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信江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预警预报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4:01:50
热度:

信江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预警预报研究【摘要】:水是城市生存的要素,清洁、充足、稳定的水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今社会,城市对水的依赖性越发明显,然而国内外很多城

【摘要】: 水是城市生存的要素,清洁、充足、稳定的水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今社会,城市对水的依赖性越发明显,然而国内外很多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源地水质污染问题,城市水源不断受到各种污染事件的威胁。 本文以信江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评价和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水质预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信江流域的水源地分布情况与水质现状评价、主要工业风险源分布情况,找出目前信江流域风险较大的污染源,并对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进行影响模型预测,提出改善建议,以保证重要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万寿宫等八个水源地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八个水源地中除上饶县旭日水厂取水口有三类水质外,其余全部都属于一、二类水质,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八个水源地水质都属于一类地表水水质,表明信江这八个水源地现状水质良好。 (2)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总模型对各水源地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化学致癌物砷的风险最大,躯体毒物质中汞的风险最大,其他污染物风险相差不大,其总风险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饮用水源中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限值1.0×10-4。 (3)根据模糊评价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选择万寿宫等三个水源地进行突发污染事故处理应用实例。结果显示,在平水期时,事故源事故排污时,虽对下游水源地水质有影响,但并不影响水源地功能;而在枯水期时,事故源事故排污时,将对下游水源地水质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石油类值已经处于水源地水质要求限值,六价铬对水源地水质贡献值达到原本底值的6倍。 【关键词】:信江 水源地 水质评价 应急处理 水质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8
  • 1.2.1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10-11
  • 1.2.2 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11-12
  • 1.2.3 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处理技术与方法概述12-14
  • 1.2.4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评价研究进展14-17
  • 1.2.5 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研究进展17-18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18-19
  • 1.3.1 主要内容18
  • 1.3.2 技术路线18-19
  • 1.4 本项目主要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信江流域概况20-28
  • 2.1 气象特征20-21
  • 2.2 社会经济状况21
  • 2.3 生态环境简述21-22
  • 2.4 信江流域水文概况22-26
  • 2.4.1 流域内主要支流23-25
  • 2.4.2 主要水文(位)测报站情况25-26
  • 2.5 信江流域水源地概况26-28
  • 第三章 信江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与预测28-38
  • 3.1 评价与预测模型选取28
  • 3.2 信江流域饮用水源地常规水质评价28-33
  • 3.2.1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的确定28-29
  • 3.2.2 隶属度函数29-30
  • 3.2.3 隶属矩阵的建立30-31
  • 3.2.4 权重值的计算31-32
  • 3.2.5 水质综合评价结果32-33
  • 3.3 有毒物质的风险评价33-38
  • 3.3.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介绍33-34
  • 3.3.2 有毒物质危害性分析34-35
  • 3.3.3 水源地有毒物质风险评价35-38
  • 第四章 信江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模型建立及应用38-52
  • 4.1 信江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预警预报模型的建立38-41
  • 4.1.1 河流水质模型基本方程38
  • 4.1.2 河流突发性事故排污水质模拟模型38-41
  • 4.2 信江流域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风险分析41-45
  • 4.2.1 污染事故风险辨识41-42
  • 4.2.2 主要环境风险源调查42-45
  • 4.3 信江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处理45-52
  • 4.3.1 事故源设计45
  • 4.3.2 事故预测45-50
  • 4.3.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案50-5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主要结论52
  • 5.2 研究展望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件A 附图60-67
  • 附录B 水质预测关键程序步骤67-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输入数据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价多介质模型的选用    段宁;程胜高;吴克明;

应急管理中的动态车辆调度    车颍涛;朱媛;

城市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协调性研究    黄典剑;李传贵;

湘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孙树青;胡国华;王勇泽;李诚;

1985—2005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不完全统计分析    张勇;王东宇;杨凯;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特征及处置措施——以保定市两起危及环境安全事故为例    崔秀丽;

非确定数学方法在水污染状况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郑文瑞,王新代,纪昆,王汉林

基于GIS的水质数值模拟——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    马蔚纯,张超

黄土地区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史红星,黄廷林

QUAL2E模型在长江重庆段水质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张智;李灿;曾晓岚;张艳;

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卜全民

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体系及方法的实证研究    张羽

福州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研究    卢仲达

镇江市水源突发有机污染应急处理工艺研究    陈蓓蓓

大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迟琳琳

饮用水水源突发性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实验研究    张玉政

水源水质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理方法    冯运超

某氟化铝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及预防措施    邓荣添;

储油库火灾爆炸环境风险评价    郭小芳;王长征;

危险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研究    孙世群,金萍,钟山

模糊神经网络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综述    张思梅;张炳传;

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王鹏;王姝;翟旭;

基于水域风险排查结果的我国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分析    贺佳;宋豫秦;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杜世平;汪建;马文彬;

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锌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张庆辉;王贵;

包头市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    张庆辉;王贵;

黄河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的生物评价    冯慧;张建军;杨兴中;李芳;张军燕;

应急质量管理的理念与工作思路    雷晓康;李珂;

浅论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杨新伟;

河流突发性水质风险分析理论与技术研究    柴增凯;丁冉;肖伟华;沈旭;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杨桐;杨常亮;毛永杨;

