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去除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的效能及其缓解超滤膜污染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30
热度: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去除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的效能及其缓解超滤膜污染研究【摘要】: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水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试反应器二级

【摘要】: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水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试反应器二级出水作为研究对象,考查了活性炭(ActivatedCarbon,AC)吸附、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过滤、臭氧(Ozone,O_3)氧化以及活性炭催化臭氧化(Activated CarbonCatalytic Ozonation,AC/O_3)四种深度处理技术处理二级出水的效能,采用超滤分离、树脂分离、凝胶色谱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表征等分析方法,探讨了二级出水有机物(EffluentOrganic Matter,EfOM)的主要性质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这四种深度处理方法对后续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足够长、AC投量也适宜的条件下,AC可吸附绝大多数的EfOM,考虑到AC的利用率情况,AC吸附的投量应控制在2.0g/L以下。以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紫外吸光度(Ultravioletabsorption at254nm,UV_(254))为目标参数,修正Freundlich方程较Langmuir方程更适合用来拟合AC对EfOM的等温吸附过程,AC吸附EfOM的动力学过程则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s Equation)描述。 BAC对EfOM的去除效果有限,在稳定运行阶段,对DOC和UV_(254)去除率均为25%左右,其中以对小分子有机物(MW10kDa)的去除为主。BAC处理对微生物代谢产物、腐殖酸类物质、简单芳香蛋白和富里酸类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去除效果最显著。分层取样表明,二级出水中DOC和UV_(254)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距BAC滤柱顶层20cm(EBCT=60min)和10cm(EBCT=30min)以内的生物滤层。延长EBCT能够加强BAC柱对EfOM尤其是对MW1kDa组分的去除效果,反冲洗对BAC去除EfOM效能的影响则不明显。 臭氧化对二级出水DOC的去除效果不明显,但能快速降低其UV_(254)和SUVA,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能。分子量分布测定表明,臭氧化能够优先氧化分解二级出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增加小分子组分的含量。对EfOM进行树脂分离后发现,臭氧化能够有效减少具有强烈紫外吸收的疏水性组分,增加EfOM中亲水组分含量。荧光光谱分析表明,O_3氧化可有效分解二级出水中的富里酸类、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腐殖酸类有机物。 AC/O_3处理二级出水后,其UV_(254)迅速下降,DOC下降速率较单独臭氧化高;EfOM的分子量分布范围缩小,各组分尤其是具有较高分子量组分的紫外强度减弱;富里酸类、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腐殖酸类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增加AC投加量、降低AC粒径均有利于AC/O_3对二级出水DOC的去除,但随着AC使用次数的增加,AC/O_3对二级出水DOC的去除效率下降。在弱酸性条件(pH=3.7~5)下,AC/O_3对EfOM的去除效果最佳。分析表明:在低pH条件(pH6)下,AC/O_3对EfOM的去除作用主要发生在AC表面;而在较高的pH条件下,AC/O_3对EfOM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液相中。 在研究AC吸附、BAC过滤、O_3氧化以及AC/O_3四种深度处理技术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效果时发现:短时间的AC吸附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效果有限,只有当吸附时间足够长(8h)时,超滤膜的总污染(Total Fouling,TF)和可逆污染(Rvreversible Fouling,RF)才会有所降低。采用BAC(EBCT=30min和60min)预处理时,超滤膜通量的下降速率基本不变,但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IrreversibleFouling,IF)下降。臭氧化预处理能够有效缓解超滤膜污染,随着臭氧投加时间的延长,超滤膜通量的下降速率不断降低,TF整体呈下降趋势,IF在开始略微增大后逐渐减小,RF则持续减小。AC/O_3预处理同样能够有效缓解超滤膜污染,随催化时间的延长,超滤膜通量的下降速率不断降低,TF和RF均不断下降。同时发现,随着二级出水初始pH的增加(pH=3~9),超滤膜通量的下降速率逐渐减小,超滤膜的TF、IF和RF也都逐渐减弱。研究发现,超滤膜污染与EfOM的分子量分布和亲疏水性等特性有很大关系,并非完全取决于EfOM的DOC含量。 【关键词】:污水二级出水有机物 污水深度处理 超滤膜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7
  • 1.1 研究背景13-18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13
  • 1.1.2 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解决途径13-15
  • 1.1.3 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现状15-16
  • 1.1.4 二级出水有机物16-18
  • 1.2 国内外污水深度处理研究进展18-23
  • 1.2.1 活性炭吸附处理二级出水的研究进展18-19
  • 1.2.2 生物过滤法处理二级出水的研究进展19-20
  • 1.2.3 高级氧化处理二级出水的研究进展20-21
