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府际博弈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8:07
热度: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府际博弈研究【摘要】:水资源短缺和流域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是一种越界外部性,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某一行政区的污染通常可以

【摘要】:水资源短缺和流域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是一种越界外部性,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某一行政区的污染通常可以通过水体向另一个或多个行政区转移。流域水污染的跨区域性和可转移性使以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区域分割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无法满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的要求。研究如何设计能够满足博弈参与人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协同治理机制,使流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财政投入大量增长,国家和社会对水污染带来的巨大危害认识越来越充分;另一方面是流域水环境的持续恶化,条文规则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无效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基础理论的梳理和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现实考察,发现导致流域水污染持续恶化和治理失效的关键不仅有传统理论上所认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自私排污行为、环境监管体制等因素,更有在现有制度环境下的府际博弈的非理性均衡因素。 其次,本文将制度理解为博弈规则,对府际博弈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以区域管理为主的流域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对本地水环境质量负责,而对流域污染的跨行政区性缺乏关注。流域管理制度、参与人的信息结构和利益冲突与流域性质的不适应性使体制上的缺陷进一步放大,并最终使嵌入到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中的府际博弈成为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从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府际博弈模型出发,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行动、支付、战略和均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域上游的地方政府具有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倾向,流域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博弈的纳什均衡小于帕累托最优的供给量,而当下游政府采取“以牙还牙”的承诺行动时,博弈均衡受到一定影响。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中,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流域治理政策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成反比,而与中央政府的处罚成正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号博弈模型表明,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倾向于发出同样的信号,以期获得中央政府相同的奖励。府际联盟博弈的Shapley值表明,地方政府在联盟博弈中获得的收益要大于中央政府。 第四,利用七大流域面板数据和湘江个案对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府际博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面对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中央政府的流域限批政策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但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动力机制的差异,以及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上财权和事权的不明晰使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不足。湘江流域的个案分析同样证明了在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中府际博弈的存在,中央和湖南省政府的重视,使湘江流域沿岸地方政府签订了治理目标责任书和环境协议,治理进入到合作化的轨道。 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变博弈规则有利于使流域水污染治理摆脱目前困境的结论。流域污染治理的责任制度、流域产权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社会协同治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约束和激励博弈参与人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这些方面进一步总结了全文的观点,建议从完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设计和执行上入手,促进流域水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跨行政区 流域 水污染 府际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5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插图索引13-14
  • 附表索引14-15
  • 第1章 绪论15-36
  • 1.1 问题的提出15-18
  • 1.2 研究意义18-21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21-32
  • 1.3.1 跨行政区流域污染的性质与原因21-23
  • 1.3.2 跨行政区污染与环境治理协议23-26
  • 1.3.3 跨行政区污染与环境公共物品供给26-28
  • 1.3.4 跨行政区流域污染的规制工具28-30
  • 1.3.5 博弈论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运用30-32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章节结构及主要创新点32-36
  • 1.4.1 研究思路32-34
  • 1.4.2 章节结构34
  • 1.4.3 主要创新点34-36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36-55
  • 2.1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界定及内涵36-39
  • 2.1.1 行政区36-37
  • 2.1.2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37-39
  • 2.2 博弈理论39-45
  • 2.2.1 博弈论的分类39-40
  • 2.2.2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40-41
  • 2.2.3 博弈的表述形式41-42
  • 2.2.4 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42-45
  • 2.3 府际关系理论45-51
  • 2.3.1 府际关系与府际博弈45-46
  • 2.3.2 府际博弈的表现形式46-51
  • 2.4 流域公共产品理论51-54
  • 2.4.1 流域水资源的准公共性52
  • 2.4.2 流域的不可分割性52-53
  • 2.4.3 流域水污染的外部性53-54
  • 2.5 本章小结54-55
  • 第3章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府际博弈的机理分析55-82
  • 3.1 府际博弈的基本假设55-57
  • 3.1.1 环境容量有限性假设55-56
  • 3.1.2 政府政治经济人假设56
  • 3.1.3 参与人有限理性假设56-57
  • 3.2 地方政府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函数和排污决策模型57-60
  • 3.2.1 地方政府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函数57-58
  • 3.2.2 地方政府排污决策模型58-60
  • 3.3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环境60-72
  • 3.3.1 水污染治理法律体系60-62
  • 3.3.2 流域管理体制62-64
  • 3.3.3 环境执法效率64-68
  • 3.3.4 水污染纠纷处理方式68-69
  • 3.3.5 政府绩效评估导向69-72
  • 3.4 博弈参与人之间的信息结构72-74
  • 3.4.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72-74
  • 3.4.2 地方政府的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74
  • 3.5 基于制度环境和信息结构的参与人利益分析74-81
  • 3.5.1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75-76
  • 3.5.2 地方政府追求利益地方化76-79
  • 3.5.4 公众追求利益私人化79-81
  • 3.6 本章小结81-82
  • 第4章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府际博弈模型82-107
  • 4.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82-91
  • 4.1.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监管博弈82-88
  • 4.1.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号传递博弈88-91
  • 4.2 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91-96
  • 4.2.1 地方政府流域水污染治理自愿供给博弈91-93
  • 4.2.2 承诺行动与流域地方政府水污染治理动态博弈93-96
  • 4.3 参与人之间的联盟博弈96-105
  • 4.3.1 参与人联盟博弈模型的构建96-98
  • 4.3.2 参与人联盟的博弈矩阵和策略选择98-103
  • 4.3.3 联盟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103-104
  • 4.3.4 联盟博弈均衡的启示104-105
  • 4.4 本章小结105-107
  • 第5章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府际博弈的实证分析107-133
  • 5.1 中国流域污染概况和特征107-109
  • 5.1.1 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效果缓慢108
  • 5.1.2 农业和生活面源污染扩大108-109
  • 5.2 基于七大流域面板数据的府际博弈实证分析109-118
  • 5.2.1 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博弈109-112
  • 5.2.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流域水污染治理财政投资博弈112-116
  • 5.2.3 地方政府间的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事故博弈116-118
  • 5.3 湘江流域水污染府际博弈的个案分析118-125
  • 5.3.1 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118-121
  • 5.3.2 湘江流域沿岸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121-123
  • 5.3.3 湘江流域的环境同治123-125
  • 5.4 面向产业结构的湘江流域长株潭段水环境评价和改进对策125-132
  • 5.4.1 评价模型构建126-128
  • 5.4.2 数据来源128-129
  • 5.4.3 计量分析129-131
  • 5.4.4 结论与建议131-132
  • 5.5 本章小结132-133
  • 第6章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安排133-151
  • 6.1 流域污染治理的责任制度133-135
  • 6.1.1 法律责任制度133-134
  • 6.1.2 行政问责制度134-135
  • 6.2 流域产权制度135-138
  • 6.2.1 流域产权的功能135-137
  • 6.2.2 流域产权的创新137-138
  • 6.3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138-140
  • 6.3.1 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139
  • 6.3.2 异地开发补偿139-140
  • 6.4 政府绩效评估制度140-142
  • 6.4.1 评估主体多元化141
  • 6.4.2 考核指标体系标准化141-142
  • 6.5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142-145
  • 6.5.1 放宽公益诉讼原告资格143-144
  • 6.5.2 降低公益诉讼费用144-145
  • 6.6 社会协同治理制度145-149
  • 6.6.1 增进共容利益146-147
  • 6.6.2 加强政府与NGO的合作147-149
  • 6.7 本章小结149-151
  • 结论151-153
  • 参考文献153-167
  • 致谢167-168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68-169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169-170
  • 附录C 湘江流域长株潭段2000-2008年工业污水处理原始数据170-172
  • 附录D 湘江流域长株潭三市2000-2008年产业产值构成原始数据1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雨

