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单元工艺改进及效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32
热度: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单元工艺改进及效能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产量的不断增加,水体污染程度逐渐加深,如何构建既具有较高处理效率又能降低能源消耗的处理工艺,成为污水处理理论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产量的不断增加,水体污染程度逐渐加深,如何构建既具有较高处理效率又能降低能源消耗的处理工艺,成为污水处理理论研究及技术开发的新热点。活性污泥法作为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其核心部分为曝气池,在现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普遍存在曝气能耗大、处理效率低等特点,对污水厂曝气池改造还同时面临施工难度大、改造费用高等技术限制。本文基于微压内循环反应器研究成果,设计了双循环旋流反应器,目的是通过对传统SBR反应器结构进行优化,在保证反应器内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前提下,提高传统SBR反应器去除效率并降低曝气能耗。本试验以长春市某污水处理厂初沉池污水为原水,在进水水质及运行工况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检测进出水中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含量,对比研究双循环反应器与传统SBR反应器在污染物处理效率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对污泥SV、SVI、脱氢酶活性的检测及利用镜检技术对微生物生物相的观察,对比研究两种反应器内污泥特性;利用溶解氧仪监测两种反应器内曝气阶段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反应器溶解氧上升速率情况。通过对双循环旋流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际运行流态对比,验证反应器内液体流态与设计双循环旋流形式基本相同,以此作为反应器设计依据,经过3个月的实验研究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两种反应器在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处理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其中双循环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更加稳定,COD处理效率达到95%;在不同进水COD情况下,氮磷的处理效率方面普遍高于传统SBR反应器。(2)对比研究双循环反应器与传统SBR反应器污泥性质,双循环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类丰富,微生物个体较大,运动活跃。双循环反应器污泥沉降性优于传统SBR反应器,污泥沉降更快。两种反应器污泥脱氢酶活性基本相同。(3)对比研究双循环反应器与传统SBR反应器曝气能耗,在曝气2h以后溶解氧均达到较高水平。在进水水质COD为500mg/L时,达到相同溶解氧含量,双循环反应器较传统SBR反应器缩短了14min左右的曝气时间。以此为依据可推导出,双循环反应器较传统SBR反应器节约电能0.0256 kW?h/m3。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 曝气池 双循环 处理效率 能耗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主要符号表8-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
  • 1.2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法简介及其发展9-12
  • 1.2.1 活性污泥法概述9-10
  • 1.2.2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历程10-12
  • 1.3 城市污水处理节能降耗技术现状简介12-14
  • 1.3.1 污水处理能耗情况分析12
  • 1.3.2 污水处理节能途径与技术12-13
  • 1.3.3 水中氧传质理论13-14
  • 1.3.4 影响氧传质的因素14
  • 1.4 课题的提出14-16
  • 1.4.1 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14-15
  • 1.4.2 污水厂SBR曝气池现存主要技术问题15-16
  •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16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18
  • 1.5.1 研究内容16
  • 1.5.2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反应器设计基础及结构确定18-27
  • 2.1 反应器处理有机物理论基础18-19
  • 2.1.1 同步硝化与反硝化机理18
  • 2.1.2 生物除磷机理18-19
  • 2.2 反应器设计基础19-20
  • 2.2.1 微压反应器设计结构及工作原理19-20
  • 2.2.2 试验反应器设计思路20
  • 2.3 双循环反应器结构设计及流态验证20-25
  • 2.3.1 反应器结构设计20-21
  • 2.3.2 验证反应器流态方法21-22
  • 2.3.3 反应器内部流态验证22-25
  • 2.4 试验条件25-26
  • 2.4.1 试验原水25
  • 2.4.2 试验污泥25-26
  • 2.5 试验运行检测26-27
  • 2.5.1 反应器运行方案26
  • 2.5.2 试验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26-27
  • 第3章 两种反应器对比研究污染物去除情况27-45
  • 3.1 两种反应器污染物去除对比27-34
  • 3.1.1 两种反应器COD的去除情况27-29
  • 3.1.2 两种反应器氨氮的去除情况29-30
  • 3.1.3 两种反应器总氮的去除情况30-32
  • 3.1.4 两种反应器总磷的去除情况32-34
  • 3.2 溶解氧变化规律对比研究34-36
  • 3.2.1 水中溶解氧分析34
  • 3.2.2 两种反应器溶解氧变化对比34-36
  • 3.3 污泥性质对比研究36-43
  • 3.3.1 污泥浓度控制36-37
  • 3.3.2 污泥生物相的变化37-40
  • 3.3.3 污泥沉降性能的对比研究40-42
  • 3.3.4 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对比研究42-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实际工程改造优势45-47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47-49
  • 5.1 结论47-48
  • 5.2 建议48-49
  • 参考文献49-54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54-55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55-56
  • 致谢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外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    石炎福

管式循环反应器的模型计算    刘秀凤,张宝泉

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内循环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李志军;汪苹;由雪峰;张晓东;

内循环反应器的特性检测及在气一固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孙光林;单寅生;吕德伟;

循环反应器最佳循环比的讨论    罗明河;金克康;

水力循环反应器处理铬废水    林先强;

用封闭循环反应器对碳与二氧化碳气化反应中碳金属催化作用的研究    项友谦

试验用附加气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    吴根义,杨仁斌,虢清伟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和结构参数    练以诚;靳海波;

使用动力学循环反应器,甲烷缓慢氧化直接转化制甲醛    B.Meriaux;S.Antonik;M.Lucquin;李世芳;

国产化首台多区循环反应器获奖    钟大海

DPC内循环反应器产能高投资省    特约记者 杨春雨

气动内循环反应器及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    张志勇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单元工艺改进及效能研究    王帆

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研究    孙志华

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陈泰

甾体雌激素的检测及高效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的应用    崔成武

新型气升式三相内循环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蒋晓昊

新型乙烯聚合循环反应器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魏舸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