  • 1.2.4 预处理方式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21-23
  •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23-27
  • 1.3.1 研究内容23-24
  • 1.3.2 研究意义24-25
  • 1.3.3 研究技术路线25-27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27-33
  • 2.1 实验材料27
  • 2.1.1 活性炭27
  • 2.1.2 二级出水27
  • 2.2 实验分析方法27-33
  • 2.2.1 pH测定27-28
  • 2.2.2 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总氮(TNb)测定28
  • 2.2.3 紫外吸收值(UV_(254))和比紫外吸光度值(SUVA)28
  • 2.2.4 可生物降解有机碳28-29
  • 2.2.5 EfOM的分子量分布表征29-30
  • 2.2.6 亲疏水性分离30-31
  • 2.2.7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31-32
  • 2.2.8 AC等电点测定32-33
  • 第3章 活性炭吸附处理二级出水效能研究33-43
  • 3.1 引言33
  • 3.2 实验方法33-34
  • 3.2.1 AC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测定33
  • 3.2.2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Adsorption Kinetic)测定33-34
  • 3.3 活性炭吸附等温线分析34-37
  • 3.3.1 AC吸附等温线经典模型34-35
  • 3.3.2 活性炭吸附等温线拟合35-37
  • 3.3.3 AC粒径和形状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37
  • 3.4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分析37-40
  • 3.4.1 AC吸附动力学模型37-38
  • 3.4.2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拟合38-40
  • 3.4.3 AC投量和粒径对AC吸附动力学的影响40
  • 3.4.4 AC形状对AC吸附动力学的影响40
  • 3.5 本章小结40-43
  • 第4章 生物活性炭处理二级出水效能研究43-61
  • 4.1 引言43
  • 4.2 实验材料及装置43-44
  • 4.2.1 活性炭和二级出水43
  • 4.2.2 实验装置43-44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44-58
  • 4.3.1 BAC对DOC的去除45-46
  • 4.3.2 BAC对UV_(254)和SUVA的去除46-48
  • 4.3.3 BAC对TNb的去除48
  • 4.3.4 分层取样分析48-51
  • 4.3.5 BAC处理对EfOM分子量分布(MWD)的影响51-55
  • 4.3.6 BAC处理对EfOM荧光特性的影响55-57
  • 4.3.7 反冲洗对BAC效能的影响57-58
  • 4.4 本章小结58-61
  • 第5章 臭氧化处理二级出水效能研究61-75
  • 5.1 引言61
  • 5.2 实验装置与方法61-62
  • 5.2.1 实验装置61-62
  • 5.2.2 臭氧化过程62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62-73
  • 5.3.1 臭氧化对二级出水综合指标的影响62-63
  • 5.3.2 臭氧化对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63-65
  • 5.3.3 臭氧化对EfOM分子量分布的影响65-68
  • 5.3.4 臭氧化对EfOM亲疏水性质的影响68-71
  • 5.3.5 臭氧化对EfOM荧光色谱图的影响71-73
  • 5.4 本章小结73-75
  • 第6章 活性炭催化臭氧化处理二级出水效能研究75-91
  • 6.1 引言75
  • 6.2 实验装置与方法75-76
  • 6.2.1 实验装置75-76
  • 6.2.2 活性炭催化臭氧化(AC/O_3)过程76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76-89
  • 6.3.1 AC/O_3对DOC的去除76-78
  • 6.3.2 AC/O_3对UV254的去除78-79
  • 6.3.3 AC/O_3对EfOM分子量分布的影响79-80
  • 6.3.4 AC/O_3对EfOM荧光特性的影响80-82
  • 6.3.5 AC投加量对AC/O_3效能的影响82-83
  • 6.3.6 AC的利用次数对AC/O_3效能的影响83-84
  • 6.3.7 AC粒径对AC/O_3效能的影响84-85
  • 6.3.8 初始pH对AC/O_3效能的影响85-89
  • 6.4 本章小结89-91
  • 第7章 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91-111
  • 7.1 引言91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91-94
  • 7.2.1 超滤膜91
  • 7.2.2 实验装置91-92
  • 7.2.3 二级出水预处理92-93
  • 7.2.4 超滤实验93-94
  • 7.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94-109
  • 7.3.1 超滤对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94-95
  • 7.3.2 超滤膜通量下降及膜污染的可逆性95-97
  • 7.3.3 AC吸附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97-99
  • 7.3.4 BAC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99-101
  • 7.3.5 O_3氧化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101-103
  • 7.3.6 AC/O_3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作用103-105
  • 7.3.7 AC吸附、臭氧化和AC/O_3缓解超滤膜污染效能比较105-109
  • 7.4 本章小结109-111
  • 结论111-114
  • 建议与展望114-115
  • 参考文献115-12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7
  • 已申请的专利127
  • 其他成果127-128
  • 致谢12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沈连峰;刘文霞;张建新;李有;王艳丽;

