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陆域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和下垫面人为改变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19:50
热度:

中国陆域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和下垫面人为改变的影响【摘要】:研究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我国近地层风能蕴藏的气候变化以及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其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风电发展的

【摘要】:研究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我国近地层风能蕴藏的气候变化以及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其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风电发展的长期规划和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代表性较好的全国600多个地面站的40a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1960~1999年的10m高程的40a的再分析资料,根据Kalnay和Cai在诊断和估算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地面气温变化贡献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由地面器测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风能密度十年变化趋势之差异,提出了由于下垫面的人为改变所引起的我国陆域风能蕴藏长期变化的量级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a来,我国年平均风速序列保持整体上减弱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且逐年降低的现象在中国陆域普遍存在;由于下垫面人为改变的影响,导致了我国近地层风能密度以减弱的十年变化趋势为主,并且使得我国区域平均的风能密度的十年变化趋势值达?3.84W·m?2/10a,接近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引起的风能密度的十年减弱趋势值(-4.51W·m-2/10a).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局;
【关键词】风能 气候变异 下垫面人为改变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批准号:2005028403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BK2006730,BK2005081)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批准号:CCSF2007-41)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批准号:KLME050205)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风力发电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利用方式,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的风电产业及风电场的评价分析研究正蓬勃开展起来.Pryor与Barthelmie[1],以及Pryor等人[2]分别研究了欧洲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对晋西北地区风能资源的影响    张涛涛;延军平;李双双;王腾;

中国及世界风资源变化研究进展    江滢;罗勇;赵宗慈;

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    李艳;耿丹;董新宁;朱焱;

南岳高山站1953—2010年风的气候特征分析    陈德桥;戴泽军;叶成志;张剑明;

基于GIS的河南省风能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    张红卫;陈怀亮;张弘;

中国未来风功率密度变化预估    江滢;罗勇;赵宗慈;

不同下垫面近地层风速廓线特征    李鹏;田景奎;

中国风速和风能变化研究    江滢;罗勇;赵宗慈;

基于地理信息的河南省风能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分析    张红卫;陈怀亮;张弘;刘爱华;

CFD方法在建筑物对测风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游立军;张秀芝;张晓东;白洛林;

中国东部沿海测站环境改变对测风影响的研究    游立军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林学椿,于淑秋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季崇萍;刘伟东;轩春怡;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边界层风场结构影响的研究    彭珍;胡非;

近50年河西绿洲地面风的时空变化特征    李振朝,韦志刚,高荣

黄河三角洲近4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异常特征    刘晋秀,江崇波,范学炜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邓祥征,张增祥

北京城市热岛“尺度”变化与城市发展    于淑秋;卞林根;林学椿;

中国北方和蒙古南部植被退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张井勇,董文杰,符淙斌

近40 a中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同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变化的关系    左洪超,李栋梁,胡隐樵,鲍艳,吕世华

中国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李艳;王元;汤剑平;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综述    李艳;何英;李丽;吴巩胜;杨昆;周跃;

基于GIS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石家庄西部山区为例    高伟明;梁彦庆;黄志英;葛京凤;

基于主成分法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鲁春阳;杨庆媛;田永中;文枫;胡渝春;万平;

郑州市城镇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李玲;路婕;赵竟英;冯新伟;

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宝鸡市马营镇为例    甘卓亭;马亚兰;周旗;程晓;

湖南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与热岛效应和纬度的关系    王爱珍;陈江民;李艳;宋林军;

防城港市沿海风能资源分析    黄滢;彭俊龙;卢峰本;黄思源;

南京市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增温的影响分析    赵海江;景元书;

湖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李帅;汤振权;匡亚红;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丽光;金巍;王宏博;马雁军;

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赵秀兰;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近50年来三门峡市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及极端气候分析    张燕燕;吉志红;安晋森;

近52年来焦作市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    张新刚;

基于分形理论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刘占明;胡宝清;

Changes in wind speed over China during 1956-2004    

三穗县50a日照时数变化趋势    杨平;

城市化对太原降水的影响及城市内涝气象服务对策    郭雪梅;

三江平原水稻生育期蒸发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孟凡香;徐淑琴;刘东;

多陆面模式、多驱动场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及结果集成    刘金婷

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    曾和平

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王庆松

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    吴耀兴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曾忠忠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    吴泽斌

非均匀下垫面近地层风动力降尺度研究    路屹雄

基于MODIS反演重构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黎治华

黄土丘陵区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李庆云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马利邦

基本农田动态监测预警研究    于波

CA-MARKOV模型与GIS、RS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郝慧君

基于CA模型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    郑占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张金峰

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李文亮

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    张鹏

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    杨光

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王忠蕾

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    陈秀峰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李志军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郭其蕴

我国高空风速的气候学特征    任国玉;张爱英;王颖;郭军;

用IAP/LASG GOALS模式模拟CO_2增加引起的东亚地区气候变化(英文)    郭裕福,俞永强,刘喜迎,张学洪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上海近50年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曹爱丽;张浩;张艳;马蔚纯;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沙万英

