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初步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29:43
热度:114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初步研究【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在低氧环境中促进碳累积的同时产出温室气体——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湿地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在低氧环境中促进碳累积的同时产出温室气体——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湿地的碳源和碳汇功能近来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保护和修复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与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运用了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Olentangy河湿地研究中心的4种不同类型河滨湿地(人工种植人工湿地、自然演替人工湿地、半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排放时空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湿地土壤温度、水文条件等环境因子对CH4、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的CH4和CO2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甲烷排放速率(中值)为:自然湿地(CH4-C 0.33~85.7 mg·m-2·h-1)人工湿地(CH4-C0.02~20.5 mg·m-2·h-1)半人工湿地(CH4-C-0.04~0.09 mg·m-2·h-1)。CO2排放通量的中值(平均值)分别为9.8(19.2)、13.5(20.6)、24.7(36.0)和33.7(40.3)CO2-C mg·m-2·h-1。在湿地1、湿地2和河道边湿地中的CH4排放量与土壤温度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86和0.85;湿地1、湿地2和牛轭湖湿地CO2通量与土壤温度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54和0.67。土壤含水率与甲烷排放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土壤碳含量与其相应的CH4和CO2排放量之间关联度都较高。在同一区域淡水河滨湿地中,自然湿地的CH4和CO2排放通量均大于恢复湿地,CH4和CO2排放的空间异质性是由于洪水冲击频率、土壤状况、地下水位及净初级生产力等因素决定的。 【作者单位】: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CH排放 CO排放 河滨湿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100404)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沙晨燕,谭娟,王卿,王敏.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初步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7):1182-1190.SHA Chenyan,TAN Juan,WANG Qing,WANG Min.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RiparianWetland[J].Ecology and Environment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CO_2和CH_4通量及影响因子    宋长春,阎百兴,王跃思,王毅勇,娄彦景,赵志春

三江平原湿地土壤CO2和CH4排放的初步研究    郝庆菊,王跃思,宋长春,王毅勇,王明星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    陈槐;高永恒;姚守平;吴宁;王艳芬;罗鹏;田建卿;

水稻土CH_4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徐华;蔡祖聪;八木一行;

温度对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与草地二氧化碳通量的比较    王德宣;宋长春;王毅勇;赵志春;

苏州太湖湖滨带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冯育青;陈月琴;阮宏华;傅丽娜;张海娣;

北方低温沼气发酵技术研究及展望    赵光;马放;魏利;蔡宏;王哲;

矿化垃圾中金黄杆菌甲烷亲和氧化动力学    赵天涛;何成明;张丽杰;全学军;赵由才;

准好氧填埋场作业台阶温室气体CO_2的释放通量研究    杨雪;岳波;黄泽春;尹胤;舒新前;杨艳;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分布对土壤-植物系统甲烷逸出的影响    王延华;杨浩;

放牧与围栏羊草草原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影响因子    贾丙瑞,周广胜,王风玉,王玉辉

氮输入对沼泽湿地碳平衡的影响    张丽华;宋长春;王德宣;

淡水沼泽湿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年际变化及其对氮输入的响应    宋长春;张丽华;王毅勇;赵志春;

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呼吸与温度、氮素及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    张丽华;宋长春;王德宣;王毅勇;

秋季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系统CH_4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姜欢欢;孙志高;王玲玲;牟晓杰;孙万龙;宋红丽;孙文广;

湖南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    秦晓波;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

Nitrogen-regulated effects of free-air CO_2 enrichment (FACE) on methane emissions from paddy rice fields    KAZUHIKO KOBAYASHI;KAZUYUKI INUBUSHI;KLAUS BUTTERBACH-BAHL;

大九湖湿地恢复与保护涉水工程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余明勇;

杭州湾滨海湿地CH_4排放通量的初步研究    王蒙;吴明;邵学新;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    张鸽香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随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农田温室气体释放意义    Qaiser Hussain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    吴隆杰

放牧与围栏羊草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    贾丙瑞

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蓄积与碳循环模拟    张文菊

河套盆地浅层气(生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    高胜利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鄂焱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王平

营养元素的添加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过程的影响    徐淑新

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    杨文英

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气相色谱法在线观测CH_4和CO研究    汪巍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中国区域大气CH4垂直柱浓度时空特征    韩英

若尔盖自然湿地CH_4排放及不同利用方式下温室气体通量估算    李丽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排放    王跃思,刘广仁,王迎红,孙扬,薛敏

Methane emissions from wetland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Nakano Tomoko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黄耀

土壤 Eh 和温度对稻田甲烷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徐华,蔡祖聪,李小平

若尔盖高原沼泽草地环境生态研究    杨福明;董昭林;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研究    杨靖春,倪平,祖元刚,祝廷成,王大珍

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的恢复演替及其水分与养分变化    田应兵,熊明标,宋光煜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高寒草地CH_4释放的比较研究    胡启武,吴琴,李东,曹广民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魏晶;邓红兵;吴钢;

土壤质地、温度和Eh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蔡祖聪,沈光裕,颜晓元,鹤田治雄,八木一行,阳捷行

多云天气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计算    白建辉;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研究    王德宣;

基于车载被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的甲醛排放通量遥测研究    吴丰成;谢品华;李昂;司福祺;窦科;刘宇;徐晋;王界;

长白山温带森林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通量    白建辉;林凤友;万晓伟;Guenther Alex;Turnipseed Andrew;Duhl Tiffany;

热带人工橡胶林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模式研究    白建辉,Bradly Baker

北京密云水库甲烷排放通量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萌;李红丽;雷霆;周延;吕偲;李丽;雷光春;王景仕;卢小刚;

冬季平原河网水体溶存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特征及排放通量    胡蓓蓓;谭永洁;王东启;邓焕广;李扬杰;虞中杰;陈振楼;

覆盖种植措施对农田土壤中N_2O排放的影响    白红英,韩建刚,张一平

我国东部样带土地利用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李玉娥,林而达,谢军飞,杨志伟

白洋淀湖泊湿地氧化亚氮的排放通量初探    万晓红;周怀东;王雨春;刘玲花;陆瑾;

基于车载被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的甲醛排放通量遥测研究    吴丰成;谢品华;李昂;司福祺;窦科;刘宇;徐晋;王界;

内蒙古草原异成二烯排放通量的测量    白建辉;王庚辰;Brad Baker;Patrick Zimmerman;梁宝生;

长白山火山区温泉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    张茂亮;郭正府;成智慧;张丽红;郭文峰;杨灿尧;付庆州;温心怡;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地土壤碳氮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    徐坤

珠江三角洲森林和蔬菜地土壤一氧化氮排放    李德军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碳汇研究    郭李萍

温室气体及其稳定同位素排放通量测量技术和方法研究    王薇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中国燃煤氮排放通量的研究    雷颉

闽江河口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研究    雷波

南京市受污染水体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周兴

长江口芦苇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胡泓

湖北咸宁地区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增温潜势    阮雷雷

米槠天然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耦合关系    刘功辉

川中丘陵区旱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研究    张中杰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段翠清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土壤氮储量及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研究    杨菁

1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