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污泥与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中试设备处理污水厂污泥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25
热度:

污泥与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中试设备处理污水厂污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污泥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污泥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00多座包围在垃圾之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截至“十一五”末期,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小于25%,未经处理处置的垃圾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所以如何更好更经济的实现垃圾、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污泥和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污泥进行联合处理,既能实现污泥和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又节约能源经济环保。论文在小试设备的基础上开发了中试设备,并对中试设备进行了以下试验:一体化设备的启动试验,不同投配率下一体化设备的运行试验,一体化设备污泥仓生物多样性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①一体化中试设备污泥仓启动采用了一次性培养法,并用垃圾堆肥产热的方式对污泥仓污泥加热,使其达到中温消化所需的温度。在整个启动阶段垃圾仓垃圾堆肥产热量基本能够保证污泥仓污泥中温消化所需的温度。末期垃圾仓温度达到了45℃以上,能够有效杀灭垃圾中的致病菌、蛔虫卵等有害生物。对启动阶段污泥仓和垃圾仓进行热量计算,结果表明垃圾仓垃圾堆肥平均每天为污泥仓提供5266.8KJ热量。一体化设备具有良好的浓缩作用,当进泥含水率在94%~99%之间时,排泥含水率可降至87%~92%之间。一体化设备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启动阶段后期VS/TS去除率维持在15%左右。同时污泥仓pH在反应的中后期保持在7.0以上,碱度、VFA、SCOD、产气量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保持相对稳定,可以认为一体化中试设备启动成功。 ②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阶段,对投配率为15%、20%、25%三个工况进行了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污泥仓温度保持在25~40℃,大部分时间维持在30℃以上,基本能够满足中温消化所需的温度,但是温度受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对产甲烷菌产气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的三个工况中,设备运行良好,污泥仓的VFA、碱度、pH、SCOD等指标正常,具有微生物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对比三个工况下的排泥含水率、排泥VS/TS、产气量等指标确定了本反应器最佳污泥投配率为20%。对最佳工况下反应器产气进行了成分检测,发现其中的甲烷含量大于60%,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价值。 ③对一体化设备不同工况下污泥样品进行PCR-DGGE图谱分析发现,本一体化设备内部微生物种群呈现多样性分布。与进泥相比,污泥仓内室样本DGGE条带发生了改变,反应器污泥驯化效果良好。通过分析不同工况污泥仓内室的微生物发现随着投配率的改变,反应器内部微生物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通过相似矩阵分析发现,其反应器内部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分析不同工况下污泥内室物种多样性指数和香浓-维纳指数从生物学角度确认本反应器最佳投配率为20%。 【关键词】:污水厂污泥 生活垃圾 一体化处理 微生物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34
  • 1.1 课题研究背景10-15
  • 1.1.1 生活垃圾的危害10-11
  • 1.1.2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11-13
  • 1.1.3 污水厂污泥的危害13-14
  • 1.1.4 污水厂污泥处理现状14-15
  • 1.2 城市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的基本特征15-22
  • 1.2.1 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特征15-18
  • 1.2.2 污水厂污泥的基本特征18-22
  • 1.3 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处置工艺22-25
  • 1.3.1 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工艺22-23
  • 1.3.2 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工艺23-25
  • 1.4 厌氧消化技术25-31
  • 1.4.1 厌氧消化的机理25-28
  • 1.4.2 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28-29
  • 1.4.3 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29-31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31-32
  • 1.5.1 国内外污水厂污泥与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研究现状31-32
  • 1.5.2 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外源加热的研究现状32
  • 1.6 课题的提出32-34
  •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32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32-33
  • 1.6.3 技术路线33
  • 1.6.4 课题来源33-34
  • 2 一体化中试设备的设计构造与试验设计34-42
  • 2.1 一体化中试设备的设计与构造34-37
  • 2.1.1 一体化中试设备的设计原理34-35
  • 2.1.2 一体化小试设备存在的问题与中试设备的改进措施35-36
  • 2.1.3 中试设备的构造及主要设计参数36-37
  • 2.2 一体化中试设备的试验设计37-42
  • 2.2.1 试验场地37-38
  • 2.2.2 试验进泥和垃圾的性质38
  • 2.2.3 试验流程38-39
  • 2.2.4 试验测试项目及流程39-40
  • 2.2.5 试验仪器及相关设备40-42
  • 3 一体化设备的启动试验42-56
  • 3.1 启动方式的选择42-43
  • 3.1.1 垃圾仓启动方式的选择42
  • 3.1.2 污泥仓启动方式的选择42-43
  • 3.2 反应器的启动43-44
  • 3.2.1 反应器污泥仓的启动43
  • 3.2.2 反应器垃圾仓的启动43-44
  • 3.3 启动试验监测结果44-54
  • 3.3.1 垃圾仓监测结果44-47
  • 3.3.2 垃圾仓的监测结果47-49
  • 3.3.3 污泥仓监测结果49-54
  • 3.4 本章小结54-56
  • 4 一体化设备运行效能的研究56-66
  • 4.1 试验运行工况的选择与运行方法56
  • 4.1.1 试验运行工况的选择56
  • 4.2 反应器运行的操作方式56-57
  • 4.3 反应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结果57-63
  • 4.3.1 试验运行中反应器各仓温度的变化情况57
  • 4.3.2 试验运行中污泥仓的监测情况57-63
  • 4.4 最优工况的确定63-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5 一体化中试设备内部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66-74
  • 5.1 材料与方法66-69
  • 5.1.1 污泥总 DNA 的提取66-67
  • 5.1.2 PCR 扩增67-68
  • 5.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产物分析68-69
  • 5.1.4 数据分析方法69
  • 5.2 结果与分析69-73
  • 5.2.1 污泥总 DNA 提取及 V3 区 PCR 扩增产物分析69-70
  • 5.2.2 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分布70-73
  • 5.3 本章小结73-74
  • 6 结论与建议74-76
  • 6.1 结论74-75
  •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75-76
  • 致谢76-78
  • 参考文献78-82
  • 附录82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2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垃圾堆肥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刘盛萍;俞志敏;吴克;金杰;蔡敬民;