紫外分光法测定污水厂出水中的COD    宋来洲,李健,运如艳,吴国菊,侯雅丽

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去除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程丽,王铁民,李亚民

U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生产性试验    贾建军;陈吕军;

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    康军利;

气浮/沉淀技术提高二级出水水质对比试验研究    朱兆亮;翁皓琳;张从菊;宋华;

三维电极法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杨纪伟;武燕蕾;田婵婵;赵美英;

二级出水内毒素活性及紫外线消毒对其的影响    黄璜;胡洪营;杨扬;吴乾元;

La~(3+)和Fe~(3+)共掺杂TiO_2/浮石的制备及光催化矿化二级出水的效果    周铁海;赵玲;尹平河;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试验    薛志康;郭连起;

浅谈怎样利用二级出水及中水做节能环保小区    金孝诚;王静;

再生水用于洗车用水处理技术研究    

投加PAC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二级出水的影响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王文浪;梁国明;

光催化-生物活性炭净化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张彭义;李来胜;祝万鹏;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二级出水中NH_3-N的试验研究    王岽;郦和生;刘德华;

污水回用技术及其发展远景    安鼎年;张俊贞;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前景    张旭;张秀丽;季建莲;

城市污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    李明霞;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    翟家骥;邵永怡;

集成膜过程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翟建文;

支持提高二级出水和再生水水质    记者 张翰轩

“变废为宝”换来“绿色发展”    实习记者 海艳丽

开源节流话“中水”    本报记者 李晔

天津“双膜再生水”用于供热示范工程启动    建闻

银川亟待补足污水处理设备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袁洋

天津市“双膜再生水”用于供热示范工程启动    记者 吴国文

石家庄谋划“污水供暖”节能项目    许跃彬

碧水清清诠释北京绿色奥运    冯新生

北京:水乡重现映奥运    本刊记者 俞亚平 郑秋丽

清华处理污水有新招    记者 王呈选

臭氧—微滤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及控制机理    朱洪涛

改良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魏亮亮

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朱兆亮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    田晴

基于混凝或生化处理的高盐污水氯化消毒技术研究    翟黎明

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    熊集兵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许兵

哈尔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及生产性试验研究    马立

直接式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的防堵技术及换热特性研究    庄兆意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去除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的效能及其缓解超滤膜污染研究    王保贵

Scenedesmus dimorphus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其产油特征研究    范金凤

典型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水质特征分析及混凝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王奇

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姜政圻

三维电极法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赵美英

制药厂二级出水混凝处理工艺研究    张鹏

絮凝沉淀—微滤布过滤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及沉淀数值模拟    白祖国

次氯酸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李璐瑶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氯消毒生态风险控制研究    楚丽梅

臭氧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陈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