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17:24
热度: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摘要】:闽江河口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湿地之一。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原位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

【摘要】: 闽江河口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湿地之一。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原位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产生、氧化、排放、不同土层深度和孔隙水中甲烷浓度以及环境因子对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的变化范围是0.0018~0.2007μg·g~(-1)·d~(-1),土壤甲烷氧化率的变化范围是0.0240~0.0516μg·g~(-1)·d~(-1),孔隙水甲烷产生率的变化范围是0.29~2.38μg·L~(_1)·d~(-1)。 (2)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芦苇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分别是1.42~11.86mg·m~(-2)·h~(-1)、0.84~13.21 mg·m~(-2)·h~(-1)和0.31~12.72 mg·m~(-2)·h~(-1),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月、12月;7月、3月;6月、12月。原位测定发现,各月观测日涨潮前、涨落潮过程中、落潮后甲烷排放通量差异性不显著。 (3)夏季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9~10时,最低值出现在次日5~6时;冬季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最高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21~22时,最低值同样出现在次日5~6时。 (4)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中甲烷浓度变化范围是0.08~0.72%,孔隙水中溶解的甲烷浓度变化范围为1.47~234.65μmol/L。 (5)大气温度和土壤(潮水)温度对甲烷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影响显著,而盐度是落潮后甲烷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之一。 (6)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的年甲烷排放通量为39.46 g·m~(-2)·a~(-1)。 【关键词】:闽江河口 芦苇湿地 甲烷动态 环境影响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Q9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沿海湿地甲烷动态研究进展12-19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2-14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4-16
  • 1.2.3 甲烷动态测定方法研究进展16-19
  • 1.3 本文研究内容19-20
  • 1.4 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0-23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3-29
  • 2.1 研究区概况23-24
  • 2.1.1 闽江河口区23-24
  • 2.1.2 采样点24
  • 2.2 研究方法24-29
  • 2.2.1 甲烷产生与氧化测定方法24-26
  • 2.2.2 甲烷排放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26-28
  • 2.2.3 不同土层及孔隙水中甲烷浓度测定方法28-29
  • 第3章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系统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29-35
  • 3.1 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29-32
  • 3.1.1 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的时间变化29
  • 3.1.2 芦苇湿地土壤不同土层甲烷产生率的比较29-30
  • 3.1.3 芦苇湿地与光滩土壤甲烷产生率的比较30-31
  • 3.1.4 芦苇湿地土壤不同土层甲烷氧化率的比较31-32
  • 3.1.5 芦苇湿地土壤氧化深度的季节变化32
  • 3.2 芦苇湿地孔隙水甲烷产生能力32-35
  • 第4章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通量35-45
  • 4.1 甲烷排放动态35-43
  • 4.1.1 季节变化35-39
  • 4.1.2 日变化39-41
  • 4.1.3 芦苇植物体传输与非植物体传输甲烷排放通量的比较41-43
  • 4.2 不同层次土壤中甲烷浓度的变化43
  • 4.3 不同层次土壤孔隙水中甲烷浓度的变化43-45
  • 第5章 环境因子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45-57
  • 5.1 潮汐45-46
  • 5.2 植物体46-48
  • 5.3 气候因子48-52
  • 5.3.1 气温48-49
  • 5.3.2 降水49
  • 5.3.3 风49-50
  • 5.3.4 天气50-51
  • 5.3.5 相对湿度51-52
  • 5.4 土壤理化性质52-57
  • 5.4.1 土温52
  • 5.4.2 含水量52-53
  • 5.4.3 氧化还原电位53-55
  • 5.4.4 盐度55
  • 5.4.5 pH值55-57
  • 第6章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年甲烷排放通量的估算57-61
  • 6.1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年甲烷排放通量的估算57
  • 6.2 与同区域内各类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比较57-58
  • 6.3 与相近纬度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比较58
  • 6.4 与其他区域芦苇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比较58-61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1-65
  • 参考文献65-73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3-75
  • 致谢75-77
  • 个人简历77-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秋季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系统CH_4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姜欢欢;孙志高;王玲玲;牟晓杰;孙万龙;宋红丽;孙文广;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闽江河口芦苇和咸草湿地CH_4排放通量研究    万晓飞