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高光,董雅文,金浩波,黄卫

利用城市垃圾、污泥烧制生态水泥    朱建平,常钧,芦令超,程新,贾立群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开发    吴正松;智悦;何强;唐世田;凌建军;潘明霞;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罗玮,曾光明

温度对生活垃圾堆肥效率的影响    席北斗,李英军,刘鸿亮,郭荣宗

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煤粉混合燃料热值的研究    杨丽;文科军;姚晓霞;吴丽萍;杨洋;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成分分析    杜吴鹏;高庆先;张恩琛;缪启龙;吴建国;

两相厌氧系统中产甲烷相有机酸转化规律    任南琪,刘敏,王爱杰,丁杰,李洪民

剩余活性污泥和厨余垃圾的混合中温厌氧消化    付胜涛;于水利;严晓菊;付英;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处理低有机质剩余污泥效能研究    张立国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试验研究    刘鸿霞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中试研究    胡学斌

城市污水厂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处理生产性试验研究    李江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浅谈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方文秀;

东关水泥厂取水工程设计介绍    宋海兵;

宁淮高速公路景观排水设计与探讨    周光富;宋海兵;

市政道路下排水管线的位置设计分析    沈贤琴;

城市内涝原因及对策浅析    李洋;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农用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袁芳,杨朝晖

对经济良性循环的研究——以徐州为例    刘伟;张艳秋;

啤酒废水中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研究    周健;方春玉;张会展;

污水处理厂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施昌平;

北京市污泥堆肥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平;周邦社;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乳制品公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马丽卫;翟海瑞;王倩;张利娟;杨劲松;

南方城市雨洪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对策探析    隆万容;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湿法烟气脱硫产物的实验研究    赵毅;陈诚;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IC厌氧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苑建伟;邱凌;刘娟娟;杨鹏;

我国城市污泥的污染特征和资源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田冬梅;臧树良;

微氧厌氧生物脱硫技术实验研究    解庆林;李丽芳;李亚伟;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肥料管理对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和重金属平衡的影响    鲁洪娟

淀粉/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谢斌飞

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邓文义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谭国栋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费云舟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林可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牛娜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水环境污染评价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彭军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任军俊

太阳能-生物反应器处理厨余垃圾的研究    张玉成;朱建林;李兵;

