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硅藻土+BIOSTYR处理城市污水并回用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2:15
热度:

硅藻土+BIOSTYR处理城市污水并回用的试验研究【摘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污水回用可减少水污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因此,

【摘要】: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污水回用可减少水污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适宜的“低投资,少能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针对这一背景,本文提出采用硅藻土+Biostyr为核心的组合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回用。试验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小试规模,通过对CODcr、NH_4~+-N、SS等水质指标的监测和主要运行参数的优化设置,确定其最佳运行工况及工艺参数,以供工程设计实施参考。 试验研究表明: 1.混凝试验所用硅藻土对城市污水的最佳参数为:硅藻土用量100mg/L。本试验所确定的最佳参数条件下,污水的CODcr去除率为34.7%、NH_4~+-N去除率为29.9%、SS去除率可达到56.2%。 2.根据硅藻土试验证明,它用于城市污水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减小后续处理的负荷。 3.通过小型试验,对Biostyr反应器处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是对Biostyr去除CODcr、NH_4~+-N、SS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Biostyr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气水比、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等。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运行工况:水力负荷为1.5m~3/(m~2·h),气水比为3:1,反冲洗周期为1~2天。要想保证COD去除率在84%以上,其最佳CODcr负荷为4.73~5.17kg/(m~3·d),要使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2%以上,最大进水氨氮负荷为0.87kg/(m~3·d)左右。这说明Biostyr工艺具体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4.试验证明,在水力负荷一定的情况下,进水有机负荷越高,出水有机物浓度有所增加,但总的去除率变化不大,这说明Biostyr工艺具体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5.通过对Biostyr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该工艺具有一次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年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6.硅藻土和Biostyr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回用是可行的,出水满足本课题的回用要求,出水相关指标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关键词】:硅藻土 Biostyr 城市污水 回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21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污水回用概述11-19
  • 1.2.1 国内外污水回用现状11-12
  • 1.2.2 污水回用方向12-14
  • 1.2.3 常用城市污水回用技术与方法14-16
  • 1.2.4 常用城市污水回用工艺16-18
  • l.2.5 处理的局限18
  • 1.2.6 开发污水回用新工艺的意义18-19
  • 1.3 本实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19-21
  • 1.3.1 研究意义19-20
  • 1.3.2 研究目的20-21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21-26
  • 2.1 研究路线21-22
  • 2.1.1 工艺路线的选择21
  • 2.1.2 工艺路线的说明21-22
  • 2.2 试验材料与装置22-23
  • 2.2.1 静态混凝试验22-23
  • 2.2.2 动态Biostyr试验23
  • 2.3 试验原水及处理要求23-24
  • 2.3.1 试验原水23
  • 2.3.2 处理要求23-24
  • 2.4 测定项目24
  • 2.5 实验研究的内容24-26
  • 第3章 硅藻土强化一级处理的混凝试验26-35
  • 3.1 硅藻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26-28
  • 3.1.1 硅藻土的性质及用途26
  • 3.1.2 硅藻土污水处理的原理26
  • 3.1.3 硅藻土处理污水工艺与其他工艺比较26-28
  • 3.1.4 硅藻精土水处理剂的应用实例28
  • 3.2 影响硅藻土混凝作用效果的因素28-33
  • 3.2.1 硅藻土的投加量29-31
  • 3.2.2 原水水质31-33
  • 3.3 硅藻精土的除磷效果33-34
  • 3.4 小结34-35
  • 第4章 Biostyr处理城市污水的小试试验研究35-60
  • 4.1 Biostyr工艺的发展与现状35-40
  • 4.1.1 Biostyr工艺的基本结构36-37
  • 4.1.2 Biostyr工作原理37
  • 4.1.3 Biostyr工艺特点37-39
  • 4.1.4 Biostyr工艺的应用39-40
  • 4.2 Biostyr的启动与挂膜试验40-42
  • 4.2.1 Biostyr的挂膜40-41
  • 4.2.2 Biostyr的启动与挂膜试验41-42
  • 4.3 Biostyr试验装置工作性能试验结果42-59
  • 4.3.1 气水比试验结果42-49
  • 4.3.2 水力负荷变化试验结果49-54
  • 4.3.3 冲击负荷变化试验结果54-56
  • 4.3.4 反冲洗工艺试验结果56-59
  • 4.4 小结59-60
  • 第5章 硅藻土+Biostyr组合工艺可行性研究60-63
  • 5.1 工艺技术分析60-61
  • 5.2 工艺经济分析61-62
  • 5.3 小结62-63
  • 第6章 试验结论与建议63-65
  • 6.1 结论63-64
  • 6.2 问题及建议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69-7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用色谱保留值研究云南腾冲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隙分布    鲍慈光,何南屏,刘玫,戴镇泽

