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核能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18:30
热度: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核能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摘要】:今年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50周年,国际原子机构成立50年以来对世界核能的和平利用与防止核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整核能利用

【摘要】: 今年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50周年,国际原子机构成立50年以来对世界核能的和平利用与防止核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整核能利用都是通过其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规范来完成的。通过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结构研究和对它所制定法律制度研究就可以对现在国际上核能利用法律制度状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文首先从核能利用的角度引入议题,然后对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了分析,阐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般性问题以及它的组织结构法律制度。本文的重点是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核能利用的法律制度进行初步研究,并且对这些国际规则进行了评价。本文最后一部分是结合我国原子能立法的现状对我国的核能立法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实际的角度,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办法对现存的核能利用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并试图针对核能利用各个方面领域现有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能利用 原子能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9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核能利用概述9-16
  • 第一节 核能利用的现状9-10
  • 第二节 核能利用的用途与优势10-12
  • 一 核技术的用途10-11
  • 二 核能的优势11-12
  • 第三节 核事故与启示12-16
  • 一 放射性污染13
  • 二 核事故与核事件13-14
  • 三 核能利用的争论14-16
  • 第二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性质与作用16-21
  • 第一节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16
  • 第二节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性质与作用16-18
  • 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性质16-17
  • 二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作用17-18
  • 第三节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的关系18-21
  • 第三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结构21-25
  • 第一节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结构21-23
  • 一 常设机构--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21-23
  • 二 临时机构--核查委员会23
  • 第二节 国际原子机构的成员制度23-25
  • 一 成员资格取得23
  • 二 成员资格的丧失23-25
  • 第四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25-44
  • 第一节 《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25-26
  • 第二节 核能利用的安全标准26-27
  • 第三节 放射性废物管理法律制度27-30
  • 一 《联合公约》的基本原则28-29
  • 二 《联合公约》的基本制度29-30
  • 第四节 核事故的法律制度及规范30
  • 第五节 核污染与核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及规范30-33
  • 第六节 国际核保障制度33-40
  • 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保障制度33-34
  • 二 《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附加议定书(“93+2”计划)34-37
  • 三 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扩散之间的矛盾37-39
  • 四 对国际核保障制度的评价39-40
  • 第七节 核安全国际条约的评价及展望40-44
  • 一、 国际核安全领域条约的局限性41-42
  • 二 国际核安全领域条约的完善42-44
  • 第五章 我国核能立法44-52
  • 第一节 我国核能立法现状44-47
  • 一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45-46
  • 二 参照执行国际标准,重视国际合作46-47
  • 三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应对核能领域所出现的问题47
  • 第二节 我国核能立法的存在的问题47-49
  • 一 法律渊源体系结构不合理47-48
  • 二 立法缺口较大,某些具体制度中还有待改进之处48
  • 三 监督管理职能方面的不足48-49
  • 第三节 我国核能立法的建议49-52
  • 一 建立健全我国原子能法律体系49
  • 二 增强透明度,加强核安全的宣传及监督49-50
  • 三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50-52
  • 第六章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核能的国际法规制    李莹;

核电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由日本福岛核泄漏带来的启示    李萌萌;

我国核安全法律保障之完善    慎先进;王海琴;

中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困境与重构    岳树梅;

核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张优优

论核能和平利用的国际法控制机制    孔祥凤

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研究    宋爱军

论我国核污染防治法律中的预防原则    梁思超

核能安全利用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高娇娇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果    王恒德

关于我国辐射防护工作的思考    王恒德

切尔诺贝利事故及其影响与教训    胡遵素

环境民事损害的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    纪文

核电站与环境    虞慧丽,黄平

如何建立我国核能安全立法体系    李晶晶;屈植;

原子能和平利用现状和前景    钟信

核能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杨裕生

“不扩散”效力减弱    许辉

国际上对核能利用不存在一致意见——与英国科学促进会行政长官罗兰·杰克逊爵士谈核能开发与核安全    罗率

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    杨兴;

试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    杨丽艳;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    杨新莹;

风险防范原则在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中的适用    郭磊;梅凤乔;

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以国际环境法风险预防原则为视角    杨新莹;

环境概念与环境法对环境概念的选择    周训芳

浅析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何婧;

海湾合作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陈万里;汝涛;

二十国集团的定位与机制建设    朱杰进;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中的民事责任    汪新民,王龙胜

论排污收费制度    卫鑫;

核设施退役中的沾染清除技术    史志兰;王善强;肖敏芝;马新华;

世贸组织宪法化与欧盟宪政:基于宪法合法性的比较    陈喜峰;

绿色海关计划的实施对中国海关履行环境保护职能的影响及对策    赵世璐;

