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OAA-SBR新型脱氮工艺处理村镇低C/N比污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43
热度:

OAA-SBR新型脱氮工艺处理村镇低C/N比污水的试验研究【摘要】:面对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危机,实现污水深度处理和污水资源化成为当前水处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氨氮和磷的深

【摘要】:面对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危机,实现污水深度处理和污水资源化成为当前水处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氨氮和磷的深度去除尤为突出和关键。为了节省曝气需氧量,同时减少外加有机碳源和剩余污泥量,将活性污泥法中倒置A2O工艺和SBR工艺理论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了适用于低C/N比污水脱氮处理的预曝气和间歇曝气倒置A2O组合脱氮工艺——OAA-SBR(xide/Anoxic/Anaerobic-SeguencingBatch Reactor)或PAAI(the Preaeration and Anoxic/Anaerobic/Intermittent AerationProcess)工艺。按着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OAA-SBR试验装置,并进行了低C/N比污水脱氮工艺试验。 为了促进OAA-SBR工艺的研究发展,尤其是在低C/N比污水为处理对象中的应用,本试验以排水井中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间歇运行时各运行工况及进水条件等对OAA-SBR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作用。 首先探讨了以低C/N比污水为处理对象时,OAA-SBR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下OAA-SBR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水力停留时间需求,并研究了系统采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设置时,pH及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厌氧反应区所占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比重有利于COD和TN去除;当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比为1:1:1:2时,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污染物去除,但污染物去除率却不是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一直明显增加;在系统以水力停留时间为2h/2h/2h/4h参数下,系统处于相对最佳运行状态,各反应区污染物浓度和pH有一定相关性,并且进水前半段时间各水质指标表现出波动性,后期进水阶段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稳定。此外,系统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SV和SVI值在整个运行期间较低且稳定,活性污泥性能稳定。 为探讨采用新型OAA-SBR工艺处理含氮污水时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考察了在低负荷(0.041~0.092kgCOD·kg-1MLSS·d-1)和高负荷(0.253~0.625kgCOD·kg-1MLSS·d-1)下该工艺的除污效能。结果表明:负荷的高低会影响OAA-SBR系统的微生物活性,在不同负荷下,同一反应器会有不同的菌种取得竞争优势。OAA-SBR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负荷的提高有利于系统生物脱氮,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8%和97.1%,出水TN分别为5.87mg/L和2.15mg/L。在两种负荷下对COD的去除率都达到90%以上,平均出水COD在39mg/L以下,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关键词】:低C/N比污水 预曝气 间歇曝气 倒置A2O 生物脱氮 抗冲击负荷能力 污水资源化 深度净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研究背景9-15
  • 1.1.1 污水资源化现状及其发展的必然性9-10
  • 1.1.2 污水处理与回用问题10-15
  • 1.2 低 C/N 比污水脱氮工艺15-18
  • 1.2.1 生物法工艺15-16
  • 1.2.2 物化工艺16-18
  • 1.2.3 物化-生物组合工艺18
  • 1.3 现有生物脱氮技术的局限18-19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9-22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1.4.2 研究内容20
  • 1.4.3 技术路线图20-22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22-33
  • 2.1 技术基础与工艺构想22-29
  • 2.1.1 倒置 A2O 工艺22-24
  • 2.1.2 SBR 工艺24-28
  • 2.1.3 OAA-SBR 工艺构想28-29
  • 2.2 试验流程图29
  • 2.3 试验材料及方法29-30
  • 2.3.1 试验水质29-30
  • 2.3.2 试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30
  • 2.4 试验装置及设备图30-31
  • 2.5 试验装置安装、检查及污泥接种31-33
  • 第三章 OAA-SBR 新型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33-38
  • 3.1 试验准备33-34
  • 3.1.1 污泥驯化培养33
  • 3.1.2 试验用水33-34
  • 3.2 试验方法与步骤34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34-37
  • 3.3.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比下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性能34-36
  • 3.3.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性能36-37
  • 3.3.3 泥龄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OAA-SBR 新型工艺处理低 C/N 比污水脱氮研究38-44
  • 4.1 试验准备38
  • 4.1.1 污泥驯化38
  • 4.1.2 试验用水38
  • 4.2 试验方案38
  • 4.3 试验数据38-43
  • 4.3.1 预曝气段39-40
  • 4.3.2 缺氧段40-41
  • 4.3.3 厌氧段41-42
  • 4.3.4 间歇曝气段42-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OAA-SBR 脱氮工艺抗冲击负荷性能研究44-51
  • 5.1 试验准备44
  • 5.1.1 污泥驯化44
  • 5.1.2 试验用水水质44
  • 5.2 试验方法与步骤44-45
  • 5.2.1 试验方法44
  • 5.2.2 试验运行参数44-45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45-50
  • 5.3.1 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45-47
  • 5.3.2 对氮的去除效果47-48
  • 5.3.3 不同负荷下系统出水48-50
  • 5.4 本章小结50-51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51-53
  • 6.1 结论51-52
  • 6.2 建议52-53
  • 参考文献53-5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作者简历59-61
  • 致谢61-6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何晨燕,赵玉新

化学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及其反应的探讨    钟理,詹怀宇,D.O.Hill