酸沉降对闽江河口湿地CH_4产生排放和碳输出的影响    柳铮铮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    刘泽雄

闽江河口芦苇地上不同构件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张文娟

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合特性研究    郭晓云,杨允菲,李建东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镇江北固山湿地芦苇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付为国;李萍萍;卞新民;吴沿友;曹秋玉;

夏季长江口潮间带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    王东启;陈振楼;王军;许世远;杨红霞;陈华;杨龙元;

海南岛和厦门红树林湿地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    叶勇,卢昌义,林鹏

水稻植株状况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及其品种间差异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环境因素对芦苇湿地CH_4排放的影响    黄国宏,李玉祥,陈冠雄,杨玉成,赵长伟

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CO_2和CH_4排放动态及影响因素    宋长春,杨文燕,徐小锋,娄彦景,张金波

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植物区甲烷排放规律    段晓男;王效科;陈琳;牟玉静;欧阳志云;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不同肥料的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减排措施    韩鹏飞;郭敏;

广西合浦山口红树林互花米草成熟期叶水势初步研究    甘肖梅;李军伟;李凤;韦锋;覃盈盈;蒋潇潇;梁士楚;

互花米草成熟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    甘肖梅;杨红兰;李军伟;廖盛厦;邓彭艳;覃盈盈;梁士楚;

青藏高原腹地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草甸生长季节CO_2排放通量及其主要环境控制因子研究    王俊峰;王根绪;吴青柏;

中国寒区湿地研究进展    谭雅懿;王烜;王育礼;

几种地被植物光能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张秀娟;李德明;翟克仁;

热平衡技术与气孔计法测定沙生植物蒸腾    张志山;张小由;谭会娟;何明珠;郑敬刚;李新荣;

准噶尔盆地荒漠区短命植物——狭果鹤虱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袁素芬;李薇;唐海萍;

四种偃麦草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张国芳;王北洪;孟林;马智宏;

黑麦草杂交F_2代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龙明秀;高景慧;李波;吴振;高阳;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我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董红敏;李玉娥;彭小培;李娜;朱志平;

北固山湿地优势植物氧化酶及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吴沿友;阙小峰;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对策    邱建军;李虎;王立刚;任天志;

浅论重庆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王莉玮;赵中金;曾荣;王正奎;

盘锦湿地芦苇叶片气孔导度的模拟    周莉;周广胜;贾庆宇;吕国红;谢艳兵;赵先丽;

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    薛正平;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万运帆;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垦殖对水热通量的影响    赵晓松;黄耀;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刺槐光合生理特征与固碳能力研究    郑元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太空环境对草地早熟禾的诱变效应及其诱成突变体的生物学变化    韩蕾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蒙古栎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张杰

落羽杉抗性生理机制的研究    汪贵斌

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郝庆菊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黄土丘陵区3个树种光合效率光响应过程及其模拟    李红

黄河口及黄、渤海溶存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通量    李佩佩

2009年夏秋季辽河口芦苇湿地沉积物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春涛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主要温室气体(GHG,CH_4、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    王继明

1997—2004年浙江省金衢盆地湿地动态变化分析和生态健康评价    虞湘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农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蒋静艳

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鲁铭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芦苇药学研究概况    甘泉;路锋;侯恩太;巩江;孙芳云;崔延堂;倪士峰;

温室气体源汇及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碧辉;李跃清;何光碧;闵文彬;罗磊;

内蒙古草原N_2O和CH_4排放通量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    王庚辰,杜睿,王艳芬,刘广仁,王跃思,陈佐忠,吕达仁

乌拉苔草湿地土壤CO_2和CO的变化特征    金研铭;徐奇锋;徐惠风;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梁玉;房用;王月海;刘月良;

三江平原沼泽地碳循环初探    马学慧,吕宪国,杨青,阎敏华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    熊李虎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    张晓龙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崇西湿地生态系统中胞外酶的功能研究    李静会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汪青