WTO、碳关税与中国企业的环境责任    李雪平;

WTO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法律问题及我国应对之策    卢炯星;江琴;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孟春阳;

原子能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邱正文;

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及立法选择    武亦文;

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    谢军安;蒋北辰;

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    薛磊

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吴琼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    李俊义

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    梁睿

后代人权利论批判    刘卫先

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石欣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    杨凡

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    王强

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    隋伟

巴勒斯坦—以色列水争端研究    曹华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窦会静

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    程红丹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    侯成智

欧盟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    冯莹

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    蒋士锋

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周青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张玉

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    杨鹏章

海湾合作委员会合作机制研究    西仁塔娜

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    高瑜艳

核废料处置,关系人类安全    屈伟平;

核废物的安全和环境影响    罗上庚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际法制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的视角    李奇伟;王超;彭本利;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与核不扩散问题    田景梅

中国核安全法论纲    陈伟;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职能和活动    李广润

略论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    李奇伟,王超

核电厂选址之程序正当性——基于风险社会视角    龚向前;

关于全球核恐怖的国际讨论会    郭鲜花

关于我国辐射防护工作的思考    王恒德

    本报记者  宗建树 徐琦

    记者 鲍显铭

    王俊鸣 张孟军

    曲建升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三项基本制度研究    何燕

核能安全利用的法律制度分析    张红卫

核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张优优

日本核泄漏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杨振姣;罗玲云;

对核安全法制建设的思考    董鲁杰;

西方核安全政策研究    施永记

我国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    王鑫

核电厂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脆弱性评估研究    朱卫东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在核安全法律制度中的构建    曹珊

核电厂核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安太星

核能安全利用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高娇娇

我国核能安全使用立法研究    郑文娟

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介评    王明远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地区就诊患者的受照剂量范围及初步评价    李素云,尉可道

环境民事损害的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    纪文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签署国际核安全公约    叶文

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重申伊拉克不再拥有生产核武器能力    何健军

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维也纳会议闭幕    夏应明;

国际原子能机构本届年会不接受以色列的资格证书    汤文霞;

国际原子能机构应邀参与有关核材料转移问题的调查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    

巴拉迪:美国压力下能否连任    王海京

和平奖难以驱散核阴影    陈竹

原子用于和平:第一个50年 1957—2007年    

199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举行的座谈    刘军韬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核问题解决    高宁;

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协作网绿豆诱变育种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须珍;王素华;伍绍宇;周吉红;刘录祥;

~(197)Au(n,p)和~(192)Os(n,~3He)~(190)W反应稀有截面的测量    张学谦;袁双贵;潘强岩;张天梅;

工业和医学应用强辐射源的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的研究    尉可道;

14MeV中子引起的镥同位素核反应截面测量    孔祥忠;贺国珠;罗均华;刘中杰;

铀钚微粒的寻找、定位和转移    刘国荣;李井怀;李静;王林博;李安利;

核电安全性的现状与未来    熊本和;

国外核设施退役经验    从慧玲;

硅球壳中子源伴生γ泄漏谱实验的计算分析    宋红州;张谦;张本爱;

PPS脆弱性分析及软件设计    方妮;郭超;杨健;

伊朗重返核能利用国际谈判桌    本报记者 何英

以压促谈,赖斯鼓动欧洲逼伊朗    吴黎明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闭幕    记者 金晶、宋国城

欧美峰会发表声明重申共识    记者 徐俨俨、张胜平

伊朗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    梁有昶徐俨俨

伊核决议表决获通过    杨舒怡

伊朗又给美国当头一棒    科韦·阿弗拉夏彼 中东问题专家 本报编译 周邦民

我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发挥作用    记者林川

重理性 缓“定性”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钢

朝鲜宣布将开始履行2·13共同文件    赵嘉鸣周之然 刘浩远

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    蔡先凤

论核不扩散条约下的国家责任    牟文富

14MeV中子核反应数据的测量    赵良勇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    余建军

论伊朗核问题及伊朗与大国关系    徐劲鑫

国际核危机及其管理研究    程晓勇

从“强制遵约”到“自主遵约”:关于联邦德国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政策研究    梁长平

概率安全评价中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    张力

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    房慧贞

信任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研究    李宝林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核能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薛洪涛

论核能和平利用的国际法控制机制    孔祥凤

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国际核不扩散中的作用与局限    李曼

论美印核协议    吕学志

核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张优优

核不扩散机制中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功能研究    李进浩

日本应对福岛核危机的外交分析    孙新巧

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研究    宋爱军

民用核能安全利用的国际法规制    张铭

核能利用的伦理思考    张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