SBR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肖大松

斜发沸石对氨氮吸附性能的试验分析    刘玉亮,罗固源,阙添进,罗富金

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方建章,黄少斌

碳氮比对废水好氧脱氮中含氮气态产物的影响    董黎明;汪苹;刘俊女;

臭氧湿式氧化氨氮的降解过程研究    钟理

倒置A~2/O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    张波,高廷耀

水解—SBR工艺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研究    邓良伟

低溶解氧下活性污泥法的短程硝化研究    张小玲,王志盈,彭党聪,王晓昌

厌氧好氧除磷厌氧氨氧化脱氮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研究    王俊安

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展望    李健昌;封丹;罗仙平;韩磊;赖兰萍;

焦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现状研究    杨利均;周丹;罗仙平;

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尹志高;陆志波;杨健;刘静;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王晓青;杨顺生;

一株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反硝化特性    张春杨;张丽丽;

土壤固氮吸附试验研究    刘辉利;佟小薇;朱义年;张学洪;纪锐琳;林炳营;

固定化小球与悬浮态菌去除氨氮的比较研究    陈前;章正勇;戴昕;

改性硅藻土提高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罗智文;袁东;耿安锋;陈琳;莫小平;

抗生素废水中氮的转化特性研究    刘琼;

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的亚硝化研究    顾平;万金保;吴永明;张文燕;

四种填料对模拟原位修复太湖水的生化效果研究    王红专;俞晟;林健;史乐;陈艳艳;刘景明;

垃圾填埋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李媛娣;王梅;郑涛;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李琳;黄凯兴;陈鹏松;陈石;李武;

低C/N城市污水全程自养生物脱氮    张树军;孟春霖;念东;陈刚新;杨岸明;周军;常江;甘一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反渗透法处理矿山含Cu~(2+)废水    徐洁;黄万抚;

A/O-MBR处理生活污水低温启动试验研究    刘慧君;许晓毅;朱跃敏;肖瑞;

高氨氮及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杨晓明;耿长君;苗磊;

微生物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黄小兰;陈建耀;

多食鞘氨醇杆菌SWH-2的发酵条件优化及降解石油能力研究    高永超;王加宁;孔学;陈贯虹;邱维忠;迟建国;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智能化控制SBBR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和微生物学研究    金云霄

铵态氮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机制及转化去除研究    陈坚

改性吸附材料对恶臭气体的吸附效应与机理研究    刘南

再生水和杂排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的影响及沸石除钠技术研究    侯国华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    胡振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地下水脱氮技术研究    张立辉

丹江口库区代表性水源地农村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王华玲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优势脱氮菌的筛选及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    孙菲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    郝艳

混凝气浮-A/O工艺处理毛皮废水的研究    史明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沸石吸附与化学沉淀法联用处理氨氮废水研究    文婷

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和回收猪场废水中氮磷    孙国平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钟梅英,张文艺

我国水环境恢复与水环境学科    张杰

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实施策略    张杰,熊必永

硝酸盐氮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及过程控制    荣宏伟;彭永臻;张朝升;张红;马勇;

低基质质量浓度条件下ANAMMOX生物滤池脱氮效果研究    张树德;刘欣;郑志军;张杰;

上向流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启动与脱氮性能    田智勇;李冬;杨宏;张立成;张树德;张杰;

以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促进社会用水健康循环    王俊安;李冬;张杰;

A/O生物除磷工艺丝状菌膨胀的控制    杨宏;姚乾;黄春雷;邓建诚;张静慧;张杰;

一体式A/OM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邓书平;牟淑杰;包清华;

溶解氧及活性污泥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吕锡武,李丛娜,稻森悠平

A~2SBR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试验研究    姜欣欣

污水除磷技术    谢维民

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顾小红,黄种买,虞启义

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顾小红,黄种买,虞启义

污水除磷工艺的研究动向    张华;黄健;朱景义;

污水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俞栋,谢有奎,方振东,杨娟

污水除磷技术研究动态    陈晓娟,肖举强

欧洲水环境控磷策略与污水除磷技术(下)    郝晓地,刘壮,刘国军

城市污水除磷中的有关问题    黄晟,吴慧英,陈建红

污水除磷技术    邓聪,邓春玲,杨育喜,宁平

污水除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焱明;刘树元;郑显鹏;刘庆;杜斌;

污水再利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李东阳;

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影响因素初探    董泽琴;

广州投入35亿元治理污水    刘静 卢绍琨 林铭

雨天溢流污水就地处理工艺开发及处理装置CFD模拟研究    盛铭军

镧—铁复合氧化物污水除磷及其真空再生的研究    刘艳冰

基于局部条件的资源分配网络及污水除磷控制的研究    齐文远

镧—铜系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污水除磷研究    杨永珠

污水土地生态处理脱氮机理与效率的研究    关小满

人工藻类系统对污水中N、P及有机物去除试验研究    余秋阳

多元生物污水生态净化系统示范工程试验研究    张志刚

SBR工艺处理列车集便器污水的应用研究    李娜

基于低C/N比条件下的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研究    申彦冰

城郊面源污水农田生态沟渠与沟基复合床处理技术研究    殷小锋

AO型污水土地生物过滤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    苏林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