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试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0:38
热度: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试验【摘要】:正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种植面积160多万公顷,其中垦区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0万公顷。连续几十年的生产种植,几乎全部依靠化肥无任何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

【摘要】:正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种植面积160多万公顷,其中垦区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0万公顷。连续几十年的生产种植,几乎全部依靠化肥无任何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处以应用推广阶段。在水稻生产的连年种植,携走土壤中大量有机质,造成有机质逐年减少,土壤地力不断下降,生产中不断增加化肥使用量对水稻稳产高产和优质高效形成障碍。现将多年来实际生产中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做以总结。一、三种不同收获方式的水稻秸秆还田技术1、采用机械割晒拾禾收获方式近几年机械割晒拾禾面积不断增加,不仅提前了水稻的收获时间还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水稻割茬高度12-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
【关键词】秸秆还田技术 寒地水稻 收获方式 水稻种植面积 技术措施 有机质 应用推广 优质高效 培肥地力 割晒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种植面积160多万公顷,其中垦区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0万公顷。连续几十年的生产种植,几乎全部依靠化肥无任何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处以应用推广阶段。在水稻生产的连年种植,携走土壤中大量有机质,造成有机质逐年减少,土壤地力不断下降,生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寒地水稻垄作栽培试验    曹桂香,王瑛,刘忠丽

寒地水稻“晚大稀”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卢永锋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寒地水稻花培育成品种特性的分析    刘传雪

寒地水稻三超技术    金学泳

北方寒地水稻壮苗培育技术    孙秀杰;

防御寒地水稻贪青不实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    吕长文

寒地水稻井灌节水高产栽培平衡施肥试验    刘民,那永光,陈淑杰,沈巧梅,秦江明

应用高纯度育种技术 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    吕彬

寒地水稻应用电子机处理种子效果好    赵振忠

寒地水稻水层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    石建飞;刘超;曹洪军;李爱传;

基于GSM网络的寒地水稻育秧大棚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席桂清;田芳明;衣淑娟;谭峰;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关国杰;范丽萍;苏晓燕;刘艳萍;刘颖;

创新、服务    徐一戎;

哈尔滨寒地水稻少施氮肥两成多 亩增创双百    柯森 尉永波

寒地水稻亩均增产50公斤    张鸣霄

寒地水稻“二黄二黑”理论与应用    红卫农场农业科 赵清政

国内专家聚哈研讨寒地水稻战略    唐立新 记者 张桂英

寒地水稻种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 宋占奇

为何寒地水稻施尿素缓秧慢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

七星推广寒地水稻高光效种植技术    张国华

寒地水稻列入跨越计划    卢天塨 记者  马云霄

用上新技术 单产增百斤    章梅 柯申

攻关寒地水稻新品种选育    马云霄

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吕艳东

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氮效率的影响    陈丽楠

寒地水稻秕粒形成的源库调节    王连敏

寒地水稻对碱胁迫的响应及鉴定指标评价    赵海新

寒地粳稻品种骨干亲本遗传演变及耐冷性研究    刘化龙

寒地水稻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物学机制    曾凡华

寒地水稻节水增产技术模式研究    魏晓敏

养分管理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张明聪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除草技术研究    周通

硒对寒地水稻产量和稻米安全品质的影响    李佳

不同密度下肥水优化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王丹

养分管理对寒地水稻物质运转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李宗云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宋福金

应用~(15)N研究施氮时期对寒地水稻体内氮的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佰文

开花期低温对寒地水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杜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