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13)C同位素比值表征温度对甲烷生成途径的影响
甲烷~(13)C同位素比值表征温度对甲烷生成途径的影响【摘要】:采用测试气相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比较了中温厌氧降解和高温厌氧降解过程中甲烷(CH4)生成途径的差异,表征了生活垃圾厌氧
【关键词】: 甲烷碳同位素比值 荧光原位杂交 生活垃圾 厌氧降解 乙酸发酵产甲烷途径 CO还原产甲烷途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808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3AA644020) 国家教育部科技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7122)
【分类号】:X705
【正文快照】: 生物质厌氧消化处理可以实现甲烷气能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厌氧消化工艺操作温度通常为中温(30~40℃)或高温(50~60℃)[1~4].相对中温反应器而言,高温条件下产甲烷(CH4)迟滞时间更短,反应速率更快,产CH4量更高[5].但高温厌氧工艺也存在运行不稳定,并且对环境条件的改变比中温更敏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农村户用沼气池发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解析 师晓爽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产沼的模拟实验 彭绪亚,黄文雄,刘国涛,余毅
渗滤液回灌的氨氮和凯氏氮变化规律 郭辉东,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
渗滤液回灌对其最终处理的影响中试研究 邓舟;蒋建国;黄中林;冯向明;周胜勇;杨国栋;
渗滤液循环对填埋气体产生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晓星,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
添加污泥对渗滤液循环垃圾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 邵立明,何品晶,张晓星,李国建
填埋气体运移过程的多场耦合模型及仿真分析 薛强,冯夏庭,刘建军
考虑气固耦合填埋场沉降数学模型 谢焰;陈云敏;唐晓武;凌道盛;柯瀚;
城市生活垃圾降解压缩试验仪研制及应用 谢焰,陈云敏,唐晓武,柯翰,詹良通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固液气耦合一维固结模型 陈云敏;谢焰;詹良通;
填埋气体迁移气-热-力耦合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薛强,梁冰,孙可明,刘晓丽
城市生活垃圾固液气耦合压缩试验和理论研究 谢焰
卫生填埋降解试验研究及沉降机理分析 廖智强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张文杰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运移规律研究 魏海云
垃圾填埋气产生过程与产气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黄文雄
不同渗滤液回灌条件下MSW实验室模拟填埋产气研究 王浩
荧光原位杂交在喀斯特山地土壤硫酸盐还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张伟;刘丛强;刘涛泽;陆婷;张丽丽;
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赵现方;陈林海;李宗义;王振河;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赤潮异弯藻 陈斌;梁斌;郭皓;
荧光原位杂交应用于介入放射人员受照剂量的研究 刘双梅;丁爱萍;牟志春;李子祥;李新兰;
FISH技术定量解析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条件优化 张星;林炜铁;朱雅楠;
FISH法检测生物膜中硝化细菌流程的建立及优化 张勇;宋吟玲;史俊;陈宇;
不排泥运行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活性的研究 欧阳科;刘俊新;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 胡绍伟;杨凤林;刘思彤;宫正;
膜生物反应器亚硝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薛源;杨凤林;刘思彤;付志敏;胡绍伟;
FISH方法解析大辽河入海口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全向春;王育来;何孟常;林春野;杨志峰;
利用量子点标记的DNA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斑马鱼(danio rerio)中卵黄蛋白原基因VTG 1 汪畅;梁勇;周群芳;江桂斌;
16S rRNA技术用于硝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初探 李红岩;刘新春;杨清香;杨敏;
微好氧条件下pH调控对抗生素废水批量和连续处理的影响 郑少奎;孙晶艳;仝铁铮;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生态群落分析技术进展 杨清香;张昱;杨敏;
典型赤潮生物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侯建军;孟海军;陈纪新;黄邦钦;
分子生物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王晓磊;郭建博;杨景亮;
VND3207对γ射线所致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防护作用 黄锐;贺性鹏;徐勤枝;王豫;黄波;周平坤;
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地位和作用 杨柳燕;孔倩;肖琳;曾巾;蒋丽娟;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特性研究 刘惠军
亚历山大藻分子鉴定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研究 唐祥海
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 陈瑛
一体化气动内循环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 张秀红
几种赤潮微藻的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陈国福
分散式生活污水多级生物膜处理工艺及菌群特性研究 刘智晓
低能N~+与UV对活性污泥菌群结构的影响 赵现方
SBR工艺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张铭川
FCM检测低能N~+注入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朱海霞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反应器中微生物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张勇
产氢产乙酸细菌在厌氧产酸体系中的微生态机理分析 李艳娜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细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于健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功能型菌群特性研究 包涵
生物砾石接触氧化反应器中优势菌群的FISH评价 杨银柱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栅修复技术中微生态种群结构研究 李华芝
环境微生物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方法的研究 史俊
上一篇:清洁生产模式探讨
-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甲烷浓度监测系统2024-08-18
-
富甲烷天然气溶解实验及水溶气析离成藏特征2024-08-18
-
南海北部甲烷渗漏活动存在的证据:近底层海水甲烷高浓度异常2024-08-18
-
一株Ⅱ型甲烷氧化菌中甲烷单加氧酶基因和16S rDNA的分析2024-08-18
-
液态水影响煤吸附甲烷的实验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为例2024-08-18
-
海相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甲烷生成及碳同位素分馏的差异研究2024-08-18
-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催化剂研究新进展2024-08-18
-
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资源量与利用前景2024-08-18
-
接种比例对猪粪与蓝藻混合发酵产甲烷的影响2024-08-18
-
煤制甲烷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进展2024-08-18
-
甲烷催化燃烧整体型催化剂研究进展2024-08-18
-
耕种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2024-08-18
-
应用RFLP和DGGE技术对沼气池中产甲烷菌多样性的研究2024-08-18
-
煤层注氮驱替甲烷促排瓦斯的试验研究2024-08-18
-
CO_2在高分散Ni/La_2O_3催化剂上的甲烷化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