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分析及电价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9:12
热度:164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分析及电价形成机制研究【摘要】:近年来,清洁能源电力在我国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上网难、电价水平不合理等问题。为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清洁能源电力在我国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上网难、电价水平不合理等问题。为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外部性量化和机制设计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和电价形成机制等相关问题。通过分析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并网存在的外部性,提出了相应机制设计建议,以减少清洁能源电力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首先,结合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特点,运用外部性理论,明确了清洁能源发电并网对常规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经济社会、电力用户四类主体所产生的经济外部性,提取外部性量化指标,构建了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量化体系;并依据2006-2010年我国风电发展实践,验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 其次,回顾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历程,重点介绍了风电、核电等电价形成机制及发展现状;总结了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的基本特点和不足。 最后,结合价格传导、解释结构模型和综合评价理论,形成电价因素的结构模型,构建了电价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清洁能源电力对我国带来了较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2006-2010年,风电产生的经济收益达到2631.9亿元。但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相关主体的经济利益,造成经济成本约为1028.4亿元。同时,目前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较为有效,还需要继续完善,减少负经济外部性。该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电力发展、降低各利益主体所受到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清洁能源电力 并网外部性量化 成本收益法 解释结构模型 电价形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2
  • 1.3 研究内容12-14
  • 第2章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研究14-39
  • 2.1 外部性理论概述14-15
  • 2.2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分析15-23
  • 2.2.1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的经济学涵义16-21
  • 2.2.2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的表现形式21-23
  • 2.3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量化体系23-32
  • 2.3.1 外部性量化概述23-25
  • 2.3.2 筛选外部性量化指标25-26
  • 2.3.3 外部性指标的计算26-32
  • 2.4 风电并网的经济外部性分析32-36
  • 2.5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36-38
  • 2.6 本章小结38-39
  • 第3章 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分析39-50
  • 3.1 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概述39-40
  • 3.1.1 电价形成机制基础理论39-40
  • 3.1.2 电价形成机制类型40
  • 3.2 我国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40-44
  • 3.2.1 风电41-42
  • 3.2.2 核电42-44
  • 3.3 我国主要清洁能源电力发展现状44-47
  • 3.3.1 风电44-46
  • 3.3.2 核电46-47
  • 3.4 我国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的特点和问题47-48
  • 3.5 本章小结48-50
  • 第4章 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模型的构建50-58
  • 4.1 建模理论基础50
  • 4.2 模型的构建50-57
  • 4.2.1 电价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分析51
  • 4.2.2 电价形成机制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51-55
  • 4.2.3 电价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模型的构建55-57
  • 4.3 本章小结57-58
  • 第5章 我国清洁能源电价形成机制的有效性检验-以补贴政策为例58-70
  • 5.1 清洁能源电力补贴的稳定性和执行情况分析58-64
  • 5.2 清洁能源电力补贴政策的效益分析64-68
  • 5.2.1 环保效益64-65
  • 5.2.2 能源安全65-66
  • 5.2.3 技术创新66-67
  • 5.2.4 经济增长情况67
  • 5.2.5 用户福利67-68
  • 5.3 本章小结68-70
  • 第6章 结论70-72
  • 6.1 研究成果70-71
  • 6.2 论文不足和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6-77
  • 致谢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浅谈市场条件下电价形成机制    刘军峰

绿色电力的营销障碍与对策探讨    戴双凤;吴运生;

英国和德国可再生能源制度比较分析    李瑞庆;赵筠筠;王艳;王磊;

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    王冰,杨虎涛

并网风电场发电可靠性的新的评价指标    许郁;朱永强;

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金纪仁;

浅谈我国现有电力市场条件下绿色电力的发展    胡铭;

新能源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实现    舒旭辉;

澳大利亚政府修订清洁能源目标    伍浩松;

电价链与电价形成机制探析    陈永权;胡庆辉;

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优化研究    张华新

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绿色电价研究    谷志红

我国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研究    李冲

确立新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法律思考    李康明

基于ANP-Fuzzy的风电项目外部经济性评价及其补偿政策研究    周黎莎

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性的评价体系研究    杨莹萤

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削减途径分析    杨乐平;张京祥;

城乡统筹下耕地外部效益的内在化    孙海兵;

从减排角度探讨新能源电厂上网电价政策    何俊锋;

大型运动会对城市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唐雪姣;孙洪涛;刘花云;

解析“科斯定理”    黄敬宝

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    刘尊梅;韩学平;

基于世界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反观我国存在的缺陷    李广涛;

利用抽水蓄能电站增强电网吸纳风电能力研究    付颖;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有效性研究——基于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    李虹;谢明华;杜小敏;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研究    蒋小琴;李德山;张静;

核电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的探讨    徐丹;

基于CRM的电力企业营销策略    徐颖;

