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56:23
热度:

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摘要】:为明确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CH_4)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对福建省万亩林保护区的天然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

【摘要】:为明确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CH_4)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对福建省万亩林保护区的天然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0~60 cm土层CH_4氧化速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发现,天然林和杉木林土壤CH_4氧化活性都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92.8~94.9%)。0~6 cm土层,杉木林CH_4氧化速率(0.33 ug CH_4g~(-1)d~(-1))显著小于天然林(0.57ug CH_4g~(-1)d~(-1),P0.05),6~60 cm土层,两者无显著差别。杉木林和天然林CH_4氧化速率垂直分布趋势在样品之间存在着很大变化,表层土(0~3 cm)与亚表层土(3~6 cm)氧化速率差异是垂直分布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表层土CH_4氧化速率变异程度高(天然林和杉木林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4.0%和86.4%),且与下面相邻层不相关,表明,相对于亚表层及其以下土层,表层土CH_4氧化可能受更多环境因子调控。 【作者单位】: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甲烷氧化 亚热带森林 垂直分布 变异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475)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A12085)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Oxidation Activity in two Sub-tropic Forest Soils甲烷(CH4)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其吸收红外辐射能力为等量CO2的26倍[1]。大气CH4浓度在过去200年里已经从750 ppb上升到1 750 ppb。据估计,CH4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达20%,仅次于CO2[1]。森林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    黄梦青;张金凤;杨玉盛;杨智杰;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地表CH_4氧化的影响    刘小飞;杨智杰;谢锦升;易黎明;钟小剑;杨玉盛;

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CH_4氧化的影响    刘小飞;杨智杰;谢锦升;易黎明;杨玉盛;

亚热带6种老龄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的枯落物持水性能    马书国;杨玉盛;谢锦升;郭剑芬;杨智杰;高玉春;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2种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    郭剑芬;陈光水;钱伟;杨少红;杨玉盛;郑群瑞;

珠江中上游都安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谭长强;彭玉华;申文辉;何琴飞;刘秀;何峰;

冀北山地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地上植被层的水文调控功能    李亚男;李倩茹;许中旗;郑春雅;

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    张金凤;杨智杰;谢锦升;杨玉盛;

贵州苗族地区不同管理模式下林地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卢之遥;霍达;冯金朝;

不同年龄序列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变化    郜士垒;何宗明;黄志群;林思祖;刘桌明;郑璐嘉;

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性    刘成功;万志兵;李燕;戴淑娟;姜航;王立超;徐胜林;

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冯建新;高伟民;邓飞;胡双成;陈光水;

模拟氮沉降对甜槠林分凋落物及主要养分归还量的影响    张林;李茂;徐俊;田地;张驰;徐小牛;

石漠化地区银合欢、苏木、车桑子直播造林试验    侯远瑞;申文辉;黄宏珊;黄春妮;庞世龙;何琴飞;

Litterfall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return in different-aged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in South China    Lili Zhou;Addo-Danso Daniel Shalom;Pengfei Wu;Shubin Li;Yayun Jia;Xiangqing Ma;

土壤RNA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刘华;申天琳;李学坤;付合才;戴九兰;

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佘晨兴;仝川;

长期不同施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范分良;王万雄;梁永超;李兆君;崔喜安;魏丹;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和红桦林枯落物持水特征及其截持降雨过程    莫菲;于澎涛;王彦辉;王晶;熊伟;徐丽宏;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和杉木凋落叶混合分解研究    赵月彩;杨玉盛;陈光水;钟羡芳;

不同林龄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何斌;黄承标;韦家国;莫限农;韦明宝;荣薏;陈玉萍;

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    张彪;李文华;谢高地;肖玉;

秦岭西部山地针叶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常雅军;曹靖;马建伟;陈琦;赵琳;

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韩冰;苏涛;李信;邢新会;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和粗木质残体有机化学组成研究    郭剑芬;杨玉盛;陈光水;杨智杰;

茶多酚-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王彦兵;张迪;刘绣华;刘小强;杨静;

十四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张佃志,方允中

30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玉鹏,刘梅,刘俊英,翁新楚

天然生育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吴侯,翁新楚

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张江巍,曹郁生

枸杞子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张自萍;黄文波;廖国玲;王玉炯;

金银花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研究    孙德梅

35种鲜花的抗氧化活性    廖立新,彭永宏,李玲

元宝枫叶提取物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相中,李聪,古昆,陈远腾,陈伟贤

黑米色素苷化学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王金亭;杨敏一;

Lachmum sp.YM-223胞外黑色素总酚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    叶明;

氧化活性炭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    甘甜;吴康兵;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离解能和单电子分布间的关系    单香丽;刘世熙;曹秋娥;

伊犁红花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伟;欧阳艳;张美思;刘艳;

异优散酮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申蕊;王慧芳;唐宁;

含环丙烷的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刘幸海;董卫莉;何国荣;王素华;李正名;

钛硅分子筛HTS-2的合成    朱斌;林民;舒兴田;汪燮卿;

17种常见蔬菜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吉琳琳;吴健全;高蔚娜;韦京豫;杨继军;郭长江;

甜叶菊的抗氧化活性    奚印慈;

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其评价    翁新楚;吴侯;

酸奶中抗氧化蛋白被测定    刘彩霞

关于《中药有时无效的奥秘》探讨    湖南 李繁荣

蔬菜 防衰老的好帮手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

女贞子抗氧化活性成分及紫外光谱模式识别研究    江洪波

白藜芦醇及其类似物与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程锦春

姜黄素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巍峰

蔬菜抗氧化活性与预防运动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陈玉霞

宽皮柑橘采后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沈妍

余甘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永裕

鲐鱼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抗疲劳作用研究    王雪芹

两类新木脂素类天然产物和1,2,4-噁二唑类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赵超

水果抗氧化活性与成分分析以及对衰老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干预作用    徐静

柑橘加工副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改善的研究    KHIZAR HAYAT

雪松松针总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宁红霞

白皮杉醇及甲氧基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王帅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饶鸿雁

花青素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吴莉

雅香茶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梁欢

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晓

四种香蘑真菌的营养学评价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凡

香菇肽制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于晓平

一株土栖性大肠杆菌菌株MB266的锰氧化机制研究    陈红

香榧主要成分提取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余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