运用生物配体模型预测中国典型河流中铜对青鳉鱼的生物急性毒性    郑丙辉;王春艳;陈浩;

3S技术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中的应用    杨剑;孙强;叶晓阳;林奎;杨大勇;赵坤荣;

区域健康风险评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赵肖;周雯;郭振仁;

中国冶炼企业重金属环境污染特征与风险分级管理体系研究    余江;陈文清;胡蝶;张军;

液体推进剂贮运可靠性评估及预测的模糊故障树方法研究    谭天晓;李红霞;

石油烃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龚选波;王广才;

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    李鸣

二甲基甲酰胺(DMF)人群暴露评估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    魏玉梅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排放的环境影响研究    徐梦侠

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    马慧敏

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马永俊

江苏省沿海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风险格局与政策调控研究    尹荣尧

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    赵俊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管理体系研究    王铭玮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牛全福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对污染的黄河灌溉水处理效应    司万童

区域开发累积影响评价研究    崔瑔

我国高职院校融资问题研究    马志峰

煤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郭丽岗

矿山开采影响下的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    冯彦平

突发重金属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研究    姚保垒

跨流域调水技术经济问题研究    刘新征

日照市滨海区浅层地下水系统调控研究    毕永传

齐纸公司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    李树强

基于GIS人口密度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范益君

区域重大化学品危险源污染监控防范体系研究    王威

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与肿瘤    唐明德

论突发事件与应急机制    丁辉

应急管理中的动态车辆调度    车颍涛;朱媛;

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决策研究    袁辉

2000年国内重特大事故数据    黄 平,王亚军,刘 强

2000年~2001年5月国内环境事件数据    王亚军,王大祥,刘振翼,杨海燕,陶明涛,黄平

多介质环境模型研究太湖藻类生物量对POPs的影响    刘信安,吴方国

铬渣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与产出量分析    杜良,王金生

城市土壤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    蒋海燕,刘敏,黄沈发,沈根祥,吴健

基于时间特征指数的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评估方法研究    张羽,张勇,杨凯

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式与应用研究    肖景坤

河流水环境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研究    李如忠

灾害学理论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张跃武

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高原地区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史红星

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糊数学模型的研究    杨文东

城市危机应急管理研究    程宪华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框架模型的研究    唐珺珺

粉末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实验研究    周玉军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格化管理研究    袁何俊

陈家沟门和唐公塔水源地供水保证程度分析    刘福明;

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研究    朱易春;冯秀娟;张光明;

傍河地下水开采量的评价    王强忠;沈静娴;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孙景云,左犀

“六五三三”巡检制    江爱国

太原市主要供水源地的水质评价    韩静,郑凡

浙北引水工程备选水源地水质研究和保护    卢卫

上海大都市需要有长治久安的水源地建设    诸大建,顾玉亮 ,金迪惠 ,马兴发

投资安康饮用水行业的一个营销方案    余谦

水源地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车越,杨凯,徐启新

北支盐水入侵与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建设问题    顾玉亮;

青草沙水源地开发和发展趋势研究    莫敖全;陈海英;

某有限公司水源地水环境评价研究    宋印胜;李公岩;察可林;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量水质分析及保护对策    韩昌来;朱慧峰;

青海省西台锂矿区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    谢学光;张家好;

陕北榆神府矿区尔林滩水源地电法预测与效果    赵育台;祁明星;黄丹青;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易伟霞;温洛;陈燕;陈建新;

溶岩地质结构水源污染分析    赵新军;

国外饮用水管理体系研究及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完善建议    沙健;朱倩;朱兴旺;王玉秋;

水源地应急期识别标志及确定方法    黄永;唐玲;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保护应借鉴的做法    水利部水资源司 石秋池

为保源头清水来    本报记者 李新彦 余建斌

调水流域百姓期盼生态补偿    李将辉

千吨工业废料“突袭”忻府水源地    范珉菲

我市水源地水质每月监测化验一次    马昭

东河开展水源地环境评估    记者 王国秀

烟台莱山河污水下月进行截流    夏红尧

多项举措确保女儿河水源地安全    赵进 实习生 吕巍 本报记者 李瑛琳

二连浩特市找到新水源地    红艳

大庆供水助力北京奥运    记者 潘国良通讯员 彭庆晖

饮用水水源地生物资源及其在水质保护中的作用    温明章

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    车越

水源地安全可靠性研究    张文胜

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孙承志

非点源污染分布式模拟    庞靖鹏

山东省地下水人工回灌补源模式研究    马承新

干旱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系统和悬河补给研究    周宏春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    王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肝细胞VTG及HSP-70诱导的实验研究    金春峰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    万利勤

天津市宁河北水源地渗透系数与最优开采方案研究    屈晓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板凳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    王继夏

渭河污染对地下水影响的原位试验与数值仿真模拟研究    赵彦琦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忽热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其开发模式研究    赵宝峰

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及水质安全管理    郭先华

赣江南昌段水源地水质预报模型研究    彭希珑

河南省平顶山沙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段明发

靖边北部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开发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毛旭阁

陕西米脂县姬家峁水源地廊道取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评价    宋秀玲

数值模型在青岛市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刘建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