中国西部牧区草地资源建设保护外部收益分析    郑华伟;

国际油价波动对克拉玛依市财政收入影响研究    赵武生;

低碳经济视角下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综合利用    孙德强;郑军卫;贾俊松;徐兆辉;张涛;赵凡;

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外部性分析    肖艳;

存在外部经济时资源配置机制设计    刘昌臣;罗云峰;

上海地区晶硅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俞国勤;杨涌文;姜未汀;王育飞;刘隽;潘卫国;

服务品牌内化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机制    邱玮

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    葛小寒

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    俞萍萍

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徐凯

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彭诗言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    刘春兴

绿色电力发展的法律机制    徐文文

面向R-I-P节能减排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褚义景

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    张一清

城市准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受益居民税赋补偿及地方财政转型路径研究    罗东秋

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    郭志琼

浙江省印染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研究    李志平

政府营销研究    黄文漪

供电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科学研究    黄彦龙

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成本计量问题研究    刘颖

风力发电运行价值分析与研究    安艳丽

我国风电定价机制研究    黄玲

计及资源稀缺性的燃煤机组环境成本模型    唐婧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法经济学研究    李奥楠

火电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李丁丁

西方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刘宝;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地价影响的评估模型及实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    陈有孝,林晓言,刘云辉

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制研究    赵源;欧国立;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联合开发政策分析    姚影;欧国立;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评估及内部化    张新宇,陈景艳

电力投资无法回避的风险    熊伟;

关于公共产品定价的若干理论问题    杨君昌

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影响的CGE研究    胡宗义;蔡文彬;陈浩;

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王进;祁俊超;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扩建公路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高捷婷;龚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

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    范力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    李金发

国际能源合作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叶蓁蓁

基于电力负荷时间序列混沌特性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雷绍兰

轨道交通及其外部性研究    余卫平

吉林省农村水电发展关键问题研究    李胜武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研究    胡红伟

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性研究    陈旭

基于时间序列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莫玲

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评价    李志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分析    李娜

基于混沌特性的电力负荷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    刘振华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    孙艳

浙江省发展分布式能源的若干问题探讨    吴红梅;

推广燃气汽车 促进节能环保    冯文斌;

西藏加速开发清洁能源    

高度关注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带来的机遇 孙铁石率团考察澳新新能源材料    秦春雨;

尿液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李忠东;

清洁能源资讯    

清洁能源的商品价值构成分析    刘同良;邱力生;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电    

视野    

从“持续发展”战略着眼 加快清洁能源发电建设    高亮,钟史明

中国建筑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展望与问题分析    丁勇;李百战;

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沈晟;

第三代垃圾变能源的技术“热解气化(ThermoSelect)”技术    杨成凡;许国森;

煤炭企业要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建功;曹银平;

欧盟低碳经济之路及启示    王玉婧;姚娜;张彬;

关于挖潜广西农村水电清洁能源的新思考    杨静;

一种寒地地区新型农村生物质利用方式——牛粪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研究与利用    黄雅曦;王小典;高金鑫;王哲滨;

介孔氧化硅材料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张文昊;肖秀杰;王丹红;张明慧;李伟;陶克毅;

盘山地区工程规划探讨    刘世瑛;

太阳能烟囱发电装置建造和试验研究    杨家宽;张建锋;李进军;肖波;

长沙启动“2006环保世纪行”    记者  左丹 实习生 郑慧

福州建成区将划禁煤区    李效翔

张国宝:中国发展清洁能源迫在眉睫    瞿剑

产学研一体化加速清洁能源应用进程    宋莉

承德如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卢炳权高振发

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    季佳莹

近-中-远清洁能源三步曲    李安定

提供清洁能源服务绿色奥运    曾四海

我国清洁能源研究接轨国际前沿    记者杨林

浙江省政协委员呼吁开发清洁能源    刘红祥 苏晓春

我国电价变动效应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    朱明龙

清洁能源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黄奕

不同排污机制下发电能耗与排放成本优化模型研究    于超

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汪毅

中国能源领域内的政府管制研究    高健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杭雷鸣

减排CO_2的能源动力系统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    徐钢

沙生灌木发电集料处理机械作业系统优化研究    胡艳英

磺化聚芳醚酮类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李先锋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能源税立法研究    蒋亚娟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分析及电价形成机制研究    符力文

清洁能源投资对低碳减排影响机制研究    沈宾

中欧清洁能源合作研究    刘世东

奥巴马新能源战略及其对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启示    况聃

农村清洁能源的区域综合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    周芳芳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法律制度研究    周巍

清洁能源在新农村房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吴宁

湖南电价形成机制研究    谌智

我国电价形成机制及改革策略研究    田江

清洁能源产业补贴措施与WTO合规性研究    曹姝

1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