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王遵娅;丁一汇;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季风降水模拟的检验    张莉;丁一汇;孙颖;

高层建筑室外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朔

近50年西北地区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    田莉;奚晓霞;

青海强对流天气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芝兰;陈录元;尚可政;刘晓林;

气候变化对晋西北地区风能资源的影响    张涛涛;延军平;李双双;王腾;

敦煌戈壁地区近地层风的变化特征    王超;韦志刚;李振朝;

有限容积的湖水源热泵冬季供暖运行分析    童明伟;秦增虎;张二峰;

影响大型风电机组塔筒高度的因素探讨    高国庆;胡彬;

1971~2008年我国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的归因    尹云鹤;吴绍洪;戴尔阜;

重庆地区参考作物蒸散时空特征与气候影响因子    罗孳孳;阳园燕;杨世琦;唐红玉;

南岳高山站风对湖南2011年6月两例暴雨过程的指示作用    叶成志;陈静静;傅承浩;

风电场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    赵宗慈;罗勇;江滢;

气候变化受到风电场的影响吗?    赵宗慈;罗勇;江滢;

中国北方地区地面风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田莉

基于GIS的大连市风电场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卢延峥

在GRAPES模式中引入夹卷过程的影响试验    刘羽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分析    徐影,丁一汇,赵宗慈

我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    张兰生;方修琦;

城市热岛的遥感研究    赵俊华

青海湖水位下降与湖区人为耗水关系的研究    彭敏,陈桂琛,周立华

近三十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及其趋势预测    丁永建,刘凤景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    周淑贞,张超

山地冰川与湖泊萎缩所指示的亚洲中部气候干暖化趋势与未来展望    施雅风

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    朱震达,王涛

西藏高原近40年的气温变化    杜军

中国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李艳;王元;汤剑平;

沱江地区风能资源分析及发电应用研究    吴礼庆,韩嗣荧,崔新成,余运发

江苏省风能资源重新估算与分布研究    黄世成;姜爱军;刘聪;陈兵;

江苏省风电资源的调峰能力评估    吴息;赵彦厂;王冰梅;江志红;

河西走廊风速变化及风能资源研究    王毅荣;张存杰;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江苏省风能评估试验    赵彦厂;江志红;吴息;

如东沿海近地层风速及风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潘丽丽;刘寿东;许遐祯;赖敏;

鄱阳湖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特征研究    贺志明;聂秋生;刘熙明;吴琼;

广西风能资源    刘兴正,杨柱龙,徐焕,杜慧珠

河西走廊风能变化及储量    王毅荣;林纾;李青春;龚建福;

中国陆域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和下垫面人为改变的影响    李艳;王元;储惠芸;汤剑平;

中国陆域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时空气候变异与城市化与陆面改变过程影响    李艳;汤剑平;王元;

温州市沿海风能资源分析与利用    王红雷;

温州市沿海风能资源分析与利用    王红雷;杨小华;曾清江;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

WAsP模型对风能资源预测的应用解释    杨勤;桑建人;丁永红;

复杂地形风能资源微尺度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方艳莹;朱蓉;何晓凤;王鹏;

风能资源评价指标研究    邓晶;苏明山;

利用MM5结合CALMET研究甘肃酒泉地区风能资源    王兴;马鹏里;张铁军;林纾;

基于边界层模式的湖北省风能模拟试验    任永建;刘敏;袁业畅;杨宏青;孙善磊;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丁辑

云南 风能资源开发先头部队    记者 冯颖 通讯员 范立张

齐鲁大地“金风”劲    本报记者 孙彦 通讯员 顾谦 石兴旺

中外风电企业内蒙竞逐风    曹丹

江苏风能资源凸现投资价值    记者 高杰

湖北“追风”之路    记者 李济东通讯员 田祯福 王亚东

风车风车 引吭高歌    通讯员 柴玉银

龙源与丽江政府签订风能资源合作协议    通讯员 宗京

再造西部陆上三峡    赵亚平

中丹风能合作:从理念到方法    本报记者 史晓斐 实习记者 吴艳秋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及其在中国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张德

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    王健

非均匀下垫面近地层风动力降尺度研究    路屹雄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荒草地湍流和湍流能量传输特征及能量平衡状况    肖霞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异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唐丽霞

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    严晓建

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富勒烯和硫同位素研究    张俊

沿海和山区强风特性的观测分析与风洞模拟研究    庞加斌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陆气相互作用研究    鲍婧

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异的生态水文响应研究    王盛萍

黑龙江省风能资源评估    王永亮

基于WRF模式的洪泽湖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丁慧

黄河三角洲风能资源研究    王秀秀

基于MM5与CALMET相结合的江苏省风能资源模拟及评估    徐进

基于WRF与CFD模式结合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方艳莹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肖塘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研究    刘强

基于NLMSFD模式的风能资源评估数值方法研究    李文静

风电场建模及电源扩展规划研究    张立军

山东省风能资源分析评估    王金霞

辽宁大风气候特征及风能资源分析    孟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