生活污泥的性质和农业利用可行性研究    吴新民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张宪生,沈吉敏,厉伟,解强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预测    周翠红,路迈西,吴文伟

利用城市型综合废物制造生态水泥的技术    李满林

污泥处置国内外进展    唐小辉,赵力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存在问题分析    曹秀芹,陈珺

桧柏富集重金属研究初报    冷平生,李树蓉

饮食业有机垃圾的产生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    任连海,曹栩然

施用污泥对无芒雀麦生育的影响    周志宇,付华,张洪荣,左秀娟,李雪瑞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仿真研究    刘宏远

SUFR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叶姜瑜

初沉污泥的连续厌氧消化和硫化物的抑制研究    刘中芳

热泵水源水体中藻类和细菌群落的变化    王云仙

污水厂污泥作填埋场覆盖材料的试验研究    张鹏,吴志超,陈绍伟,章非娟,员小峰,秦峰,陈善平

济钢炼钢炼铁污泥的处理和应用    贺建峰

北京市第九水厂污泥处理运行介绍    陶君

污泥和废水土地处理法增加农作物产量    胡金杰

罐底石油污泥的生物修补    刘卫东

污泥处理的发展趋势    于连明

污泥造肥技术的探讨    白木,周洁

乌石化炼油厂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宫晖,奚晓东,夏宣

污泥造肥技术的探讨    白木,周洁

一种污泥稳定新方法——污泥微氧稳定法    孙丰霞,傅钢

炭化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刘静;梁轲;

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    张健;

污泥复肥的农业应用研究    黄伟;俞林火;叶静;马军伟;郑纪慈;

污泥制建材产品的新技术    董庆海;罗继亨;

济钢球团配加利用炼钢污泥    王峰;乔庭明;南文哲;任洪华;高坤;

污泥的处置及利用技术探讨    查甫生;崔可锐;席培胜;

大力发展污泥燃料成套应用技术 推进上海城市循环经济建设    罗争峰;张景云;沈跃栋;黄伟;

深圳市污泥处理与处置模式的探讨    党清平;朱敏;

浅析我国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其意义    夏荣华;

污泥制砖发展浅谈    周炫;蔡小兵;

广州各污水厂抓紧配船运泥    刘谷华 张凯

我市首座污泥处理厂开建    薛平安 记者 赵蕴颖

一直让人头疼的污泥被这家厂废物利用了    记者 边晓丹通讯员 张耀林

南京将建处理厂专“吃”污泥    记者  毛庆 通讯员  刘华

5.5亿建设垃圾污泥发电厂    记者 余万芳 通讯员 李颐

近百万吨污泥变成燃料    记者 吴云赞

污泥发电解决环保难题    刘峰李晓航

污泥可发电 灰渣做成砖    王晓晴胡俭

广州三成污泥有望变优质水泥    杜娟

重庆:污水厂污泥变废为“肥”    记者 冉瑞成实习生 银雪

造纸脱墨污泥制造纤维板及除臭初步研究    刘贤淼

填埋场固化污泥屏障材料的阻滞特性研究    刘福东

污泥热干燥与焚烧特性研究    肖汉敏

赤红壤坡地上污泥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流失的研究    陈炎辉

污泥间接薄层干燥与热压力耦合脱水干燥研究    王伟云

污泥复合燃料热利用特征与灰渣成型性能    张辉

印染污泥的生态治理    李晓阁

油污泥的流化床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燃烧机理    刘建国

污泥的粉煤灰调理和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岳敏

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    刘亮

污泥农肥化施用效果及肥料中有机质质量的评价研究    崔春红

污泥煤浆的最佳浓度、流变特性与稳定特性研究    王惠桐

污水厂污泥用于废弃地植被恢复可行性研究    竺壮凌

利用污泥制备生态水泥的初步研究    宝志强

印染污泥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的研究    刘欣

污泥用作水泥工业替代燃料的工艺性能研究    张威

粉煤灰对污泥中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的研究    余观梅

污泥干燥焚烧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马侠

重庆市污水厂污泥改性作生活垃圾填埋场日覆盖材料研究    焦艳静

污泥生物脱毒后土地利用对作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    路庆斌

Baidu
map