我国跨省流域的管理状况及其改善对策研究    陈希聪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谢维光;陈雄;

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    谢庆奎

政府竞争:行政区经济运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李广斌,谷人旭

对人类行为的一种可能解释——韦伯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参考    白杨,童潇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夏永祥;王常雄;

水污染的流域控制立法研究    吕忠梅

我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中四人联盟与对抗的博弈分析    淮建军;刘新梅;雷红梅;

“多源流框架”对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力——以江浙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合作的政策过程为例    毕亮亮;

近十年长株潭产业结构演进评价及优化对策    廖素清;

产业结构调整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以民勤县为例    丁文广;卜红梅;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汪恕诚

风险投资治理的博弈分析    李晓伟

基于博弈论的流域水资源利用冲突及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陆海曙

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    刘凌波

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    邓志强

生态补偿制度与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英文)    吕志祥;高兵桃;

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    陈林;吴天德;

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官庆

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    项勇,陶学明

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    杨岑;彭盈;陈玉水;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    项勇;任宏;

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

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杨太华;郑庆华;

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阳霞;周文峰;

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    潘艳红;

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    李尚蒲;罗必良;

“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    黎秀蓉;

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    宋妍;晏鹰;

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    刘宁;孙秋鹏;

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    张震;

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

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    李五四;

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    尹恒;

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环境行为博弈分析    武永春;刘欣葵;许联锋;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    李春;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    杨世木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    晋入勤

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江翔宇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    冯林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    王荣

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李平英

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马晓丽

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    戎丽丽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    王荣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    陈志科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杨依凡

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吴正刚

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    徐平平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雍新琴

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    王朋良

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    张雄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张舒

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林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叶宗玲

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    谢庆奎

碳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管理绩效    贺建刚;

流域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伍新木,李雪松

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    陶希东

完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思考    胡熠;黎元生;

论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对策    黎元生,胡熠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    徐颖;

从科层到网络:流域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黎元生;胡熠;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地方政府合作    陈晓勤;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构想    邢界旭,罗鲲

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    王资峰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实证研究    王薇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志敏

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    薄燕怀

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    谢庆奎

“职责同构”批判    朱光磊,张志红

三峡库区小城镇水环境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以万州区分水镇为例    周淑春;陈蓓;廖飞;程川;

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    刘耀;吴仁海;廖瑞雪;

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    曲格平;李金昌;

交通社会成本内部化与我国电动车的市场化    丁慧平,申金升,姜秀山

关于产权理论的几点思考    刘金富,徐文国

环境政策创新:论在中国开征环境税收    张世秋,贺翃燕,曹静

从环境协议收费现象看排污收费政策的缺陷    胡璇,栾胜基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研究中心 夏光

    中国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 王金南

    韩凤芹

    林伯强

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    赵建世

基于生态的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张丽

促进绿色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    孙耀武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肖焰

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徐光勇

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杨经福

农村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冯健

乡镇工业发展中环保问题研究    张廷银

北京市污水处理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李希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