若尔盖高原花湖湖滨湿地甲烷排放研究    姚守平

闽江河口咸草与光滩湿地CH_4排放通量对比研究    林璐莹

闽江河口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排放特征    闫宗平

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植物体甲烷传输研究    黄佳芳

发展滩涂碳汇产业,促进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陆健健;王强;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3种温室气体通量日进程特征    胡智强

盐城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与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    许鑫王豪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土壤CH_4、CO_2排放通量的研究    田丹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内蒙古草原N_2O和CH_4排放通量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    王庚辰,杜睿,王艳芬,刘广仁,王跃思,陈佐忠,吕达仁

冰草叶片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杜占池,杨宗贵

松嫩草地虎尾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研究    周婵,郭晓云,王仁忠,李建东

半干旱草原主要植物光能和水分利用特征的研究    崔骁勇,陈佐忠,杜占池

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合特性研究    郭晓云,杨允菲,李建东

黄土高原芨芨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初步研究    王静,程积民,万惠娥,方锋,布都会

不同生态条件下芦苇无性系种群调节分析    杨允菲,郎惠卿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水循环特征    王毅勇,宋长春

人工和天然湿地芦苇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比较    汪仲琼;王为东;祝贵兵;尹澄清;

XP1菌株强化湿地植物脱氮及其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侯庆杰;裴海燕;胡文容;

侵蚀型与淤长型海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及差异研究    张华兵;刘红玉;

原产地域自然环境的综合评价研究    吴嘉玲;陈南;常向阳;

辽河口湿地异养细菌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白洁;尹宁宁;赵阳国;田伟君;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刘蕾;高军侠;姜灵艳;梁丽珍;

土地整理生态效应分析    李献宇;

人工恢复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特征μ    董凯凯;王惠;杨丽原;杨宝山;解伏菊;

静态箱法在甲烷排放及稻田甲烷减排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王维奇;雷波;李鹏飞;赵娜;林德华;

一株1,2-二氯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刘慧慧;杨春生;丁成;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化肥废水的研究    王国生;钟玉书;闫海涛;宋洪海;于长斌;张绍冰;隋艳杰;高洪武;田文达;张昌楠;张秀玲;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潜力研究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走循环经济道路,发展绿色造纸产业    吴玉辉;李凤翥;

梦清园芦苇湿地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丁浩;徐亚同;凌云;米文秀;

基于AHP法的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林璐莹;

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湿地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李甲亮;田家怡;陆兆华;

梦清园人工湿地芦苇的氮、磷和生物量动态及其收割期研究    吴淑杭;徐亚同;姜震方;周德平;凌云;

苇纸一体化 发展循环经济型造纸产业    李凤翥;吴玉辉;周正培;

以循环经济为依托、搭建绿色造纸大平台——双灯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简介    吴玉辉;

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与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程秀云;陈章和;梁茗裘;陈文音;刘谞承;

大同试验人工芦苇湿地治污    记者 姜龙

长春建造芦苇湿地    钟兴 李春晖 记者 刘颖

北京惟一的大面积芦苇湿地    

寿光城市污水资源化初见成效    刘龙德

博湖芦苇湿地成了“排污能手”    李行

闽江河口有望建省级湿地保护区    许含宇

黄河三角洲将“苇绿鸟飞”    仁雨

污水变源泉盐碱滩“长出”生态园    刘仝保 窦彦莉

长乐市政协提案助推闽江河口湿地保护    陈丽君特约记者 李大林

芦苇的湿地功能    高儒林

扎龙湿地CO_2和CH_4通量研究    黄璞祎

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    王昊

造纸废水灌溉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化湿地的影响研究    李甲亮

生物强化净化作用在梦清园芦苇湿地中的应用研究    凌云

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湿地遗鸥繁殖地保护研究    刘文盈

典型河口区沉积物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李佳霖

闽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周亮进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过程研究    陈为峰

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雒维国

水体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丁玲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王维奇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磷、硫及其分形研究    翟继红

闽江河口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排放特征    闫宗平

鸭粪施用对芦苇湿地碳氮磷动态变化及储量核算研究    刘超

辽河口芦苇湿地对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研究    高亮

胶州湾大沽河口芦苇湿地秋冬季N_2O排放规律研究    张芳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太湖地区芦苇湿地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孙宇

贵州两江(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岩溶石漠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来楷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