分析60-74
  • 4.3.1 动态环境工况对系统性能影响62-65
  • 4.3.2 氨质量浓度对系统性能影响65-66
  • 4.3.3 汽轮机入口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66-67
  • 4.3.4 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67-70
  • 4.3.5 吸收器对升温性能影响70-72
  • 4.3.6 汽轮机出口干度对系统性能影响72-73
  • 4.3.7 换热面积对比与经济性评价73-74
  • 4.4 本章小结74-75
  • 第五章 吸收升温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75-95
  • 5.1 实验设备的设计计算75-81
  • 5.1.1 系统状态参数的确定76-77
  • 5.1.2 换热面积计算77-81
  • 5.2 实验系统的构建81-92
  • 5.2.1 实验装置结构设计81-88
  • 5.2.2 附属设备与测试仪器88-92
  • 5.3 实验目标92
  • 5.4 实验操作步骤92-94
  • 5.5 本章小结94-95
  • 第六章 吸收升温系统热力性能实验研究95-116
  • 6.1 吸收升温性能实验研究95-104
  • 6.1.1 动态环境工况对升温性能影响95-99
  • 6.1.2 氨水浓度对升温性能影响99-100
  • 6.1.3 影响因素规律与敏感性分析100-104
  • 6.2 吸收器内传热过程分析104-108
  • 6.2.1 雷诺数影响分析104-106
  • 6.2.2 传热系数影响分析106-108
  • 6.3 实验系统火用损失分析108-110
  • 6.4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110-115
  • 6.4.1 吸收器温升对比110-111
  • 6.4.2 吸收器循环倍率对比111-112
  • 6.4.3 吸收升温系统压力对比112-113
  • 6.4.4 系统性能误差分析113-115
  • 6.5 本章小结115-116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116-120
  • 7.1 结论116-117
  • 7.2 论文创新点117-119
  • 7.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119-120
  • 参考文献120-128
  • 符号表128-13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30-132
  • 致谢132-13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热发电简述    周大吉

Kalina循环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张颖;何茂刚;贾真;刘逊;

闪蒸技术在余热发电中的应用    胡滨海

Kalina循环放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路岭,严晋跃,马一太,吕灿仁

混合工质中低温热力循环特性研究    高林,金红光,郑丹星,刘泽龙,林汝谋,蔡睿贤

新型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郑丹星,陈斌,齐云,金红光

GAX循环的α-h图热力学分析    郑丹星,邓文宇,金红光

用于余热回收的三压力氨水动力循环的热力性能    陈世玉;华君叶;陈亚平;吴嘉峰;

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低温动力循环    刘燕妮;郭开华;

节理岩体参数对围岩破损区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朱维申,章光

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工质选择    鹿院卫;杨红昌;吕鹏飞;刘广林;马重芳;吴玉庭;

纯低温余热锅炉和热水闪蒸技术在余热发电中的应用    虞煜磊;罗莎;任强;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    尹刚;吴方松;张立志;

地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高学伟;李楠;康慧;

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在低品位余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王汝金;张秀平;贾磊;吴俊峰;钟瑜;

渔船尾气驱动的氨水溶液冷却吸收式制冷(英文)    陈亚平;林陈敏;田莹;

串联闭链式循环系统的改进    张国强;蔡睿贤;

Kalina循环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张颖;何茂刚;贾真;刘逊;

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选择    王辉涛;王华;

地下热水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研究    何满潮,刘斌,姚磊华,徐能雄,任红艳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改进    徐士鸣,袁一

改进型卡列纳循环的热力分析    陈亚平;

动力循环中混合工质的应用研究    黄锦涛,刘齐寿,王运路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蔡九菊;王建军;陈春霞;陆钟武;

从有限热源获得最大功率输出时的循环效率    严子浚

循环工质与变温热源匹配的热力学分析    严晋跃,路岭,马一太,吕灿仁

Kalina循环放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路岭,严晋跃,马一太,吕灿仁

描述氨水体系VLE行为适宜热力学模型的研究    郑丹星,武向红,陈斌,金红光

混合工质中低温热力循环特性研究    高林,金红光,郑丹星,刘泽龙,林汝谋,蔡睿贤

构形理论:广义热力学优化的新方向之一    周圣兵,陈林根,孙丰瑞

BaO-TiO_2-ZrO_2系热力学优化与计算及其应用    龚伟平,陈腾飞,金展鹏

多效蒸发系统热力学优化研究    李珊

ErCl_3-CaCl_2体系的热力学优化和计算    孟祥珍;孙益民;

管状表面绝热层设计的热力学优化    李大鹏,焦增庚,孙丰瑞

横掠单圆管流动与换热的热力学优化设计    蔡伟华,徐国强,陶智,丁水汀

余热动力回收系统的热力学优化    张恒良;宋之平;

不可逆Otto发动机的热力学优化    吴锋,陈林根,孙丰瑞

Be—Cr二元体系热力学优化    莫畏;龚伟平;

基于构形理论的变断面导热通道体—点导热优化    周圣兵;陈林根;孙丰瑞;

Co-Sb体系热力学优化    李洪晓;郝士明;Fries S G;Tedenac J C;

Dy-S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    王鑫铭;苏旭平;尹付成;

Hf-Os体系热力学优化    郭翠萍;杜振民;吕东显;

Al-Pd二元系的热力学优化    李梅;李长荣;张维敬;

Mo-Nb-Ta三元相图的热力学优化    熊伟;杜勇;刘咏;黄伯云;徐洪辉;

Al-Y体系相图的测定及热力学优化    刘树红;杜勇;徐洪辉;J.C.Schuster;贺翠云;

Ce-Ni二元体系的热力学修正描述    熊伟;杜勇;J.C.Schuster;黄伯云;刘咏;徐洪辉;

Fe-RE(RE=Er,Lu,Sc,Sm和Tm)体系热力学优化    杜振民;许云华;张维敬;

Pd-RE(RE=Y,Sm,Eu,Gd,Tb,Dy,Ho,Er和Yb)体系热力学优化    杜振民;

BaO-SrO-TiO_2-ZrO_2赝四元系热力学优化与计算及性能研究    龚伟平

中低温地热能双吸收Kalina循环系统热力学优化与实验研究    付文成

部分钚基合金相图的热力学优化与计算    方伟

合金体系的热力学优化与应用    韦影

部分Co基三元系合金相平衡的热力学优化与计算    陶再飞

Ag-Cu-X(X=Gd,Y)体系的热力学优化与计算    汪航

部分钴钒基合金相平衡的实验测定与热力学计算    郑爱钦

Al-Cu-X(X=Cd、I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与计算    陈小明

Be-X(X=Cu,Cr,W,Th,V)二元体系热力学研究    莫畏

Co-Ge二元系热力学优化与Ti-Co-X(X=Ge,Si)体系相关系实测    董思思

Mg-Ag-X(X=Nd,Ca)体系的热力学优化和计算    黄国幸

Au-Sn-X(X=Co,La,Er)体系的热力学优化与计算    董红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