我国硅藻土建材制品开发利用现状    李兆龙 ,陶薇薇

六道沟硅藻土的硅藻生态研究    李海龙;

A型沸石的合成法    张淑云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藻土中的主元素    邢玉富

硅藻土中水的核磁共振研究    李新安,张惠芬,冯璜,王辅亚,魏惠芳

硅藻土对储粮害虫的防治作用    王殿轩,闫兴江

硅藻土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宋来洲,李健,林万杰

硅藻土微波酸浸提纯工艺研究    谷晋川,刘亚川,张允湘

橡胶功能填料——诺伊堡硅藻土    王象民;

硅藻土补强天然橡胶的研究    黄田富;彭政;罗勇悦;李永振;权维燕;廖双泉;

硅藻土在环保、生态中的应用    徐樟明;

硅藻土对水中汞吸附性能研究    宋秀环;刘淑琴;包善峰;

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沈岩柏;朱一民;魏德洲;

硅藻土的化石埋葬学意义    胡雨帆;

国外利用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及其它害虫的研究进展    杨长举;薛东;张宏宇;华红霞;

用硅藻土制备超微细二氧化硅    郑水林;李杨;

硅藻土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形貌    王宗霞;曾路;王小波;严春杰;

载钯硅藻土的制备及吸放氢循环性能研究    陈伟;李慎兰;罗刚;韩兴博;陈德敏;刘实;杨柯;

不同应力水平下强结构性硅藻土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    洪振舜;立石义孝;刘松玉;邓永锋;

我市打造中国最大硅藻土航母企业    记者 张庆飞

临江市获“中国硅藻土(工业)城”称号    郭建康 记者 王春宝

临江获“中国硅藻土(工业)城”称号    郭建康

临江全力推进硅藻土工业城建设    张同科

攻坚战拉开帷幕    张同科

加快资源整合 打造硅藻土品牌    记者 孔峻巍

日本人饰材爱用硅藻土    

废弃物制出新产品    张同科

临江全力打造“中国硅藻土工业城”    张大勇

日推出硅藻土环保装修材料    乐绍延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许淳

硅藻土的提纯及其表面羟基、酸位研究    袁鹏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固定化脂肪酶在生产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研究    张振乾

纳米分子筛组装体吸附水体中痕量甲基叔丁基醚及其机理研究    路佳

硅藻土基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染料吸附特性研究    林俊雄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溶胀动力学研究    祁晓华

1,2-二氯丙烷制环氧丙烷FeAl(PO_4)_2催化剂及膜催化反应的研究    顾修君

Pd(0)催化的Heck反应和Suzuki反应以及Pd(Ⅱ)催化的Wacker氧化环化反应的研究    张祖辉

P-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SiO_2质多孔材料上的负载    李芳菲

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宋海燕

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    李旭东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王雨楠

临江三级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赵芳玉

氢同位素分离涂钯硅藻土制备及吸-放氢特性研究    雷强华

TiO_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应用研究    何媛媛

硅藻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研究    石超

四种牧草种子种衣剂的研究    王治

超声促进污泥板框压滤脱水的研究    胡正猛

硅藻土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张贤康

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硅藻土粉尘浓度检测与分析    卢春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